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价值与意义

2022-11-22 01:31吕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名录公约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一届世界遗产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会议,由于2020年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在2020年召开的大会不得不暂停。2021年疫情并未结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已采用线上召开的方式,并处理2020、2021两年的世界遗产事务,会期也从原来通常的10天延长到15天。

作为在这样特殊情况下召开的大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福州宣言》中强调了“充分赞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显著进展,认为其通过推动相互尊重文化特性和理解多样性文化表现形式,促进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与国际理解,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重申须秉持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加强在环境、经济、促进公正、和平建设包容性社会等可持续发展不同领域的国际合作,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有机融合,以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总体目标,关注于世界遗产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区及与遗产相关产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遗产过度开发利用、武装冲突等主要挑战;呼吁加强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之间的协同;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应对世界遗产面临的挑战;敦促利益相关者和社区更广泛地参与,加强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之间的联系;加大对有需要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建立平衡、可信的《世界遗产名录》;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强面向青年人的世界遗产教育和知识分享。同时提到202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将迎来50周年的庆典,提出以此为契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促进世界遗产保护。

如果把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一个回顾世界遗产发展节点,来认识《公约》在这50年中的发展变化,审视今天的世界遗产与1972年人们所设想的世界遗产之间的差别,展望未来50年,甚至更长时间下,世界遗产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富有启发性的事情。

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公约》20年的实践进行了评估,2002年庆祝《公约》30周年时,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的《布达佩斯宣言》提出了4项基本目标:①建立具有代表性和区域平衡性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加强名录的可信性(credibility);②确保对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conservation);③加强世界遗产申报和理解,落实《公约》的能力建设(capacity-building);④通过交流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参与和支持(communication)。《布达佩斯宣言》提出的这4个目标构成了世界遗产的4Cs全球战略。它表明了,在《公约》进入21世纪时,人们对其所面临挑战的理解和认知。4Cs战略在2007年时进一步增加了关于社区(community)的内容。新西兰在提出这一动议时表示:“遗产的识别、管理和成功保护必须尽可能在人类社区的有意义参与下进行,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益冲突。这样做不应该违背当地社区的利益,也不应该排斥或忽略当地社区”①World Heritage Committee.Proposal for a ‘Fifth C’ to be added to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EB/OL].(2007-05-23)[2022-04-10].https://whc.unesco.org/archive/2007/whc07-31com-13be.pdf.。对社区这一概念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定义是“涉及所有形式的非国家行为者”“包括土著、传统和/或当地人等群体……他们可以被描述为社区团体、部落、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和/或地方管理者”①。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遗产方面的考虑,也在于有助于实现联合国新千年宣言的基本目标—结束极端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表述表现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在21世纪已经超出了遗产保护本身的意义。这种变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近年《公约》的实施、影响着世界遗产各相关方面的冲突和博弈。

从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角度看待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各种现象,或许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

1 可信性

如何使《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更强的可信度的核心在于:确保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这一问题始终是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理论层面,需要解决作为突出的世界性(普遍)价值与特定文化背景下对遗产价值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突出普遍价值与尊重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对《公约》认知水平、遗产价值阐释能力存在差别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新的世界遗产申报环节中,列入会议议程的36个项目,最终34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前咨询机构推荐列入的项目为22项。尽管部分项目是因为申报文本或保护管理状况的原因没有得到咨询机构的推荐,但这样的数量差异仍然反映出咨询机构和缔约国或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对申报项目的突出普遍价值的理解有所不同。无论世界遗产委员会还是咨询机构都认识到这种差异对《世界遗产名录》可信性的影响,也都试图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合这种分歧,消解这种分歧对《世界遗产名录》的影响。在第44届大会通过的2021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 操作指南》(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特别增加了关于正式申报世界遗产之前的预审程序,希望通过这一前置程序,从缔约国的角度弥合与咨询机构对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分歧:对咨询机构而言,可以借此帮助缔约国提高申报文本的质量;对于委员会而言,可以把咨询机构与缔约国之间的分歧消弭于正式申报之前。但这一程序又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在受到资源严重制约的现实情况下,预审程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2 保护

遗产的保护状况一直是世界遗产大会的核心议题。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关于遗产保护的状况看,保护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会上关于大堡礁保护状况的讨论反映了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大堡礁这样的自然遗产不仅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利物浦海上商城”这一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由于滨海地区新的城市建设“严重威胁”了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不可逆转地损害”了遗产的完整性,在这次大会上从《世界遗产名录》上除名。与2009年从《世界遗产名录》上除名的“德累斯顿易北河谷”项目一样,二者都反映了城镇类遗产在当代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尽管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城镇类遗产是数量最为庞大的遗产类型,但保护的复杂性与困难却从这一遗产类型出现起就一直困扰着城镇管理者、保护专家及相关社区。这种关于现实生活与城镇类遗产保护的关系,从1987版的《操作指南》就开始有特定的内容进行讨论。教科文组织2005年的《维也纳备忘录》、2011年的《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也都从方法上讨论了这类遗产的保护问题。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相关咨询机构也通过庆祝《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10周年+的活动,交流了通过城市历史景观的综合性方法对历史城市进行保护的案例和经验,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特别是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历史城市保护面临的愈加严峻的挑战。令人疑惑的是,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的2021版《操作指南》中删去了包括历史城镇、文化线路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遗产类型的相关内容,这将影响对这些特殊类型遗产保护问题的探讨。

