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睿,赵 昆
(1.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234;2.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节制“sōphrosunē(σωφροσυνη)”是古希腊四主德(四元德)之一,更是柏拉图所认为的城邦各阶级都应具有的美德。柏拉图眼中的节制美德,是能够使个人适当地调控自身欲望并自愿服从统治者统治的品质或德性,这种德性不仅适用于古希腊特定的时空背景,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就目前而言,人们对柏拉图节制美德的关注远远不够,对其基本内涵尚有分歧。
从学界当前的研究来看,基本认为柏拉图的节制美德即为“理性控制欲望”。但这种理性对欲望的控制,是绝对“统治”,是“适度”控制,还是理性与欲望的“和谐”,却有不同的解释维度。
一是“统治”维度的节制。即节制是理性对欲望的绝对控制。具体又包括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是指人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不做坏事,是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天性低劣的部分。[1]第二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是一种人应该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克制自己的欲望,彻底成为国家的奴隶的主张,从而实现对人的完全调节。[2]第三种观点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思想中生产者阶层不能具有智慧及勇敢的德性,唯一需要具有的德性就是节制,只有具备了节制德性才能服从天生优秀的人的统治,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节制分为主动节制与被动节制。[3]22
二是“适度”维度的节制。即节制是理性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并不完全否定欲望,体现的是一种张弛有度的“适度”节制。具体又包括五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是对最快乐和最痛苦的一种恐惧,即知道羞耻或良知,实质上是一种限度原则、自制原则,是心灵的智慧对激情与欲望的控制,从而展现出一种秩序生成的根本伦理原则。[4]第二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内含自知之明的意思,是“对某些享乐和欲望的整饬或控制”,做自己的主人。[5]第三种观点认为节制是调节感性和理性的重要德性,节制可以为快乐划定限度,真正好的快乐是可以与知识和德性相结合的,只有充分品尝过快乐之后才能做到节制。[6]第四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是在“节制与知识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良好态度的作用下,引发了良好的主体自我克制的意识,制止住了一些粗糙的欲望,从而保持了灵魂的有序和快感的适度。[7]第五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思想内蕴含着“中道”思想,并将节制与“共和”联系起来,认为两者作用一致,都是为了各方面都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而不至于伤害对方而达成的某种妥协,进而达到“共”与“和”的局面。[8]
三是“和谐”维度的节制。即节制不仅是理性对部分欲望的控制,更是欲望等非理性因素自愿服从理性统治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具体又包括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就是服从某种好的秩序,即要求“有分寸的欲望”,从而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意志力以及情感与利益的一致性状态。[9-10]第二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不仅意味着对欲望的自我控制,还指向一种理智健全的谦恭态度,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有节制的、适度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生活,暗示着一种和谐的思想。[11]第三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节制可以概括为自我控制与服从统治,二者紧密相连、互为补充,自我控制作为一种显性的主动力量恰恰是通过隐性的貌似消极地服从统治造就的,是一种对谁统治谁问题的上下同心,更大程度上是从国家层面来讲的。[12]第四种观点将节制从五个维度进行了界定,认为节制是克制情欲,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是一种温和的生活方式,并且具有阶级性。这种观点认为节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和谐,即组成该事物的每个部分都在自己的范围内,不僭越。[13]
面对众多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我们不禁要问:柏拉图节制美德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需要回到柏拉图的具体文本进行仔细分析。
