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彭梦鑫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
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族关系的研究历程,和谐民族关系研究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相关研究日益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呈现出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提出,要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以此建构良好的民族关系,为学界研究民族关系开拓了新的视野。随后,“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多个会议上得到重申,各族人民居住的社区成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要继续加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学理分析领域还是实践探索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业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关系演进历程中无可替代的一环。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等主张,既澄清了我国中华民族共同体与社区治理研究的价值立场,更明确了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依据。铸牢社区尤其是民族互嵌式社区居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成为当下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绕不开的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词义构成依据是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词义构成依据是什么?明确二者的词义理据是学界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目前,学界已对学理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涵及理论意义开展了详尽研究,并基本达成共识。从研究对象的涵盖范围、研究对象的历史实践、研究对象的精神纽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华民族指的是中国全体公民共同体,是连接我国各民族荣辱与利益的命运共同体,是认同华夏文化的各民族共同体[1]。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创新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内容,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提高我国民族事务的治理水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的阐释,目前学界还存在着论述过程较为零散、模糊、不成系统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侧重铸牢路径探索的实务研究中,少部分学者有意无意中回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本意蕴的探讨。
为突破以上困境,“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成为探索切入点。学者基于发生学的理论视角,纵观“中华民族”理论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本身所蕴含的演变规律;继而明确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转变,不是语义上的机械重复,更不是“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个词汇的简单相加,而是认知和内涵的迁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特征的凸显;紧接着,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演进过程,强调精神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物质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本质区别,最终立足意识与本体双维度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属性[2]。这一语境逻辑下的国家属性也可以理解为国家(集体)身份认同。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生的主观属性及国家属性共同阐明其词义构成,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产生的集体认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在历史、制度、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对此过程中生成的集体身份认同达成共识[3]。至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词的落脚点,可明确概括为“认同”。
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其他研究亦聚焦现实层面,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议题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最终目标与学理来源[4],深刻指导着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演进。它在各民族平等、团结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来巨大的积极作用[5]。除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概念与认识所展开的研究,学界还开拓了第三种研究方向,即尝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探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的具体实践路径,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在现实世界建构与扎根。有学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部分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与认同现状进行归因,并提出一系列铸牢建议。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学科视角对此进行补充,主张从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内化[6]。不同理论视域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一大趋势。
社会空间整合理论往往被用来强调社会网络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学者通过论证必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人们关注社会空间的整合与建设[3]。社会认同理论立足情感维度,从群体认同意识培育的角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建议[7]。本文运用的群际接触理论在学界也有一定应用。聚焦群际接触理论中的接触与互动部分,解释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互融关系,据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建议与措施。总的来看,群际接触视域下聚焦社区居民尤其是民族互嵌式社区居民的微观研究成果相对有限,仍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
