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综述*

2022-11-22 13:57胡歌子
关键词:网络空间总书记发展

谢 俊,胡歌子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228)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和交往的新空间,也成为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新空间。网络空间治理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实践问题,关乎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一、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空间的兴起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和国家主权的新疆域。网络空间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网络空间治理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实践问题和重大时代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网络空间问题成为国家治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时代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角度审视互联网发展的影响,提出系列重要论述。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代论。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全球的经济格局、安全格局、利益格局发生深刻改变,将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国际竞争的重点和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今天信息革命时期,我国正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3],这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机遇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黄庭满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互联网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全球化、中国前途命运以及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影响,阐明了网络空间治理的时代基点[4]。曹元、董新凯认为,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是形成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系列论述的客观条件之一,而对网络空间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则有力地助推了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系列论述的形成与发展[5]。

二是机遇论。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跨越,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信息革命阶段。工业革命时期我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以5G驱动的大数据、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正不断催生新的生产模式与业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7]。

三是挑战论。网络空间治理在党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地位,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主权、政权安全,关乎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清醒的意识,提出互联网是“历史机遇”和“最大变量”的重要思想[4]。朱莉欣认为网络发展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空间战略制定的基础,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则是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终极追求,网络空间战略任务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担当[8]。

四是多维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面临挑战,网络空间治理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蔡翠红指出网络空间治理权之争、网络战略优势竞争、网络技术优势夺取、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和国际话语权竞争等,对网络空间治理提出多维需求[9]。孟献丽认为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而协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是抵制网络资本主义霸权、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主要途径[10]。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信息主权”。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提出要“尊重网络主权”。2016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此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国家主权、网络主权或人民观的角度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一是主权观。网络空间也是国防空间,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要治理好网络空间这块“新疆域”,就需要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黄旭指出,维护网络主权是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同时“网络主权”理论的提出为我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治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以及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11]。王高阳认为,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网络霸权行径,只有坚持以主权为中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才能赋予其足够的合法性,才能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形成[12]。

二是人民观。人民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发展的成果要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属。网络空间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共享信息发展的成果,是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继承和发扬党的工作路线的体现,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价值。赵野田等指出,关注人和发展人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网络空间治理归根结底有赖于现实的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13]。

三、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网络空间治理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解答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问题,形成了逻辑严密的体系,系统回答了建设怎样的网络中国、怎样建设网络中国,互联网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等基本理论问题。学界从主要目标、本质追求、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网络空间治理的主要目标:建设网络强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贯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立场,网络强国战略是国内方位。“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主要目标。从现实性来说,网络空间治理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实现网络强国的逻辑必然。孙会岩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这一开创性的战略目标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4]。王益民指出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加强互联网治理、构建合理的互联网治理秩序,才能为中国网络强国战略顺利推进保驾护航[15]。刘先春等指出:“中国只有提升自身网络空间治理实力,才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跻身国际范畴,为倡导尊重国家网络主权自由平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推进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公平正义等奠定基础。”[16]13

网络空间治理的本质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网络空间治理的本质追求是决定网络空间治理的方向、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本质追求集中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岳爱武等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习近平网络强国建设战略之中,主要体现在群众路线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两个方面[17]。刘先春等指出,走网络群众路线,体现为维护好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中的根本利益,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衡量网络空间治理实效的标杆[16]17。朱锐勋等认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为管理好和服务好互联网上最庞大的网民群体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最大任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18]。

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空间治理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不仅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而且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新机遇,并对治理效能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据,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7]。颜俊儒指出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新常态,努力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向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方向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要义[19]。何哲等认为,网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加强网络监督与网络政府建设为重点,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20]。

网络空间治理的四项原则与五点主张: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提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这为构建全球互联网治理新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四项原则”是指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包括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王春晖指出,“四项原则”集中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是规范国际网络空间关系的重要准则,今后必将成为国际网络空间关系的国际法准则[21]。鲁春丛认为互联网治理要以中国方案的“四项原则”为基准,推动多边协商,共同制定互联网治理国际规则,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22]。

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也是全球化语境下网络空间发展的必然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23]。倡导“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及政府的共同需要,也是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必然选择。朱继东指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人类发展全局,深刻把握网络空间发展规律,科学回答网络空间是什么、怎么办的根本问题[24]。杨凯等指出,维护国际社会网络安全,也是维护国家自身的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将国际社会成员在网络空间的利益和责任综合到一起,共同担负维护国际互联网和平稳定发展的责任[25]。董慧等认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实现网络综合治理的科学路径,是对网络时代人类面临超越地理界限的网络风险提出的协同合作和责任共担的网络治理战略[26]。

四、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空间治理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断。学者们就此展开深入研究,深化了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与阐释,为实现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实践遵循。

