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
——以上海市杨浦滨江地区为例

2022-05-16 07:0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杨浦滨江旧址

沈 山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 200000)

工业遗产是见证工业时代经济社会、产业水平、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物质载体。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从以标准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转变为以知识和创新为特征的后工业生产时代。世界范围内很多城市的工业遗产片区如何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退二进三”“旧城改造”浪潮中,许多位于城市中心的老工业区面临关、停、并、转的结局。这些工业遗产该何去何从?如何保护?如何利用?成为文化遗产、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房地产等领域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上海杨浦滨江为例,探讨在后工业时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在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改造和转化老的厂房、仓库、生产设备等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和内容,通过重组升级、环境修复、变更功能等方式,平衡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改善城市风貌,促进城市产业转型。

1 上海杨浦滨江

杨浦滨江位于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岸线东端15.5 km区域(图1)。在20世纪上半叶,这里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基地,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认为是“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博览带”。2002年,上海启动黄浦区两岸地区开发。到2017年年底,黄浦江两岸45 km滨江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杨浦滨江南段暨整条杨树浦路5.5 km沿江岸线也全面开放。在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中,杨浦滨江的功能定位将从一个老旧工业区转型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生态景观和休闲游憩为主导的复合型滨水空间。2020年9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图1 上海杨浦滨江区位图(来源:杨浦区文物局)

1.1 杨浦滨江的工业遗产

杨浦滨江狭长地带内,沿水一侧集中分布着码头、仓库、水厂、电厂、船厂、煤气厂等大型封闭式厂区,形成一条高度密集且连续蔓延的工业带。这里有最早的机械造纸厂—1882年建成的上海机器造纸局,最早的工业自来水厂—1883年建成的杨树浦水厂,最早的外商纱厂—1896年建成英商怡和纱厂,最多船坞的修船厂—1911年建成的瑞镕船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1913年建成的杨树浦发电厂,远东最大制皂厂—1925年正式投产的英商利华中国肥皂公司等。而与工业带紧邻的城市腹地中,多为早期职工生活区,中间穿插着纺织厂、啤酒厂、印刷厂等轻工业厂区。滨江沿线高耸的封闭式厂房犹如一道隔墙,阻断了城市与滨水的空间联系;滨江内部居住区散布的厂区大都也已停产、废弃,逐渐形成城市空间中的“孤岛”。据统计,目前该区域内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50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7处。这67处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中有38处与工业生产相关。

按照TICCIH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笔者遴选出43处(含没有保护级别的)位于杨浦区滨江沿线的、与工业发展相关的历史遗存,在此基础上,对其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情况展开深入调查分析(表1)。

表1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续表1

滨江沿线的这43处工业遗存中,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原有生产、办公、仓储功能仍在使用的,如杨树浦水厂、上海石化分公司润滑油库(亚细亚火油公司仓库旧址)、定海路桥、杨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公共租界杨树浦救火会旧址)等,这类工业遗产较完整保留了原有外观;第二类是完成建筑改造和功能更新,对这类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通过引入生态、景观、商业、艺术等元素,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工业文化记忆的同时,契合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的需要;第三类是已经停止生产活动,目前处于空置或土地收储阶段,如英商怡和啤酒厂旧址、周家嘴路4395号冷库、华胜印刷厂旧址、瑞镕船厂旧址。政府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环境整治需要,这类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纳入整个城市发展规划中。

1.2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

丰富而独特的工业遗存是杨浦滨江区别于黄浦江其他区段(虹口北外滩、徐汇南外滩)的基本特征,也是塑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形成强大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避免同质竞争,是杨浦滨江整体环境提质升级的关键。在《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也将“推进最大规模的工业遗存转化和最大体量的旧区改造”作为总体目标之一。

