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岳送
(岳西县田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 岳西 246681)
玉米是岳西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及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品种的更换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文中主要对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种植户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1.1.1 发病特征
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遭受危害的植株出现明显矮化,节间变短,并且顶叶簇生,叶片短、宽僵直,呈浓绿状,另外,有蜡白色、粗细不等的条状突起出现在叶片与叶鞘叶叶脉上。病情较轻的植株,雄穗无法正常发育,散粉较少。病情较重的植株多无法抽雄。染病植株出现明显矮化,同时根系变少、变短,和健康植株相比,生长高度在其1/2以下,容易从土中拔出,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灰飞虱是导致玉米粗缩病毒传播的因素,人工、土壤和种子一般不会传播疾病,玉米植株上的灰飞虱在取食过程中,便会导致病毒传播,引发病害。灰飞虱每年发生5~6代,主要以若虫在禾本科杂草、小麦、大麦上越冬,第一代灰飞虱成虫在春季取食越冬寄主并获得病毒,逐步向玉米植株上迁移,5月—6月是迁移的高峰阶段。夏季在玉米与杂草上的灰飞虱大量繁殖,并伴随玉米的成熟,向禾本科杂草进行迁移,秋季再迁移到小麦田,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和麦苗上越冬,每年如此。灰飞虱在病毒传播过程当中,对于玉米生育期不具有选择性,特别是生长较大的植株上害虫数量更多。玉米苗期—6叶期发病率更高,病情严重,6叶期后由于植株抵抗力不断增强,即使发病,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1.1.2 农业防治技术
①将田间杂草全部清除。秋季收获之后及时开展灭茬工作,认真清除各类杂草,避免灰飞虱以及各类越冬越夏寄主导致病毒传播,控制玉米粗缩病带来的不利影响;②加强灰飞虱防治,避免造成病毒传播。冬前利用除草剂防除麦田各类杂草,春季小麦拔节阶段,做好红蜘蛛和越冬代成虫防治工作。小麦抽穗之后,与防病治虫相结合,开展一喷三防,有效防治第一代灰飞虱;③在做好间苗定苗工作的同时,将发病植株及时拔除,以免引发病毒传播。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科学灌溉与施肥,提高玉米植株抵抗能力,有效减轻病害;④首选具有较强抗病力的优质玉米品种,适期科学播种。并做到科学布局,不可大面积种植单一抗源品种。针对玉米粗缩病以玉米幼苗阶段发病率高的特点,应当合理调整播种期,进而减少灰飞虱造成的大面积传播,控制玉米粗缩病带来的不利影响;⑤控制毒源,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将玉米田及周围的杂草全面清除,有效破坏灰飞虱栖息场所,与间苗定苗工作充分结合,把病株拔出并销毁;⑥科学施肥与浇水,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概率。
1.1.3 化学防治技术
控制和减少灰飞虱造成的病毒传播,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①药剂拌种与包衣。玉米种子利用包衣剂或内吸杀虫剂拌种包衣,对控制和减少苗期阶段的灰飞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控制和减少病害传播;②苗期阶段喷药杀虫,玉米播种前后以及苗期阶段,利用药剂(如10%的吡虫啉)对玉米苗和周围杂草进行喷药,控制和减少病害,喷药过程当中应做到均匀周到,才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玉米粗缩病发病早期阶段,可运用1.5%的植病灵乳油或者20%的病毒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每7 d喷施1次,连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1.2.1 大斑病
该病又称之为玉米枯叶病。主要对米苞叶造成危害,并引发叶片、叶鞘病害。该病由于病残体上的菌丝和孢子对玉米植株造成侵染所发病,新生孢子常常经过气流与雨水造成传播。该病发生早期阶段,有青灰色的斑点出现在下部叶片上,并不断发展蔓延,表现为长梭状,湿度较大时病斑中部分布大量霉层,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导致叶片枯死。
1.2.2 小斑病
对玉米叶片危害严重,该病病原是病叶上潜伏的菌丝体越冬成为侵染菌源,上年田间的病残体是引发玉米小斑病的重要载体,而且一些种子也携带有病原,增加玉米小斑病发病概率。在温度处于20℃~30℃,相对湿度90%时,大小斑病传播较快,而且洼地和种植密度较高的地块发病更为严重。
