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飞,吕韶钧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2.中国计量大学体育军事部,浙江杭州310018)
武术在近代中国遇到千年未有的变局中,伴随国家的命运在历史的浪涛中跌宕、沉浮。西洋坚船利炮摧毁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国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自省”与“自疑”时,武术在“土洋体育”之争中明显地被边缘化[1],较长时期处于体育系统中的弱势地位。与此同时,武术理论研究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出版的多部武术经典著作,如《国技论略》《武术汇宗》《太极拳势图解》等,就已经表现出用近代体育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或改进传统武术[2],武术的体育意涵被逐渐放大,而其本体内容则逐渐被侵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实践多次验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不屈不挠,勤劳、智慧、坚韧、自强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动力。由于武术一向被誉为中华文化的“全息影像”,无论是将其作为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抓手,还是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对外推广,都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武术技术作为武术的本体存在,其背后的意义无论是与他国同类项目文化还是中国本土其他文化子系统相比,均具有独特的质素。而在当代,无论教育课堂、竞技赛场、民间拳场三大领域的具体实践,还是对其进行的理论研究,都更多集中于武术技术的生产、传播、消费上,而忽略了技术背后的文化意义[3]。基于此,本文依循为什么解读、解读什么、怎么解读的逻辑思路,从武术本体内容(武术技术)研究入手,以挖掘武术技术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为旨归,对“武术技术的意义解读”命题展开研究。
武术作为体育学科下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一个专业分支,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互融合,各领域、各学科相互交叉、互相促进,同时也带来各学科内容充斥其中的后果。当前,一味地为学科交叉而交叉的理论研究倾向日益显现,导致武术本体理论被不断“泛化”。武术的本体不明,武术的本质模糊,正如吕韶钧在《我们的文化何以自觉》一文中的发问:“武术到底是什么? 是搏击术? 是套路? 是武舞? 还是就是‘打’?”[4]因此,对武术本体内容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对武术理论体系的补充、完善和有力支撑,也是武术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刘存忠[5]对武术理论的学科交叉研究动态进行研究,认为武术的学科交叉主要包括文化、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健身养生、经济产业、历史、艺术和武术与其他8 个方向的研究。各交叉的方向中又包括多个内容,例如武术与文化方向有文化传播、文化产业、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形态、文化内涵等,武术与艺术方向有舞蹈、音乐、电影、戏曲、戏剧等,武术及其他方向有哲学、管理、法律、网络等。各个学科与武术的交叉融合研究可谓五彩缤纷,而本文强调的武术本体理论研究,并非是要关起门来“造车”,而是立足武术理论自身纵向深入研究,突出武术文化身份,强化武术本体特征。
认识武术本体时,首先要认识何为“武术”、何为“本体”。最初的“武”字是“足戈并立”,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6],“术”指达到一定目的的方法。武、术二字连成“武术”一词,可以简释为“武之术”[7]。“本体”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本体”并非外来词,中国最原始的造字之列中就有“本”和“体”二字,“本”是根本、根源,“体”首先是与自身相关,兼有实体、形体、形状等意,二字连成“本体”一词,有“最高”“最根本”“最普遍”“最重要”等含义[8]2-7。谈及武术本体,有学者认为“武术本体是一个‘技、艺、道’组成的整体,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9],也有从武术哲学视角认识武术本体,认为“武术的本体是习武者在习武的过程中体悟出来的武术之‘道’,这‘道’是存在之大‘道’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10]。还有学者认为“人体运动是武术本体的物质存在,攻防技击意识是武术本体的精神存在”[11]。康戈武[7]则通过对“武术”词源和词义分析来认识武术本体,他认为武术包括“武的技术、武的练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练法用法的理论”4 个部分,并呼吁武术学科的回归和重建工作应“立足武术本体,找回文化自信”。如马塞尔·莫斯提出的“身体技术”理论所言,“身体技术”是人们在不同的社会中根据传统了解使用他们身体的各种方式。他把一种传统的、有效的行为称为技术,认为如果没有传统就没有技术相传[12]。显然,武术视“身体”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武器,从原始的搏杀到现在的防身,各种动作的呈现和使用归根结底即是一门技术。本文以武术“本身存在”的重要整体构件(武术技术)为切入点,立足武术技术的本体特征,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这对武术本体理论研究的完善与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武术的文化学研究是武术理论界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学术界对于武术文化研究沿用了文化界“三层次说”“四层次说”等,而其中人们所公认的核心层,同时也是武术文化学研究中讨论最多的,是所谓的“精神层面”。纵观该类研究,一个整体特点是借助文化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方法,对武术进行阐释、解读,或是对其文化意义和价值进行呼吁。