1.2.1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保护

2016年1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扩大名单(即第一批119片风貌保护街坊)中,该地段被划定的12片风貌保护街坊均为工业遗存。杨浦滨江南段规划保护或保留的历史建筑总计24处,共66幢,总建筑面积26.2万m2。杨树浦水厂是区域内唯一一处属于工业遗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中被列为重点保护、保留单位。但是,杨树浦水厂长达535 m的防汛墙也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的最长断点。2017年建成的杨浦滨江杨树浦水厂栈桥项目,利用水厂防汛墙外平行江岸设置的拦污网和隔油网,将景观步行桥整合其中,形成公共通道,创造游人可以观赏江景和水厂历史建筑的漫游体验,既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又重塑基础设施和人的关系,实现合理利用(图2)。

图2 杨树浦水厂栈桥照片(来源:作者自摄)

当然,目前杨浦区的工业遗产大多数仅存厂房建筑,很多反映过去生产活动的机器设备都在工厂关、停、并、转的过程中被淘汰、变卖和销毁,造成工业文物的流失,这也使得杨浦滨江的诸多改造后展示场所,大多倾向于商业、艺术、休闲、办公等,而缺少展示此区域工业文明、工艺原貌和生产流程等的内容,值得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加以重视。

1.2.2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

既有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最早出现在ICOMOS澳大利亚委员会于1979年通过的《巴拉宪章》中,指对某一场所的建筑遗产进行适度调整或改造,使其重新用于新的功能,同时通过保留原建筑的结构、外墙和内部材料等,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特征。如果有可能,这种物理干预应该是可逆的。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密集、保存状况不一,因此对具体每一处的适应性再利用,应按照现状、价值、位置与周边关系等因素,在尽可能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多元化地激发其整体活力,避免单一处理。目前,杨浦滨江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实践主要以博物馆/展示厅、生态景观公园、商业办公/创意园等为主要改造类型。

(1)博物馆/展示厅类型。博物馆/展示厅类型是指将工业遗产改造成为文化艺术、传统技艺、科学技术等的公共展示空间。工业遗产具有跨度大、净空高、空间灵活等特点,与博物馆对展示空间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如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铁桥峡博物馆、俄罗斯印象主义博物馆、国内的唐山市城市展览馆、金陵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都是此类型比较典型的代表。

杨浦滨江区域内工业遗产已改造完成的博物馆/展示厅有:上海自来水展示馆(杨树浦水厂厂区内)、王孝和烈士事迹展陈(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灰仓艺术馆(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初心启航”主题展厅(黄浦码头旧址)、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祥泰木行旧址)、中国烟草博物馆(英美烟厂高级职员住宅旧址)、杨浦滨江投资开发公司展示中心(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肥皂博物馆(英商利华中国肥皂公司旧址)、毛麻仓库展示馆和明华糖仓艺术空间。正在或者计划改造的博物馆/展示厅有:涵芬楼艺术中心(永安栈房旧址东楼)、世界技能博物馆(永安栈房旧址西楼)等。改造后带有博物馆/展示厅功能的数量占杨浦滨江区域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总数的一半以上。与国内外其他地方相比,杨浦滨江的博物馆/展示厅类型改造有2个特点:

一是展示空间往往只是大的改造项目的一部分。如“初心启航”主题展厅,位于杨浦滨江起点的秦皇岛游船码头的候船大厅内。100多年前,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6批共计656位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就是从这里登船出发,前往法国探寻救国真理。游客在候船间隙先重温当年的故事,当从这个码头登船出发游览黄浦江时,就像重走了一遍那些寻求新知的赴法学生曾经走过的路。

二是服务于杨浦滨江整体开发规划。国内外大部分工业遗产改造为博物馆或展览馆的案例,是以单体建筑的改造为主,也就是在确定有历史价值的保留对象后,只考虑主体建筑的框架结构、内部空间和建筑表皮等的适用性。但是杨浦滨江工业遗产中的每处改造都是整体滨江景观带的节点,既要考虑日后室内的二次设计,又要顾及滨水空间关系和展示内容的多元选择。在13处博物馆/展示厅中,3处展示与原有产业功能相关的内容,2处展示与历史事件发生地相关的内容,4处展示引入了新的内容,4处改造为公共艺术空间。