1.2.3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①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并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做到不同品种合理搭配,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带来的不利影响;②田间管理。降雨较多的时节,需及时排除田块当中的积水,合理控制田间温湿度。科学施肥,保证玉米生长过程当中养分供应充足,提高玉米植株抗病能力。对于抗病能力弱、种植密度大、曾发生过玉米大小斑病地块,及时运用井冈霉素、枯草芽班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喷洒,也可选择肟菌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3)药剂防治。大斑病发生早期,可运用5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也可运用800倍液75%的百菌清喷施防治,间隔7 d喷施1次,持续应用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小斑病发生早期阶段,可运用6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防治,也可用800倍液25%的苯菌灵乳油喷施防治,间隔7 d喷施1次,持续用3次,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1.3.1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病情较重时,对玉米苞叶、果穗及熊花造成侵染,发病早期有长形或者卵形褐色小疱散生在叶片两面,之后小疱发生破裂,并有粉末状铁锈色夏孢子散出,后期病斑部位出现圆形或者近圆形的黑色凸起,发生开裂之后露出黑褐色的冬孢子。7月—9月降雨天气较多,发病也较为严重。种植密度大、光照通风不良的洼地发病率较高。
1.3.2 药剂防治
利用药剂防治玉米锈病过程中,应做到早防早治,在零星发病时就及时运用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1 500倍液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病情较重的,间隔10 d喷施1次,持续防治2~3次,直至病害得到控制,最大程度避免病害扩展蔓延,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玉米螟幼虫主要取食玉米嫩叶,进而导致玉米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阻碍玉米植株健康生长。成虫主要危害玉米茎杆与果实,引发植株无法正常生长而发生死亡,导致玉米出现大量减产。
2.1.1 农业防治
一是控制和减少越冬虫源数量,运用各种措施在越冬幼虫化蛹之前将其杀灭,可将秸秆作为饲料、燃料或沤肥等使用,能够将大多越冬虫源有效杀灭,控制和减少第一代螟虫造成的危害;二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玉米耕种制度,将匍匐型的绿豆等农作物合理种植于玉米田块中,能够大幅提高玉米螟卵赤眼蜂的自然寄生率,减少玉米螟带来的危害。
2.1.2 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一般于玉米螟化蛹前15 d左右进行封垛,封垛过程当中,首先对玉米秸秆体积进行详细的计算,根据100 g/m3白僵菌粉进行喷洒,喷雾器药箱中加入白僵菌粉,喷粉管插在玉米秸秆垛中,启动喷雾机3~5 s,并对秸秆垛四周全面喷洒1次。
(2)释放赤眼蜂:当越冬玉米螟达到20%蛹化率时,后推10 d左右便可第一次释放赤眼蜂,间隔7 d左右后,再进行第2次放蜂,共释放2次。每0.067 hm2按 照1.5×104头 进行释放,首次为0.7×104头,第二次为0.8×104头,释放点每0.067 hm2设置1个。在放蜂点,选择一颗玉米植株,挑选中部叶片撕开一半,将其卷成筒状,之后运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圆筒内即可。
(3)BT乳剂(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每0.067 hm2运用200 mL BT乳剂(苏云金杆菌),根据0.4∶1∶10的比例配比药、水、干细砂形成颗粒剂,也可兑水喷雾。
2.1.3 化学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期,运用康宽+噻虫嗪+吡虫啉进行喷施,不仅对玉米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的防治玉米蚜。并且在相同时期运用咪唑嘧菌酯、醚菌酯+苯环唑类药剂喷洒,对玉米大斑病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防治作用。另外,还可根据每1 hm2应用3.75 kg 3%辛硫磷颗粒剂配合100 kg细砂进行丢心,也能起到明显的防治作用。
2.1.4 物理防治
玉米螟具有趋光性特性,可运用杀虫灯进行诱杀。针对亚洲玉米螟,6月左右,是越冬成虫羽化阶段,设置杀虫灯进行诱杀,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还可运用性诱剂进行诱杀,或者采用迷向技术开展防治工作,选择玉米螟栖息地和交尾场所,设置性诱剂或诱捕器有效诱杀玉米螟,可有效提高防治成效,减少害虫带来的危害。
玉米生长过程中,时常遭受黏虫带来的危害,黏虫不仅食量大,而且食性杂,对玉米叶片危害极大,大面积发生时,会导致玉米叶片短时间内被啃食干净。5月—6月,气温较高,再加上降雨因素影响,温、湿度同时增大,黏虫发生严重。同时大面积发生的二代黏虫,多属于远距离迁飞所引起,不仅影响玉米植株健康生长,还会对玉米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防治过程中,可运用药剂进行防治,一般针对3龄幼虫,可选择20%的杀菊酯乳油进行喷湿防治,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运用1 500倍液5.0%的灭扫利喷施入防治,还可选择2 500倍液10%的大功臣喷施防治。此类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基于岳西县玉米种植实践,针对几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论述能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作用,有效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避免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