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与现代性建构*

2022-11-22 08:39郑秀梅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郑秀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型的总的动态的代名词,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进的必然趋势。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看,现代化的特征表现为一系列“化”的过程,包含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等。现代性是体现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原则,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定性,是现代世界持存的本质和根据。中国现代化萌芽于西方殖民主义运动的侵略扩张,在其后百余年间虽历经波折,但实现现代化的强国梦想始终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了坚强的主心骨,使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正确的路径和方向。

一、呐喊与彷徨:早期现代化的“多重应变”

回溯历史,180年前的晚清政府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摧毁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裹挟着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把不堪一击的旧中国拖进了资本主义缔造的世界体系,封闭保守的传统社会在殖民侵略和商品贸易的冲击下开始分崩瓦解,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传统中国的现代走向。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冲击的本能反应,从睡梦中惊醒的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于是纷纷向西方讨教挽救民族危亡的真理和方案。总的来说,中国早期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尝试和探索。

第一阶段,开明地主派“以器卫道”的器物学习。鸦片战争后,李鸿章、曾国藩等开明士绅在中西比较中体会到西洋文明的先进性在于“船坚炮利”,自觉器物上不如人,于是“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1],兴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寻求自强求富之道。然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器物学习把资本主义的“用”移花接木到封建主义的“体”上,“遗其体而求其用”“徒袭皮毛”的做法远未触及现代化的本质维度。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和内忧外患的现实处境使近代中国缺乏现代化成长的土壤,李鸿章等人办学堂、学西学、兴实业以图富强的自强运动在中日甲午之战中不可避免地败下阵来。

第二阶段,改良派“君主立宪”和革命派“民主共和”的制度模仿。甲午海战的失败深深刺痛了国人,如此弹丸岛国竟使清廷精心打造的北洋水师灰飞烟灭。国内有心人苦苦思索泱泱大国为何衰败到如此田地,自觉政制不良,制度上不如人。不但轮船大炮的物质文明方面不如人,而且自诩自豪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也落后于人。于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一批有识之士著书立说,宣传西式的进化思想和民权学说,主张变法维新,仿效英日建立万世一统的君主立宪,顺应时势潮流以自强保种。这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刚兴起就在顽固势力的镇压下夭折了。维新派一退场,革命派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以《民报》为舆论阵地,批判康梁改良主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发动了前赴后继的武装起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制,但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袁世凯的揉捏下最终破产了。

第三阶段,“以文化人”的思想启蒙。从戊戌到辛亥,悲剧一再重演,人们不再讨论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孰优孰劣,而是开始思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何以可能但在中国却屡屡失败的原因在于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自觉文化上不如人。于是从制度层面嵌入文化层面的学习,确信没有思想精神的文化启蒙,没有多数国民的认识觉悟,没有民主制度广泛认同的心理基础,是不能真正组织政权,建立“西洋式”民主国家的。如果没有民众的觉悟与自省,没有自觉的主人翁意识,立宪政体或共和政体皆是政治的装饰品罢了。要赢得共和、建立民主国家,必须铲除旧思想、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向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和伦理纲常发起猛烈攻击,播撒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种子,促进了思想领域的文化启蒙和精神觉醒。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猛烈动摇了东方古老文明的社会根基,向国人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巨大威力,使人们渐渐明白一个道理——要自强,必须学西方。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即有人思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富强文明之境地”[2]。然而,“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3]1470,一次又一次的改良和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先生”为什么老是欺负“学生”呢?究其原因,发端于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之路遵从西方经典现代化的进化史观,认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图自强。但在资本殖民扩张、霸权垄断体系之下的亦步亦趋必然使国家沦为西方的附庸,旧中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变为一个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而只能成为奴役侵略的对象。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萌芽不是内在生成而是外力冲击下“被动输入”的,是西方列强步步紧逼情形下的防御性应变。蒸汽机推动的生产力革命在中国大地还没有起决定性作用,几千年封建地主旧势力的堡垒依旧顽固,如果仅依靠移植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文明成果,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国人对西方现代文明和价值观的幻想破灭,高举“科学、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和浩浩荡荡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促成了发人深省的思想启蒙和文化觉醒。

