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造林管理技术探究

2022-11-22 05:29蔺忙碌
广东蚕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落叶松除草根系

蔺忙碌

落叶松造林管理技术探究

蔺忙碌

(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李子林场甘肃天水741000)

在落叶松造林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育苗、造林技术,强化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是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文章对落叶松造林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落叶松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落叶松;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落叶松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用材树种,其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也是开展荒山绿化、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类型,其生态效益非常突出。近年来,落叶松造林面积逐渐扩大,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地区在落叶松造林过程当中对于落叶松的生长习性缺乏足够了解,对相应的栽培技术掌握不足,以至于苗木成活率不是很高,影响落叶松的健康生长,更阻碍了落叶松生态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发挥[1]。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落叶松造林技术水平,文章对落叶松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1 育苗技术

1.1 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

1.1.1 苗圃地选择

在育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育苗地的选择非常关键,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培育优质落叶松壮苗的重要前提。落叶松的种子颗粒较小,幼苗阶段非常娇嫩,因此只有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才能确保落叶松幼苗健康生长。所以选择苗圃地时,应当首选地势平坦、利于灌溉,土壤中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层深厚、疏松,微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条件[2],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输苗木,育苗地应当选择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

1.1.2 整地与施肥

幼苗阶段的落叶松根系非常纤细,所以必须要提高整地水平,确保土壤通气性良好,加强深耕,保持土壤疏松度。秋季是最佳翻耕时期,翻耕深度应当控制在30 cm左右。第二年春季实施播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细耙,整平土壤,不仅有利于蓄积更多的雪水,还能增加土壤墒情。整地过程当中要施入充足的基肥,因为落叶松生长过程中对肥料需求量较大,所以育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最大限度地确保满足苗木的养分需求[3]。整地工作实施之前,可每亩施入有机肥8 000 kg,并在苗圃地当中撒施磷肥50 kg,通过翻耕土壤在土层当中均匀混入肥料。有机肥养分释放相对较慢,肥效长,能够在育苗期提供充足养分,同时合理应用磷肥有利于种子早发芽、早出苗,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1.2 种子处理

播种工作实施之前,需要科学处理种子,将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有效消除,并进行催芽。可使用0.5%的高锰酸钾将落叶松种子浸泡4 h,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再置于50 ℃温水中浸泡32 h,之后捞出按照1∶3的比例混合细沙,放置于提前准备好的催芽坑内开展催芽工作[4]。催芽坑设置过程当中,应当首选向阳背风的区域,设置坑的深度为50 cm,并结合种子数量控制催芽坑的宽度与长度。之后将混合好细沙的种子放入坑内,白天用塑料布覆盖坑面,晚上加盖草苫,控制好催芽过程中的温湿度,对种子进行一次翻动,并合理浇水,通常7 d左右种子裂嘴率达到30%以上后,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1.3 播种

1.3.1 适期播种

当土壤完全解冻,气温稳定在12 ℃以上,苗床土壤温度保持在8 ℃以上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尽量做到提前早播,促进种子早日发芽。

1.3.2 播种量

落叶松种子发芽率不是很高,在播种过程中应当考虑种子催芽后的发芽率,合理控制播种量。如果发芽率在45%左右,每亩用种量为6 kg;发芽率不足40%的,播种时应每亩增加1 kg种子量;发芽率达到50%以上时[5],播种过程当中每亩减少1 kg的种子量。

1.3.3 苗床保温

完成播种之后,在苗床上均匀覆盖细沙,厚度应控制在1 cm。由于落叶松种粒较小,覆沙厚度太厚会对出苗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控制好覆沙厚度。之后将干稻草覆盖在苗床上,有利于增加苗床温湿度,还能减少风吹造成的不利影响。幼苗出土之后,需逐步揭去覆盖在上面的稻草。

1.4 苗期管理

1.4.1 出苗期

出苗期是指种子播种之后到幼苗出土这一阶段。落叶松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4月,温度处于9 ℃~11 ℃时。由于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过催芽,所以在出苗阶段要保持土层湿润,并确保充足的养分供应,落实先促后控措施,保证顺利出苗。为了避免杂草与幼苗抢夺营养,还必须及时做好除草工作。但人工除草容易对幼苗根系造成损伤,不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则可运用25%扑草净进行除草,用量方面按照0.2 mL/m2~0.3 mL/m2合理兑水进行喷施,可起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1.4.2 幼苗期

幼苗从长出初生叶到形成第一层次生叶的时间一般为20 d左右,此期间幼苗能够自主吸收营养,但由于其根系下扎较浅,叶片非常幼嫩,抵抗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这一时期气候多变,不良天气条件会影响幼苗健康生长,所以应当加强幼苗保护,科学合理地控制温度,并防止病虫害发生,确保幼苗健康生长。

1.4.3 速生期

温度保持在20 ℃以上,苗木第二层次生叶长出,苗木便进入速生期阶段。这一时期一般为60 d左右,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期间苗木对养分、水分、光照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所以应当加强水肥管理和除草工作,保证苗木快速生长。