总之,笔者一方面始终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认同,从社会学学科视角与群际接触理论视角出发,强调认同这一概念所蕴含的个体身份共识和社会关系认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个体与社会关系建构过程中的生成逻辑;另一方面,通过群际接触理论的作用发生机制阐释实践路径的建构脉络,尝试运用该理论的最优条件提出现实策略,为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有益参考。
群际接触理论视域下剖析“认同”的概念内涵可知,个体的认同由社会和社会环境塑造。只有与他人进行接触与互动,才有可能形成自身认同。这一观点正好印证了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即“接触—互动—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步产生的集体身份认同,而接触是人们进行“三交”的起点与前提。
一方面,接触打破了相对隔离的状态,是人们产生联系的起始。由接触语言学关于语言接触对语言生态的影响研究可知,接触是不同主体产生联系的前提,它在引起主体间陌生与相对隔离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使主体所处的环境生态与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同理,在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领域,接触打破了社区居民相对隔离的状态,推动了社区交往环境的变化,继而为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能。居民的空间性接触与生活性接触正是该观点的最佳注脚。如居民能够通过同时使用电梯、小区道路、小区广场等公共空间与其他社区居民产生眼神、语言、肢体等接触,这种初步交往有利于消除双方陌生感,为今后推动交流交融发展提供了前提。此外,社区居民还能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处理社区公共性事务展开深入接触。这种频繁的生活性接触有利于建立居民的情感联系,为营造社区共享共建共治的氛围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接触是打破僵局的契机,使人们关系的转变得以可能。追溯群际接触理论萌芽初期,来自不同族群的成员发现:随着群际接触程度的深入,他们的群际关系得到相应的改善。反之,当不同族群长期处于“非接触”的隔离状态,群际关系发展势必受阻。社区居民的关系同理。当居民因种种原因停止交往,新一轮的接触有利于打破僵局,重塑双方认知,进而改善此前建立的关系。由此可见,接触是群际关系改善逻辑的必要前提。
接触是不同主体产生联系的开端,而形成和谐稳固关系更需要社区居民不断开展互动。
1.互动有利于主体接收与更新信息,最大程度规避人们关系破裂的风险。人们一旦开始接触,每时每刻都在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但信息的准确性与更新速度难以保证。奥尔波特在探索群际接触条件与机制的过程中提出,群际偏见产生的本质是信息的偏差。如果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错误信息过多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彼此便很容易产生群际偏见,良好的群际关系面临趋向破裂的风险。互动环节恰恰弥补了接触环节的不足,不同群体可以通过互动获取新信息、纠正错误信息,从而大幅度减少群际偏见,为可持续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互动有利于强化社区居民情感沟通,拉近双方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心理距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属性表明社区居民生成良好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而互动正是这一积极情感体验的主要来源。当社区居民处于社交隔离状态进而引起焦虑、紧张、孤独等负面情绪时,对所处的社区共同体评价难免消极,不利于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但是,互动可以打破这一困境,通过心理疏导、心灵交流等互动方式缓解不适心理状态,强化居民间的情感联结,激发社区居民团结互助的热情,为社区和谐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互动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宣传与落地,促使居民有意识地确立和谐关系。社区场域下互动成员相对稳定,通过互动方式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操作性较强,容易让居民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一理念,有利于激发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兴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凝聚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不仅需要社区居民间进行接触与互动,更要求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
1.“认同”的原始词义决定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逻辑链中所处的核心位置。认同(Identity),或解释为同一性或一致性,或被当做一种身份或主体性质。当我们采用后一种词义时,多倾向于强调被描述主体的瞬时感受,即其对新身份的接纳与本体性质的认同,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词义理据正契合后者。“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8],它要求社区居民接受自己作为“社区共同体成员”的新身份,强化个体到集体的心理趋同感受,继而实现社区交融的终极目标。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二者原始词义的契合,决定了居民对所处社区产生认同在整个铸牢逻辑链中的重要地位。
2.认同是社区和谐关系稳固的安全网。群际接触理论的核心是“接触减少偏见”“互动改善关系”“认同坚实关系”,从而实现不同民族社区居民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上,群际双方通过接触与互动,刷新对外群体的印象与认知,进而顺利建立社区和谐关系。然而,在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区居民在社区场域中建立的关系并不是稳固且永恒的。一旦一方对所处社区的认知发生变化,双方关系便面临解除风险。因此,将认同作为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内在要求很有必要。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来自不同背景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淡化各种差异导致的狭隘群体认同感,降低交往交流交融进程停滞与断裂的风险。
积极的群际接触囊括接触、互动、认同三大环节,有利于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分析积极的群际接触发生的作用机制,梳理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建构脉络,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群际接触理论效用,促进不同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