3 能力建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力建设的迫切性进一步凸显。这种能力建设不仅包括传统的对遗产的辨识、遗产价值的阐释、申报文件的准备、保护管理规划、风险管理、遗产监测技术等相关内容,更使得数字技术、相关行业(如与遗产相关的旅游业)应对疫情影响下的行业状况,以及通过与遗产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社区应对变化的能力,都成为能力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世界遗产中心在提交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在第三轮定期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以非洲和亚太地区为代表的针对定期报告编制的工具和方法的培训,帮助遗产地管理人员提高了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遗址,更好地应对保护和管理方面挑战的能力。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中国方面与世界遗产中心组织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迈向未来的中非合作”的边会活动,是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中非世界遗产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的延续。中国和非洲之间在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在促进双方共同提升遗产保护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基于世界遗产的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加强了相互理解,为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4 交流

在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对话与交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2021年中期战略强调了遗产在“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平、从危机局势中恢复以及发展战略”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2021年中期战略[M].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24.方面的作用。世界遗产作为一个人类保护共同遗产的平台,发挥了将缔约国、政府、社区及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凝聚在一起的作用。基于尊重遗产所表达的多样性的对话和交流也涉及了各个方面的合作。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多个多国合作的跨境项目反映了在遗产辨识与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欧洲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其中“欧洲温泉疗养胜地”项目包括了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7个国家;“慈善定居点”项目是比利时、荷兰合作的项目;“罗马帝国防御体系”分为2个段落,分别由奥地利、德国、斯洛伐克以及德国和荷兰联合申报;随着波黑、捷克、法国、北马其顿、波兰和瑞士加入“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扩展项目,这一项目包括了18个国家,成为涉及国家最多的世界遗产。

在亚太地区,“韩国滩涂”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候鸟迁徙途径的区域,与2019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渤海沿岸候鸟保护区(一期)”和正在准备进行申报的“黄渤海沿岸候鸟保护区(二期)”项目构成了一个紧密关联的遗产体系,为两国在遗产保护合作方面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在世界遗产中心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大学的遗产教育以及在遗产教育方面广泛的国际合作。大学作为遗产教育的平台无疑对促进在更大范围内传播遗产知识、促进关于遗产的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社区

对社区的关注是建设包容性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更是教科文组织通过遗产保护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泰国“岗卡章森林保护区”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

“岗卡章森林保护区”是一个多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这些濒危物种包括8个全球濒危鸟类物种、极度濒危的暹罗鳄、濒危的亚洲野犬、爪哇牛、亚洲象、缅甸陆龟和靴脚陆龟,是一处具有极为重要的自然遗产价值的遗产地。这个项目从2015年起,曾多次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申遗过程中由于政府将当地村落迁出保护区而引发极大的争议,并成为这一项目无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泰国宣布再次调整了遗产区划,并表示通过以总理为主席的国家土地政策委员会,重新确认了当地社区的土地权利,采取改善当地社区生活条件的措施,这一项目才得到了大部分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的支持,最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社区和土著居民的权利在“岗卡章森林保护区”申报过程中被当作了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

世界遗产中心的工作报告显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相关的信托基金、教科文组织挪威合作项目、教科文组织荷兰信托基金、中国政府非洲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基金等分别对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科特迪瓦、几内亚的社区参与遗产管理项目提供了支持。荷兰信托基金与教科文组织的喀土穆办公室合作,通过培训项目加强社区对遗产相关旅游活动的参与,通过制定规划,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韩国信托基金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南亚地区组织培训,促进加强当地社区发挥在遗产地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作用,通过提高认识、对话和宣传,帮助当地社区与遗产地及管理当局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鼓励所有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德国政府也在哥斯达黎加支持了一个促进当地年轻人参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项目。

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不仅是社区在遗产保护、管理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性别平等也在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中得到了强调。不难看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迎来《公约》的第50个年头之际,世界遗产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遗产保护的作用从保护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更进一步延伸到促进社会公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如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那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文化的维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遗产的领域,无论是以社区为基础的遗产保护与管理,还是通过交流、对话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建设和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2012年,在庆祝《公约》40周年时通过的《京都愿景》提出:只有通过加强人与遗产之间的关系,在尊重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结合有形和无形的方面,面向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期待的未来”。显然,对今天的世界遗产和人类社会而言,这样的愿景仍然值得期待和为之努力。面对流行疫情和战争造成的更为撕裂的世界,以及由于发展的竞争给遗产保护带来的巨大的挑战,通过《公约》的共同目标弥合分歧,把人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将成为今天《公约》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

值此《公约》50周年之际,把“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呈现给读者,这是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团队10年来持续以观察员身份,现场深度报道、系统研究世界遗产相关内容,并针对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反映的世界遗产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形成的重要学术成果,是团队成员更新迭代,磨砺成熟的一次总结。孙燕和解立合作完成的《浅议2021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修订》,从世界遗产保护的总体理念和实践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非洲优先”是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领域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田芯祎完成的《世界遗产视角下非洲优先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021年后非洲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情况分析》,聚焦领域前沿问题,文章对非洲世界遗产的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两项热点案例分析,针对格但斯克船厂申遗项目被不定期推迟而重新引发的有关冲突遗产的讨论热潮,以及利物浦海上商城项目除名而引发的遗产城市保护与发展问题,解博知和尚晋2位作者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最后一部分是两篇观察评论性的文章,魏青通过《从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观察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新趋势》一文,回顾了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通过对第4届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的细致分析,讨论了论坛对世界遗产全球合作网络形成的推动作用。田芯祎、陈凯、孙燕3位作者合作完成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热点回顾》,梳理大会热点问题和近期世界遗产领域发展趋势,作为本次专题的综述性总结。

期待广大读者一起参与关于世界遗产的研究和讨论。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名录公约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图书借阅公约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什么是世界遗产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参展商名录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