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力提升探索

2022-11-22 06:47
视听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杨 俊

党建电视栏目承担着宣传党的知识、传播党建动态、树立党员典型,进而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的作用,在信息“爆炸”的当今,做好其融合传播力的提升工作刻不容缓。

一、党建电视栏目的特点

作为一种电视栏目的类型,党建电视栏目区别于一般电视栏目,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是主题选择具有特殊的时新性。区别于电视新闻栏目强调时间上的时新性,党建电视栏目的时新性更多强调的是时代的新。也就是党建电视栏目的宣传主题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比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二是素材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党建电视栏目的素材选取主要是党的知识、党建动态、典型党员人物或基层党组织。

三是栏目受众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党建电视栏目的受众主要针对的是广大党员干部,但是也不能脱离一般的电视观众。这种差异性也为党建电视栏目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传播导向具有更高的标准。一般的电视栏目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党建电视栏目因素材选取、目标受众的特殊性,其传递的思想精神、文化导向、道德情操等都高于一般社会标准。因此党建电视栏目除了发挥“喉舌”作用外,还要为受众树立榜样,提供精神源泉。

二、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的现状及原因

(一)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的现状

在我国,党建类电视栏目有其独特的政治宣传优势,但在现实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众媒时代”,信息传播呈现速度快、无目的性、碎片化、互动性强、社交属性等特点,党建类电视栏目如何做出优化调整,发挥其功能,成为电视从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栏目制作精良但主题彰显易过度

党建电视栏目因其自身的政治意义,在节目生产过程中大都是精益求精,然而在主题的选择、故事情节的渲染、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会存在摆拍成分大,人为拔高的嫌疑,因此难免会在真实性方面让受众产生怀疑,也导致抵触心理的产生。

2.播出平台权威但受众感受莫衷一是

党建电视栏目多选择在各地方的主流频道播出,有效保证了栏目的收视率和权威性。但是在文化进入一个多元的发展时代,“主导文化所张扬的崇高和精英文化的秩序失去了往日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种日常意识形态获得了市民社会、市民阶层的支持,现实主义观念、消费主义观念、消费意识成了世俗社会的价值准则。”[1]这种文化现状也令党建电视栏目失去部分受众的关注。

3.组织部门高度重视但传播效果喜忧参半

组织部门高度重视是党建电视栏目的天生优势,但是在传统媒体生存日益艰难,各种新兴媒体兴起的今天,过去“播什么看什么”的时代一去不返,特别是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逆反心理的增强,媒体不再是传播中的“子弹”,受众也不再是传播中的“靶子”。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朱清河教授在《典型报道:理论、应用与反思》一书中对典型报道这样分析:报道数量正在减少,报道篇幅正在压缩,报道的社会功能正在弱化,报道的效果正在衰减。[2]作为以典型报道为主的党建电视栏目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栏目管理运作机制不畅

党建电视栏目目前运作的主体主要是各级组织部门,多采取交办或外包形式,由相关电视台承接栏目制作的业务。管理者和运作者之间在专业认识、理念、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都难以统一。

2. 缺乏专业运维团队和管理经验

各级电视台作为党建电视栏目的承接者,保障节目日常的采、编、播,但是在节目的策划、推广、有效传播等多方面缺乏专业人员。此外,党建电视栏目人员缺少专门的培训和学习。

3. 思维不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需要

党建电视栏目即使有组织部门的保障,如果不顺势而为,也只能“名存实亡”。这就要求栏目的管理者和运作者具有融合发展的思维,特别是在传播方面。

4. 节目的时效性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由于栏目播出档期、采访制作周期、典型事件人物的政治安全期(典型事件、人物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组织部门经过详细核查,以确保宣传的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党建电视栏目不像新闻栏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通常存在“吃剩饭”的情况,这种滞后性极大影响了受众对栏目内容的关注度。

三、提升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力的做法

党建电视栏目虽然报道对象是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建举措、典型党史故事等,但面向的却是广大的受众。所以,在主题策划、素材选择、制作手法、节目形式、传播平台等方面,都要考虑如何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能“接地气”,有“烟火气”。

(一)节目内容“可见可感可亲”

做好节目,主题策划是关键,也是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提升节目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传播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党建电视栏目在主题策划时,首先是宣传主题不能“飘在天上”,既要符合“人之常情”,又要高于一般道德标准;其次是典型人物的选择,既要与周边群众“打成一片”,也要德高望重、成绩斐然;最后是典型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捏造,要为周边群众津津乐道。就是要讲述发生在老百姓周围的事、熟悉的人、真挚的情,让广大受众“可见可亲可感”,加强专题节目的纪实性、时效性、贴近性,这样的节目才能为受众所接受。

(二)形式多样,多平台发布

提升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力需要丰富内容形式,在传统的视音频、图文形式的基础上,延伸出H5、短视频、AR、VR 等形式。因此,党建电视栏目在内容传播时,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还应抢占热门传播平台,如:公众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特别是重大主题的宣传,更需要根据各平台的特点,优化传播内容的结构,专心编排特色内容,进行多平台发布。

(三)故事化叙述,点睛式表达,社交化互动

1.故事化叙述

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呈现出无目的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因此,党建电视栏目在传播过程中,做好故事化叙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选好主题和拟好标题;其次故事叙述简明扼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再次故事叙述节奏要有起有落,保证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信息量;最后故事叙述表现形式要多样性,除了画面语言,还要合理运用动画、图表、音乐等元素。

2.点睛式表达

党建电视栏目在传播过程中如何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留住受众的手指,进而融入受众的脑海非常关键。点睛式表达,就是要用“敲黑板”“划重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表达方式,吸引、留住受众,做好有效传播的第一步。

3.社交化互动

“不社交,无媒体”,媒体与受众之间没有互动,形成不了社交关系,这是传统媒体的弱项,而通过融合传播手段,维护与受众的互动并形成大数据,精准地掌握受众群体、受众喜好、受众习惯,塑造媒体的社交形象,增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黏性。

(四)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及远教平台的作用

1.发挥本土优势

各地党建电视栏目有着自身的地域性,面向的也主要是本土的受众,这种地域性为党建电视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资源整合优势。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是共识,各单位在这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有的单位还设有专门的宣传部门,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党建电视栏目背靠组织部,能够充分调动汇聚本地域内的所有党建宣传力量,搜集线索、收集素材、汇聚思路、激发灵感。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题材、有较高价值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报道时尤为重要。

传播优势。各地党建电视栏目深耕本土,事件、人物、政策举措等素材多取自于本地,或与本地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与受众具有亲近感和贴近性,更利于节目的传播和价值观的传输。

2.发挥远教平台作用

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力的提升,对于广大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党员远教平台在这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把党建电视栏目融合传播与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远教平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作用。

四、结语

党建类电视栏目如何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媒体人和党建工作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在融合传播中既要重点选择每一个选题,精细打磨每一个环节,精心策划每一次传播,确保每一档节目都是精品,也要在报道中多些“烟火气”和“接地气”,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建电视栏目全方位呈现本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注释:

[1]李西键.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2]朱清河.典型报道:理论、应用与反思[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主持人语
电视栏目后期制作的创新
电视栏目品牌的蓝海空间
全国电视栏目节目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现场会召开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