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实践

2022-11-22 06:21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黄木林
亚太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生活化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 黄木林

小学生年纪较小,对身边的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在这个阶段开展科学教学不仅容易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之中,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能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的科学认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小学科学的教育功能,认为科学只是一门供学生娱乐玩耍的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科学学科没有规范的考试流程和内容,加剧了科学课程不被重视的现状。科学知识的教学主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为教学目的,趣味性与科技性较强,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目具有极强的知识主体教学特质。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学生拥有极好的科学素养,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拥有积极的探究兴趣,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新的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没有兴趣,只是在出现新奇的教学内容时能够短暂地吸引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进入动脑探究环节时,学生便失去了继续关注的兴趣。同时,科学课程不需要学生背诵、记忆大量的知识,导致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消极对待。

第二,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不足,不能为学生带来有趣的科学课堂。大多数教授科学知识的教师认为科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不重要,只要能够保持课堂秩序,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教学内容告知学生,学生能够理解相应的科学现象即可,致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疑惑没有得到真正解答,学生无法在这项课程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并认为科学课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不再将自己的精力和兴趣投入科学课程学习中。

第三,教师没有将实践活动作为主战场。科学课程包含许多的科学知识,这为提高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任课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战场,只是想着法子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未过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能在亲身经历中感知科学知识的广泛性与趣味性,致使学生成为纸上谈兵的巨人,现实世界的矮子。

二、开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科学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遵循科学进行探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感受世界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惊喜。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经过全面规范的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知识结论。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由内而外散发求知欲,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索、思考和论证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重新审视科学课程的教学地位与教育功能,将生活因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扣好促进全面发展的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生活化教学目的

明确的教学目的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贴合教学主题,并且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限,教师围绕生活化科学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不仅能够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起到拓宽学生个人视野的作用。教师将实际学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定教学目的,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教科版三年级“冰融化了”的内容为例,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温度计,也知道了水的结冰条件。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独立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仍然具有较高的难度,这需要教师以引导的形式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因此,针对该课内容,教师的教学目的就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这一简单的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将实验目的作为逆向思考的根据,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其次,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点。最后,让学生将实验与生活现象相结合,提升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先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冬天会下雪结冰,春天来的时候,冰冻的小溪会怎么样呢?”学生答:“恢复流动。”教师问:“这是因为什么呢?”学生答:“冰雪融化了。”教师说:“我这里有若干冰块,杯子中有两块冰块,我想要找到一种快速让冰化成水的办法,哪位同学能帮帮我呢?”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问题,为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基础。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蒙古地区的人民冬天做饭的视频,视频内容以蒙古人民用雪和冰烧水和烹煮为主。观看过视频后,学生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实验方案,这时教师需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更加完整。教师问:“我们都知道加热能使冰块快速融化,那么我们如何判定冰块融化的速度呢?”这时学生会想到之前用到的温度计,并提出将温度计放在加热冰块与在室温下正常融化冰块的烧杯中。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实验现象相同的实例呢?”教师以引导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等,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想要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必须明确生活化教学目的。生活化教学目的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并积累生活经验,教师借助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个人认知的提升和进步。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将学生善于发现、能够利用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以教科版三年级“水到哪里去了”的内容为例,课堂开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带有杯盖的杯子,上课时帮助学生倒入热水,先不盖盖子,让学生看到热气腾腾的水汽,然后教师让学生盖上盖子稍等片刻。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水的温度要烫一些,但也不可以太烫,避免烫伤学生。等待的时间一到,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打开杯盖,观察杯盖上凝结的水珠,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教师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为什么杯盖上会有小水珠呢?如果我将凉水倒入杯中,杯盖上会不会有小水珠呢?冰水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明白水汽凝结的过程。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得到有效锻炼,让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仔细观察与揣摩,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良好的引导与培养。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过程

构建生活化教学过程的初衷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因素,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愉悦和亲切,学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与维持,即便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或者与教学主题偏离,教师也不要立即纠正,而是要以有效地引导和提示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教学主题之中,顺利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构建充满乐趣的生活化教学过程。

生活化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充满了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回顾生活经验,因此,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的动力。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以教科版三年级“我们关心天气”的内容为例,教师以不同的天气情况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不同天气的不同感受和喜好,让学生主动说出天气的复杂与多变。教师问:“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天气情况?”学生1说:“上周家人带我去郊游,遇到了大暴雨,那雨来得又急又猛,如果不是帐篷足够结实,我们一大家子人都要变成落汤鸡了。”学生2说:“我对天气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带我回奶奶家过年,下了好大的雪,又白又厚,我跟小伙伴在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教师又问:“两位同学说的都是非常‘激烈’的天气,还有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学生3说:“妈妈带我去云南游玩的时候,每天都是艳阳高照,天气非常晴朗,植被也非常葱郁,让人感到生气勃勃。”教师要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天气及特点,通过挖掘学生脑海中记忆深刻的与天气相关的事情,让学生形成天气多样性的思想意识。然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龙卷风、沙尘暴、暴雪等,让学生说一说不良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资料的引导下,加深了对不同天气的理解,为学生树立了任何天气持续的时间过久都是非常危险的自然意识。生活化教学过程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认知作为思考依据,有助于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和强化。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教师想要借助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课程。借助实际操作过程,为学生呈现相应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并了解科学现象,学习论证科学知识。同时,将科学知识概念理论作为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与之融合,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还能为学生带来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最大满足。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材料与科学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以教科版四年级“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杯子、白开水、白糖、食盐为学生进行展示,并选择四名学生到讲台上配合教师进行实验。教师分别在四个杯子中加入白开水,白糖与食盐分别加入不同的两个杯子中,不搅拌,让学生进行品尝。教师问:“请四位同学告诉我水是什么味道的?”四位学生均回答没有味道。然后,教师依次搅拌杯中的水,再次让四位学生品尝,教师又问:“请四位同学告诉我水是什么味道的?”两名学生回答是咸的,两名学生回答是甜的。最后,教师让全体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杯,与学生进行小游戏,同桌之间进行猜拳比赛。教师将1号纸条设为白糖,2号纸条设为食盐,写在纸上,分别握在手中,胜利者拥有优先选择权,失败者则选择剩余的纸条,分别加入自己的水杯中。猜拳胜利且选到白糖的学生是最终胜利者,猜拳失败但选到白糖的学生是幸运胜利者。当全体学生品尝杯中的水之后,教师以指令的形式让学生举手:“请最终胜利者举起你的左手,请幸运胜利者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借助生活化实践活动呈现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趣味性,还强化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思考基准,进行学习和思考。明确生活化教学目的,促进学生个人认知的提升和进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仔细观察与揣摩,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良好的引导与培养。构建生活化教学过程不仅能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和强化。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