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安春,丁发英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围绕“勤俭节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勤俭节约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新时代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和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节约的思想、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历程的历史经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阅历与治国理政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贫困与浪费严重并存的社会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以“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为题,对节约思想进行了诸多论述,例如“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1],揭示了节约时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恩格斯表明其反对奢侈浪费的立场,对一些过度消费现象予以批判:“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深刻抨击资产阶级腐败现象,论及了建设“廉价政府”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产生优良的政府治理绩效。廉价政府的特征表现在国家体制制度合理、民生水平持续改善、政府官员廉洁高效、等级制度彻底消失、人民拥有国家主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和谐安稳运行、机构人员精简勤政、根除社会腐败浪费、实行民主监督选举、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公仆本位”理念牢固、提高公职人员行政效率等方面,这为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列宁在《宁肯少些,也要好些》中提出,“我们应当使我们的国家机关厉行节约。我们应当把沙皇俄国及其资本主义官僚机关大量遗留在我们国家机关中的一切浪费现象的痕迹铲除干净”[3],论述了节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前瞻性地认识到节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在物质节约理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无序生产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要做到生产资料只按生产本身的需要来消耗”[4]。在精简机构方面,马克思认为公社“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5],实现了构建廉价政府的目标。在资源节约方面,马克思所说的资源节约方式是指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的资源节约、生产排泄物再利用而产生的资源节约以及生产的聚集与工人的协作而产生的资源节约。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握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总结出了勤俭节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充分肯定资源节约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节约思想,高度重视节约对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建设的作用,特别关注节约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针对体制改革、能源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的新举措,这对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廉洁政府和节约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中华儿女创造的内涵丰富的勤俭文化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在治国理政方面,《尚书·大禹谟》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箴言;先秦时期墨子提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警示格言;北宋的欧阳修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感悟。勤俭治国思想融会在“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的从政理念里,实践于“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的为政之道中。在勤俭持家方面,我国流传着“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的家规家训以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在道德修养方面,有“以俭德之,以奢失之”的修齐治平、“惟俭养德,惟侈荡心”的惜物养德、“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的明志修道、“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伦理关怀、“俱以朴素为主,宁裔无奢”的慷慨待人等。追根溯源,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文化的深刻意蕴主要体现在为政治国、持家立业、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这些理念对当今治理国家仍有积极的影响,也证明了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有效手段,崇尚勤俭节约文化为中华儿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6]中华传统以俭养德、勤俭持家、以俭治国等思想对习近平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培养公民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品质,并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7]56。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既吸收了中国古代“勤俭节约”的合理内核,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古代思想家为维护统治而提出的“勤俭节约”主张,实现了“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跨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汲取中华传统勤俭治国的思想精髓,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力将崇俭抑奢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深入落实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重要论述中,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其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一以贯之的勤俭节约史、一部波澜壮阔的艰苦奋斗史。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艰难玉成、不可或缺的宝贵品格,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勤俭建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同志认为:“勤俭节约的原则不仅困难时期要坚持,就是国家富强起来了,也要厉行节约,勤俭建国。”[8]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号召人民树立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创业意识,他提出:“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自觉地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抵制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蔓延起来的铺张浪费之风。”[10]关于反对浪费,胡锦涛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对社会风气会产生重要影响。”[11]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作为立身之本、立德之基、立国之道,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考验、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共同经历了“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啃树皮、挖野菜、嚼草根、走雪地、跨江河、攀雪山”的艰辛岁月,毛泽东同志住的陕北窑洞见证了共产党人公仆之本的天下情怀,“半截皮带”的革命信仰是共产党人恪守清贫的生动写照,“半条被子”的故事映照着共产党人与民心相通的阶级觉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党内可能出现的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毛泽东同志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2]“两个务必”对全党有着很好的警醒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内存在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现象,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的“三反”运动,这对遏制党内出现的不好苗头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继承了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勤俭思想,不断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习近平年轻时就崇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将其作为毕生追求。从陕西到河北,从河北到福建,从福建到浙江,从浙江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不管位于什么样的岗位,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时期,习近平始终躬身践行地扎根于人民群众,深入基层调研,体察民情,全面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在地方任职期间,习近平从不以权谋私,其俭朴的执政本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涵养为政不移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力戒奢靡之风,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7]53习近平在正定开展的干部联系户活动,宁德的“四下基层”活动,福建的“四个万家”活动,彰显着他在地方从政的丰富治理经验以及对节俭风气的重视。
习近平的家教家风、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实践,是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形成的重要因素。习近平出生于红色革命家庭,父亲习仲勋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品格塑造了习近平的个人品格和家国观念,是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形成的重要支撑。廉洁朴素的家教家风为习近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习惯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家庭的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是其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的重要依托。地方丰富的从政履历以及上山下乡的经历锤炼了习近平艰苦奋斗的刚强毅力,铸造其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培育其勤奋质朴的集体人格,坚定其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当年在正定与习近平共事三年的同事回忆说:“就没见他穿过新衣服。”陕北知青岁月培养了他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催生了他两袖清风的政治习德。“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萌生于此、滋长于此。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保持“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坚定共产党人的自我修炼、去污留洁的精神追求,守牢共产党员廉洁自律的政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深刻洞察朝代兴衰更替的历史教训,坚决抵制骄奢淫逸的官僚作风、永葆励精图治的宏伟志向,以史为鉴,带领全党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政治品质,一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风清气正。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本的执政本色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萌芽于朴实严谨的优良家风,成长于陕北知青岁月的基层磨炼,成熟于治国理政实践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了关于勤俭节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社会铺张浪费、弘扬军队优良传统、节约能源、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等重要内容。