落叶松幼苗发芽、出土、长出根系及进入速生期,对于土壤湿度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苗期阶段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浇水,每次浇水时应当充分浇透,这样更利于苗木吸收水分,促进其根系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浇水的时候,应当选择早晚时段进行浇水。

出土之后的幼苗,通常20 d左右便会长出侧根,当侧根数量达到2根~3根便可以进行追肥,一般10 d进行一次追肥,连续追肥3次~4次即可。追肥量应当逐次增加,如追施硫氨可按照5 g/m2、10 g/m2、20 g/m2的递进方式进行追肥,应用总量为45 kg/m2。追肥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不可太晚追肥,以免苗木出现贪青徒长现象,通常最后一次追肥时间应当控制在7月中旬之前。

落叶松苗木具有较长的生长期,而且苗期阶段长势弱,还时常受到杂草侵袭,因此必须要加强除草管理,避免杂草抢夺苗木所需的营养,影响其健康生长。

1.4.4 生长后期

苗木生长后期气温在不断下降,白天和夜间出现较大温差,苗木逐渐形成顶端优势,叶片变黄脱落。此时,应当加强松土工作,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保证苗木根系快速生长。另外,要做好排水工作,促进苗木木质化。

1.4.5 越冬期

春季落叶松苗木萌动时间相对较早,可选择在秋季起苗,并在春季移栽。秋季苗木叶片变黄脱落之后便可实施起苗工作,这时土壤相对较干,起苗过程中应当进行充足的浇灌,以免损伤苗木根系。结合苗木标准对苗木科学分级,并合理假植,将坑藏、窖藏等各项工作充分做好,确保苗木顺利越冬。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年平均气温处于2 ℃~4 ℃,降雨量500 mm~800 mm的区域适合落叶松的生长。造林地选择过程当中,首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土质疏松的地块,这对于确保落叶松苗木健康生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落叶松造林过程当中,科学选择造林地是非常关键的。

2.2 混交林营造

面积较小的地块可营造小面积的纯林,如果栽植面积较大,应当采用混交方法进行造林,这样不仅利于林地环境的改善,还能确保林分的稳定性,保证林木健康生长。落叶松可以和白桦、水曲柳、色木等树种营造混交林,可以运用带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也可运用块状混交方式进行造林,造林时需对树种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节,确保树木健康生长。

2.3 造林密度控制

落叶松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且其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应当科学控制造林密度。在一些立地条件不良的荒山地带开展造林工作时,造林密度可控制在4 300株/hm2~6 500株/ hm2,促进苗木早日郁闭,实现林地环境的有效改善,并科学间伐,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区及其外围,以培育大径材为主,种植密度应当适当稀疏一些,可按照2 600株/ hm2~3 400株/ hm2控制造林密度。

2.4 整地

灌木、杂草较少的区域,可运用穴状整地方式进行整地,穴面长40 cm、宽40 cm,深度一般控制在30 cm。整地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将石块、草根等全部去除,将条件较好的表土在一边进行放置,心土在另一边进行放置。水肥条件较好、坡度较小的区域,可运用带状方式进行整地,这对于幼林生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林分生产力的提升。沼泽地应当提前设置高床,修筑土台,设置好排水沟,打造完善的排水系统,之后才可开展造林工作。

2.5 造林季节选择

春季是最佳的造林时期,此时造林利于苗木早放叶,通常在4月,当土壤表层土15 cm完全解冻之后便可开展造林工作。同时,秋季也可实施造林,时间以10月—11月为最佳。然而,秋季造林时苗木常会遭受冻拔害的危害,所以栽植过程当中应当将落叶、枯草覆盖在栽植穴上,以减少冻拔害带来的危害。

2.6 造林方法选择

植苗造林方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在春季造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避免栽植穴过浅、根系卷曲,栽植过程当中需要放正苗木,确保其根系全部舒展,打碎覆土覆盖在根系上,覆土高度应当比原土穴较高一些,并将一层松土覆盖在穴面上,避免土壤发生开裂。

气温低、降雨量大,苗木生长期短,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再加上严重的霜冻害,采伐迹地平坦、土壤含水量较大、土层薄的区域,栽植造林之后冻拔害发生较为严重。若栽植地地势平坦,排水条件不是很好,并具有明显的温度差,土壤达到80%以上含水量的迹地,早春时节由于温度存在较大变幅,白天气温能够上升到10 ℃左右,而夜晚则降入冰点,表层土壤发生冻结,导致温度再次下降,上层土壤由于低温条件形成冻块,会对苗木根系造成冻害,冻块出现较大体积膨胀时,常常会拔断苗木的须根,并拔高主根。待白天温度上升之后,表层冰晶融化,土壤再次降落时苗木根系无法复原,形成悬空状态。经过几次冻结解冻之后,苗木会愈拔愈高,更甚者导致苗木死亡。在冻拔害严重的区域开展造林的过程当中,应当运用窄缝栽植法,不必进行整地栽植,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大幅减少人工投入,还能控制冻拔害对苗木的影响,新采伐迹地可选择这一方法进行造林。土壤有机质较为丰富,而且存在很多落叶、枯枝,土壤结构相对较好的区域,也可运用窄缝栽植法进行造林,这种造林方式不改变原来的土壤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在造林时根据株行距,将枯枝落叶层锄开,并按照40 cm×40 cm设置栽植点,露出表土,之后用铁锹进行窄缝栽植。在栽植过程当中,要确保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将苗木扶正,避免窝根、露根现象,提高造林成活率。

