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 胡诗娴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反应(R)构成的,他们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上。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面回答问题正确得到了老师的夸奖或者奖励后,会增加其想要继续回答问题的动力。小学低年级主要指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是他们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如果在这阶段的学习可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热情以及标准的语音语调,这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正处于渴望得到教师认可的阶段,此时恰当的积极强化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动机,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行为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以华生、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经典性条件作用,以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理论,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并在对当今的英语教学仍然有很大的启示。
本文首先会论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点内容,其次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其学习现状,最后将会论述行为主义理论对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应用的启示,为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提供实操性建议,使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更加高质、高效,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该理论流派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华生、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下面会对其理论要点进行论述。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经过机械重复,学习者在不断试误中摸索出来的。刺激是指学习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反应则是学习者对刺激做出的对应,故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学习者为了形成语言习惯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和练习。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习者进行间隔性的重复,通过提问、小测试以及作业等方式来不间断地给予学生语言练习和实践的机会。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即当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符合要求时及时给予积极的强化,比如在学生表现良好时,教师进行口头或者实物奖励,以此来促进学习行为可以在正面作用中进行固定。一般来说,教师和家长是“正强化”的主要来源。通过“正强化”可以在短期内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行为主义流派中不同的理论家理论内涵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主张通过外在引导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小学低年级处于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的重要时期,基于此,研究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应用与启示有重要意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龄期即7—12 岁时,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守恒性,即理解数量和物理的表象无关。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能将逻辑运算用于具体的问题中。例如,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会运用认知和逻辑来回答问题,而不再只受到事物表象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拥有去中心化的能力,能考虑一个问题情境中的多个方面,而不是只能从一个维度考虑问题。然而,从前运算思维到具体运算思维的转变不可能很快就发生。在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前两年,儿童的思维会在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来回转换。一旦儿童完全采用了具体运算思维,他们就获得了重要的认知进展。尽管儿童的思维在具体运算阶段有了进展,但仍然有局限性,他对事物的理解脱离不了具体实物,不能理解真正抽象的、假设的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小学生低年级学生这阶段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小学生一般会对参与课程活动以及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主动,但是当他们的行动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时则会有自卑感,羞于表现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小学生在刚开始上学时在课堂上十分活跃,但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课堂教师提问时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在小学低年级段,学龄期的儿童如果能形成为未来生活所做准备而学习的勤奋感,那么他们就能拥有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能力,从而对学习和生活有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反之,如果儿童长期未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反馈,他们便极有可能会形成自卑感,儿童的性格会走向孤僻和退缩。
小学生处于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应该对孩子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进行良好的基础训练,让他们“敢说”“会说”“说得好”,从而使得学生拥有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小学英语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课堂组织存在困难”以及“作业设计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1.课堂组织存在困难
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是小学才开始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小学生天性好动,在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时容易放飞自我,部分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维持课堂能够按教学计划进行,会比较严肃,甚至呵斥捣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的严肃容易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使学生主体地位受到忽略。英语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对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需要组织好课堂,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2.作业设计难
2021 年7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对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指导等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突出表现在对作业总量进行了减少,书面作业必须让学生在课后辅导中完成。
对于教师而言,作业是检验学生日常学习掌握情况的重要窗口,“双减”政策之下如何设计作业,比如原来机械性地抄写作业还要不要继续使用、各类型作业比重应占多少,仍然是很多老师的难题。
笔者曾经在2018 年1 月到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实习,在学校时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小学一到四年级),无论课堂多么吵闹,只要老师说一句:“Show me you are good.”时,学生会立马坐端正,将手放在桌面上,并且齐声回答:“I am good.”后面笔者去旁听了小学高年级的课程,发现即使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这一招依然十分管用。由此可见经过长期刺激—反应形成的习惯在得到多次重复后会进行长期保持。当教师建立了这种条件反射后应该给予强化。
比如:
●教师在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后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特权”卡,在学生连续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后可以有机会抽取,卡片内容包括:免交一次作业、免做一次值日等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积分制,学生课堂表现良好、作业完成情况优秀均可以进行积分,等积分到达一定数量可以兑换相应奖品。
●对于教学任务较多的教师来说,还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带有评语的图章,这样可以提高改作业的效率,还可以利用图章上的评语激励学生。
上述的建立“刺激—反应—强化”机制是属于外部动机,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有外部动机是不足的。所以教师也应该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多使用适用于低年级的TPR 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不仅适用于教学,同时它的一些特效对作业设置也有借鉴意义。
小步子:作业量应该适中,不能过大,同时题目的难度也应该由易到难。对于英语听、说、读、写的作业也应该分开进行,这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完成一次英语作业就像攻克一项任务一样,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自定步调:对每个孩子都制定不同的作业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难度比较大,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将水平相近的孩子分层或者布置一些可选择性的作业,从而制定适合他们的作业。比如一个孩子单词老是记不住可以让其多一点抄写作业,还有的孩子发音不准就把课文和单词朗读当作其作业。
及时反馈:“双减”背景下反馈会更容易实行,因为现在学生的作业会在课后辅导时间内完成,教师可以在课后辅导时间内先和学生核对答案,这样学生可以立即知道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
积极反应: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每日作业上加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让学生得到老师的积极反馈,促进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一部分是可以直接对答案的,另外一部分是需要学生自我发挥的,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得到自我反馈,还可以得到教师独一无二的点评。
小学低年级段处于正式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该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循序渐进。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三部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教师不仅要自己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使学生做好要进行学习的心理准备。学生先浏览要学的内容,记录下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这样上课效率才会更高。同时应该“讲练结合”,不能光讲知识,应该配合形象贴切的例子和及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要注意练习应该从易到难,精心设计。最后教师要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这也就是效果律,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和奖励,做得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吸收,同时也培养了其学习能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确立后便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启示,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应该吸取其中有利于教学的地方,同时注意避免其理论本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对于小学低年级段英语教师而言,应该积极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学会利用“刺激—反应—强化”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用程序教学理论来辅助作业设计与布置,让学生不再对作业有抵触情绪;利用学习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