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望艳 覃芳敏 杨茂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朴实自然的形式、舒展奔放的姿态,记录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事实,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
但基层调查发现,当前非遗文化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妄自菲薄导致故步自封,不少人认为非遗文化印刻着下里巴人的烙印,难登大雅之堂,或跳不出本民族的畛域,鲜与外界文化交流;传承保护大于创新发展。非遗依靠政府部门对于其文化事业层面的扶持多,而自身作为文化产业层面的创新发展少;人才断层缺乏创新动能。大多数非遗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非遗如何担当作为,是新时代的考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承载着丰富的、独特的民族记忆和生活记忆,是各民族人民智慧放出的异彩。
非遗主要涉及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代表了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
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哪一个民族的杰作,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趋势,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优质资源。
我们要向各族人民充分展示非遗的魅力,宣传非遗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各民族人民对非遗的文化自信,更要善于在非遗中提炼升华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增进文化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学艺术类非遗大多是各民族的奋斗史诗,或记录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斗争的故事,或抒发各族人民对党对国家的热爱。我们要深入挖掘,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鲜活教材。
要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断丰富非遗内涵。将非遗展演融入传统节假日庆典活动,各级各部门的送文化、送法律、送科技下乡活动,惠民演出以及文化进社区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节目常演常新,让活动深入人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图书馆、非遗保护中心、博物馆、融媒体中心、互联网平台等要联合开展论坛、讲座、学术交流等研讨活动。比如,非遗故事中宣扬的“忠心”与我们当代的爱国情怀有什么关联和区别;各民族图腾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在正确解读非遗的同时,全方位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成为推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
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激活非遗内在生命力的关键点。
除了组织培训和研习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认真落实国家的政策性补贴,还可以探索实施地方政府奖励机制。对参加展演表演获奖的文学艺术类非遗传承人按获奖等级进行奖励、对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按带动致富的人数或产值进行奖励,结合各地实际探寻科学的奖励机制,有效吸引更多年轻人助力非遗事业发展。
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地方的非遗传承人自发走出去或由当地文旅部门组织参加各种商业展演,由非遗带来的直接商业价值使其回血功能逐渐增强,但要造血活血,还得寻求更广阔的空间。
非遗与旅游结合。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当代人对生活的体验需求不断升级,非遗以其过去式、独特式特质正好满足了差异化、非日常的旅游体验需求。
非遗是景区新的文化“卖点”,景区通过展览、展示、展演、体验等多种形式,不仅让游客了解非遗,更了解非遗背后的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非遗与乡村结合。非遗从泥土中产生,只有回归乡村,才会有不竭的生命力。政府部门要加强设计和引导,因地制宜,搞好保护性利用,寻求市场助力,进行优势转化,让非遗成为最美丽的乡愁,让各族人民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
非遗与文创结合。任何一个非遗项目都包含了诸多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要善于提炼其中优秀的文化符号,将其植入到文化产业中。除了目前低阶段的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更要主动与专业研发团队合作,开发出诸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极具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IP。
同时,积极推动非遗以不同的路径和方法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以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我国有34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有1557 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名录,是世界上非遗数量最大的国家。政府大气力传承和保护非遗不仅仅是为了“留住”,更重要的使之成为未来文明的指向标。
要从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出发,准确捕捉非遗的神韵,通过新颖的创意设计开发出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比如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打造“非遗好物”。
要充分利用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现代科技手段,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让其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据了解,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非遗项目撒叶儿嗬就以3D 动漫的形式被编入教程。即将面世的元宇宙与非遗体验式特征契合,或许,它将助推非遗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随着国际一体化格局的呈现,未来非遗的创新与发展就是中华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甚至是国家之间跨文化的交流过程,非遗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各民族之长,以全新的姿态拥抱这个世界。多少年后,一代代人的生命消逝了,但非遗的光芒依然闪耀,它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润的文化滋养,并将深刻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