这些成果从整体上讲处于宏观的层次,与我们所谓武术本体的技术中呈现出或是隐含着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文化虽有关联,但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关于武术技术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技术本身,更多是从竞技体育动作规格“标准化”角度对各种武术技术动作展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以武术步型为例,武术的弓、马、仆、虚、歇5 种步型是武术套路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在这5 种步型的外在形态之中或其背后,蕴含着什么意义表达? 它们各自在武术套路的攻防叙事和演绎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它们对于作为“武之为武”属性的技击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现有研究谈及“武术步型”时,基本是单纯地对武术各种步型的技术介绍,只向读者说明各种步型的动作规格,至于为何具有这样的规格则尚属研究空白;无独有偶,对已出版的多种《武术》教材进行阅读,发现其中谈到武术步型时,也只是围绕其动作要求、标准及易犯错误等方面进行一些纯技术层面的阐述[13]。不难看出,相关方面的研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两张皮”状态,即研究“文化”的只注重宏观地研究文化,研究技术的则局限于从自然属性上对技术本身进行研究。将二者合而为一,从技术元素中探究、挖掘其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因子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作为一种技术存在的武术,它的很多思想、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是“道寓于器”“理在势中”,蕴含在人的身体技术这一载体符号之内。其中,有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门类中成型较早的思想内容被借用到武术技术的构建中来,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说”“象思维”等;对于它们的挖掘和解读,虽然很有必要,但却因不是武术自己的“文化原创”,所以不能称之为武术文化中最为独特、闪亮的部分。武术有超脱于儒释道以外的属于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因为武术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立的实践内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实践”的原则推论,独特的理论源于独特的实践;反之,独特的实践也能产生出独特的理论。这些风格独具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使得武术不管在横向上与同样具有“身体攻防”属性的他国武技相比,还是纵向上与同样冠以“国字头”的其他文化子类相比(如曲艺、书画等),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而这恰恰是令武术文化在国内传承、国际推广中落稳坐实的关键性“技术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中国走向世界,在全球众多文化中保持自身个性或特殊性,进而保持文化话语权的前提,而文化自觉中对自身文化的自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骨子里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无论是将其作为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抓手,还是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进行对外推广传播,都具有特色和优势。武术文化包括器物层面的技术、制度层面的各种社会关系、精神层面的各种思想文化内涵,其传承与推广不能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一件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中呈现的实事,应以武术自身技术文化的自知为基础,以外层的技术和内层的思想文化为主要抓手,“器道相融”“意蕴象中”,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分离着的行为。然而,审视以往武术的国内传承和国际推广,只注意了外层的技术,对技术背后所蕴含着的思想文化则多有忽视。而它恰恰是武术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像符号学理论所阐明的符号的价值决定于符号背后拥有一套“意义系统”;或如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的“寻求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人们的一种自发倾向”[14];抑或是生活事例所启示的道理,例如茶道与喝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前者围绕喝茶的行为展开了一套意义构建体系,而后者则是喝茶的朴素境界。
武术文化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不能仅停留于纯技术的层面,也不能仅体现在文本案台和高头讲章中,而应该在“技术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贯穿着技术”[15],使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融会贯通、互为证鉴,使之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中国特色。对武术技术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拔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文化整合与创新,对武术本身的发展而言,是其在新时期落实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重要路径,也是武术技术的传承过程,还是其背后深层次的武术文化、武术精神的弘扬过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提升全民族的精气神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16]。