而回到柏拉图的具体文本,就有一个绕不开的基本问题,即哪些文本体现的是柏拉图的节制思想,或者说如何区分柏拉图作品中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在其诸多著作中均论及了“节制”,如《卡尔弥德篇》《理想国》《会饮篇》《法律篇》等,其中《卡尔弥德篇》《理想国》中对节制美德的探讨最为集中。但柏拉图的大多数著作都是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撰写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文本中的观点究竟是苏格拉底的观点,还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学界普遍认为,柏拉图早期的文本可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在形式、方法、语气、论题等方面与其中后期对话明显有所不同,所以将柏拉图的早期文本看作是在表达苏格拉底的观点,其中后期的对话文本则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界一致认为最负盛名的《国家篇》是柏拉图本人在其学园中创作的,比较完整地论述了其理想政治制度,表达的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而《卡尔弥德篇》则存在争议,例如汪子嵩、王晓朝、W.K.C.Guthrie等学者认为《卡尔弥德篇》属于柏拉图的早期作品[14-16]。因为《卡尔弥德篇》符合柏拉图早期作品篇幅倾向于短小、唤醒他人自己思考、对话最终得不到普遍定义(无知)、语气外向逗趣等特点,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卡尔弥德篇》中的观点可以视为历史上苏格拉底的观点。而刘玉鹏、泰勒、朗佩特等学者认为《卡尔弥德篇》极有可能是柏拉图的一篇中期对话,他们认为《卡尔弥德篇》并非是无果而终,文中苏格拉底实际给出了节制的终极定义,并且文中对节制就是自知的知识论讨论模式远远超出了柏拉图早期对话的水平,其对节制的探讨已经涉及到与其他美德的联系,已经存在一定的体系,所以《卡尔弥德篇》虽然有些问题尚未解决,思想并不成熟,但其应当是柏拉图中期以后的作品,表达的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对话文本中的思想归属问题是柏拉图思想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目前学界对《卡尔弥德篇》归属问题的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卡尔弥德篇》及其后来的《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中有关节制思想的论述来看,《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中的节制思想与《卡尔弥德篇》中的节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呈不矛盾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即便《卡尔弥德篇》属于柏拉图的早期作品,表达的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也可理解为柏拉图是认同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观点的,并在《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中作了进一步发展。在真实性方面,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苏格拉底与卡尔弥德是否真的进行了这样的对话,但《卡尔弥德篇》出自柏拉图之手是学界公认的事实,无论柏拉图是作为一个记录者,抑或是故事的构造者,他在后来的《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中都没有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过反驳或批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判断:即使《卡尔弥德篇》属于柏拉图早期作品、反映的是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观点,但至少柏拉图在后来并没有对其否定,而是认同和接受其观点的。由此我们暂且可以以《卡尔弥德篇》《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为文本依据,综合考察柏拉图关于节制的思想观点。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卡尔弥德篇》中的节制思想可谓雏形,发展到《理想国》是谓成熟。由于其余篇章中柏拉图虽曾谈及节制,但节制都不作为其论述的主要目的,其中涉及的节制内容大多是依据《理想国》中探讨过的节制美德对论述目标做指向性发挥,因此本文对柏拉图节制思想的归纳梳理,以《卡尔弥德篇》及《理想国》为主要文本依据,以其他篇章作为补充。
如上文所言,目前学界对柏拉图节制美德内涵的界定大致可分为“统治”(节制是理性对欲望、快乐等的绝对控制)、“适度”(节制是理性对部分欲望、快乐等的控制)、“和谐”(节制是欲望、快乐等非理性因素自愿服从理性统治而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三个向度。本文认为:“绝对统治”“适度控制”的维度,体现不出柏拉图节制思想中美德协调性的特点,“和谐”的维度更接近于柏拉图对节制的界定,即节制蕴含的灵魂或是城邦内部和谐有序的特点或品质。当然,不是一味“绝对统治”“适度控制”的节制,其之所以蕴含着灵魂或是城邦内部和谐有序品质,在于节制美德具有一个重要前提不容忽略——自我认知。
柏拉图对“自我认知”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卡尔弥德篇》,文中共给予节制七种不同的定义,分别为:“节制是沉着”“节制是谦逊”“节制是做自己的事”“节制是做好事”“节制是有自知之明”“节制是以其自身及其他学问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节制是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显然,后三者都将节制与“知”联系在一起。根据篇幅来看,后三者占据了探讨节制定义的大半篇幅,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柏拉图有认为节制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倾向。其“自我认知”可概括为: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虽《卡尔弥德篇》并未论及城邦的节制,但根据“自我认知”的论断可推:统治者对城邦有着理性的认知,知道自己和他人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并据此进行理性支配;被统治者自知其无治邦之知自然地服从统治者支配。以此来看,“自我认知”将节制上升到了真理与知识的层面,为个人及城邦能够达到“和谐”的层次提供了可能,故而能够摆脱意见而长久的存在。拥有了自我认知,欲望才能自发、自愿地接受理性的统治,理性才能稳定、长久地调控欲望,欲望才能在激情的协助下成为理性的助力,理性、激情、欲望同心并力,使个人及城邦达至正义。上文提到,有学者将节制分为“主动节制”与“被动节制”[3]22,这不禁令人心生疑惑:通过外在强制力达成的“节制”还算是一种德性吗?就结果而言,欲望受到了约束,在理性的强制力下选择了服从,最终达到了“节制的”这一状态。但根本上,达到了“节制的”状态并不意味着行为主体就拥有了节制美德,一旦欲望再次回归自由,那么这种“节制”也将不复存在。其所谓的“主动节制”,则因知其知与不知,欲望自发的接受理性的支配,成为理性的助力,进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状态,与《理想国》及其他篇章中的节制思想恰好契合。因此本文认为,正是基于自我认知,节制才具有了其他德性所不具有的协调与和谐,“自我认知”的节制虽在《卡尔弥德篇》的探讨中没有结果,但其在柏拉图的节制思想中是不容忽视的。
