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理路探赜

2022-11-22 11:54博,张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政红色

董 博,张 洁

(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反复强调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意旨,两者都旨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提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拓宽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红色历史、红色符号与意义的统一,它是指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形成了一系列红色故事、红色人物、革命遗址、英雄纪念碑、伟大精神和先进制度等在内的红色文化。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表现为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涌现出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等一大批为夺取革命胜利而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嘉兴南湖的红船,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绣着入党誓词的珍贵党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铮铮初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涌现出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建设新中国贡献了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涌现出了王大珩、王选、张瑞敏等先进模范,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走在了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涌现出黄文秀、杜富国、张桂梅等时代楷模,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默默奋斗。[1]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它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融合先进事迹,有利于弘扬社会价值观的主旋律,不断推动人们的境界提升与思想进步。

二、红色文化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动力支持

红色文化贯穿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之中,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和深厚的精神力量,是高校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能量供给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红色文化浓缩了百年党史中的珍贵记忆,反映了我国主流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只有根植于红色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培育成效。红色文化拓宽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阳光大道,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构筑中国精神,从而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牢记历史使命,增强时代责任感,成为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时代新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注重优良传统熏陶,要强化优良传统教育就需要从不断长期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需要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二)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打造大学生思想阵地的强劲引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浇筑了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实基础,需要运用红色文化去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因此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让红色火种代代传。比如无数高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们或是主动居家隔离或是积极报名志愿者或是勇敢奔走在一线的救治病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伟大抗疫精神,这是一堂生动的传承了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通过把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大学生承担时代新人的责任与使命,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发扬者。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都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把握主渠道,挖掘“融入”深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具有百年历史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把握好高校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

首先,通过呈现与讲解红色文化理论,进行红色文化知识体系构建,在思政课内容中重视红色文化模块,增设关于红色文化知识的内容,让学生知识层面积累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其次,在思政课的目标上明确添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有积累,熟悉红色人物事迹,准确表达红色精神内涵,在综合能力培养层面可以传播红色文化知识,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价值观层面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自信。同时在课程评价标准中也与目标相呼应,对红色文化的融入情况进行评价,及时总结,不断提升红色文化融入的效果。最后,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最直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着力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教师主体的引导作用,[3]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讲授方法,运用语言艺术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引导大学生将红色文化所展现的精神品格深化于内心,外化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行动。同时也要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传媒技术的能力,加强信息素养的培训,让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制作红色文化动画视频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活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育效果。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构背景下,除了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也要利用好专业课和实践课程,构建红色文化的大思政格局。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

(二)善用多种载体,加强“融入”力度

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一定的形式,承载和传递教育的内容和信息,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借用的形式可以成为载体。[4]运用好载体可以促进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提升融入的力度。

首先,利用好校园文化载体。高校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导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就要通过高校社团组织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5]比如社团组织可以开展高校党史知识竞赛和“红色走读+”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百年党史学习他们身上坚定的信念,感悟红色精神的伟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而让大学生增进“五个认同”。还可以开展红色经典读书会,在经典中体悟红色人物的崇高,进行典型模范示范,提升理想信念的高度。其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依托红色旅游。高校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打造本地区红色旅游品牌。高校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人才进行资源优化,构建本地区红色文旅联盟,组织高校大学生进行红色旅游和红色故事走访收集活动,收获感悟,达到精神的升华。红色旅游针对大学生可以进行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更好的参与红色旅游,进行红色调研,在切身体会中传承红色文化。同时将红色旅游与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相结合。例如,一些地方免费开放博物馆和纪念馆,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提高红色文化的融入力度。最后,应用好新媒体平台载体,网络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运用新媒体的主流人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就要运用好新媒体平台。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增设红色视频专区,借助学术论坛开设红色文化交流与展示专区,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度,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刻解读红色文化。例如,江西农业大学组织寻访实践团队采取线上“云实践”与线下实地寻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红色人物形象,深刻感悟红色精神。通过利用新媒体大大提高了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入地传承红色文化。为保证网络环境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新媒体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在发挥各大网络红人的正向引导作用,支持宣传与继承红色文化。针对红色文化的恶意抹黑与污化行为,必要的时候采取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保持网络红色文化发展的纯净场所。

(三)融汇三方合力,共促“融入”广度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属于一种广泛运用的综合教育方法,每个高校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受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或影响[4],而这三方面教育既并列、独立地存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大大削弱教育作用,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教育形成“教育环”,红色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首先,高校党委要重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活动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水平。比如通过定期邀请地方革命老战士和专家学者来给学生讲述革命事迹和艰苦奋斗的方式,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同时,高校也要积极策划与组织大学生通过下乡实践、志愿服务团、社会考察团等形式,参与调研与走访活动,了解各地的政策与发展情况,运用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中去。[6]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家庭中每个人的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注重家风建设,家长要以身作则。父母必须意识到传承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用实际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来体现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经典红色电影和阅读红色文化书籍,和孩子分享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在小家庭中营造“大格局”与“大智慧”。最后,全社会要构建全民学习红色文化的机制体系,调动大家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浓厚氛围,比如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红色人物表彰大会、红色文化知识全国竞赛等活动。同时,注重建立健全融入机制的制度建设,用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保障并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化发展。[7]

(四)顺应青年特性,提升“融入”效度

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想要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有效融入红色文化,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热情。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红色文化进行符合青年兴趣与特点的转化,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与情感认同,使其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者,在主动学习与探索中更能达到理想信念教育入深、落实的效果,更能使青年大学生在情感中产生共鸣,产生持久的影响力,真正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发挥主动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在对红色文化教进行规划安排的同时,应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目前所面临的不同处境,具体年级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8],结合不同的生活实际,分年级、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加强红色文化的青年化阐释,寻找学生乐于主动学习的含而不蓄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针对而有效的红色文化教育。其次,青年大学生要注重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由此推动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只有不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最后,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在社会实践中感悟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红色文化的伟大,切身体会当今幸福生活的不易,感恩为国家建设默默付出的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行动,争做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参与者、建设者。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政红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