武术功能价值的多元化特点,导致其意义内涵也与之相应地具有多个解读向度。对技术意义的解读离不开技术使用者。不同的技术使用者,由于身体条件、文化素养、悟性条件、性格气质、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武术技术的意义解读会呈现出千人千面的特点,民间武术界“同一个技术,一个师傅一套”的现象即是证明[17],这就更加令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方式呈几何倍数增加。这在要求标准划一的竞技比赛场域中被认为是不可取的,甚至是落后的。但如果是在文化的场域中,则不仅无可厚非,甚至值得倡导。因为所谓的文化,说到底在概念上它是人化、在应用上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不然人们也不会煞费苦心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化了。既然文化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的人造物,那么为适应“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芸芸众生的需求,多样性也就必然成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规定性。但伴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无孔不入的渗透,与短平快的传承和标准化的技术尺度相悖的武术技术背后丰富的文化灵魂——技术思想、理念和方法,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过滤,以致在现在表层的武术传承与推广中很难在现场真切地感受到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力量。
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渗透,多元文化冲突中呈现出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和以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共生共荣”为旗帜、以“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为原则的文化多元化两个并行不悖的发展走势[18]。在我们看来,前者是从物的一方面讲,先进落后与否分别立判,大家很容易取得一致意见。如对作为代步工具的选择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汉族还是回族,汽车要胜过马车,人所共认。而后者乃从人的一方面讲,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气质趣味,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差,无所谓先进落后之别,正像中国古语所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多元化而讲究整齐划一,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武术的意义虽然因技术使用者的不同解读而表现得较为复杂,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并划出主辅,从而使人们在整体上对它有一个把握。对于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文化而言,这样的把握已然足够。
从本质上讲,武术就是人和人或者人和兽之间的打斗行为。这种打斗行为看似粗鄙,但结果涉及人的生命和尊严,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和底线[19],而维持这一根本和底线的即是攻防。之所以说攻防为武术技术的主要意义,是因为首先它在武术的多种功能属性中属于具有本质特征的那一种。发展至今的以拳种为主体的武术技术,能够生产诸如技击、健身、审美、养生、修性等多元功能价值;但统摄它们的,即令这些功能出自武术这一独特事物的规定性的,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当然,武术套路技术不见得能够作用于真实对手身上而表达技击功效,但却不妨碍其一招一势具有或攻或防或兼攻兼防的属性。因为此时它的目的是用来“演武”,而不是“用武”。所以对于武术技术攻防含义的解读,是武术技术最为主要的意义解读。其次,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弱化了对武术攻防的依赖。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武术作为一种实用技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镖头、护院、捕快、教头等武术职业,还是穿省过州的商人、走街串巷的买卖人,均把武术作为防身自卫、保护钱财、养家糊口的实用工具。在法律相对不够完善的年代,武术被使用的几率相对较高,人们更加依赖武术获得生存上的安全需要。近5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创造财富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观念,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都已今非昔比。社会的文明使大部分人一生都可能难以动“武”,与此同时跆拳道、剑道、拳击、综合格斗、自由搏击等国外武技成为时下青年人热捧的“时尚运动”,人们对中国武术的依赖度每况愈下。再次,武术在自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性“标准化”模式强势推行过程中遭到了极大程度的过滤,以致“自建立新中国至今,至少已有两代人(特别是官方培养的)都是对中华武学攻防之法‘断奶’的武术人”[20],西方体育的思想、理念开始主宰中国武术的改良与发展,其技术传授的内容、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自身文化质疑与不自信中攻防也被视为是与时代发展的不合时宜之物。正是因为对攻防意义的解读由于各种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为数众多的习武者身上遭到了继承断裂,所以它的复原和回归、融会与创新才愈加显得刻不容缓。
武术技术的主要意义是其多种意义解读中最具自身特色与最能展现中华文化理念、风貌和思维特点。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举出古今拳家,例如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21],可见中国武术早就发展出成熟完备的“踢、打、跌、拿”等多种拳法和器械方法。庞大多样的武术技术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创造的优秀品质。由于长期的打磨和提高某一技术,使得某一技术得以深入发展,以至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境界。全世界都认同有力打无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中国武术却率先发展“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独特打法,崇尚技巧胜于力量,发展出形形色色追求以巧打力、以小打大的技击风格,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2]。武术技术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即如吴图南先生论述武术意义提到的“修德养性”及其衍生的勇敢奋斗精神、雄伟侠烈风气等也是建立在“拳术器械”等技术基础上之外的内容[23]。武术技术中所体现的攻防意义是独属于中国武术的,是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分支(如中医、书画)无可替代的,因而是展现中华文化理念、风貌和思维特点的最有力抓手。
