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华 李修远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多个层面,如公民身份意识、个体发展意识、群体互动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文化融合意识等,从根本上而言仍然是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高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牵涉民族工作的理论构建,也离不开具体的民族关系维护、社区治理等实践工作。当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经引起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不同角度入手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
城市社区是多民族成员日常交流的重要场域,社区在城市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外来人口的流入以及各族群众的不同诉求,使得社区逐渐成为一种承载各民族成员文化与生活交流方面内容的特殊单位。社区治理生态日趋精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特殊性,导致城市民族社区治理问题的复杂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社区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社区共同体建设来改善族际关系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社区”是一个被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指的是不同群体在本质层面上形成的一个富有情感意义并且关系紧密的团体。随着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社区的认知分化为两大方向:一种是功能主义的,认为社区是由拥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另一种是地域主义的,认为社区是长期共同生活在某个区域的群体[1]。由于概念认识存在的差异,社区和共同体之间的内涵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共同体”指的是特定群体在某个地域单位上的聚合,它既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社区、村庄或城市,作为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集体组织,共同体也指建立于共同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等基础上的地域性社群[2]。因此,共同体也是一种特定社会关系的呈现。正如滕尼斯所言:“关系是群体的聚合,也是一种心灵和生活意义上的群体联结过程,这是共同体的精髓所在。”[3]社区治理强调了各个主体在社区内部需要遵循具体法规,通过协商来管理社区事务,从而减少相关风险,培育社区意识并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4]。社区治理包含了教育建设、文化活动、就业服务等多个模块,具有主体多元化、目标定向化、手段多维化的特征,良好的社区治理有助于促进居民养成参与公共事务的区域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理论结晶,还是引领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社区作为各族群众日常交往的互动空间,对于促进族际关系和谐与铸牢共同体意识起到了不言而喻的作用。当前,将城市社区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数研究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传承、现实意义、实现路径等主题而展开,存在热点主题过于集中、理论创新相对较少等不足。尤其在研究方法层面,以田野调查资料或民族志方式,来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密切关联的社会文化事项的研究远远不够,急需采用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城市社区不仅是各族群众社会互动的基本单元,还是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角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梳理分析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必要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聚焦基层社区治理,探讨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价值与内涵。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于2021年3月至6月,在天津市红桥区X社区进行了田野调查。X社区位于红桥区西北部,是由汉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彝族等群体构成的多民族社区,既包括了世居少数民族,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数民族占比65.8%,汉族占比34.2%。社区内部以传统的居民楼和少数民族餐饮业为主,社区外围分布着一些现代化生活设施,如陆家嘴购物中心、鼓楼商业街、天津水游城、西北角地铁站等,商业性住宅区有九和府、荣盛碧桂园云鼎、万达水西台等。调研对象涉及社区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管委会、街道负责人、餐饮业从业人员等40多人,其中回族16人、汉族12人、彝族3人、维吾尔族3人、满族3人、其他少数民族群众5人。在正式访谈之外,结合街边随机访谈、微信访谈、手机通话等方法作为正式调查的补充。在获取较为充实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相对细微的“社区研究”,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经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生活于同一社区内的各族群众,在参与共同事务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了解与认知以及深层交往与互动,他们之间的感情能够得到更好的凝聚,建立在共同生活基础上的共同体意识则更容易形成。天津市X社区在地方政府部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街道管委会、社区居民、社团组织、企业单位的协同合作之下,围绕社区成员的日常交往,通过具有一定规律的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就业服务等举措,较好地维护了族际关系,强化了社区各族居民的共同体意识。
政治认同与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规划关系密切,是个体与社会制度、政策、阶级、政党等互动关系的结构性呈现[5]。政治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能够通过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政治认同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统摄性要素,如果民众对所属国家缺乏政治上的认同,就会产生社会治理的危机。社区作为国家与公民互动的桥梁,是多民族成员日常生活交流的平台,在培育政治认同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X社区作为一个多民族社区,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培养了各族居民对于党史、中华民族交融史、新中国史、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强化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团结合作、平等互惠、遵纪守法的社区意识。政治认同体现了X社区各族群众对共产党执政道路的高度认同,坚定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才能和谐共处与共同繁荣的信念。
访谈一:请问社区的教育活动是怎么开展的,具体都有哪些形式?
