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毅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结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这也成为了我们党获得最广大人民拥护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之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了群众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阐发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等理论原则,而这些内容也就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主体论。
坚持人民主体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首先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确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念。所谓一切为了人民,既包括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真正英雄”“力量源泉”的根本重要性,从而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也包括在实际工作中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然,上述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敬畏之心,就不可能有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没有对人民群众的实际物质利益的维护和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就有可能沦为一句空谈。
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人民”指的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尽管“人民”也包括那些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显著推动作用的杰出人物,但由于这部分人在社会历史舞台上已足够闪耀,因而并不是人民概念所强调的重点。人民概念所指向的,更多地是那些以群体形式发挥作用,虽不足以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但却能够汇聚起巨大合力的无数普通个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以无数普通个人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更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少数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就是由于他们顺应了绝大多数普通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无数普通个人为主体的“人民”决不是无关紧要的、任由杰出人物摆布的被动力量,而是终极意义上的历史创造者和真正英雄。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上述一系列判断,要求首先必须确立起对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敬畏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1.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首先要有群众史观的思想觉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5“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1]27“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2]65这些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于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才有可能充分尊重群众、高度重视群众。当然,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相比于尊重群众、重视群众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密切接触群众、悉心了解群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心依靠群众、由衷敬畏群众,从而真正实现群众史观的本质要求。
2.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要有服务人民的自觉意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地位,决定了一个政党只有尊重、满足、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够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自觉,并将其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的执政理念概括为“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101。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表态,更是对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173共产党人只有抱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忘我奉献,才能把工作做好,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
3.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还要有接受人民评判的勇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在社会实践检验路线、方针、政策的真理性的过程中,最有发言权的无疑便是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1]28人民群众依据自身利益实现的程度,考量自身获得感的大小,从而对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判。这一过程看似主观,但由于人民群众主要是以群体形式发挥作用、表达诉求的,因而这一过程又具有最大的客观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14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并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积极性。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人民利益的一贯传统,并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154。之所以是“最广大人民”,是由于不同个体、不同阶层所追求的利益各不相同,只能从总体上予以兼顾;而之所以是“根本利益”,则是由于某些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满足会在整体、长远上带来消极效应,因而必须服从于根本利益的要求。
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用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2]39这就是说,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身边每一件看似细小琐碎的烦心事,都是考验党和政府能否“以人民为中心”的试金石,都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当前情况看,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都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一旦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然,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时,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不能对付和忽悠,不能表面上浩浩荡荡,最后空空洞洞”[3]。人民群众是最朴实、最智慧、最通情达理的,只要真心服务群众,就一定能收获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处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时,同样需要贯彻这一基本方法,甘当“小学生”,在同群众的接触中多开口问、多竖耳听、多放眼察。只有这样,才能获取群众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保证做出的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不仅如此,在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更大程度上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从而使决策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更强的针对性。当然,领导干部对群众意见的分辨、整合、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但只要贯彻了虚心、尊重、倾听的原则,就能够保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凝聚人心。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应当承认,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虽然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利益诉求来说,又是各不相同甚至相互抵触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为人民谋利益时,必须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大多数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作主要矛盾摆在首位。当然,次要矛盾并不会随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而迎刃而解,特定群体的、多样性的利益诉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被适当兼顾。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认识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多从社会发展水平、从社会大局、从全体人民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1]96只有这样,才能使最广大人民在最大程度上享有公平正义。
坚持人民主体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还必须摆正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所谓一切依靠人民,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看作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把人民利益的实现和发展看作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反对恩赐和包办的观点。要做到一切依靠人民,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要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无产阶级政党才能从人民当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关于这一命题,不仅需要从总体的、终极的意义上进行理解,而且也应当将其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之中。也就是说,历史上许多正确、英明的决策看似是由少数杰出人物作出的,但事实上,这些决策之所以正确、英明,恰恰是由于杰出人物充分把握到了人民所表达的意愿和所创造的经验。人民群众在“幕后”创造历史的活动相对于杰出人物在“台前”指点江山的表演,具有根本的先在性。也正因如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具有历史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迈向自由解放的过程固然离不开杰出人物或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指引和帮助,但这一过程归根结底是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决不是杰出人物或政党的恩赐和施舍。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继承并发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强调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1.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要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的关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16。从表面上看,这一观点似乎是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的要求相对立的。事实上,党的领导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变自发创造为自觉创造。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社会就有可能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走向“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从而与共同富裕的方向渐行渐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进行,使发展成果尽可能广泛而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因此,党的领导决不是要约束和抑制人民群众的创造,而是要为人民主人翁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党并不希图在“领导一切”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功绩,相反,党始终相信“一切成功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2]323,领导地位仅仅意味着对人民的沉甸甸的责任。总之,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主人翁地位是内在一致的,任何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当然,这种内在一致性也提示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提升自己服务人民、组织人民、引导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2.