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斌,李艳丰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郴州 423000)
动物防疫事关公共卫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关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2019年机构改革后,2004年以来建立起来的动物防疫体系和队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防疫力量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基层县乡一级的动物防疫力量急剧弱化,存在较大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郴州市北湖区的动物防疫力量建设情况也存在急剧减弱的情况,总体防疫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2019年以来,北湖区发生了好几起疑似疫情,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加趋势。
2019年机构改革后,原北湖区畜牧兽医水产局改为了现在的北湖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原来的职能也根据改革分成了三块,分别转隶到了区农业农村局和乡镇街道。一是区级的行政和执法监督职能划转到了农业农村局。二是原畜牧兽医水产局的二级机构乡镇动物防疫站连人带编全部转隶到各乡镇街道,相关的职能职责也划转到了乡镇街道。三是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承担畜牧业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改革后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明显出现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衔接不畅,工作贯彻落实难以到位的现象。
1.2.1 区级层面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区农业农村局机构改革后承担着原畜牧兽医水产局的所有行政职能和执法职能,目前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股编制只有1 个,编制和人员严重不足,难以承担全区的养殖业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改革前有编制78 个,人员57 名,其中在乡镇街道一线的动物防疫员27人,负责全区动物防疫技术工作和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2004年以来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全区的动物防疫工作成绩突出,多次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和全省先进县市区。
2020年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机构改革涉及农业综合执法和乡镇基层站所两块。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划转编制19 个,人员11名至区农业农村局。乡镇基层站所改革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划转编制27 个,人员17 名。
机构改革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职能从原来承担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政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转变为现在的技术服务工作,中心保留编制32 个,现有人员31 名。目前事务中心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已达到48.2 岁,最年轻的也已有39 岁(40 岁以下人员只有1 人),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中层干部都难以遴选出来。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3 人,且都是在行政管理岗位,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从事兽医实验室工作、开展一些研究和实验的人才寥寥无几,目前区畜牧中心兽医实验室专业人员只有1 人,仅中专学历。
1.2.2 乡镇一级层面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情况
2020年机构改革后原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人财物全部转隶到乡镇街道,从原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划转编制27 个,人员17 名分别转隶到各乡镇街道。其中鲁塘镇4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只有1 个人,华塘镇4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只有2 个人,保和乡3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有3 个人,仰天湖乡3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只有1 个人,石盖塘街道3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只有2 个人,安和街道2 个编现在从事本专业岗位有2个人,其他8 个街道分别一个编,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机构改革后虽然充实了乡镇力量,但是目前这支基层防疫队伍基本涣散,这批人到乡镇街道后工作重心都安排到了各乡镇街道的中心工作,防疫、检疫反而成了副业。根据调查,2021年度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区大部分的乡镇街道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都不到60%,甚至部分乡镇街道的免疫率还不到20%。
目前,这个状况对全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极为不利,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极高,如2021年7 月11日北湖区骆仙街道就发生了一起禽流感疑似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养殖场没有免疫禽流感疫苗,2021年也没有街道的防疫人员通知其实施禽流感免疫。骆仙街道的分管领导反映,改革后原区畜牧局派驻在街道防疫站的人员回到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后,街道就没有懂得防疫的专业人员了,没有办法开展强制免疫等动物防疫工作。这些问题不只是骆仙街道存在,其他城区7 个街道也同样存在。
机构改革前,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为北湖区畜牧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动物防疫这块的工作由乡镇畜牧站根据区主管部门的安排来开展,由于是业务部门直管,有些乡镇畜牧站在这块的工作不善于向辖区乡镇街道领导汇报,只知道埋头干,再加上2015年以来,北湖区畜牧部门对防疫这块的工作抓得紧,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疫工作在省、市连续5年都是先进县,全区疫情平稳,所以给部分乡镇街道领导造成了动物防疫这块的工作好像没有什么事的错觉,也就对这块的工作不够重视。机构改革后,乡镇畜牧站连人带编全部转隶到乡镇街道,从2020年的秋防工作到2021年的春防工作大部分乡镇都没有安排部署。
目前不管是区级还是乡镇一级的动物防疫队伍人员都严重老化,缺少年轻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进入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专业人才的进入机制需要完善。目前国家对公务员或事业编的人员进入都是逢进必考,而且都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高学历的人才对到乡镇基层从事辛苦的动物防疫工作意愿不高,特别是“扒猪栏、进牛舍”的动物免疫工作与年轻人的就业期望值相差甚远,导致年轻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不愿进入,大专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又进不来。
强化区政府层面管理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畜牧生产、屠宰、加工、经营等从业者的防疫主体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疫工作责任体系。依据疫病种类、危害程度、流行范围,科学合理划定各级政府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坚持有责必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后,由上级动物防疫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疫情处置联合调查组,迅速追踪溯源、查明原因、找出问题、堵塞漏洞,坚决做到疫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问题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失职失责行为的问责追责不到位不放过。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对防控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入位、密切配合、联防联控。
3.2.1 高标准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在平常、严在经常,从动物疫病预防、疫情监测报告、控制扑灭、检验检疫、动物诊疗、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可追溯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探索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将动物防疫区域和任务精准量化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3.2.2 高效率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工作
巩固区、乡镇两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实施“互联网+”监管,建设疫情监测报告“一张网”,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手段,提高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和快速处置能力,做到快检、快报、快处置。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分析研判机制,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专家团,定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趋势研判会商,及时发布疫情风险预警信息,为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3 高水平做好防疫技术创新工作
强化兽医机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区农业农村局、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净化和动物检测检疫方面的创新攻关,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撑水平。
3.3.1 切实稳定动物防疫机构队伍
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疫机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明确工作职责,巩固和加强工作队伍,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必要的工作力量。加强动物防疫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每个乡(镇)要配有2~3 名专业的动物防疫人员。强化区、乡镇两级承担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部门的职能,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
3.3.2 完善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考核机制
建议区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的年度考核,从制度上让乡镇街道对防疫工作重视起来,履行政府主体责任,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乡镇的一项重要工作。
3.3.3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一是督促各乡镇街道保障动物防疫人员队伍,确保基层的动物防疫力量不减;二是区级层面严格对春秋两季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动物防疫各项措施的落实。
3.3.4 拓宽专业人才进入机制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又比较辛苦,工作长期和畜禽打交道,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高学历的畜牧人才一般都不愿进,建议在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考上适当放宽学历条件,保障基层专业动物防疫人员不断档,确保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持续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