咱们的社区教育主要是由党群服务中心作为“领头羊”开展的。社区党员骨干发挥了带头作用,一些党政人员已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会定期举办有关党史教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历史的讲座和论坛。在节假日,我们也会邀请社区周围的精英人才参与社区教育,比如企业人员、教师、专家学者、研究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等。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围绕建党百年举办了“读党史”的读书活动,X社区的很多老人、少数民族青少年以及党员骨干都参与了活动。
(受访者:X社区居委会主任,男,回族,58岁)
访谈二:您觉得社区教育的效果怎么样?
那当然很好啊!要感谢党和居委会对咱们的关照。因为你知道嘛,现在外面补习班特别贵,我们家在这个社区里属于一般家庭,家里有老人不说,还要养两个孩子。又不能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社区教育不能代替学校上课,但是让咱们孩子学党史、听听大人讲话啥的,总归是好事嘛,可以加深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我现在有空就会送孩子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孩子回家后跟我聊天,好像知道了不少国家大事,成熟了很多,我也对党的基层工作有了认识。有时候我工作忙,来不及接孩子,社区就会帮我们照看一下孩子,还提供一些吃的,真的很感谢社区。
(受访者:X社区居民,女,彝族,40岁)
访谈三:社区教育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应该如何改进?
目前,咱们社区党史教育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方法有点死板。很多工作人员缺少经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不够了解,不能和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很好地交流,长期下来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觉得,应该抽出时间来加强社区党员的党史知识培训,最好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的党史工作中心,从社区挑选一些文化素质高的少数民族群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党史工作中心的事务,更多地了解党史知识。这样下来,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会更强,社区教育也会更加专业。
(受访者:X社区民政主任,女,汉族,42岁)
政治认同与群体心理具有密切联系,是促使群体团结凝聚的重要力量。初级的政治认同是基础性的,比如血缘认同、地域认同等;中级的政治认同是一种情感认同,是个体对政治生活的信赖与热爱;高级的政治认同是一种理性认同,是投身于某一政治生活、事业、共同体之中的全部热忱,也是认同维度上的高级层次,表现为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融合[6]。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具有勤劳朴实、重义轻利、接纳新事物快的特征,是社区治理中可塑性较强的群体。由于民族文化的相对特殊性以及城市适应的困难性,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通过社区教育强化其政治认同的稳定性,引导多民族成员学习政治理论和党史知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区意识,是促进多民族团结凝聚与生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政治认同作为各族群众对国家政治系统及其执政方式的心理、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综合认同,是国家合法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稳定发展[7]。社区教育则是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社区教育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民文化的鲜明底色,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教育建构多民族成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政治认同,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科学渐进的社区治理意味着社区利益关联者之间通过交流沟通,达成一致的行动理念,通过协商化解社区矛盾。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不仅是一个治理过程,也是一个利益互动、自我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的过程。作为社区利益关联者的各族群众,其社区参与的动机来自两个不同层面,即追求现实利益与情感需要的满足,具体体现在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层面[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特定的历史实践与利益机制是双向互动的,人们的实践和文化交往行为源自对于利益的追求,利益的核心在于经济联系,利益也构成了共同体运行的基本动力,高度统一的利益机制是提升共同体凝聚力的主要工具[9]。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参与和职业发展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只有当社区供给与自身的利益发展关系紧密时,社区参与的动机才会更加明显,才更有利于形成共同体意识。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影响着共同体的稳固程度,离散性的利益机制不利于族际关系团结,容易造成社区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密切互联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促进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X社区的就业服务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贫困群体、待业群体的利益需要,缓解了他们在城市融入中的择业压力;还通过提供一些公益岗位和互助服务,为各族群众的日常交流创造了公共空间,减少了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隔阂,增进了民族交融。在具体实践中,X社区通过居委会、志愿者组织的多元主体协作,得以制定综合性的就业服务计划,包括志愿者结对帮扶、就业咨询、免费体检、残疾人就业服务、下岗人员职业培训、关爱孤寡老人、社区临时就业等。通过就业和生活服务,社区各族群众形成了一种利益关联的格局。正如亨利·泰弗尔所言:“在一个社区共同体中,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有助于塑造群体认同意识。”[10]X社区通过打造社区各族群众的利益互联式结构,在保障集体利益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各族居民的实际利益需求,将物质支持与精神关照相融合,进而增进了共同体意识。
访谈四:社区服务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内容多得很哪。比如说,我们会在社区宣传栏内设置就业政策、招工信息、自主创业等栏目,并及时更新内容。有时候还会举办社区人才交流会,联系社区周边的企业,提供一些临时岗位。社工会在小区悬挂招工信息,一些贫困少数民族家庭会得到网格员的上门服务。我们也鼓励低收入的少数民族家庭开办小饭桌、家政服务、修理服务等临时就业项目。针对待业家庭、人员技能单一的少数民族、夫妻双失业家庭,重点对他们提供安保、卫生、绿化等基础性的公益岗位,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生存问题。
(受访者:X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女,回族,36岁)
访谈五:您觉得社区就业服务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作用吗?
