民办高校思政育人新体系探究
——以西安工商学院为例

2022-11-22 16:54张婷婷
智库时代 2022年35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政治

张婷婷

(西安工商学院)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从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的大局出发,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办好思政理论课的重大意义及影响作用,为在新时代如何发挥思政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一、思政育人体系的基本内涵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思路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各自为政的情况,思政育人体系理念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发展性相互融合统一,将立德树人的这条目标主线,始终贯穿在课堂教育教学,平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之中,指引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真正地付诸于实践当中,从而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而言,思政育人体系的主旨意思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继承与延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之上,从全局的视角维度,在整体规模和覆盖领域上,充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合力的新的教育模式[2]。

那么,全员育人主要是指学校“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从最上层的学校领导到下面的辅导员老师和全体教职工,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系统,进行有效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养;全过程育人主要是指要始终将这个育人的主体任务穿插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学生踏进大学校门一开始,一直贯穿到学生毕业,根据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学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和个性特点,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方式方法,定制多样性、个性化、差异化的多渠道的教育模式,不仅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法律知识的相关理论教育,更要着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道德标准进行全方位的信仰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的政治观点和法律观念确立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3]全方位育人主要是指充分借助或利用、发挥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络内网络外的各种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育人,充分深挖、施展和整合各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处处有德育、人人谈德育”的理想状态。

思政育人体系的本质主要是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活动,在充分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国民教育、爱国教育和素质教育,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与主动适应性的密切配合度,从而帮助大学生做到学与行的相统一、相适应,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使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最终实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4]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思想的独立程度和开放程度也相对较高,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可以更好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紧紧围绕学生自身所呈现出的实际个性特点出发,开展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学生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可以让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体现在学习课堂知识过程之中,也体现在参加多姿多彩、形式丰富的校园活动当中,又或者是体现在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这些活动都可以进行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其中直接感受和体会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培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自己的亲身体验、实践保持高度的衔接度和一致性,这样才能够充分实现大学生的知行合一,最终得到个人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西安工商学院构建思政育人体系的新举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西安工商学院全面贯彻落实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领导系统化、运行专业化、育人协同化”的工作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充分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全程育人。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出发点,搭建思政育人新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资源,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一)以“学”创新思政新模式

为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学校思政部建立以知识传授、情感培养、信仰信念为目标,推出了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在教育教学观念中紧紧围绕教材、教师、教学、学生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将价值缔造、才能培养、知识传递进行有效的融合,稳扎稳打地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有效的改革进程,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讲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一体化教学与专题讲座教育教学相融合,将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融合。采用情境嵌入式教学、实践体验式教学、微电影拍摄、专题讲座等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政课从过去的“老一套”转变为现今的“新潮流”;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今的“主动参与”;从过去的“敷衍了事”转变为现今的“全力以赴”,从过去的“单向灌输”转变为现今的“双向互动”,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效果,让同学们获得更强的参与感。截止到目前,学校已创建了两门思政专题的系列讲座,以及红色主题的微电影系列比赛活动。数据统计表明,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度由之前的83%已经提升到现在的91%。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学生喜爱、受益终身、学有所获”的工作重点,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学生们的反馈,进一步提高了西安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代入感。

在教学思路设计方面,通过采用“用思想引领行动、用行动践行思想”的工作思路,在学生的学业、学科、学习等各个环节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全面落实以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发展的急切需求为着眼点,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地回应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有效解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功能和学生个性发展性功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融合,深入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突出问题,最终进一步实现学生个人全面自由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巧用新媒体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事实胜于雄辩,新媒体所展现出的便捷互动、快速传播、信息量巨大等优势融入到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在悄悄地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上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机,进一步打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单项灌输的局限性,极大地拓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教育教学模式,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流思想意识的地位被逐渐弱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基于此,西安工商学院的老师巧妙借用新媒体的优势,将网络的覆盖性特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新媒体育人工作局面。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全面建设网络思政育人的主阵地,积极去探索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匹配的育人新道路。其一,积极推进媒体融合,重点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统筹协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路径,从而实现各媒体平台资源之间的成果的共享互通,达到思想、意识、行为上的统一。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高质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媒体平台的视频音频资源,使其成为唱响主旋律、树立正能量的主阵地;其二,加强网络思政内容建设。内容的选取上充分考虑到既可以在感性上吸引人,又可以在理性上说服人,鼓励和支持师生的自创作品,使内容在整体上成为更加感染人、教育人的网络文化产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进行深入有效的统一融合,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整体的实效性与传播力度。极大地促进丰富大学生在思想上保持积极健康向上、在学习上主动追求进步、在行动上努力做到全力以赴,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正能量。

(三)以“思”探索思政新方法

在以往的课后作业和课后反思时,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是应付了事的态度,有从网上下载文章的,也是临时仓促“交差”的,很少学生能够坐下来去认真思考,从2018年开始学校推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逐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与课本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以各种形式分享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思”的重要性,第一,打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不断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个人反思、集体讨论等多种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反思、在思考中前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乐于分享的学习意识。

(四)以育人规律为遵循,提升实效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2017年《纲要》再次提出:“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5]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一,适应性教育——关注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选聘新生成长导师,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工作。

大二,专业系统教育——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度。

大三,创新实践教育——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大四,社会责任感教育——逐步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鼓励进行大学生创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同时,学校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真真正正地做到系好人生的 “第一粒扣子”。

(五)融入社会育人平台

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变化不仅与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还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感染。例如: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等,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影响他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对学生产生的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因素拒之门外,相反我们应该主动适应,带领学生融入社会这个更广阔的育人平台。

让学生敢于“走出去”,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新时代的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所培养的也不是埋头苦读、不问世事的,而是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兼具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所谓“走出去”,就是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同时依靠社会实践平台,聚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反映和检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把理论外化为行动,从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要想让学生“走出去”,必须要有路可走。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开辟德育基地。西安工商学院先后通过实地考察、岗位实践、企业座谈等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接触到企业的实际运行,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第二,开辟德育基地,充分利用好陕西文化、丝路文化、红色资源、优秀人物、优秀事迹,对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地方,例如:延安革命根据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高陵党史博物馆等红色景点,学习红色文化,学习红色传统,学习红色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把“延安精神”引进校园。第三,“请进来”——把社会上的知名专家、学者、道德楷模和励志人物请进校园中来,或者是根据各院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邀请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家。通过这些人物现身说法,发挥他们的榜样引领作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触动学生内心,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思想的有效转化。

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得以有效升华,春风化雨般地去引导学生,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西安工商学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始终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为基础,不断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借用网络媒介这个新载体,以心理健康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通过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将立德树人与思政育人进行有效融合,努力实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之中,逐步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