“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奢靡浪费之风的泛滥容易导致党员干部贪图享乐,其后果是奋斗精神的萎靡,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盛行,必然会削弱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的后果,就是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13]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决定着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破坏着党群关系,因此我们党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抓手和关键,驰而不息地推进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14]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和优良作风,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信赖。
“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培育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15]党在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杜绝“政怠宦成”的历史悲剧,避免“人亡政息”的悲惨下场,这是摆在全党面前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的联系来看,伟大工程作为党的建设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伟大工程是推进伟大斗争的保障,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16]历史证明了“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断变化的,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立足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思想内涵体现出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特征。如果不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我们党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根基和血脉。“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18]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指导,不断提升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启“赶考”新征程,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克勤克俭是一种美德操守和价值追求。我国古人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20]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而涵养简约简朴、健康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饮食文化,不断提升民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倡导科学、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转化为法律规范,通过德法共治引领全民形成勤俭节约风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为社会餐饮消费确定基本准则。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脱离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损害党群关系,还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要培养公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以及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意识,让民众顾及群体的价值选择,重视公共利益的文明尺度,努力让“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不仅蕴含珍惜粮物、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而且更饱含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追求,彰显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立足民族伟大复兴、心系人类前途命运的生动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厉行节约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主要致力于在全社会宣扬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生活理念,引导大众选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厉行节约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7]54要立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实际,传承勤俭节约的持家之本、艰苦奋斗的治国之要,遵循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引导全社会继承和弘扬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倡导全社会勤俭节约有助于我们建设节约型国家、节约型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军队弘扬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见》指出:“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孕育形成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22]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广大官兵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要注重锤炼过硬作风,自觉抵制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坚决制止腐败风气的蔓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出了腐败分子,不仅严重损害人民军队的形象,也会给部队士气造成严重伤害。”[23]因此,要常抓军队反腐倡廉不动摇,保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不断取得军队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弘扬勤俭建军传统,要以抓勤俭作风为主,狠刹歪风邪气,坚决反对军队搞庸俗关系,始终保持军队艰苦训练、作战准备、生活秩序常态化。作风优良是军队作战的胜利之本,勤俭节约是纯正部队风气、保持部队本色的现实需要,对永葆人民军队传统本色、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风清弊绝才能实现强军目标,“人民军队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决定了军队绝不能腐败”[24],“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没有禁区,执法没有特例”[2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人民军队发展实际,持续加强军队反腐,加强军队惩治机制,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治标,完善军队反腐制度体系建设,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在制度上初步实现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在思想层面上固本清源,逐步建立起不想腐的保障机制。以严格管理经费为抓手,加强军队反腐倡廉教育,时刻警醒官兵保持高度的廉洁自律,强化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德观念,自觉传承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精神,绝不允许军队干部以权谋私搞特权,切实保证人民军队永不变色。
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比较突出。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无计划开发、粗放利用等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损害。为减少水、电等能源资源的浪费,促进美丽家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上下都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27]。他在《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28]。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广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促进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从源头上遏制资源无度消耗,保证资源持续供应,使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现状和国情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相匹配。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源安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在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进口等方面皆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能源清洁、低碳环保、安全保障、高效发展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必须要通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来解决可持续能源发展滞后的问题。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深刻变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快能源转型和结构化,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壮大节能低碳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色金融,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持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9]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建设清廉党风、淳正社风、军队作风、生态民风明确了方向,对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经受革命战火和执政考验的成功密码。“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好坏关乎人心向背。”[30]如今,中华民族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国号”巨轮在新时代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必须始终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基本准则。伟大历程镌刻着“艰苦奋斗”的鲜明烙印,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和建设的“紧日子”,从土地革命时期的节省运动到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增产节约再到三年困难时期的“勒紧裤腰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党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制胜法宝。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揭示了百年大党成为铮铮脊梁的根本密码,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服务人民的奉献情怀树起了民族复兴的精神路标。