当然有作用,作用还不小呢。社区就业服务的好处直接体现在它可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利益。他们的生活幸福感更高了,对社区的认可度也增强了。一些少数民族居民任职社区的公益岗位,既满足了社区的集体利益,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我们社区几乎没啥民族矛盾,以前偶尔还需要网格员上门调解纠纷,现在他们自己就很熟,通过协商就能化解问题。
(受访者:X社区网格员,女,回族,28岁)
访谈六:居委会说您的拉面馆比较有名,能讲讲创业经历吗?
我刚从青海那边来天津的时候,没有太多资金,我和老婆,带着一个8岁的娃。我们就盼着能在这里生存下来,社区网格员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他们主动告诉我周边企业招工的消息,还帮我联系到一个灯泡厂打工,工作强度不大,收入也还行,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后来,我琢磨着开个拉面馆,因为没咋念过书,在申请从业资格许可的时候遇到了麻烦,社区居委会给了我很大帮助,有社工来教我怎么挂牌、装修店面、招收员工之类的事情。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店面,附近很多居民都会来我这里吃午饭。在社区的帮助下,我的孩子也送到了附近的小学去学习,居委会经常上门慰问我。大城市生存这么难,城里人也没排斥我们,真的要感谢党和国家。
(受访者:X社区居民,男,回族,35岁)
个体与群体的所有社会实践,都是以现实利益作为支撑点的[11]。从现实利益的视角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利益互动过程。利益有很多层面,有短期利益也有长期利益,有精神利益也有物质利益。共同的物质利益是各族群众形成共有性身份认同、形成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忽视了多民族成员对高质量生活和物质利益的需求,就会影响到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成效。正确处理社区集体利益与少数民族群众个人利益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关注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也要从物质经济的角度为多民族群众提供帮扶,把维护各族群众现实利益作为社区就业服务的落脚点,在关注多民族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和交融的意识,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动力源泉。
互嵌型民族社区的建设,既是多民族社区良性关系的互动过程,也是在社区认同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嵌入”是多民族成员在社区生活中通过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交融形成一个共同体空间,从而维护民族团结和睦[12]。社区各族居民通过社区这一平台,进行公共领域的文化互动和活动参与,建构相互嵌入的社区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层面的交融结构,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多民族成员作为社区共同体中的一分子,需要把互信互助、包容的日常生活惯习嵌入到社区共同体中。
在具体实践中,X社区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与举办,满足了多民族成员文化交往的心理诉求,加强了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交融意识。规律性的社区活动可以消解由于文化差异和刻板印象导致的群体区隔问题,也为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了解居民的生活实际并制定具体对策提供了信息。因此,X社区多角度的社区活动从管理、实践、功能、策划、传播、组织等层面,将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党员骨干、地方政府、民族工作部门等主体贯穿在一个场域中,不仅促进了族际关系和谐,还使社区资源的共享与分配问题得以疏解。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作为平台,为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公共空间,促使共同的社区意识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与冲突。
访谈七:社区的文化活动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2019年的时候,响应双创,天津市政府从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挑选了一些党员骨干到社区任职,从事社区文化的相关工作。近年来面向社会,我们也招聘了一些有文化素养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会定期指导社区文化建设的事务,比如举办文艺晚会、布置民族团结活动、社区电影放映等。咱们街道也配备了文体活动团队,有些是专业的社工,有些是天津市非遗传承人,我们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活动是个特色,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受访者:X社区居委会主任,男,回族,58岁)
访谈八:请问具体都有哪些活动形式?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要求下,我们扎根基层,为社区少数民族家庭、青少年、残障人士、老人以及流动人口提供多样的活动参与机会,比如党史宣传月、民族团结手拉手、书画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读书会、民间文学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公民法律知识讲座、学雷锋志愿活动、泥塑游戏、健身活动、包粽子、民族舞、普法知识讲座、露天电影等。
(受访者:X社区居委会社工,女,回族,27岁)
访谈九:社区文化活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了,咱们社区的这些活动很有用处。我们社区本来就是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几年的社区文化活动下来,各民族群众之间都很熟了,平时也没有啥矛盾需要我们上门调解的。其实我一直觉得,比起个人性格、职业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是很大了。除了回族群众的饮食(习俗)需要注意外,少数民族和汉族基本上不分彼此,他们经常一起下棋、散步、打麻将和跳广场舞啥的。
(受访者:X社区党委委员,女,汉族,36岁)
访谈十: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感受如何?