学界对于群际接触理论积极作用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主流认识:或将其归纳为群体间的正向依存、群际间的积极互动、群体间情绪的调节以及群体间的正向认知四个方面[9];或将其归纳为增加群体了解、减轻群际焦虑、生成群体共情三个方面[10]。笔者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在此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将群际接触积极功能发挥的关键,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有的路径建构脉络归结为:不同群体间的正向接触、群际接触过程中的情绪优化以及互动过程中的认知拓展三个层级。
正向的接触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与培育的首要条件,指能够建立积极的依存关系及创造积极的群际互动。
一方面,积极的依存关系有助于提升内群体成员“我”与外群体成员“你”之间的好感度,而合作是建立积极依存关系、提升好感度的最主要方式。首先,提供一个得以开展“你”“我”合作的实践空间,在开始社区居民“我”与“你”的接触之前,最大程度满足合作条件、降低合作门槛;其次,尽可能加速“你”“我”从“接触”到“合作”的转化,坚持引导社区居民深刻认识交往活动的合作共赢性,继而有效助力健康依存关系的建立。
另一方面,群体成员“你”“我”的正向接触本质上是积极的群际互动。“我”与“你”在正向接触的过程中创造与完善新的互动规范,并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尝试将这一新规范推广至各自所属群体的互动环境[9],进一步优化互动生态。要全方位护航“我”与“你”之间的正向接触,积极宣传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推动社区居民互动新规范的生成,进而实现社区居民秩序化的积极互动。
不同群体间长期存在的群际焦虑乃至群际偏见问题,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影响,而积极的群际接触恰恰可以调节群体双方的情绪。一方面,它有助于缓解甚至消除内群体“我们”对外群体“你们”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增加内群体“我们”对外群体“你们”的正向情绪体验。这两个方面促使群际接触发挥正向作用,“我们”与“你们”的关系日渐呈现正向化评价,进而生成真正的尊重,为认同打下基础。
1.减少负面情绪反馈,缓解对“你们”的焦虑。群际接触过程中最为典型的负面情绪反应是焦虑。如果接触的群体双方事先没有进行过良性且积极的互动,那么二者初次的接触不仅容易因为先前存在的错误信息强化刻板印象,而且处于弱势一方的“我们”也更容易感受到被“你们”威胁的焦虑情绪;反之,如果“我们”与“你们”曾顺利开展积极互动,那么所属群体产生焦虑的可能性就会显著降低,“我们”与“你们”建立和谐群际关系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居民为例,作为少数民族居民的“我们”在与其他居民“你们”进行积极互动后,更容易发现“你们”的优点与彼此的共同点,逐渐适应“你我”和谐共存的状态,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与信任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一方面使“我们”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不再焦虑不安,能够积极客观地评价整个社区;另一方面使我们尊重双方关系,对社区产生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活蓬勃动力。
2.增强正向情绪体验,增加对“你们”的帮助与赞赏。共情是群际接触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正面情绪,它有利于“我们”更为平和地看待“你们”,从而减少偏见。由共情理论可知,共情分为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前者通过了解“你们”的文化特点尤其是文化禁忌,在接触与交往互动过程中尊重“你们”的感受,关照“你们”的正向情绪体验,创造亲和接触的前提。后者侧重于“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的交往理念,在与“你们”的交流中展示友善态势与激励趋向,力所能及提供“我们”的帮助,最终完成团结共进的互动。据此,应拓宽社区居民关于共情体悟的获得路径,优化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体验。当社区居民“我们”能以客观平和的态度看待“你们”及整个社区时,社区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才有可能得以强化。
认知的拓展又可以称为增进了解,主要指增进对外群体“你们”的了解。群际接触为相对“陌生”的群体双方提供一个更新过时信息、纠正错误信息的机会。随着对“你们”的认知的拓展,“我们”与“你们”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咱们”的共同体建构也有了现实可能。
1.认知的拓展建构了全新视角下的“你们”。在信息相对固化的状态下,内群体成员更倾向于对整个外群体“你们”进行不加思考地笼统评价,由此产生的看法相对刻板化与抽象化。随着认知的拓展、了解的深入,内群体“我们”开始意识到独立个体采用个性化方式审视“你们”的优势。即“我们”充分利用个体差异认知从不同视角看待“你们”,不仅降低了获得刻板印象的可能,还在观念中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你们”,为形塑“咱们”的共同体的格局提供前提与动力。
2.认知的拓展丰富了“咱们”的共同体的积极体验。随着群际了解的增多,“我们”日渐减少对“你们”认知印象的不确定性,“咱们”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感到不适的可能性由此降低,“咱们”的共同体建构的难度也同步降低。最后,认知的拓展聚焦了“咱们”的共同点,这为建立和谐群际关系找到立足点,从根源上推动了“咱们”的共同体的建立。
总的来说,对于相互缺乏了解的社区居民而言,随着群际接触的推进、认知的拓展,“我们”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你们”的特点,用一种非刻板印象的视角合理看待“你们”,而且能够积极评估“咱们”的异同点,用包容的态度维护“我们”与“你们”的关系。至此,“我们”与“你们”的边界被彻底打破,在和谐共存的状态下,社区层面与国家层面的“咱们”的共同体得以建构,与其相伴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
由前文对群际接触作用机制的阐述可知:积极的接触有利于促进和谐群际关系的建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反之则不然。那么,积极的群际接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目前学界基本达成以下四点共识:地位平等、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和权威支持[10]。笔者在阐释以上条件的同时提出若干具体现实策略。
地位平等是创造积极群际接触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因而,将地位平等作为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有其合理性。在社区接触过程中,作为接触双方的社区居民需要始终保持地位上的平等。时刻遵守“社区参与人人平等”的原则,贯彻落实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零门槛”准入的方针,确保居民在社区生活中都拥有平等的地位。
1.观念上明确地位平等。对社区居民展开一系列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普及活动,使居民清楚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与现状。深入浅出地辨析社区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使居民明确认识自身在社区中所处的平等地位。
2.实践中落实地位平等。各种社区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居民需求,以确保社区居民平等地位为宗旨,以尊重不同民族社区居民特点为参照,以丰富创新社区活动形式为手段,以减少社区居民偏见、降低群体焦虑为目的。通过为社区居民创造近距离互动机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推动和谐社区关系的建立。