3 抚育管理技术

3.1 幼林抚育

通常于造林当年和第二年实施2次~3次除草、松土工作,第三年进行2次除草、松土。前两年在除草过程当中,还应当对苗木根部进行培土,避免根系露出影响其成活率。弃耕地、新采伐迹地在造林之后要进行一次除草、培土,开展2次除草、抚育,第三年抚育一次。杂草割灌时,应当对苗木加强保护,并根据幼林树冠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修枝,按照树高的1/4~1/3进行修枝。

3.2 抚育管理

强化抚育管理工作能够为苗木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松土、割灌,抚育时间为3年,前两年应每年进行2次抚育管理,第三年则进行1次抚育管理。造林之后当年要及时撒施鼠药,同时扩穴、扶正。7月开展第二次抚育工作,最重要的是除草和松土。第二年抚育管理和第一年时间相同,加强松土、除草。第三年于7月中旬开展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为除草。

3.3 抚育间伐

按照2 500株/ hm2~4 400株/ hm2造林的林分,通常在第11—14年这一时间段进行间伐,并控制间伐强度为28%,间隔期为8年。运用下层抚育法进行间伐,去劣存优、砍密留稀,砍伐过程当中不可形成林间空地,针对一些偏冠处于林缘部位以及林中空地干形弯曲的立木,可进行适当保留,后期再实施间伐。

4 常见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

褐锈病、枯梢病等病害是落叶松栽植过程当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为减少这些病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强预防管理,调查林区当中落叶松以往病害发生情况,了解病害多发月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前进行预防,对林区加强调查,确保早日发现病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减少病害造成的危害,以减少经济损失。落叶松褐锈病的传染性非常强,6月中旬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若发生褐锈病,在病害发生初期阶段,叶片尖端部位有斑点出现,同时随着病情的不断扩大,斑点数量不断增多。发病10 d之后,会有孢子堆形成于叶片背面,成熟的孢子散发出粉末状物质,呈铁锈色,并不断扩散,会对其他落叶松造成危害。

防治此类病害,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发生特点,每年4月—6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剪除树上的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这样能够将存留于叶片上的越冬孢子清除掉,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育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做到科学密植,不能只关注经济利益,而任意加大播种密度,需要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与通风性,避免苗木发生徒长,提高苗木抗病能力。林区有此类病害发生时,可及时采用百菌清喷施防治,同时也可联合运用硫合剂避免病害蔓延扩散,造成更大的危害。

4.2 虫害

松皮小卷蛾、蝼蛄是落叶松造林中常见的虫害,这些害虫不仅繁殖速度很快,而且活动范围很广,倘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应当于虫害暴发之前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将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针对已发生虫害的林区,应当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如生物防治手段,通过放养害虫天敌来达到杀灭害虫的作用,同时联合物理、化学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如防治松皮小卷蛾的过程中,这种害虫对落叶松的叶片和枝条危害较大,每年发生两代,春季4月落叶松有新叶长出时,便有幼虫出现,两个月之后,成虫产卵。幼虫常常钻透落叶松的树皮造成危害,直至韧皮部位,并形成很多坑道,导致落叶松无法正常生长。防治此类害虫,首先应当做到合理密植,并在造林过程中营造针阔混交林,可以大幅减少虫害的危害。要及时砍伐林区枯死的树木,并通过放养寄生蜂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同时运用50%的氧化乐果1 200倍液喷施防治幼虫,持续应用3次,每7 d喷施1次;在成虫防治方面,则可运用60%的敌敌畏1 500倍液喷施防治。

5 结语

近年来,落叶松造林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落叶松造林技术指导,推动精细化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率,还能保证落叶松苗木的健康生长,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同时在落叶松造林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积累以往的栽培工作经验,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通过全面掌握落叶松造林技术要点,保证落叶松整体造林水平,为落叶松造林绿化事业稳步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杜怀平.华北落叶松育苗日灼害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09(1):35-36.

[2]刘春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肥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1):38-40,50.

[3]刘春延,陆贵巧,陈平,等.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3):81-84.

[4]张静.落叶松育苗、造林及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广东蚕业,2021,55(12):104-106.

[5]徐学华,于树峰,崔立志,等.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5):162-16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39

S763.7

A

2095-1205(2022)01-115-03

猜你喜欢
落叶松除草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柔顺的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除草的女人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东北地区落叶松种植技术
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