我觉得吧,这种文化活动直接拉近了我和其他民族群众的距离。我每天空闲时都会参与活动,还认识了很多老年朋友,有汉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这也使我们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友谊更加牢固了。几年来,社区都没有产生过民族矛盾,大家都很熟,也相互尊重,有啥趣事也会互相说说。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都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成了好朋友。居委会的领导很关心我们,就算居民之间有矛盾他们也会及时调解。
(受访者:X社区居民,男,维吾尔族,56岁)
由此可见,X社区的文化活动扎根基层,在策划到执行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得以加强,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有助于形成一种共有的身份认同,从而消解了由于文化差异、刻板印象等因素导致的社会排斥问题。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不同群体之间之所以要交流,是为了消除群体关系的紧张,从而建立群体认同,形成对共同体的依赖和信任机制[13]。社区内部各族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增强了对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形成一种信任机制和认同的纽带,既维护了族际关系和谐,也增强了社区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表现在基层主要是社区治理的问题,要推动城市民族社区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夯实治理基础,强化多民族成员之间的社区意识[14]。对于多民族成员而言,社区的文化资源是需要共享的。在缺乏社区意识的前提下,社区成员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的行动逻辑可能是个体主义的,即寻求“搭便车”。“搭便车”会导致社区互动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利于社区意识的形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机制,通过社区文化活动,促使社区成员形成互嵌性的共同体意识,由陌生社会向“社区化”的熟人社会转化。社区文化活动推动居委会、各民族居民、党员骨干、民族工作部门等主体联动互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强化了社区作为平台的服务管理功能,增强了居民的社区意识,而社区意识的形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又起到了根基性的作用,实现从塑造社区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性转向,自下而上地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从社区治理的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政治认同、关系互嵌、利益互动的内在统一。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交融历史的了解,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的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利用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塑造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以社区就业服务实现城市少数民族的实际利益,缓解他们的城市就业难题,促进多民族利益的互联互通,这也是从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路。根据X社区的相关经验并结合社区治理理论,以下三点值得思考。
首先是社区意识塑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通过社区教育和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加深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既促进了民族团结,也加强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只有各族群众摒弃“搭便车”和“理性经济人”的思维预设,积极分享社区资源并相互服务,才能形成一种社区凝聚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而言,社区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份认同,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地域文化归属,更是多民族成员在公共生活与利益互动之中形成的共同的身份认知结构,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支持。
其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生生不息并在发展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原因在于共同的社区生活基础、政治认同基础和利益互动关系孕育了各民族处于“共同体”之中的心理状态。各族群众的交流互动和利益发展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可以说,各民族在社区日常生活交流中早已形成互嵌性的身份认同意识。正如R·E·帕克所阐释的“社区质感”以及罗杰斯在城市生态学基础上提出的社区“粘合剂”的概念一样,城市民族社区治理以“铸牢”为重要方向,已经由单一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迈向“共同体化”的社区治理实践,“铸牢”既是“治理”的起点和任务,也是治理过程中的着力点。
最后是基层社区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转向。社区治理具有交叉性特征,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交叉性社区治理的特征体现为:第一,治理任务的复杂化,即治理对象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密切关联,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逐渐由个体事务向群体事务转变[15]。第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融合发展的模式。第三,治理过程中公共服务的延展性,政府已经并非单一的服务供给者,社会个体及相关组织作为治理的协作者,它们在参与过程中的服务供给可能会对社区治理起到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塑造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反映在实践方面就需要社区自治力量的参与,X社区在社区教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党史教育、民族团结活动、公民身份教育、民间文化活动等形式,充分贯彻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互动之中,创造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藉由社区治理导向“铸牢”这一民族工作方面的顶层设计,为社区治理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由“强政府-弱社会”到“强政府-强社会”的功能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