(2)生态景观公园类型。生态景观公园类型也是比较常见的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方向之一,通过对区域生态的修复、景观的设计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改善了周边环境,同时满足居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等体验需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波鸿的城西景观公园、盖尔森基兴的诺德斯特恩景观公园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杨浦滨江4处引入景观生态改造的工业遗产为: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杨树浦发电厂)、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旧址(杨树浦煤气厂)、英商新怡和纱厂旧址和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它们虽然曾经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因为燃煤和排放废水、废气、废料,危及周边生态环境。在对前2处适应性再利用的改造中,选择采取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有限介入的策略:一方面,保留105 m的烟囱、鹤嘴吊、输煤栈桥、清水池、灰仓、混凝土墙等各种构筑物;另一方面在尊重厂区原有空间格局、原有地貌形态和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修复。绿地内尽量采用本地物种,配以一些钢结构工业遗存,形成工业和野趣并存的景观环境。利用厂区原有的废弃设备改造而成的旱冰场、深坑攀岩等运动设施,也使其更具有参与性。这样的设计思路与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相一致。

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花园设计是杨浦滨江旧工业区更新策略的亮点之一。英商新怡和纱厂旧址(上海第一毛条厂),在2009年东方渔人码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原有建筑已被拆除,形成一片低洼积水区。设计者利用原有地形,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建成雨水花园,实现渗、蓄、滞、净、用、排6项功能(图3、图4)。

图3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来源: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915847091/1000)

图4 英商新怡和纱厂旧址改造的雨水花园,远处为“怡和1915”咖啡馆(来源:杨浦区文物局)

池底不做封闭防渗水处理,使汇集的雨水可以自由地下渗到土地中,补充地下水,既解决了紧邻大班住宅地势低、排水压力大的问题,也改善了区域内的水文系统,大雨时还能起到调蓄降水、滞缓雨水排入市政管网的作用。通过设置水泵和灌溉系统,湿地中汇集的水还可用于整个景观场地的浇灌之用[1]。

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是建造于1996年的一座寻常仓库,从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角度看,并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最初的杨浦滨江开发的整体规划中,这幢没用保护身份的仓库被列在拆除的名单中。然而也正是由于不受文物身份的约束,加上现有建筑结构本身的“工业性”,给“绿之丘”的改造以更多想象空间(图5)。一方面消解原建筑体量对滨江空间的压迫感,西南和东北方向的斜向阶梯状削切,形成层层跌落的景观平台;另一方面叠加城市功能,构建集景观公园、艺术空间、公共交通、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式垂直利用空间。

图5 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的“绿之丘”(来源:杨浦区文物局)

从废弃的滨水工业用地到绿色的亲水景观公园,通过文物保护专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水利工程师的合作,不仅使工业遗存通过循环再利用获得新生,也以绿色低碳的理念恢复自然生态。

(3)商业办公/创意园类型。考虑到创意产业是用产业来消解艺术和文化的个性特征,使其商品化,而创意园是创意产业集聚的物质载体,从再利用角度来看,与一般商业综合体的展示、交易、办公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这里将创意园与商业办公合并为同一类型。工业遗产通过功能置换转化为商业和办公空间,由于投资小、收益高又不落俗套,成为近年来投资者、开发商在地价较高城市的老工业区改造中的优先选项。德国鲁尔区盖尔森基兴的炼钢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De Hallen项目、西安大华1935、杭州运河天地、北京751时尚设计广场等,都是将工业元素嫁接于商业模式之上的成功案例。

杨浦滨江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90年代在上海市新一轮“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第二产业逐渐从市区退出,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沿线闲置的老厂房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成为商业、金融、科技、办公、文化创意等集聚的空间载体,这也契合杨浦滨江板块“滨江国际创新带,后工业未来水岸”的整体定位。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和东方渔人码头(上海鱼市场)是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改造为杨浦滨江投资开发公司的办公场所,上海新基地创新港创意园(英美烟草公司仓库旧址)、上海波阳创业园(中国版纸制品公司旧址)和尚街LOFT五维空间创意园(上海华丰纺织印染一厂旧址)属于创意产业园。创意园这一类型的改造大多集中于杨浦滨江开发的早期阶段,由于建筑外形、体量契合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地理位置较好,租金又相对便宜等原因而进行了转型,但因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运营,普遍存在建筑改造较为成功而园区实际利用状态不理想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上海滨江产业园(上海电站辅机厂旧址)。

