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萍
(兵团干部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新时代,兵团履行职责使命需要深入挖掘兵团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需要结合时代要求,整合创新并综合运用兵团红色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兵团红色文化,展现兵团红色文化的时代风采,增强兵团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政素养,推进文化润疆。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着力解决的就是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思政教育如何传承兵团红色文化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培育时代新人、如何探寻整合利用丰富的兵团红色资源,将它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如何回答学什么、为啥学、怎么学等问题,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题。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兵团红色文化,全面准确的认识兵团红色资源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从时代性、发展性、开创性的角度解读好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导向运用,解决好红色资源与思政课在思想内容上和价值导向上的高度契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馆、瞻仰历史遗址,介绍和宣传军垦前辈的事迹和精神等,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增加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学会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当下,虽然兵团红色文化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但经常听到许多内地和海外的人不了解兵团,这与兵团的实力和魅力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兵团红色文化传播滞后有关系,要让人们全面了解兵团、认识兵团、热爱兵团、奉献兵团,就要大力弘扬兵团红色文化,通过覆盖面广的思政教育搭建辐射宣传平台,大力引导学习者思考兵团文化传播的目的,在学习感悟传播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如果我们在文化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目的不具体、自我要求不明确,那么文化传播教育要“入脑入心”的预期会受到直接影响。为此,要求学员提前做好参训准备,带着问题来学习来思考,内容可以包括四个方面:在近些年来思政教育活动中有哪些收获?经验和启发是什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在学习时要解决哪些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参训,发挥主体意识,积极配合思政教学,取得实际效果。
有人担心,思政教育雨过地皮湿,一离开“根据地”,就像皮筋一样弹回到原来的状态。因为目前学习效果的评估、学习后效果保持和践行等问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一般情况下,思政课教学要求和效果评估都没有切实措施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或单位也没有建立联系机制,缺乏跟踪调查。学校可采取两种具体方法:一是实施“三个带走”的教学方案,即在学生完成教育任务时,带着培训体会与收获、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巩固学习教育计划等三项成果,回去做汇报。二是建立回访制,定期了解学生的表现。第三方面,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思政课教师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有的老师没有变换过岗位,对企业、对基层不了解,所以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比如挂职,比如调研等,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
兵团的红色文化继承了人民解放军精神文化传统和汇聚五湖四海特色、开放包容进取的文化优势,白手起家创办了新疆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运输业,建成了一大批团场、城镇和企业,发展了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是新疆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集中体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内涵的兵团精神。它是兵团历史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创业作风、牺牲奉献意识和开拓进取追求的综合性的精神品质。是一种讲大局、讲奉献、讲追求的精神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有力推动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反映了时代精神,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精神食粮。兵团红色文化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包括政治建设上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作用,经济建设上生产队任务和建设大军作用,文化建设上的宣传队任务,社会建设上的工作队任务和民族团结、安定团结的作用,军事上的战斗队任务、“国防卫士”和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生态建设上的“生态卫士”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用,属于一种至今仍然延续存在的精神成果。如何运用这些精神成果,需要我们在弘扬兵团红色文化时,必须坚持面向新实践,面向未来的态度,注重从新时代、新特点出发,传播兵团红色文化,更好地服务屯垦戍边的新实践。