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追逐家国情怀的视野格局,始终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的现象作坚决斗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修身之道和立身之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同时是党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财富。干部清廉重修为,政府清正讲党性,是国家实现政治清明的客观要求。近几年,党中央相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主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腐败问题,强化“不敢腐”的行动震慑,建立起“不能腐”的体制机制,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使新时代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新局面,国内面临着拜金主义滋长、享乐主义膨胀、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历史虚无主义蔓延、新自由主义甚嚣尘上的挑战,这些不良思潮污染社会风气、销蚀民众品格、侵蚀文明肌体。现今中国共产党秉持传统伦理中的尚俭理念,进一步将节俭美德上升到党内法规层面,使之细化具体化,使效用更加规范化、权威化和常态化,既磨砺了共产党人的奋斗意志、涤荡了党内奢靡不正之风,又密切了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从“八项规定”、扫“四风”教育等微观方面作出细致规定,严格落实各党政机关在公务接待方面的具体准则。中国共产党以节俭作风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正是党道德智慧和道德责任的充分体现,是“知行合一”党的价值观的体现。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焦虑和惶恐不断加剧,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此捍卫国家政治安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政治基础。
从消费伦理层面来看,从习近平有关勤俭节约重要论述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引导民众树立健康合理、绿色生态消费观。互联网时代和网络消费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消费环境。在消费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无法避开西方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滋生了炫耀性消费、奢侈消费、猎奇消费等不良消费问题。网购的盛行使购物者消费由实物消费过渡到虚拟消费,超前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使消费活动背离了消费本质,渐渐产生消费异化。新时代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反对人们脱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过高消费、畸形消费和盲目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引导民众形成正确合理、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克服不良消费习惯,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建立社会节约长效监管制度,完善社会勤俭节约制度体系,健全民众勤俭节约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全社会不敢浪费、不能浪费、不想浪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民众勤俭节约的政治自觉,筑牢民众勤俭节约的思想根基。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看,从习近平有关勤俭节约重要论述中汲取思想养料,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思想启发。勤俭节约、慎乃俭德的品德操守还内蕴着丰富的生态关怀,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意味着对自然、他者的尊重。因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人消费应符合现实并具有正当性,杜绝扭曲消费和异化消费,自觉遵守消费伦理原则和规范,理性约束不合时宜的消费欲望,树立绿色消费观,在尊重消费多样性和消费选择自由性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我们更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平衡消费与自然、生产的关系,树立可持续消费观,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矫正消费异化行为。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节约的思想,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勤俭节约思想,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人类福祉,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利用、产业安全、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和自然生态等领域仍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营造勤俭节约的淳朴社风,使勤俭节约理念深入民心,是夯实个人奋斗基石、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迫切需要,继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学习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加强军队廉洁作风建设。从严整顿军队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兴衰成败的一场硬仗,在我军创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31]。坚持勤俭建军的初心本质在于培育和保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战斗热情,确保后勤保障体制合理,加强军队在后勤制度、体制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使军事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减少军事资源消耗和因高技术局部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军事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对财务标准、审计监督、业务管理贯彻落实用费标准,加大违法查处力度,从严调查公款消费额度,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和接待费用,精打细算,集中财力把关定向,禁止超标准花费,反对超预算办事,加大超财力建设监督,科学管理军费,健全和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后勤法规体系,把有限的物力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提高我国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提供丰富的物资储备。
从思想建设层面来看,学习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永葆我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色。勤俭建军作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优势,也是我军各个时期的重要建军原则。新时代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审视和理解弘扬勤俭建军优良传统的时代要求和精神实质,创造性地把这一优良传统运用到军队建设各个领域,实现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军费管好用好,使国防投入发挥最大效益。”[32]同时,在立足于现有军费水平的基础上,合理改善军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营造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重道德操守、讲处世品行的军队生活作风,解决艰苦地区军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增强军队凝聚力。以德治铸军魂、法治惩贪腐、文治强素质、自治严制度、团治抓作风,为新时代军队优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让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军队军魂薪火相传,让永葆战斗精神的政治基因历久弥新。穿越革命战争年代的炮火,历经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勤俭节约始终与党的生死存亡和人民军队事业的兴衰成败紧密相连,是我军继往开来、铸就辉煌的重要保障。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军队作风既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也是官兵成长成才、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对永葆人民军队传统本色、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对我国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是促进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节约资源也是发展生产力,勤俭节约牵动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命脉,对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国情,指出要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控制高耗能产业,约束过剩产业,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建立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狠抓大气污染防治,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来支撑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健全保障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的政策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顶层制度设计”[33],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要重视城镇化节能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实行能源严格管理、再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住房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降低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开发新能源,支持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低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是当前和今后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
从经济发展层面规划,学习习近平有关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勤俭节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工作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新目标,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34]。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未来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进一步增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而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将为实现强国梦筑牢物质基础防线。为此,要把节能方针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创绿色高效能源消费新局面。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供给制约较多、需求压力巨大、技术水平不够领先、能源生产破坏生态等问题,必须要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杜绝能源损失和资源浪费。总之,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前沿,精准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洞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发扬优良传统,真正把资源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