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忠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
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受社会、历史、地理、习俗、文化、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能引导幼儿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幼儿发展身心,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相信幼儿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一切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展示自我,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或者是伙伴,不是在命令者。只有这样,幼儿才会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在游戏活动中,我在每个活动区的角落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旨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刚开始,幼儿往往兴趣很高,可是,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会逐渐消退。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幼儿操作,而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教师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有时,幼儿的一个小小的想法会产生意外的效果。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幼儿的闪光点,捕捉教育契机,通过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支持幼儿探索出不同材料的不同玩法。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一些幼儿对某些游戏不感兴趣,甚至拒绝参与。对待这样的“特殊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采用多种方式,给予积极的支持。例如,小语平时喜欢唱歌跳舞。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她穿上漂亮的衣服“走秀”,每次她都自信满满,摆出各种造型。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幼儿有不同的个性,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例如,班上有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幼儿,主意很多,总喜欢分配别人做事,他自己则充当“领导者”的角色。但是,他讲话生硬,态度不好,有时“高高在上”。针对他的情况,我先是肯定了他的优点,接着用游戏的口吻对他说:“哇,你可真能干!要是你讲话时能礼貌用语,大家一定会更喜欢你。”经过提醒和引导,我发现他的态度改变了很多,语气也变得更有礼貌了。有的幼儿虽然调皮,但是他有特长。辰宇是班里的“惹祸精”,不少“坏事”都离不开他的参与。我发现他喜欢画画,便在游戏环节中给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绘画中,他喜欢大胆尝试,风格多样,如水粉画、刮蜡画、油水分离画等。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游戏结束后,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评价游戏开展情况。评价是了解游戏的适宜性、有效性,提高游戏质量的必要手段。游戏评价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角色的扮演、主题的选择、游戏材料的使用等。评价环节采用小组互评、个人自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