2 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路径

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势必要纳入遗产体系的既定框架下来思考,确保其遗产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但是,工业遗产又有其特殊性。从单体的角度来说,多年来建构起的、主要针对石质和木质文物建筑的既有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不能完全满足工业遗产的需求。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老厂房、老仓库,如果单纯强调冻结式保护,不从规划、用地、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将与区域日益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格格不入。从城市更新角度来说,很多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现存的工业遗产大都分布在老城区,随着当下城市化的加剧,地块开发中的一般老工业建筑很容易盲目走向单一性的再利用或大拆大建,而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工业遗产,又仅仅关注原址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日常保养维护等“固化”式的保护原则。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政府各部门、专家、开发商、原产权所有者、社区居民、公众等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这里尝试探讨城市更新中,类似杨浦滨江等工业遗产较为集中片区的整体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路径。

2.1 分级分类保护利用

2003年《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采取差异对待的方法,即根据保护对象的价值,对“那些最为重要的”应采取严格的“文物式”保护,不允许危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任何干涉,而一般工业建筑则可以进行改造再利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虽然颁布了一些文件,但并没有进入严格的立法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均没有对工业遗产类文物如何保护利用的明确规定。在制订老旧工业区的城市更新方案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分析,明确各个工业厂房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内涵,建筑重要部位和空间特征等,再根据工业遗产价值的高低进行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相应地给出恰当的保护利用策略。

2.1.1 保护类

此类工业遗产承载重要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审美价值,主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保护,如杨浦滨江沿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树浦水厂。在滨江开发中,对它的结构、空间、外观、环境等都尽可能保持原貌,着重于修缮、加固和原材料原技术的运用,确保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这类需要绝对保护的在工业遗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2.1.2 保留类

这类工业遗产在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中占有较大比例,主要包括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区文物保护点,以及其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及人文历史具有明显特色的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对其实施相应级别的保护修缮后,可在保留其主要建筑特征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内部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并允许根据建筑现状和使用的实际需要改变其原有功能,使老旧建筑和新的内部空间共同构成新的文化载体。2016年杨浦区对滨江历史建筑做了一次详细调查,挖掘出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共151处、751幢,总建筑面积为47.3万m2。现在,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改造为“怡和1915”咖啡馆、祥泰木行旧址改造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永安栈房旧址改造为涵芬楼艺术中心和世界技能博物馆等,大多数项目都属于保留建筑本体并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的类型(图6)。

图6 杨浦滨江历史建筑分布情况(来源:杨浦区文物局)

2.1.3 更新类

这类老旧工业建筑本身历史、艺术、科技价值均不高,也没有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原真性保护。有些甚至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已经被拆除,只剩下遗址。对它们的更新可以根据区域规划的建设需要,进行较大尺度的改造和新建。例如,没有保护身份的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在改造为“绿之丘”的过程中,对建筑外部形体做了较大的变动;没有建筑本体存在的上海鱼市场,重新打造成为以“渔文化”为主题的东方渔人码头。

2.2 工业用地政策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影响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工厂从中心城区迁出以发展第三产业。城市中心区域的这些或闲置或废弃的工业用地被视为盘活存量用地、挖掘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对象。如《上海市城市总规划(2017—2035年)》中指出:工业用地总面积要在2035年之前的20年内减少43%~62%。但是,在大部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较少考虑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权的转换问题一直制约着通过功能置换实现工业遗产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一方面,这些工业建筑所在土地的用地性质仍属工业用地;另一方面,大多数工业遗产所在地的使用权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不能进行转让。因此,如何处理工业遗产所在土地的用地性质和使用权,成为政策层面必须要解决和厘清的问题,上海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在实践中探索。

