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渠道运行管理措施探讨

2022-11-22 15:03赵金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用水渠道管理

赵金宏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具有线多面广的特点,其管理质量不但会影响灌溉效益,还会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及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强化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势在必行。

1 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原则

输水渠道运行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统、稳、控、早”的原则。

1.1 统

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输水渠道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管辖范围内的输水工程,做好对输水渠道一线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工作。总调中心对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以城市实际用水需求为基础进行调水分析,分调中心按照指令放水。输水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在渠道运行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利用现代技术保障用水区域水源充足[1]。输水完成后一线工作人员需将用水报告发送至总调中心,确保总调中心对分调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统一管理。

1.2 稳

输水渠道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渠道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压力承受能力,确保渠道内水流平稳。干渠运行过程中,为避免发生水流量过大损坏渠道的问题,工作人员需有效控制水流,适当降低管内水位,保障水资源顺利输送。输水渠道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水流量,科学管控水流大小,确保输水渠道安全运行。

1.3 控

水利工程中输水渠道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安装了较多的供水设备,调水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不同群体的用水需求科学分配水资源。输水渠道主要输送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不同水源用途不同,输水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根据水源用途合理管控分水闸和水流大小。同时,做好设备检查工作,密切观察记录水位变化,科学控制水流量[2]。

1.4 早

输水渠道运行之前,工作人员需针对水源用途分析渠道是否具备输水能力,同时做好实地勘察工作。渠道出现问题时要立即停止输水工作,及时检查管道险情,危险系数较高时可利用进水闸等设备控制水量,隔离问题渠道,并将问题渠道内的水源调出。

2 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输水效率低

当前我国的输水渠道设计理念较落后,没有掌握相应的施工标准,主要是在渠道中进行粗糙的防渗衬砌施工,加之后期管理维护未全面落实,使得输水渠道的输水效率较低。此外,输水渠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底部会沉积大量石泥与碎屑,易导致渠道侵蚀或空化等问题。

2.2 渠道冻害

冻融是渠道基层土壤的主要特征,土壤颗粒含有较多水分且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出现体积膨胀问题,主要表现为向上拱起,形成的剪切力导致渠道底层产生裂缝。尤其是地下水位较高时,会产生较大的土壤冻胀量和剪切力。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很多地区无法及时开展修复工作,导致裂缝持续增大至渠道不能正常运行。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水分较多,温度低于-4 ℃时水会冻结膨胀,混凝土内将形成较大的膨胀应力,但混凝土不具备抗拉力,膨胀应力会使其破裂。

2.3 设施陈旧老化

部分地区的渠道工程设施不够完善,加之工程设计标准较低,导致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排水过程中采用统一的设计方法,难以灵活控制水位,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2.4 资金匮乏

输水渠道管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同时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计划,设备更新等工作开展难度大。

2.5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人们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倾倒在输水渠道中,对输水渠道造成了严重破坏。渠道工程建设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输水渠道正常运行,需保证供水量。

3 输水渠道运行管理措施

3.1 健全输水渠道管理机制

为保障输水渠道运行的稳定性,相关部门需对输水渠道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首先,科学制定渠道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全面配套输水基础设备,合理制定渠道工程施工方案,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通过分级管理明确渠道责任主体和巡检管护频次,将全面巡检和分级巡检相结合建立输水渠道多级联动管护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干渠管理和管道维护考核评价体系,签订管理责任书,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标准,统一进行年度验收评价。其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后勤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等进行划分,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避免多头管理。同时,制定科学的员工薪酬方案,做到奖罚分明,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

3.2 强化输水渠道自动化检测

大部分输水渠道位置偏远,且绵延数十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巡视和管理工作难度。传统的人力徒步检测或车辆巡视无法满足长距离输水渠道管理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影响输水安全。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借助科技力量开展输水渠道巡视和监管工作。