二、曙光与希望:革命道路的奠基与衔接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它在前进的道路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这就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苦闷彷徨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方向。相似的境遇、不同的命运,“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坚定理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由此发生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向。掌握了有力的批判武器,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3]147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成为“五四”以后历史性实践探索的两个紧密关联的重要主题。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实现现代化强国梦的历史接力棒交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手中。代表着亿万劳动人民的利益、掌握科学真理和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篇章,循着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进路,开辟了独特的革命道路,引领人民团结奋斗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在列强尚未打倒、国家尚未统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首先需要拥有强有力的政党组织凝聚起磅礴的革命力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如此才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从这个层面讲,革命具有进步性和道义优先性,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必然途径。因此,“革命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4],意味着与前现代的断裂,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了民族复兴使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5],进而建立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从现代意义上来说,革命与现代化存在某种逻辑关联性,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手段,后者是前者的根本目的。

现代化革命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反复比较、从总结经验教训中开辟出来的。即使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也不代表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现实问题,还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扎根现实,才能开出希望之花。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中国社会性质及前途命运的大论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及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否认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有别于西方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特殊主体,把中国的历史发展融合进西欧的“历史必然性”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分期的普遍史观,本质上是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先决条件进行黑格尔-韦伯式的抽象,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普遍主义场域中寻找中国的历史坐标,实质上是把自启蒙运动以来被殖民主义者大大强化了的理性主义进步观框架下的西方经典现代化道路奉为圭臬,无视中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这种从一般抽象的外在反思出发,割裂先验原则和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做法同样出现在大革命时期党的领袖陈独秀身上。他以马克思关于西欧经验的历史观剪裁中国实际,忽略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殊性,错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只能先帮助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把革命的领导权让给国民党。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同样忽视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把马克思关于西欧国家的革命策略方式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照抄照搬于中国,致使革命惨遭重创。

关键时刻,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先验地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西欧国家革命的一般策略和原则,也不是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解决中国问题,而是唯物辩证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准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各阶级特点,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理论;在此基础上,科学统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带领广大劳动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现代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三、模仿与突破: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摧毁了一个旧世界,让历经苦难、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站了起来”,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更要紧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新世界,完成人民所寄予的“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重托,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夙愿。在全国革命胜利在即的西柏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后,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新中国现代化的真正起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正值西方发达国家孕育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之时,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一些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开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也亟待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期赶上或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辛曲折的实践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一,从提出工业现代化拓展到实现“四个现代化”。民主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勾勒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宏伟蓝图就是要把我国从被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地主剥削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解放出来,建立一个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先进的近代工业社会。新中国成立伊始,如何把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6]成为亿万民众的热切期盼和强烈要求。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952年毛泽东开始酝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构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尽快实现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1953年底,党中央制定了改造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以苏联为榜样,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阐述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强调:“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7]同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中央郑重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8]132的发展战略。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又把“四个现代化”写入了总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干劲和斗志。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到提出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再拓展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体现了我们党根据客观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是符合现实国情、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战略思想。

第二,突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实践,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63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上海市科学技术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8]412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听取聂荣臻同志关于科学技术十年规划的汇报时强调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9];1964年12月又强调指出,我国的现代化“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0]。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用短短几年时间成功引爆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成功试水核潜艇,既可“九天揽月”,又可“五洋捉鳖”,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增强国防力量、赢得国家局势稳定与提高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提出“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1964年底、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庄严宣告了“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8]439。1975年,周恩来同志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又重申了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8]479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党中央仍把“四个现代化”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建设强大国家的美好追求,对提高生产积极性、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理论构思、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和制度保障。冷战格局使我国失去了与外部接轨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起步的,其首要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次是注重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速积累模式迅速帮助中国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1956年前后,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逐渐暴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意识到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走,不能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提出要“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正确主张。通过调查研究、多方座谈和深入思考,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发表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针对苏联暴露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同志具体分析了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系,包括农轻重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等十个方面,作了符合中国实际、遵循现代化规律的精彩论述,对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十年总结》中所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1]。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党所探索的这条正确道路没有坚持下去,提出的很多正确方针政策也没有很好地贯彻,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错误,使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走了一些弯路[12]。

四、改革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文革”结束后,中国站在了十字路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艰难选择,是继续沿着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开拓新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出国考察、与别国比较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大声疾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3]150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接续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带领中国人民奔赴小康“富”了起来。

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深刻体悟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觉醒、新创造。