2.2.1 “三不变”政策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是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尖锐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发展最早、最为成熟的工业城市,工业用地大多集中位于城市中心区,且这些工业企业大多是国企或央企,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看到了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外经验,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5年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市中心老厂房为主要空间载体开始集聚[2]。同年的《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一次提出“三不变”的开发方式,“即老厂房、老仓库、老大楼的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三不变”政策是上海对工业遗产再利用中面临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权问题的一次实践。在不变更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前提下,鼓励工业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挖掘闲置厂房的潜质,盘活存量。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2003年的23家,增加到2008年的134家。其中,泰康路“田子坊”、莫干山路M50艺术产业园、重庆南路“八号桥”、周家桥“创意之门”、西康路“同乐坊”等创意产业园区,都是利用老厂房、旧仓库进行保护更新、改造利用的成功实践。

2.2.2 从“转型”到“转性”政策

2010年前后,上海已意识到土地性质和产权不变更带来的很多问题。“三不变”政策路径有利于保护工业遗产,但是,由于物业不能计入产证、只可租不可卖,因此里边的功能性使用存在着临时性,面对转型开发存在的土地升值诱惑,既存在逐利的“灰色空间”,也因大量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而存有风险,最终有可能导致用地和建筑沉淀荒废,成为无个性的办公区;同时,由于制度设定方面,这类功能转型既无须申办规划许可,也无法进行开发强度管理,但却存在对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绩效的影响[2]。此后,上海逐渐转向精细化管理,探索功能、规划、土地权属、权属关系同步改变。如2013年推出的研发总部用地等用地性质,以帮助企业工业用地的“转性”使用,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远非其他项目变更那样顺畅,因为这类工业用地大都位于城市中心城区,根据目前土地政策,当工业遗产所在用地性质发生改变时,通常意味着其使用形式也由划拨转为公开出让。对这个“转性”过程,政府设定了严格的出让金补缴制度,无疑直接增加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资金成本。如引入民间资金,则存在利润空间不足的风险。

2.2.3 土地收储后出让

2014年的《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府办〔2014〕25号),针对规划集中建设区内的国有存量工业用地,提出区域整体转型、土地收储后出让、有条件零星开发3类实施路径。文件明确:“各区县政府确定的重要特定区域(如黄浦江两岸、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以土地收储后公开出让为主,也可实施区域整体转型开发。”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片区的城市更新选择了此类实施路径,通过土地收储方式成片收回后,按照实际需求按片区进行规划调整。很多工业遗产在改造前可以确定它将来是开放的、公共的,但是没有办法明确后续具体的使用功能,可以先做收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探索解决公共空间内文物的产权问题,公共空间土地划拨至滨江公司的,对已办理过产证的文物,按照“房随地走”的方式办理产权转至滨江公司,落实修缮利用和运营管理的长效工作;另一方面,探索解决开发地块内文物保护利用主体问题,在土地出让中,将文物保护要求和产权归属纳入出让条件,由开发商按照保护要求进行修缮,然后移交区政府所有,由区政府指定单位办理产权登记[3]。

2.3 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

聚焦工业遗产本体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是传统更新策略的主要考虑方向,随着城市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获得功能性物质空间的同时,更需要丰富的人性化的文化空间。将城市中心区域中的工业遗产作为生活空间的营造方式之一,也是西方国家解决“二战”以来城市更新政策引发的内城一系列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的有效举措。许多过去被废弃的工业建筑转变为博物馆、音乐厅、影剧院、景观公园等文化艺术空间,如美国巴尔的摩廷代克码头、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托罗工厂、英国由发电机站转变而来的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鲁尔工业区等。文化艺术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在改善城市风貌和推动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促成了城市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催生了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城市文化休闲空间、城市文化艺术空间等。