利用自动测量和报警系统对需要监测渠道的水量、水位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时掌握渠道各段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准确评估水渠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视频成像技术对输水渠道的重点部位进行监控(流水湍急区域或闸门),可规避风险。出现自然破坏现象时,通过视频成像技术可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强化对分闸门、进水闸门等关键部位的自动化远程操控,水渠出现安全问题时管理人员可使用自动化远程操控系统对闸门进行调控,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影响范围,保障输水渠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严格落实网络专用和内外网区分,输水渠道监测监视系统及管理人员工作系统等需采用高安全性的内部网络,避免黑客恶意攻击。工作人员借助外网及时关注民生动态,详细了解社会用水情况,根据实际用水需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明确内外网的区别,禁止出现一网两用现象,避免发生信息安全事件。

3.3 相互协调,增强凝聚力

为全面落实输水渠道管理工作,促使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管理单位上下级要协调开展工作,下级可向上级提出合理要求,同时做好汇报工作;上级需加强和下级的联系、沟通,根据实际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要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增强凝聚力,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解决问题,提升输水渠道管理成效。

3.4 加强渠道信息化管理

输水渠道信息化建设关系着输水渠道的运行质量,落实完善输水渠道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全渠道运营监控系统和办公系统,可实时监控渠道运行情况及水情。首先,构建可测量渠道水流、水位和局部降雨等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输水渠道运行的远程控制。其次,建立图像及电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测沿线倒虹吸和隧道等重点位置及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变化,确保输水渠道安全稳定运行。最后,构建主管部门自动化办公系统,搭建信息公网公开输水渠道相关信息,在提升办公效率、节省办公资金的同时,为外界相关机构和人员获取信息提供平台,并对主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5-6]。

3.5 重视水渠养护

首先,种植植被。树木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够有效抵御风沙、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可通过在水渠两岸种植树木避免水渠积沙,防止渠道淤积。同时,尽可能迁移水渠两侧的农业区,因为农业生产需翻耕土层,极易在降雨和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导致渠道淤积。

其次,提升纳洪能力,避免发生洪涝灾害。洪水会携带大量泥沙,下游河道中涌入大量洪水时会出现淤积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地上河,因此须提升上游区域地表保水能力,降低发生洪水的概率。再次,合理清理淤泥。及时清理渠道两侧的截流沟、引水沟,遇到淤泥堆积及河道破坏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尽可能降低洪水入渠的概率,防止发生较大降雨时因河道淤积而导致流水溢满[7-8]。

最后,清理冰凌,提高冬季运行能力。在寒冷的冬季,输水渠道会出现冰凌和冰盖,上游的冰凌汇入输水渠道中,会导致渠道压力增大,需合理采取措施防止上游冰凌进入下游输水渠道。输水渠道结冰后,应保持水渠内水流稳定,避免水量加大导致冰盖破碎,产生冰塞。可在进入冬季时安装闸门槽自动除冰系统,避免闸门槽内部结冰,确保闸门正常运行。注意气温变化,雨雪天气后及时清理积雪,避免积雪融化进入渠道缝隙内,导致渠道冰融破坏。

3.6 做好输水管道保温工作

输水管道埋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根据管道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渠道保温工作。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高时,需选择符合绝缘要求的防水砂浆;地下水位较低时,需使用粉煤灰等提高输水渠道的保温能力。渠道部分结构发生冻胀损坏时,要及时换填冻胀土,或在相应位置布置排水设施,有效解决冻结问题。

3.7 加强渠道水量调度管理

首先,实行统一调度,在渠道设计流量范围内优先保障居民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其次,设置水渠监测设备,建立水量调度监督机制,确保水量调度科学精确。最后,提前制定相应预案并做好演练工作,提高主管部门和管护机构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输水渠道发生水污染、堵塞、溃堤等问题时及时采取应急预案。

4 结语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水资源管理不当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关乎国民生计,做好输水渠道运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渠道调度原则、健全输水渠道管理机制、强化输水渠道自动化检测、做好输水渠道淤泥清理及输水管道保温工作,立足实际情况,从水源调度、优化管理等方面提升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用水渠道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渠道
一次性用水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