在社区居民彼此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同样要立足地位平等。以在篝火晚会、民族特色美食节等社区活动中建立关系为例,要充分考虑各族社区居民不同的风俗文化与饮食习惯,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活动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跨民族居民在平等前提下建立亲密关系与信任关系,为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奠定基础。
共同目标是连接不同群体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不同群体需要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且齐心协力地为之努力,才能发挥减少群际偏见等积极效用。要坚持引导社区居民确立共同目标,激发社区居民达成共同目标的积极性。
1.确立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通过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讨会、党团支部学习交流会、主题系列宣讲活动等,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自身的新时代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营造全民共同奋斗氛围,从源头上培育我国社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
2.树立社区具体活动的共同目标。激发社区居民尤其是不同民族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策划与举办环节的兴趣。顺利开展社区活动这一共同目标,有利于凝聚居民力量,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加深彼此认识,增进彼此好感,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3.坚持丰富社区社会资本的共同目标。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是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补充。坚持以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以掌握丰富社区社会资本的社区骨干成员为切入点,以利用社区骨干成员的社区关系网络精准服务社区少数民族居民为手段,充分运用社区组织的枢纽功能,激发社区居民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热情,最大化地增进社区共同体情感体验,帮助提升铸牢工作效率。
群际合作是社区居民获得正向情感反馈的重要途径。不同群体在确立共同目标后,还需在接触过程中互为后盾、友好合作,充分激发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
1.在社区治理的联动过程中通力合作。始终坚持运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引导社区居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协同合作;同时,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正确把握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避免非此即彼的极化思维,按照多元主体友好联动原则通力合作。
2.在社区文化的营造过程中齐心合作。组织动员社区居民齐心寻找蕴含中华文化魅力和各民族文化风采的历史故事,引导居民们利用这些故事素材编排成特色舞台剧等群众性艺术形式,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二者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在实践经历中加强社区居民群体间的合作。
3.在线上社区平台的搭建中保持合作。网络空间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与发展而生成的虚拟交流交往平台,它是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式上的创新。应充分考虑不同知识背景、年龄特征、文化习惯的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推广这种便捷的接触方式,动员社区居民积极表达诉求,保持合作态势;要发挥不同居民在社区交流平台建设(如微信业主群的搭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凝聚居民参与社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如互联网社区服务O2O平台的搭建与推广)力量,利用社区合力为处于社交隔离状态的居民提供由线上交往发起的线下互动机会。
权威支持是实现社区居民为共同目标而平等合作的根本保障。除了接触群体自身的努力,和谐群际关系还需要外界权威与法律的保驾护航。要始终坚持“知法守法促和谐”的宗旨,一方面向社区居民大力宣传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规政策,另一方面切实执行有利于各民族社区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规章制度,为各民族间的接触互动提供法律政策支持。
1.发挥社区多元主体作用。社区,尤其是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各民族同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单位,是新时代建立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发挥社区场域下权威的保障作用,需明确居委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的独特作用,系紧其与法律政策落实的联系纽带。
2.支持社区两委思想教育宣传工作。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开展社区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而思想教育宣传工作也包含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要时刻考察两委在法规政策领域的宣传推广作用,重视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内容。
在群际接触理论视域下,无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逻辑的探析、实践建构脉络的厘清,还是具体现实策略的呈现,都致力于实现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目标。可以说,积极的群际接触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社区居民群体偏见、降低群体焦虑,继而提高群体认同可能,加速群体交往交流交融进展,最终促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当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群际接触理论发挥的积极作用并非唯一之道。除了在群际接触理论框架下深切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机制、在社区场域内努力促成积极的群际接触产生的条件外,我们还应集各家所长,整合社区社会空间理论、共生理论、人本视角等多方理论,全方位、多维度为铸牢工作提供理论力量,竭力实现我国社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遵循群际接触视域下提出的现实策略外,还可以综合各种相关理论视角的优势,推动社区居民空间交融、文化交融、经济交融、社会交融与心理交融等全面交融,增强其社区认同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进而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铸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