《理想国》中关于节制的思想趋于成熟,但也存在争议。柏拉图在第四卷中提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17]150①为方便读者检索,更好的理解柏拉图思想,本文优先引用流传较广的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郭斌和、张竹明翻译的《理想国》,其他篇章优先引用20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王太庆翻译的《柏拉图对话集》,《柏拉图对话集》缺漏部分则引用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晓朝翻译的《柏拉图全集》。为使文章整洁,本文不再使用“史泰非努标码”(Stephanus numbers)对引用的柏拉图著作进行标注。,对节制作出了清晰的界定,被广泛引用。但还有学者将此句表述为:“节制肯定是一种秩序,是对快乐和欲望的某种把握”[18]129。前者仅将“某些”快乐与欲望进行控制,而后者则是对全部快乐及欲望的某种把握,看似差别甚小,实际内含着对柏拉图欲望观的分歧。事实上,柏拉图对欲望、快乐等所持有的适度态度在很多篇章中都有体现,如在《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将欲望比作罐子,有节制的人拥有的是完整无缺的罐子,填满之后就可安心休息了;而无节制的人有的是有裂缝的罐子,他被迫不断地往里装,受苦受累。《法篇》中柏拉图借克利尼亚之口,认为“我们全都必须避免一种无节制的痛苦或快乐的生活,在所有事情上走中庸之道”[19]。广为流传的英文版《理想国》(The Republic)的译者乔伊特(Benjamin Jowett)如 此 表 述:“Temperance,I replied,is the ordering or controlling of certain pleasures and desires.”大意与前者相近,多曼斯基(Andrew Domanski)等学者也沿用了这一表述[20],可见柏拉图并不排斥满足一些欲望,而要求一种适度的欲望。
柏拉图认为,“节制”具体表现为灵魂里“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着天性较差的部分”。[18]129在个人层面,结合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本质是纯粹的理性的认知及其“灵魂三分说”,可以轻易推断出较坏的部分指的是欲望、快乐、痛苦等非理性因素;较好的部分便是理性,因此,个人层面的节制代表着个人理性控制着个人欲望、快乐、痛苦等,即“做自己的主人”。在国家的层面,哲学家因具有治理城邦的智慧代表着城邦中的理性,而“各种各样的欲望、快乐和苦恼,都是在小孩、女人、奴隶和那些名义上叫做自由人的为数众多的下等人身上出现的”[18]151,依据柏拉图“城邦是放大的个人”的观点可推,城邦层面的节制即为小孩、女人、奴隶等被统治者(代表欲望等)服从于统治者(代表理性)的统治。
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节制美德还内含着一种一致性与协调性。他认为,“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里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17]152结合上文节制的具体表现可知,这种一致性与协调性在个人层面表现为灵魂内部理性与欲望和谐共存,欲望与理性的方向保持一致;在国家层面则体现为被统治者自愿接受统治者的统治。柏拉图的节制美德基于其内在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主动地自我控制,自愿地服从统治,它是一种从要求自身的角度出发促使个人与城邦和谐的德性。柏拉图的节制作为个人的德性贯穿城邦的各个阶级,是每个人都可具有、都应具有的美德,个人灵魂的节制与城邦内部的节制共同催生了协调与和谐的秩序。
根据以上的梳理,再对柏拉图的“节制”进行界定时,“控制”“统治”等词语似乎就不再恰当,其中内含的强制意味有悖于柏拉图理想中的“节制”所具有的和谐与协调。因此,本文将柏拉图的节制美德界定为:是使个人自身在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某些快乐及欲望的自我约束而达成灵魂内部及城邦内部和谐有序的一种品质。在个人层面表现为个人理性能够适当地调控欲望;在国家层面表现为个人理性自愿服从统治者理性,通过自我内部调节而导向一种和谐有序的幸福生活。
独特的内涵铸就了与众不同的节制美德。依据柏拉图在对节制美德的论述以及上述对其节制美德具体内涵的分析,可以归结出节制美德的三大特点:“节制具有内部协调的自我约束性”“节制是聚焦欲望的行为准则”“作为底线的节制”。这些特点使得节制美德区别于其他美德,成为了城邦各阶级都应具有的基本美德。
学界一致认为,柏拉图的节制美德即是理性对某些欲望和情感的约束。虽然其他一些美德也内含着对自身欲望的约束,但在目的和手段上与节制美德存在差异。有如勇敢美德,要求战士克服内心对生的向往、死的恐惧,对面对痛苦的自然反应施以约束。而柏拉图的节制美德内含的约束是一种自觉向善的状态,其节制美德内含一种在“谁统治谁”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与协调性,而这两种性质会不可避免地转化为行为主体进行自我节制的主动性。当一个人达到了“节制”这一状态时,他一定是自觉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是一种在认知基础上主动进行的自我约束。而勇敢美德当中的约束性则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人对自身情感、欲望进行约束存在明确的目的,对自身情感、欲望的约束就是为了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约束的手段也不仅是内在的自我约束,也有诱惑、威胁等。因此,柏拉图节制美德内含的自我约束性因其内部所具有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在目的及手段上有别于其他德性的约束性。