首先,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成就,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新问题与新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一,把“四个现代化”提高到政治高度。针对“文革”后揭批“四人帮”的全国群众运动阻滞现代化事业的偏离现象,邓小平同志及时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3]162-163,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突出强调了“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端重要性。第二,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曾经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超越阶段、偏离了社会发展实际的做法使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的现代化事业处于停滞徘徊的状态。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3]237这是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谋划。第三,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科学部署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更切合实际、具体可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定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因而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了新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安排。党中央立足国情、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分步骤分阶段推进现代化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清晰可见、逐步变为现实。

其次,破除传统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曾经我们照搬照抄苏联经验,通过国有化和集体化不断割资本主义尾巴,通过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不断拔高生产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发展,犯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错误,导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严重受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传统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3的新命题,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党充分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的现实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因此,我们破除了“左”的教条主义束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了“姓资姓社”的困扰纷争,以“三个有利于”标准评判改革是非成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觉醒与新创造。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目标、道路的理解愈益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开了新步伐,开启了新征程。

第三,推进改革开放,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路径。过去在冷战格局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排斥资本和市场,错失了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发展机遇。“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4]6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把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目标,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使我国大踏步地赶上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二元对立,支持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鼓励外国资本的引进吸收,通过市场化推动现代化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市场化为动力牵引现代化发展,又推动了生产的工业化、资本的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治化、价值的多元化等一系列现代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既通过扩大对外开放,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更好结合起来,开拓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表明我们党对资本和市场的驾驭愈益成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化。

五、建构与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篇大文章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新境界。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制定新的战略安排和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的发展阶段,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规划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美好生活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化蓝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新“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凸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承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续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了蓬勃生机,展现了旺盛生命力,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1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概括更为全面与深化,现代化战略的谋划更为科学与合理,对现代化规律的把握更为自觉与深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模仿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照搬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立足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党在以西方现代化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开启了一种新的文明前景,不仅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了人类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发展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创新经验,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保存了力量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为人类解放的实现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彰显了世界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一与多’、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17]。

第一,制定新的战略布局和战略安排,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展了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布局,以新的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部署,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条件下做出的符合我国实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战略安排,极大地鼓舞了全体人民奋发有为的激情,调动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雄心。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从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的过程。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自觉的使命担当、长远的战略规划、系统的顶层设计、强大的协调能力,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道路上,各种难以遇见的困难和挑战会向我们提出不同层面的新课题、新任务,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与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幻带来的新矛盾与新挑战,更需要牢牢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增强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提高化解矛盾问题的应变能力。

第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致力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号召各级党委组织动员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了人民的事业,推动的“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18]。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摈弃了资本主导劳动的发展逻辑,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以共同富裕为本质的价值旨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引领的发展理念,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目标,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时代潮头、把握世界大势做出的科学论断。在当前世界逆全球化、“修昔底德陷阱”阴影的笼罩下,我们更要积极地推进自我创新,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把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支撑战略高度,构建新型自主创新体系。当前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意识形态和权力争夺等深层考虑,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领域进行疯狂打压和围堵,遏制中国崛起,我们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面临着严峻挑战。当下我们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发展、普惠共赢的新经济全球化战略,不气馁、不妥协,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各国的合作往来、交流互鉴。同时问题倒逼改革,要积极推动鼓励创新创造,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创新放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第五,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度转型过程中,顺应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把握社会变革的方向和规律,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大功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回答了当前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巩固和坚持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总结过去国家治理经验,借鉴国外治理有益做法,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效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之路。

第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现代文明彰显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性,但也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资本控制一切的权力促成了西方现代化的意识形态霸权,表现为历史观的“中心论”、文明观的“优越论”、国家交往的“霸权论”,“现代化”实质上等同于“西方化”。西方道路成为其他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最优选择,具有至高无上的道义权,终结了其他道路的可能性。然而资本利益主导下的西方模式强制推行的做法并没有实现他国的现代化,“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拉美国家陷入“拉美陷阱”无法自拔。而曾经遭受西方列强奴役和侵略的伤痕累累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久探索,依据自身实际和特点,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借鉴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9]它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也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代表了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出场,向世人证明了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之钥和灵丹妙药,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国家完全有能力依据本民族现实和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走向民族复兴。放眼当今世界,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金融风险增加、生态危机严峻、地区冲突此起彼伏、逆全球化思维暗潮涌动等全人类共同难题,面临“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文明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的世界不安全不确定性,“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回应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从世界发展的大势看,西方现代性的解释和分析框架并不符合当今世界秩序和发展趋势,而需要一种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秩序价值观。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不仅为解决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也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