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要正确处理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主要是针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作为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先例可循,只能依靠亿万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经验,逐步摸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与之相反,顶层设计则是指党中央统筹规划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的作用,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这就是说,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的基层探索不能毫无章法、完全自发地进行,而必须由科学的顶层设计为之指明方向、廓清边界、提供规则,避免踩过红线、突破底线的乱象;另一方面,科学的顶层设计终究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必须通过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积累经验、检验和深化认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1]67-68任何忽视顶层设计或漠视基层探索的做法,都将不利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的另一个必然结论,便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无论多么伟大的杰出人物,其才能和力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人数众多的大党,其党员放在人民中间也仍然是少数。因此,无论个人还是政党,要想得出正确的观点和主张,都少不了对群众实践经验的借鉴与吸收。事实也证明,许多破解难题、抓住机遇的思路和办法往往不是出自个别领导或专家的头脑,甚至也不是出自一个领导集体,而是首先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为例,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因此,我们必须“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1]68。
1.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有甘当小学生的谦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26,“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1]27。在这一表述中,他之所以将党员干部比作小学生,是因为小学生是最没有知识架子、最能够虚心学习、同时也最需要虚心学习的一个群体,这样的一个形象代表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面前所应当具有的工作作风。不可否认,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传道授业解惑”,但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实践智慧、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坚守的善良品格,却正是党员干部需要学习、借鉴的内容。不仅如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亲历者,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改革发展体会最清楚、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不向人民群众虚心求教就不可能了解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所思所想,就不可能收集到好想法、好建议。当然,我们还必须格外关注人民群众中涌现的“能者”“智者”,他们是各个行业勤奋工作、积极进取的优秀代表,既能够充分代表民意,又能够充分集中民智,因而更应当成为党员干部重点求教、问策的对象。
2.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扎实作风。群众实践中蕴藏的丰富智慧和宝贵经验,既不是从文件中读到的,也不是在会场中听到的,更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到的。要想真正拜人民为师,就必须深入基层,在同人民群众近距离的接触、交流中获得教益,这即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调查研究要经常化。”[4]由此可见,调查研究不仅是了解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与真实意愿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汲取群众智慧、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的重要方法。当然,除调查研究外,开门问策也是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式。但无论如何,都要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善于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和提高。我们必须看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并不是直接呈现的,宝贵经验也不是现成可用的。如果说调查研究提供的是丰富的感性材料,那么理性的加工改造则是要得出深入的规律性认识。尤其是在那些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大家愿望诉求不尽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上,更需要决策者立足全局、清醒判断、科学引导,分辨出哪些意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哪些经验具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能。由此可见,调查研究并不是汲取人民智慧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阶段的起点。不经过必要的加工、提高过程,群众意见就不可能转化为群众广为接受的政策,更不可能在群众行动中凝聚起力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4]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最终要落实到发展成果的分配上。所谓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就是使发展成果公平、公正地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享发展理念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全体人民相对均衡地共同享有发展成果,而不是少数人独占大头的贫富分化;二是全面共享,即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发展成果,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某一方面权益的满足。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也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最终旨归。
在发展成果的分配过程中,能否在最大的覆盖面上、以最公平正义的方式实现全民共享,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理论流派、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当今世界其他社会治理模式,关键就在于提出并践行了一种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稳步推进全民共享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04,“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由此可见,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全民共享的理念已经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结合在一起了,包含着公平正义诉求、指向共同富裕的“全民共享”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分配发展成果的明确回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全民共享将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但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对全民共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全民共享目标的完全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6]214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相应发展水平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平等共享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做法。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的确可能获得一部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长期来看无疑会挫伤那些个人能力突出、希望干事创业的人们的积极性,抑制整个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最终造成“共同贫困”。因此,好高骛远、吊高胃口,幻想在短时间内达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全民共享,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有害的。当然,这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6]214-215。具体来说,提高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发展的平衡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等,就是目前能够做也应当做的事情[7]。只要在上述这些方面循序渐进、做深做实,就一定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更实在的发展成果。
2.全民共享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包含着差异的相对均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7]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有优劣、资源有多寡,不同个体的能力有大小、勤奋有高低,因此不同地区、不同个体在富裕程度上存在差异是很自然的事。如果用行政命令的强制手段实现无差别的均等,唯一的后果便是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降低社会的发展动力。我们只有在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取缔非法收入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倡导“先富带后富”,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分越好。
如果说全民共享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那么,全面共享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不可否认,发展成果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是在经济的或物质利益的方面,这一方面的共享构成了全面共享的基本内容。但是,经济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处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之中。如果忽视了其他方面,那么不仅共享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而且物质利益的共享也不可能持久稳固。因此,在习近平人民主体论中,全面共享强调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6]215。
1.在经济方面,共享理念主要体现为建设一个保证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这一分配体系的目标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7]。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鼓励勤劳致富,切实保护合法经营的收入所得;二是坚决反对资本无序扩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在政治方面,共享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表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身就包含着平等、共享的理念。当然,要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使国家决策真正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力,还需要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总之,“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6]296。
3.在文化方面,共享理念主要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6]315当然,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带来共享的效果。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保证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按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时,还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在社会方面,共享理念主要体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1]97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5.在生态方面,共享理念主要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共同享受良好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362要按照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由于生态问题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连带性,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共同参与,在共建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