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畅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许多艺术领域的大家,他们的出现,奠定了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基础。黄自就是这个时期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音乐家,他带给我们国家的,不仅仅只有那些精妙的音乐作品,还有他的音乐教育思想。黄自的音乐创作并不拘泥于东西方的限制,相反,他还主张进行中西风格的结合。《春思曲》就是这样一首中西结合的产物,呈现出了典雅精致、旋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对《春思曲》进行分析,就是对黄自的音乐创作思想进行探究,同时也是一次探究音乐中西结合的良好契机。
黄自出生于江苏川沙,即现在的上海,他的母亲和父亲在当时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早早地就接触了西方文化,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十分罕见。黄自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父母的熏陶,年少的黄自便展现出了不俗的音乐天赋,同时,年少的求学经历也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内的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启蒙思想的良好方式,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来说,很多先进思想可以通过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更多的人,给予更多人以思想启蒙。黄自1929年留学回国,此时的他目睹了革命战争时人民所遭受的沉痛苦难,于是当时的黄自便立志要将音乐作为武器,唤醒当时的国人,让他们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早日获取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黄自的创作生涯中,一共创作了94首不同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形式十分丰富,有交响乐,也有清唱、教材歌曲作品等。这些作品对当时乃至后世的音乐界产生了巨大推动,再加上黄自从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长大后还在西方留学,对于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他将西方与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结合起来,进行乐曲的创作,西方音乐在我们国家的普及也有着黄自的巨大推动。
当时辛亥革命刚结束不久,清朝的封建专制被推翻,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当时中国的文化艺术、商业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就在这个时代诞生。黄自也是这些伟大音乐家的其中一个。新文化运用以及五四运动进一步解放了国民思想,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同时那些封建落后的文化被摒弃,先进的、符合时代特点的音乐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
《春思曲》这首作品于1932年被黄自创作出来,是十分经典的一首抒情歌曲,当时,黄自十分喜爱韦瀚章词作,频繁为其谱曲,当看到这首《春思曲》时,黄自更是喜爱,于是为这首词谱上了最为适合它的乐曲,使得《春思曲》成了后世永恒的经典。
《春思曲》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阕描写了潇潇夜雨中少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即使清晨起床,洗漱时看到镜子里憔悴的自己,连少女平日最喜爱的梳妆打扮也变得十分无趣了。在词的下阕中,少女独自倚靠着小楼,看到那每年按时回归的燕子,不由得想到了远方的爱人,燕子都能每年回来,远方的爱人依旧杳无音讯。整首歌曲在下阕部分达到了高潮,也将少女对离人思念的情感表达得十分细腻。为了让词意与曲意完美融合,将思念之情完美地进行抒发,黄自大胆创新传统的谱曲方式,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的作曲技法融合,既与传统的中式曲风有很大不同,又兼具中式曲风的典雅特点,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突破。
《春思曲》是一首先有词,后谱曲的歌曲,同时他的词、曲都十分精妙,所以是一首文学性与音乐性兼备的作品,它的音乐旋律与诗歌语言结合得恰到好处。分析《春思曲》的艺术特点,那么就要对它的文学性以及音乐性进行分析,在发现其音韵之美的同时,也分析出黄自大胆创新所带给音乐发展的益处。
文学性是《春思曲》的一大特点,由韦瀚章作词后黄自根据词意进行谱曲,也正是因为黄自看到了《春思曲》的文学艺术性,才会选择对其进行谱曲。不仅是同代词人韦瀚章的作品,黄自也对我国古代的诗词颇为喜爱,因为这些诗词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同时也符合音韵美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谱曲后进行传唱。
《春思曲》是一曲抒情歌曲,表达了少女对背井离乡的爱人的思念,在古代诗词作品中,表达类似情感的作品较多,也是能够普遍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情感,因为战争,自己的爱人在边关打仗,当时的通讯又不发达,她只能一日日望眼欲穿,却等不来爱人的任何消息,唯一能够与丈夫取得联系,大概就只有做梦了。爱人驻守边关,是生是死也无法知晓,这样的生活是非常煎熬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是由战争带给人民的沉痛苦难,黄自当时生活的时代正处于革命战争时期,通讯也没有现在发达,家中的亲人一旦出了远门,常常有因为战争而丢了性命的,更遑论家中有人从军的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远行亲人的思念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即使现在通信发达,但是也避免不了离愁,所以《春思曲》既是那个年代独有的作品,而其中的思想情感却具有普世性的特征。这是《春思曲》在文学方面的极高成就,所以我们欣赏《春思曲》时,不仅仅要欣赏其音乐性,其文学成就也让人津津乐道。