2.3.1 空间联系法

空间联系法是指通过交通网络体系、景观小品和绿化带将一个区域内各个散布的文化遗产点串联起来。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设计特定线路,带领参与者走上街道,通过展览、地图、档案和建筑、雕塑、遗址来了解和研究城市从13世纪建国之初至今的历史和发展。在已全线贯通开放的杨浦滨江南段中,西部是以瑞镕船厂旧址、黄浦码头旧址为核心,打造“船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活动区,通过杨树浦水厂外利用防汛墙设计的景观栈桥,串联到中部节点。老码头留存下来的钢质拴船桩和混凝土系缆墩也被保留下来,与“水管灯”和“工业之舟”(图7)等景观小品共同点缀滨江步道沿线。中部区域以英商新怡和纱厂旧址改造的雨水花园为起点,结合漫步道、慢跑道和骑行道的线路设计,串联到依托永安栈房旧址、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厂旧址等一批工业遗产资源更新的文化项目,如世界技能博物馆、涵芬楼艺术中心、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绿之丘”、亲子剧场等。东部围绕杨树浦发电厂改造的工业遗迹公园,一方面将保留下来的输煤栈桥改造为可以眺望江景的步行栈道;另一方面将江边的鹤嘴吊、净水池改造成的咖啡厅、3个干灰储灰罐改造成的艺术空间等连接起来。在整段杨浦滨江沿线,还设有9个不同主题的驿站,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憩、阅读、观展、医疗等各类公共服务,使这个“生活秀带”充满着人情味。

图7 “水管灯”和“工业之舟”景观小品(来源:作者自摄)

2.3.2 文化艺术活动的植入

城市中心工业遗产片区的更新改造与区域内文化活动的展开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多样化的展示、交流营造社会氛围,鼓励相关机构、团体、个人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中,构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公众全面参与的城市文化空间。2019年,杨浦滨江南段5.5 km滨水公共空间和沿线工业遗产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场地,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结合杨浦滨江历史、空间特点和未来展望,以“相遇”为主题,在地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如,浅井裕介的作品《城市的野生》(图8)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作品,在创作时作品所在滨江已经开放,不少周边的居民带着孩子散步时会参与到创作中。他们在纸上画一些图样,艺术家再按自己的布局“烫染”到不同位置。活动结束后,21件户外艺术作品被永久性留在杨浦滨江,与沿线改造成公共空间的老厂房、老仓库一起成为城市滨水景观的一部分。

图8 《城市的野生》公共艺术作品(来源:作者自摄)

3 结束语

城市更新是城市有机生长和循环发展的必然历程,特别是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上海,面对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攀升,发掘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用文化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进行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而其中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老工业区往往是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但工业遗产要真正成为一种资源,关键在于人对这些存在的发现,对其所隐含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并通过创意、整合、再利用等手段来实现。杨浦滨江从老厂房老仓库集中的“工业锈带”转型到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秀带”,对探索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具有较强代表性。在滨江南段城市设计方案和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电厂等区域的控详规划调整工作中,首先对区域内的每一幢工业遗产建筑的年代、用料、功能、环境、价值等进行全方位评估,梳理出一份“保护清单”;再综合每幢建筑的区域位置、保存现状和历史价值等因素,量身定制出最合适的保护和再利用方案。这使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模式已经从早期单一的创意产业园向博物馆/展示厅、生态景观公园、购物中心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然而,杨浦滨江要真正成为“生活秀带”,还需从“空间营造”迈向“社区营造”。城市的历史文化无处不在,正如查尔斯·兰德利在《创意城市》中所说,城市的每一个缝隙里都隐藏着一个未被发现的故事,它们都具有充分的潜能可以被用来促进城市产生出一系列的正面效应[4]。因此,在社区营造中,需要以积极谨慎的态度,处理好“空间—建筑—人”三位一体的关系。可以通过历史信息库、在线互动、虚拟仿真、舞台展示、艺术活动等各种接触历史文化的新渠道,让身边的文化遗产变得更加“可读”、可接近,让人们喜欢并且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使这些留存下来的工业建筑,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更新改造中,成为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而不是社区记忆的割裂;成为当下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当作“文物”冻结式保护,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杨浦滨江旧址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油画
熠熠生辉“大杨浦”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美丽的滨江长廊
还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