柏拉图节制美德的自我约束性也不等同于其他古希腊哲学家节制美德的约束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欲望与情感进行约束的主体。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盲诗人荷马虽在其著作《荷马史诗》中提及节制,但并未从个人灵魂的角度说明拥有节制美德的人如何控制自己欲望。苏格拉底从节制美德对个人身体及其灵魂的关系进行考虑,并将节制与智慧联系在了一起,例如《回忆苏格拉底》中认为不能节制就会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会让人走向相反的方向,《卡尔弥德篇》以及《普罗泰格拉篇》等著作认为节制就是一种知识,是智慧的一部分。而柏拉图的节制思想则是基于其“灵魂的三重区分”展开的,他将人的灵魂分为了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并明确地指出了所谓的节制即是理性对欲望的约束与控制,是理性在主宰着灵魂,这即是柏拉图节制美德约束性的另一与众不同之处。
从节制美德的作用方式来看,节制美德是需要人们聚焦欲望的行为准则。奉行节制美德定然能够在个人灵魂层面以及城邦治理层面构建一种好的秩序,能够使人在个体灵魂层面自如地使用理性调控自己的欲望,也能够使个人在城邦中自愿的接受统治者理性的安排。这种秩序需要个人与城邦长久、稳定的控制自身欲望进行维系,极端变换的行为不是节制的行为,也无法在个人灵魂以及城邦中建构和谐的秩序。唯有个人聚焦欲望,将节制作为自己行动的价值指引原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曾懈怠,才能使个人灵魂内部和谐有序,进而达到城邦节制。柏拉图在与阿德曼托斯的对话中讲到:“今天是饮酒、女人、歌唱,明天又喝清水,进行严格规定的饮食;第一天是剧烈的体育锻炼,第二天又是游手好闲,懒惰玩忽;……。他的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17]338”柏拉图的节制美德类似一种策略生成机制,人们拥有节制美德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节制美德都能使个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并给出适度且适时的导引,每时每刻都指导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节制美德区别于勇敢等仅在特殊时刻才能得以体现的美德。可见,唯有持之以恒地聚焦欲望,践行节制美德,个人或城邦才能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
作为行为准则的节制虽区别于勇敢等美德,但易与正义产生混淆。节制与正义的关系本身即存在争论,罗朝明和王晓涵等部分学者认为节制即正义,特别是从其作用方式来看,都可视为一种行为准则。[10]104-105但从作用对象的角度分析,节制则是区别于正义,呈被包含与包含关系。在柏拉图的“灵魂三分说”中,节制对应的是占据灵魂大部分的“欲望”,欲望接受理性的制约即为节制;而正义对应的是灵魂中“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有序即为正义。首先,就作用对象而言,二者存在区别;其次,就结果而言,虽然节制与正义的行为准则同可导向灵魂及城邦的和谐有序,但节制美德是从“维护秩序”的角度出发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正义美德关注的则是行为的“合法性”,二者不可相提并论。且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柏拉图如此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理想城邦时只提出了四种美德,因此这四种美德必定具有排他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节制不同于正义。因此,节制与正义的关系仅有一种可能,即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从达成条件来看,节制要求“欲望接受理性的制约”是达成“三部分各司其职”的前提条件。换言之,节制是正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一个人若是正义的,那一定是节制的;一个人是节制的,未必是正义的。可见,节制作为聚焦于欲望的行为准则区别于其他美德,时刻指导着人的生活。
从节制的地位来看,无论是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都将节制美德看做是一切德性的基础。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认为节制美德是一种基础性的德性,是三个阶层都需要具有的基本美德。尽管统治者与护卫者有着对应的智慧与勇敢两种美德,但在柏拉图眼中他们也必须具有节制美德,因为节制美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而使城邦正义。节制美德贯穿各个阶级,将最强的、中间的和最弱的结合起来形成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也正是节制美德具有此般的基础性,才使得其他美德的实践都离不开节制美德。节制美德中“引导被统治者自愿服从统治者理性”的内涵构建了“智慧”显能的基础;“对某些快乐及欲望自我约束”的节制是“勇敢”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基于自我认知而产生协调与和谐”的节制为个人及城邦达成“正义”提供了可能。可见,节制美德是实现其他美德的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作为实现其他美德的“底线”而存在。