辅助意义的“辅助”只是就武术发展的整体而言,落实到武术所存身的具体场域中,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占据的地位又会各有不同,正如谢维营在《本体论批判》一书中所言,哲学概念的“本义”会发生“转义”现象。由于语境的区别“本体”也是千变万化的,相对于“认识”,本体是“存在”;相对于“现象”,本体是“本质”;相对于“属性”,本体是“实体”;相对于“个别”,本体是“一般”[8]25。进而言之,发展至今的武术,已经伴随时代发展在自身功能价值上实现了完全的分化,或者说实现了不同场域中其重要属性的“转义”。在这种情形下,虽然各场域武术发展要被武术的本质属性所统摄,以保证在特定价值彰显的同时突出自身特色,但由于它们价值展现的本体“面相”不同,具体领域的实践规定性也有所差异,所以必然导致在意义解读上要各有侧重。如武术竞技套路和武术健身套路之间,虽然它们都以武术攻防属性为前提、基点和必备条件,但在此基础上前者偏重于审美功能的开发,后者侧重于健康价值的利用。因此,针对前者的意义解读,更加倾向于从美学角度寻找理论依据,而后者则更多地依赖于健康科学知识解释,这在当下日趋多元化、专业化的武术实践语境中,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武术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变迁,从以生存为手段的萌芽初期,经历军事武术的技击顶峰时期,到当前以体育为主要属性的发展阶段[9],武术攻防技击的淡化和逐渐消退,并非意味着“武”的消亡,而是它某些“支流”内容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变迁中走到了“主流”,是人们根据时代的需求在它原有次要的社会价值中寻找使之能继续存在的因素,而这些较为次要的变成了主要的东西,成为武术发展的“新大陆”。这样的武术已经不再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武术,其在健身、修身、竞技、教育等不同场域内所体现的“最重要”的意义已随之改变。虽然健身、教育等在当前社会的价值功能某种程度上已远超攻防意义属性,但其解读的过程大多是与之相应的他学科知识,而非武术“自我”的理论知识,这也就需要武术本体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纵向发展。我们将这些意义解读归为“辅助”一类,“辅助”并非认为它在武术技术的意义解读中处于次要地位,而是相对于武术整体而言其对武术本体给予辅助支撑作用,在其特定的场域内具有特定解读内容的意义。
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将文化假定为“文本”,而一旦我们让文化接受一种解构阅读,文本世界与社会世界之间的界线便随之消失[24]。武术技术意义解读的最终目的就是挖掘武术技术背后隐含的文化要素,搭建技术、文化与现实之间联通的桥梁,进而将这些要素进行恰当的融入。而之所以要挖掘,则是因为其长期的被遗忘和逐渐消亡,因此“文本”的创作和编辑过程决定了文化挖掘和现实传承内容是否纯正。解读的内容决定解读的方法,又由于对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以主要意义为主,所以其解读途径的选择也必然要围绕着如何有效地获取该方面信息而展开。就目前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现状以及武术发展的现状而言,主要有3 条核心意义的获取路径。
解读武术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攻防及文化内涵意义,需要有长期的“体练”过程,其解读内容才能更为深刻。一般的武术理论研究者大多是现代西方体育理论和教育程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善于理论研究却相对缺乏“体练”过程。另一方面,民间不乏有擅长武术传统技艺的高手,长期钻研技术,深识技术背后的攻防要义和内涵,但其武功要义又往往秘而不传,更极少有人著书立说。因此武术界“学院派”和“民间派”之间的互不相融,限制了双方的发展,也阻碍了武术的整体发展。
“学院”与“民间”二者各具短长、皆存瑕瑜。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虚心学习对方的优点,矫正自身发展中的偏失,才是促进武术不断发展的正道。首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民间保存着中国武术最为原始的基因,保留着中国武术最为鲜活、最具文化个性的门户技术风格与特点,保存着中华民族虽然乡土但却因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类童年气息而洋溢出来的温情与质朴、亲切与可爱[25]。这些元素可用来矫正官方武术发展中由于标准划一、行政僵硬所衍生出的诸多偏失,令其发展在“今”与“古”、“新”与“旧”的内容择定上维持住适当的张力。其次,要“会通以求超胜”,即立足民间整体的广阔视野,而不是仅局限于一门一户。民间武术界虽有忠于门户的伦理规训,但也有“一处磕头,百处学艺”“转益多师,化为己有”的良鉴箴言[26]。每一个门派的优长和精华之处往往是有限的,但无数个门派所凝聚成的优长和精华就是无限的。破除派别偏见,吸收各家、广采众长、融会贯通、淬为一炉,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合力推动武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据笔者在民间拳场的观察研究,得知民间拳派也仅是对自己习练拳派多有了解,对其他拳派则较为陌生——当然也会有个别拳派的代表性人物能够做到博学多习、兼通各家。即便是对自家拳派的认识,每个拳派中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往往参差不齐。作为武术理论的研究者,应强化“实践是理论之源”的意识,科学理论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身体技术的武术更是如此。通过“具身体验”,在实践中实现多拳派技术意义获取,在习练的过程中体悟文化,增加自身对技术意义解读的量化,同时还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推导,以打通更多条解读路径,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解释内容。