黄自的谱曲让《春思曲》的音乐性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其中西结合的谱曲方式也将《春思曲》的核心思想内容恰当地表达了出来。在整个《春思曲》的谱曲过程中,黄自对和声的理解与运用以及钢琴伴奏的运用都带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
《春思曲》第一段乐曲的调式是d和声小调以及d自然小调的结合,为了将“潇潇夜雨滴阶前”的意境表现出来,黄自通过轻柔、缓慢的三连音伴奏和弦代表雨滴的轻柔绵密,人们一听这样的乐曲,就仿佛置身绵绵细雨中,那如春雨般绵密的情思自然就生发出来了,人们能够将少女的思念感同身受。从“应是梨涡浅”这一句的“浅”字开始,调性向f小调以及F大调转变,再通过减七和弦以及降半音,将“应是梨涡浅”一句中春光的宛然,少女面容的憔悴恰到好处地表达。这样的调性转折在《春思曲》中极为常见,而为了表现少女憔悴、软弱无力的形象,黄自也在“绿云慵掠,懒贴花钿。”一句的调性中包含了小调。人民只需要听到黄自的乐曲,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那春天绵绵细雨中,因为思念远行的爱人而形容憔悴的少女形象,她连梳妆打扮也没有了心思,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思念之苦。
“小楼独倚”开始,乐曲就进入了第二部分的内容,在这一个乐段中,作者不再通过伴奏来描绘春雨,转而通过琶音式的流动音型来表达杨柳随春风摇摆。乐曲时刻跟随者词意转变,“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随着词意的转变,乐曲的调性也逐渐变得明朗,从f小调向F大调转变,并开始有清新的五色音调出现,这种五色音调的转变恰如那明媚的春光,闻之仿若置身春光之中。陌头杨柳到双燕语过的转调顺序则为:F大调、f小调、E大调、#c小调、F大调,在这一部分中,音调转换较多,因而给人的感觉也颇为复杂多样,有清新明了的,也有云遮雾绕的,恰如少女目睹春风中飞舞的杨柳以及归巢的燕子一般,本时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日美景,但是却因为思念远方的爱人,使得这种美景笼罩上了一层云雾,与少女当时的思愁暗合。
歌曲的第三部分是整首歌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黄自运用较浓厚的织体,加强了歌曲的情绪表达,勾动了听众的思绪,少女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也因此达到高潮,变得极为浓烈。最后又通过钢琴伴奏,重现开头时“潇潇夜雨滴阶前”的画面,表明了最后少女“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只是少女思念到极致时产生的一种幻想,少女变不成杜宇,也无法唤回远方的爱人,她只能一个人孤独寂寞地独倚小楼。
除了乐曲中调性的转变外,《春思曲》中还融入了大量民族风格。最后一部分的织体形式中,有着较多起伏,黄自还以“六连音”的方式将整个哀怨凄凉的意境进行表现,此时的意境中,哀怨凄凉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少女仿佛看到了爱人的出现,于是整首歌曲被推向了高潮。虽然在这个部分的乐曲中,运用了钢琴这样的西方乐器,但是其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依旧是中华传统的古典美。少女在最后产生了化身杜宇的美好想象,但是最后美梦破碎,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作为黄自的代表作之一,《春思曲》的乐曲部分的创作也体现了他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主张,再加上这首歌曲的情绪比较低,就会更要求演唱者的呼吸处理,如果演唱者不能够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到与整首歌曲的核心思想契合的地步,那么很容易演唱失败,无法体现出《春思曲》中那种相思之情的浓烈,也无法体现出少女一个人独倚小楼、容颜日渐憔悴的孤寂。
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这也关系到演唱者能否顺利地将歌曲演唱完毕,在进行开头“潇潇夜雨滴阶前”的歌唱时,演唱者一定要注意其演唱时的流动性,保持好其呼吸的高位置。刚开始演唱时,从挂起来的位置开始,然后保持住歌曲的流动性,缓慢进行演唱。歌曲的转调也较频繁,所以演唱者也要注意演唱时歌曲的转调部分,在转向时一定要牢牢抓住歌曲的情感脉络,通过准确的情感把控,演唱出符合要求的歌曲。
除了呼吸以及情感把控之外,还需要注意歌词的发音,因为这是一首中国古典诗词形式的歌曲,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也要把握住其中蕴含的中国韵味。通过自然地发生,然后咬准字头,就可以自然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中,“绿云慵掠”中的“慵掠”二字开始出现了变化音,这里的歌唱一定要将中国韵味保持住,在歌唱下一句“懒贴花钿”时,歌唱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依旧需要保持住,歌唱的位置一定不能掉,否则会失去呼吸的流动性,影响歌唱效果。
最后一个部分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演唱者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将情绪调控到位,只有演唱者提前酝酿出饱满的情绪,才能将歌唱效果表达出来。少女对远方的爱人是十分思念的,同时她的情感也在最后一部分体现得最为浓烈,如果演唱者此时的情绪酝酿不到位,那么就会影响到这种思念之情的表达。
“唤他快整归鞭”一句是整首歌曲的最后一句,但是此时的情感并未结束,演唱者要控制好此时的情感变化,最终歌曲的情感走向又回到了开始。
《春思曲》整首作品的气息要求较高,因为这首作品的音域比较宽,同时有的歌词较长,乐句的流动性较大,演唱者的气息不仅要悠长,同时还需要进行恰当的控制,不能用力过猛,打破了歌曲情感表达的平衡,注意气息与歌曲情感表达之间的结合。
黄自是近现代华语乐坛中的巨擘,他的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是因为有黄自这样的大师出现,通过音乐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将中西方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结合是黄自独特的创作方式,同时也是他所受到的教育催生下必然的产物。《春思曲》这首歌曲通过调性的频繁转换,将闺中少女的思念、哀怨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其中展现出了黄自深厚的作曲功力。黄自的歌曲保持了音乐与歌词意境上的高度统一,所以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要格外注意呼吸,保持好自己的呼吸节奏,酝酿好自己的情绪,最终将黄自的歌曲完美地演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