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选择节制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自己能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益处,其追求的也是更大的善。苏格拉底能作为柏拉图著作中的代言人,在诸多场合同他人探讨节制美德,毫无疑问,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具有节制美德。苏格拉底只在饿的时候吃适量的食物,只在渴的时候才会饮用饮品,贫穷、简朴几乎成了苏格拉底的代名词。但他如此作为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贫穷,而是因为他有着更高的目的。他认为只有平日里以严苛的标准磨砺自己,才能够在各种情形下行动自如,平日里需求越少则越接近于神,神是完善的,因此越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则越接近于完善。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节制美德与他人展开辩论时,也不止一次提到了节制能带来的更幸福的生活。例如《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认为节制是一个人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虽然节制过程中不像放纵者一样拥有大量的快乐,但也不会因掠夺快乐而感到疲惫。节制的人可以与人亲近,也能够与神亲近,牺牲一些快乐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由此观之,柏拉图眼中的节制美德是能够引导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其他美德得以实现的“底线”,也是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底线”。
节制美德不仅是古希腊理想城邦所重视的美德,也是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美德。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相对和平与安逸的时代,人类虽然不再像以前一样欲望肆虐、强取豪夺,但人们渴求欲望满足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特别是“以欲望的神圣激发为发展动力”的现代社会[21],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自媒体高度普及,人们有了更多的财力、渠道合法地放大自己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公共性开始自我解构,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模糊不清,道德逐渐工具化、资本化,这与人们对理想国度的追求背道而驰,亟须通过涵养节制美德实现自我拯救。
于个人而言,拥有节制美德就意味着拥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有了幸福生活的可能。柏拉图认为,节制是治疗灵魂疾病的良药,它能有效地治疗个人灵魂中的疾病,对不合理的、过分的欲望加以控制,就能使得灵魂纯洁如初,最终实现身体的自由,实现灵魂的有序。当下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诱惑,殊不知糖衣炮弹之下存在着多少能够令人万劫不复的深坑,一条条所谓的“捷径”最终葬送了多少人的美好未来。花呗、借呗等借贷软件本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有节制地使用花呗、借呗等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受各种欲望驱使,无节制地挥霍信用额度,最终难以偿还的案例屡见不鲜。而拥有节制美德则可以有效改善人们追求过度消费的现状,“自知之明”可以促使人们适度消费,自觉节制自身欲望,使生活回归理性。
于社会而言,柏拉图的节制作为一种能够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德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节制美德是全体公民都应具有的美德,它可以通过个人理性以及统治阶级理性控制自身欲望,进一步表现为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使得自己的行为合乎理性,不僭越,不至于伤及他人乃至国家利益。同时,柏拉图节制美德还强调公共理性对个人理性的修正作用,在认知的基础上,个人理性应重视统治阶级理性的建议,对自身行为进行主观能动的修正。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个国家和谐有序;另一方面可以将人导向更大的“善”,进而逐渐加强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因此,弘扬节制美德可以有效改善当下市场主体私欲膨胀、极力追求个人私利以致损害他人与国家利益的状况。节制美德是和谐的内在要求,提倡节制的生活是符合人们发展需求的,也是当下必要的和可行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柏拉图的节制思想就是完满的,可以随意套用的。安斯康姆曾在《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指出,有效的道德概念必定需要与之匹配的道德语境,过去的道德语言于今天而言是有害的,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净化。[22]柏拉图所追求的节制是服从理性统治,体现在服从神的意志与服从理性的统治两个方面。服从神的意志主要在于服从于上天赐予的技艺与身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艺所长而不志于改变自己的阶层。服从理性的统治体现为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统治持“自愿服从”的态度,即在对谁统治谁的问题上保持一致,愿意依据统治意愿行动,同时服从个人理性。虽然柏拉图的统治思想看起来并不独断,对集中力量、促进城邦发展与进步大有裨益,但这一理论建立在神与统治者即为理性的伪命题之上。柏拉图的统治思想造成了由欲望接受统治到个体选择权利被剥夺的嬗变,而这种自主选择的权利恰恰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批判吸取和发扬节制美德,不断以理性净化人类无尽的欲求,人类才能得以全面解放,人与自然才能真正的和谐共生,最终过上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