兵团拥有14 个师、11 个城市、56 个建制镇、324.84 万人。[1]兵团红色文化是建立在军旅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京津文化、吴越文化、广粤文化的厚重土壤之上,各种文化相互影响、融合、渗透、碰撞、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显示着广源兼容、多元并蓄、五彩缤纷的特性。主要包括:一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馆)和雕像,如周总理纪念碑、军垦博物馆、王震铜雕、艾青诗歌馆等;二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物,如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井、军垦第一楼、地窝子、木犁等;三是建设边疆的成就,如兵团新型城镇、旅游城市、国家级开发区、大型上市公司;四是高科技特色大农业,如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大型条田的机械化耕作、瓜果园等;五是边境团场在内的“金边工程”,是兵团文化的体现,更是一道风景线;六是屯垦文化,反映艰苦创业年代的文学作品、诗歌歌曲、音像资料等其他作品;七是特殊的人口结构,可以通过军垦前辈和他们的后代为兵红色团文化走出去打开一扇窗口。如何用好这些文化资源,让它们可触摸不遥远,可感知有温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兵团红色文化中最触及思想本质、促使思想认识变得更加“透彻明亮”的部分,从源头上把兵团红色文化传播与当前的多元化思维、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解决兵团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困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开发传播兵团红色文化,是落实文化润疆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突出兵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与时俱进、感染力强、直观生动及价值永恒”等特征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兵团红色文化传播需要对兵团历史记忆不断深入挖掘,寻找与兵团红色文化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相适应的结合点,用新角度去解读史实史料、人物事件以吸引学生。如有效利用旧址旧居、博物馆、纪念馆、展陈馆等等。“凡是能够反映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历程、展示兵团文明成果风貌,体现兵团精神的一切历史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都可以界定为兵团文化资源,为我们所用”。[2]以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为结合点,用发展的理论讲活过去的历史,为新时期的兵团人在兵团文化的接受和传承上“充电蓄力”。特别是兵团历史上发挥带头作用的模范党员、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非常有特色,都可以成为兵团文化传播的营养来源,为开展兵团文化传播增姿添彩。比如,可以结合思政教育具体内容和教学资源分配等情况,对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拓展训练、研讨教学、激情教学、访谈教学、音像教学和学员讲坛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亲自感受,主动思考,达到优势互补、互相配合、层层深入的教学效果。
要着于寓理于史,寓理于事,把丰富的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优势,开展思政教育。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教学资源,坚持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现实转化为课堂,把史料转化为教材,围绕红色文化和内容,开设系列通用课程和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既有可以理论上的整体把握,又有观点上的深入剖析,既有历史实践的深刻感悟,又有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形成一个以思政教育为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蕴含丰富革命史料现场为面的思政教学资源利用方式。要充分发挥兵团红色资源教育的优势。比如,在访谈教学和互动教学中,课程不设在教室,而是来到重大事件发生原址,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听当事人或是相关人讲述史实、点评人物,将平面的、静止的历史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形象。如:抗洪守土当事人在卡拉苏干沟遗址现场讲解,马军武夫妇在中哈边境桑德克边境哨所亲自带领学员体验“卫士精神”;全国劳模李梦桃亲自讲述从黄浦江畔到天山脚下的兵团岁月;石河子军垦一连胡有才老连长连说带唱讲述亲身经历的感人至深的屯垦小故事等等,聘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誉为“北塔山之魂”、“牧人之子”李梦桃、军垦一代陆振欧、兵团第一代进疆女兵、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等老军垦、老模范走上访谈教学课堂,与学员面对面交流,让学员在红色传统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培植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定爱国主义思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增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思政素养,提升政治觉悟。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这不仅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文化形象和能力形象来影响人,团结人、鼓舞人、引导人。同时还需要根据思政教育特点和规律,增强兵团红色文化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采取现场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员亲身感受一定的历史场景和氛围,激发学员凭借自己直观的感受联系实际、主动思考,把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变成自身的精神财富。体验式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将所拥有的思想认识、自身经验与情绪情感内化上升为实际行动,实现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的有机统一。可以在体验式教学“思想+ 情感+ 知识+行动”四维一体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兵团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摸清学生的需求,教学要以能回答当下现实问题或解答思想困惑为导向。首先要围绕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为学习载体,通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来学习,将行动与学习相结合,这样学习成果转化率高,减少了由学习到应用的时间延迟和效果偏差,使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有了保证。其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表明,在以文化人教育过程中,理论转化为思想、思想转化为行动要遵循一个教育的基本规律,即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必须要通过关键中介——情感才能发生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热情、开朗、同情、信任、悦纳等积极健康的情感,减少和克服厌烦、焦虑、自卑、压抑、排斥等消极情感,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是当前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开辟烈士陵园为现场教学点,将凭吊革命先烈的仪式作为体验教学内容,在仪式祭奠中深情讲述革命前辈动人的英勇事迹,进而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其心中的美好情感,引发其内心的震撼。
