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启超
(福建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使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的步伐,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好转。在深入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明确了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为生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完善生态文明体系的过程中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塑造了文化灵魂。在建构新时代生态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党从多方着手为建构科学的生态文化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注重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学融合西方生态文化的积极成果、把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相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优秀文化,为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中华生态文明绵延不绝,中国先贤充分尊重自然,民众敬畏自然而后顺时而为。先秦以来,儒家、道家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儒家追求“天人合一”,坚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强调万物与人为同类,人与自然应当一体共生;在对自然规律的充分尊重上,提出谷物播种不违农时,捕鱼不可渔网过密,砍伐树木不可无季节之分。道家以其朴素的辩证法对世界的本源进行思考,并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创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万物生生不息,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道家还主张敬畏生命、关爱万物,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产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建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实践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出现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精华,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从方法论和实践观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新时代的阐释和运用。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从系统治理的要求出发,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进而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外在的共存,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明确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1版。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中,包含着“绿水青山”的生存环境要求,体现出孔子所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情趣等。这些思想观点既是对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创新性应用,也充分把握新时代人民美好生产生活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开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面临愈来愈突出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以及物种锐减等生态危机,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造成大批无辜民众病亡。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对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进行批判,形成了一系列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等文化观念。从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角度来看,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在于对待自然关系的二元思维,在资本推动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思想上将人与自然相分离和对立,在实践过程中则是不断地掠夺自然,把社会财富的增加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尽可能多的转化上,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承载能力。
我们党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同时,始终坚持对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反思西方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老路,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应探索走一条环境保护的新路。”(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71页。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之所以在中国走不通,不仅在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过大,对比经济增长和环境成本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本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所以很难走出一条构建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既着眼于不断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也持续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反思西方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充分吸收了西方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解放生产力、快速推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不少的资源环境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出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用科学发展观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治理战略和治理手段。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建新时代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根本性地解决了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第1版。“两山论”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改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根本改变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打开一条通道,指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一发展理念指引下,近十年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根本好转,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价值观进一步培育,生态道德水平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实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向前发展。
“生态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意大利著名学者A.佩切伊提出来的,1986年,余谋昌教授将这一概念引入并开启我国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系统总结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的成果和不足,深入探索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对生态文化的科学认识,为建设生态文化的实践活动奠定了重要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引领。概括起来,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的培育为其核心和准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新时代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化即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有机统一。生态文化是以人为主体、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文化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切活动与成果。(5)林坚:《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向》,《国家治理》2019年第5期。就其表现形式而言,生态文化既可以理解为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也可以更加细化为生态行为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等。如果说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生态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则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对于什么才是人的真正生存需要,如何更高质量地生存以及未来实现怎样的发展等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遵循,这包括人如何对待自然的自然观,人如何看待财富积累的财富观,人如何满足生存需要的生存观,人如何营造优美生活环境的治理观以及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的发展观等方面,同时包括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充分渗透了生态文明理念的物质成果等。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生态文化的根本或者核心在于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生态价值观为引领和支撑,生态价值观正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的思想行为如何取舍,对人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生态要求的评判,以及对人的言行进行生态性调节等的思想观念的总和,包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以更加平等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看待自然的价值,如何以此为指导来规范公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导向和行动标尺等。我国新时代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于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回应时代需要、推动时代进步的生态价值观念,其基本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等等,这些共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化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遵循。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要坚持命运与共的理念,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延续大自然的“命脉”。“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求是》2013年第22期。“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求是》2013年第22期。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角度来看,“两山论”要求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内容,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巨大价值。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上,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等。这些价值观念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导向,规范着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性质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党和国家的文化自觉愈加显著、文化自信愈加坚定、文化建设成就愈加卓越。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塑造了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传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我国文化体系枝繁叶茂,生态文化大放异彩。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内容的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成就,体现了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助推美丽中国的目标理念深入人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产生更高级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级别的文化形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和美好愿望。当前,资源和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复苏和社会治理面临更大困难,而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巨大成就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中国生态文化建设所彰显的是一个全景式的系统,包括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不断提出,包括不断丰富和拓展的生态思想内容,以及生态实践进程中所凸显的生态文化的价值要求等。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向的生态文化是我们进行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也为新时代我国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观念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体系是一个全面的整体,其中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生态人居体系等多个方面。就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来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载体,而生态文化则是生态文明的内核。(9)尚晨光、赵建军:《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2期。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又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生态文化的内容,促进生态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从发展理念来看,两者都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在全社会倡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从追求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更高级、更复杂、更进步的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而生态文化则构成了生态文明这一高级社会形态的文化核心要素和重要思想基础。