武术根植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哲学、宗教、伦理、艺术、教育等具有天然的联系,因而涉及到文化的问题已不是单一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且仅从一种视角研究武术必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借助多学科的发展之势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大势所趋,也是更好地解决武术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过程中,武术在不同场域中保持自身的理论形象和本体内容是武术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只有维系武术本体的“根”并从中不断摄取营养,牢牢把握武术文化的自身规律,才能真正在国际推广中凸显特色和吸引力,并占领文化高地。
我们视“攻防”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解读技术的主要意义,而其本质却已不仅限于“攻防”,诚如前文所述,提炼武术技术背后深层的文化内容是解读的最终目的,武术在“攻防”之外已上升到了更高层次,如茶道已经不把饮水作为其本质来追求一样,而是在整个茶艺的过程中去体悟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可以归结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中国文化似乎具备将技术艺术化的特殊能力。写字能形成书法艺术,两人聊天能形成相声艺术,煮饭在中国叫厨艺,而从格斗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武术套路,超越实用,自觉走向审美,也符合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武术、书法、绘画、戏曲、饮食等都是在满足实用本质的基础上走向艺术化的道路,也是文化走向精致、高级的规律。因此,武术技术的解读在“体认”的基础上要强化文化的“认知”,使技术的传承注入“魂”的内容,在技术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其背后深层的内涵。立足本体内容详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使武术理论在横向扩展的同时突出纵深发展。
继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冲突的一对儿矛盾,而二者之间不是一个限制另一个的关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以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关系,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偏于一隅,认为祖辈传下来的东西应根据其原有的面貌流传,不加改变地完全继承,更不能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任意“创新”。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应该是继承什么? 创新什么? 首先在“君子述而不作”的古代,对拳种技术意义的解读史料并不是很多。其次,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观念影响下,不少拳种门户或是“教武不教步”,或是“教形不教法”“传拳不传意”,或是“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总之倾向于在传承过程中“留一手”,不和盘托出[27],从而导致即便民间拳派对自身技术意义的理解也往往是零碎的。据笔者对所接触到的一些拳师的了解,他们对本门拳派技术细节的掌握并不全面。如在一套拳法中,至多对其中的主要拳势的意义解读可以做到如数家珍,而很多内容他们显然并未进行过自觉体验,以致当被问及时往往表现为一时语塞、含糊其词,由此可见武术需要“拯救”式的保护性继承。也正因为意义解读内容的零碎化,就更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所练到的和所看到的武术事实,进行逻辑推导、勇于创新。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实现传统智慧的“现代化”是推动武术继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不忘传统,但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凭藉其深厚的历史思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8]。武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和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内驱力一方面要立足于武术自身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以西方价值观为主流的体育文化,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为武术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29]。
文化是一个器道融合的整体,是一个符号与其背后的意义表达相统一的事物。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从彰显特色和长远发展考虑,都应以此为理论和实践原则。武术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其身体技术在体育大家庭中具有特殊性,也不仅因为其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一个载体,还因为其技术背后蕴含着儒释道文化以外的独属于武术的方法、理念和思想,这是武术本体内容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本文所谓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着的意义。
现实中武术本体理论研究的“泛化”以及武术技术传承过程中文化意义的“缺位”致使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难以足履实地,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武术技术背后存在的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对于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包括主要意义的解读和辅助意义的解读。前者是对武术技术之所以能冠以“武术”之名的根本保证,具体指对武术技术“攻防含义”的解读;后者则是武术技术彰显多元功能价值、对接不同社会领域和人群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武术为在各个领域分支中彰显特色功能而在理论支撑上的侧重选择。对武术技术意义的解读要深入民间与广采众长、交叉融合与详解本质、继承传统与勇于创新,三者相互兼顾、相互融合、互为启发,是对武术技术核心意义进行全面、系统、深刻解读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