第一,多主体治理路径。网信工作涉及众多领域,要加强统筹协调、实施综合治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6]。关于网络空间治理主体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治理模式——多方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模式。多方治理模式即“多利益相关方模式”,主张采取包容性和平等性的原则,赋予各参与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方兴东等指出,该治理模式有广泛的参与性、利益多样性和分散中心性[27]。周群指出协同治理模式即“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主张多个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通过网络内部成员多边互动协调来解决冲突,最终确保有序运作,实现网络空间治理的最终目的[28]。周毅等认为,协同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网络空间多元主体角色分化、网络空间多元主体相互依赖、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功能互补和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四个方面[29]。强调共享共治的原则,凝聚党和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国际力量等各利益关联方的共识,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有利于形成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运行整体。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几个方向:一是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互联网,是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障[6]。二是发挥政府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监管的功能。曹元等指出,政府要在“治理导向、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作用”[5]。三是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关于网上信息管理,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安全、有序地实施平台、产品合规合法管理。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包括网民、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

第二,制度、法规治理路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关于依法治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快制定完善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6]。谢新洲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网,让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这一论断确定了依法治网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基础性手段,确立了法治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30]。卢佳指出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依法加强互联网治理是建设网络强国、保障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31]。徐汉明等指出要构建规范完备、实施高效、监督严密、保障有力的中国特色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网、办网、用网、护网[32]。王益民指出目前中国网络治理与信息安全监管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互联网治理与信息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33]。还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会的治理必须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渠道,各种网络社会主体和社会力量都要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法律程序的严肃性[34]。依法治网要实现引导广大网民遵守互联网秩序,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增强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引导互联网行业增强监管主体责任,依法办网,规范管理,有序竞争,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道德教育治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3]。学者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出发,搭建起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道德教育路径。一是伦理道德教化。伦理秩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要发挥蕴含于国家治理中的基本伦理关系、主流价值诉求及其善恶研判标准的伦理秩序功能[35]。熊富标指出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建构网络空间良性伦理秩序,是弥补网络空间治理中法律机制不足与网络伦理难题的迫切要求[36]。杨怀中等指出,网络空间伦理治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建立健全多元联动、协同共治的伦理治理长效机制[37]。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安全的核心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董兴彬、吴满意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空间治理主体一致、场域重合、路径同向、目的同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介入网络空间治理,并起到价值引导、规范约束、动力支撑的作用[38]。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态环境,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

第四,技术治理路径。互联网领域技术竞争十分激烈,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不仅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也是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的基本技术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的能力较量[7]。他还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互联网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7]。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并提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核心技术发展的具体要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这些主张对于加强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突破,增强技术手段对于网络治理的基础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当前,网络空间治理技术手段存在着不平等性与不可靠性,信息发达国家可利用芯片优势、操作系统优势、软件开发优势和硬件覆盖面优势等更多的后门技术进行跨国数据搜集[39],这对我国的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提出了更多挑战。张旺指出,网络空间治理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网络治理中的应用,探索技术因素在网络治理过程中的运行机理[40]。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治理路径。

第五,国际合作治理路径。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增强互联网治理国际合作、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正确主张。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出各国应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3]。刘杨钺认为应对目前网络空间的风险挑战,国际社会要凝聚共识,加强对话合作,构建有效行为规范,创新合作机制安排,并在网络空间透明度建设等问题上寻求新的突破[41]。鲁传颖认为对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而言,各国对网络空间本身的属性、网络权力性质、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准则、网络资源分配存有不同认知,导致当前关于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治理平台及治理路径存在严重分歧[42]。倡导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国正积极稳步地推进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和扩大互联网国际交流的层次和空间,积极搭建互联网治理的中国平台[17]。

五、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用网、管网、治网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提出了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举措,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互联网治理认识的深化和经验的提升,是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遵循[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科学把握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24]。学界对于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地位。靳诺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能够根据时代变化的潮流制定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43]。卢佳认为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加强国家治理的新思路,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31]。郝保权认为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对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44]。叶本乾、赵艳认为习近平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全球网络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是我国积极承担大国的国际主体责任,为实现全球网络治理贡献中国力量的体现[45]。也有学者指出,网络人民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其关于信息技术的审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认识[4];其关于网络空间治理中虚拟与现实、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自由与开放、法治与德治等论述,科学揭示了网络空间治理中的系列辩证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黄庭满指出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践指导性强、时代指引性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

二是主要贡献。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大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论述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杨嵘均认为,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立足于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形成了以建设网络强国为总体目标,以网络安全保障、网络技术创新、网信人才培育、网络文化繁荣以及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现实依托的一整套严密的网络强国战略体系和思想体系[46]。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上,中国由“挑战-回应”转向更加注重“主动谋划-积极作为”。

六、结论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研究阐释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成果,对于推进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空间问题不断以新的形态呈现,对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还需在以下方面加强:一是对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总结分析还有待加强;二是对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历史地位、当代价值与贡献研究分析还有待深入;三是现有研究侧重重要讲话的片段梳理,缺乏学理剖析上的系统研究;四是现有研究侧重理论研究较多,缺乏基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证研究,缺乏对重要论述的战略意义、网络空间治理路径的不断完善与革新的深入研究。未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应坚持以网络强国战略为指引,系统梳理和挖掘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从时代背景与现实挑战、理论来源与生成逻辑、思想体系与战略路径创新等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研究,总结和挖掘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贡献,从中挖掘深厚的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为推进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总书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时局图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