依托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以文化人的教育培训,如何做到将党的思想理论、兵团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几代军垦人创建的兵团精神“入脑入心入身”,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成为自身成长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思政教学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如何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在文化传播中的出现,避免“为创新而创新、为特色而生造,为热闹而造势,因新鲜而热情”的现象,避免“热闹一阵子,激动一下子”和“讲起来鼓动,听起来激动,回去后冰冻”[3]的情况,需要我们提高学员的参与度,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共赢,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关键在于体验式教学设计给每个学员赋予一个角色,承担一项任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思政课中要充分运用行动学习法,将教学和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把学生集合起来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得到发展的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是老师职责范围内要了解的问题。所以通过行动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解决了思想上的困惑,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政素养。
文化教育能出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是要让学员学会体悟、做好体悟。体悟即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探索感受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增加和创造更多的团队学习互动平台是一种较好的营造体悟环境的做法。首先,专题课采取“2+1”模式。三分之二时间为教师点拨、精讲、催化、体悟目标实现,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学员说谈、争论和评议,促进体悟形成,把课堂教学从“多讲道理”向“多讲一些究竟应当怎么办”转变。其次,将专题讨论改为结构化研讨,在教师导学、学生研讨、教学点评三个部分中,充分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研究交流,特别是在剖析和讨论中深入分析思想困惑问题和提出完善可行性对策建议等方面,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突破或受到深刻启发。达到“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次现场教学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4]的良好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发挥兵团红色文化传播的作用,要有特色要出品牌,关键取决于师资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努力做到讲题与文化相照应,案例与学理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启示与教化并重,讲授与互动兼顾的标准。实际上,这也是对师资教学的要求。兵团红色文化要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在教学模式、师资素质、能力经验方面不断提升。依托兵团最为丰富、最为典型的革命传统现场教学资源,以兵团精神为主线,以文化教育为主要教学目的和内容、以多种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取得独特的教学效果,发挥在思政教育传承的独特作用。以这样的先进理念传承兵团文化,使其成为提高学生政治素质与本领的熔炉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加油站”。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形成“忠诚、责任、担当、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参与培训的全体教师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成为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兵团红色文化教育支柱力量。
开展思政课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教师,来自不同工作岗位,拥有大相径庭的教育经验和教学设计,如果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借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构建“六个一”的教学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典型(人物、故事或历史细节)、设计一个活动、营造一个氛围、达到一次震撼、受到一次启迪”,[5]这为我们进行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很有效的思路。我们需要以教学方法设计为重点,提高研究挖掘兵团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组织教师与军垦博物馆的讲解员开展专题备课会,专门研究确定突出思政教育内容的叙述方式、重点内容和讲解文稿,使学生的思维、情感与讲解内容产生了共鸣,把培训中的感动、触动、激动化为具体的行动,带着收获回到学习中,继续回味、吸收、实践,通过自己的行为或传播影响周围的人,也可以组织开展学习成果汇报、主讲一堂思政课、或者组织一次研讨,实现学生向教师、短期向长期、个体向群体的提升,强化学员对兵团红色文化的真实感受,延伸教学效果和效益。
总之,思政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只有不断深入挖掘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有触动心灵的体会、产生更深的感受。在新形势下,兵团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维护新疆稳定,巩固边防的职责使命依然关键。需要我们把思政教育与传播兵团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戍边队伍,凝聚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兵团建设发展的事业,支撑着更多的人不断的去求索,不断的去创造,与各民族一起同守边疆,不断创造更多的辉煌业绩,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