在其内部性的要素协同作用中,生态文化对于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具有重要的功能。就生态文明体系各部分的关系来看,生态文化为生态经济体系提供价值遵循,为生态制度体系提供思想导向,为生态环境体系提供精神支撑,为生态人居体系提供心灵归宿。生态经济体系的发展能够使生态文化体系获得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生态制度体系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而生态环境体系和生态人居体系建设又构成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目标,几方面相辅相成,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的共同构成。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表明:确立生态文化理念,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能够更加广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又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丰富和深入发展了生态文化的科学认识,特别是从生态文化的本质规定、价值引领、功能指向、时代把握和全球治理等角度和方位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不仅是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也为生态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化是超越传统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生态文化的人类新的文化形态。从生态文化的本质性规定来看,生态文化除了具有人类其他文化的普遍性特征以外,还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开放性等特征。生态文化是一种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发展中实现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生态觉醒和社会适应。(10)林坚:《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向》,《国家治理》2019年第5期。这种生态觉醒和社会适应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与中国传统天人关系的认知有所不同。过去受科技水平发展限制,传统天人关系不可避免还带有朴素猜测的成分,而新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建立在对资源开发程度、环境承载能力、污染和排放处理、环境修复评估等各方面的科学评估之上的。从实践性来看,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突出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生态文化的建构过程就是对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密切关注和回应,面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从根本上厘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其先进性来看,中国新时代生态文化完全跳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本质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藩篱,也彻底改变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所谓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困境,而是非常明确地提出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以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为其核心目标追求。从开放性来看,人类对良好生态的需求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我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无止境,生态文化的内容和本质性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更加丰富多样的创新性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观念成为具有深刻价值意蕴的新型发展观念,也就是对于什么是发展价值、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的深刻思考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1)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第1版。的重要论述,解释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指出了生态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将生态的价值实现和人的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起来。这一重要论断所阐释的是一种关于价值实现方式根本变革的新型发展观,也指明了人类生存根本的价值旨归。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文化建构了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为整体考量的新思维范式,提出了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生的新价值理念。(12)方世南:《美丽中国——新中国70年70人论生态文明建设》,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9年,第225页。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价值实现是内在一致的,人的价值实现不是凭空而来,必然要与自然建立一定的联系,在注重人的价值实现的时候,如果忽视了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价值实现,那么人的价值就成了抽象和虚无,反过来如果只注重生态价值而忽视人的价值,那么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价值创造的主体,进而也失去了获得价值的最终意义。换言之,只有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展开才是人的价值本质的真正实现。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生态文化就其直接功能来说,旨在指导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态文化的指导下,按照自然规律主动调节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寻求人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以最终能够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为目标。党的十八大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而且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文化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相比较其他几个方面,生态文化建设不是单独进行的,生态文化的功能作用发挥也需要渗透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之中,并受其制约。生态文化所提出的人对自然价值的正确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为未来新的文明形态的发展指明方向,但是要形成新的文明形态所要求的发展态势,就需要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生态文化发挥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功能。此外,在生态资源观、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生态文化在批判传统资源观的同时构建了生态资源观,这不单单把进入物质生产过程实现价值转移的自然物看作是资源,同时认为自在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对比普通的产品,良好生态可以提供广泛的共享,而共享才是最普惠的民生。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生态文化服务于我国整体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以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公众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养成生态行为规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建构起适应新时代需要、反映新时代特点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与人类生产力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密切相关,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是新时代人类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文化。(13)黎书、廖芷蘅:《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价值》,《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0期。当今,科技更新速度加快,人类社会变革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遭遇危机,由此带来的生态困境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要走出困境从根本上需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充分回应时代之问、着力解决时代之需的过程,也是一个立足时代发展现实,大胆扬弃、守正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立足于中国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和丰富的生态智慧土壤,深刻总结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积极汲取和借鉴当代国外一切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相关的优秀文明成果,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新时代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并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注重将其现代化,对待西方的生态文化思想方面,以扬弃的态度使之中国化,并注重解决好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化特点的差异问题,以更好地实现文化借鉴的有效性。生态文化的建设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密切关注时代所需,积极实现创新创造的生态文化,才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好坚持生态文化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原则,让中国生态文化日益丰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积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的同时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化建设作出了中国贡献。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既坚持中国特色,又做到了兼容并蓄,融通中外。新时代中国生态文化主张以整体性、系统性角度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处理,在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倡导构建广泛的地球生命共同体。在未来,中国或将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转变成贡献者、引领者。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回答了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是我们党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顺应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格局下的原创性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世界贡献和人类关怀。
目前,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追求。这需要我们树立生态文化自觉、坚定生态文化自信,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勇于创新,共同绘就人类生态文明的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