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芬
(漳浦开放大学,福建漳浦,363200)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对引导学生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的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不同的管理方式,产生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劳动者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提高开放教育办学质量、促进成人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
开大的学生生源多元化,学习目的差异大,基础水平差别大,作为开大开放教育的班主任,要善于分析学生的特点,并针对学生特点找到合适的管理方法、技巧与艺术。[2]
在开大就读的专科学生,有带薪就读的在职人员,他们需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要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也有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选择就读开放教育;还有中专毕业或者大专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的人,他们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选择再修一门专业课,为寻找满意的工作做准备。
在开大就读专科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学习目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只是单纯为了提升学历,只想等着毕业拿到文凭,他们学习动力不足,常常有应付学习任务的表现;有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技能,增加专业知识,以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学习兴趣较高,会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是由于家里的催促而进的学校,他们没有什么学习目的,对学习比较敷衍,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就读于开大的专科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基础水平差别也较大。有的是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他们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有的基础较差,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高考落榜,难免有缺乏信心的表现,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予理解和关爱;有的是刚走上岗位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人,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班主任多加鼓励,避免他们产生焦虑感;有的是已经参加工作几十年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他们学习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多加引导,注重提升其专业素养及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开放教育的班主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成人学生的特点,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开放教育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理念落后,未能从学员自身的特点出发开展管理工作,未能以平等、和谐、宽容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开放教育的班主任面对的是生源多元化、学习目的差异大、基础水平差别大的学生群体,这需要教师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机制,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机制固化,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特性而创新班级管理机制,使管理机制不能适应于当前学生群体的发展,导致班级管理收效甚微。[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要求现代社会中每个期望自己能不断获得发展机会的人,都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拥有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开放教育中,自主管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然而在实际中,部分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不够重视学生自主管理,忽视了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导致学生步入工作平台时,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很难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久而久之,时代在发展,而缺乏自主管理能力的人的步伐却依然停滞不前。
“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正所谓“天道酬勤”,上天总是会回报那些勤劳的人。开大教育的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工作与行政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繁琐的工作,然而在平凡而又繁琐的表层底下,却蕴藏着深层的意义。要做好这一项工作,就要“勤”字当先,做到勤观察、勤示范、勤沟通。[4]
1.勤观察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将班级学生的情况尽收眼底。只有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动态,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观察家,不仅要勤于观察,还要目光敏锐,心灵透彻,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感受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状态,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因此,班主任要做到明察秋毫,对学生“观其行,察其言”,关注学生的课内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听课程度,关怀学生的课外行为,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时收集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事事留心、时时关注、处处发现,于细节处观察,在观察后处理,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
2.勤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班主任更应该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发挥好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上、实际操作上、习惯养成上。[5]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做好育人任务。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信服。其次,班主任要做好实际操作示范。一个班级的学习、卫生等方面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如若班主任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示范,那么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也会大大降低。最后,班主任要明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之理,做好待人有礼、待事认真等良好习惯的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优良的习惯。
3.勤沟通
沟通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做好沟通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6]学生虽已成年,但与教师的心理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辅导,而非总是以管理者自居,一交流就拿出“撒手锏”——警告、命令等语言,这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表面上学生已是顺从,实际上已使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亦让沟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无法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其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做到亦师亦友,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做学生良师,亦做学生益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威信,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令学生信服,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养成良好习惯。但是,也要注意“严城自有限”,实施弹性管理,远程教育结合面授,宽进不“宽出”,学习时间不作硬性规定,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1.遵规守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一方面,班主任要做一个遵规守矩之人,要明白“在其位谋其职”之理,要清楚作为一个班主任自身肩负的责任,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敬畏规矩。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一个遵规守矩的人。首先,要制定方案,通过主题班会、媒体网络宣传等形式指导学生“知规矩”,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校以及班级的规矩。其次,要引领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讲规矩、守规矩”的人。自觉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与班级守则,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还要定期进行督促与检查,促进遵规守矩成为自觉行为。[7]
2.严于律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严于律己,方能严于律人。作为一名开放教育的班主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人师表,文明有礼,谦让有序;关爱学生,为培养学习型的人才添砖加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要引导学生严于律己,指引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提高觉悟,自觉遵守纪律;在学习上,积极认真,努力完成学业;在生活上,阳光自律,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3.刚柔并济
“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文武双全之人,才能胜任军队的将领。而“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刚柔并济者,才能统兵作战。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将领。要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应做到刚柔并济,可以在面对班级的不良风气之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惩罚,亦可以在面对学生不良情绪时审时度势,适时抚慰,借机引导。“严师出高徒”,在引导学生的思想与学习上,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在交互式教学中倡导个性化自主学习。[8]但在指引学生的生活上,要温柔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春风化雨,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既严格要求学生,又体谅学生的难处,这样的班主任,自然而然会令学生信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可以穿透一切的”,作为一名开放教育的班主任,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信念。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要用形象感化学生,用情感与诚心感化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从而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个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十分密切的师长,应该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中。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发挥思政工作聚合效应,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用心了解学生,与学生心灵相通、情感共融。“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班主任要营造宽松快乐的心理环境,在社团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体验认知,处理好职业倦怠的消极情绪,正确使用心理危机干预,使学生在“尊重、关爱”的氛围中成长。
2.社会实践活动
“知识是宝库,而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是实践”,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提升其专业素养及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也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进而促进个性化发展。[9]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推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培养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素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个岗位上的人们都各司其职,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青春有担当,志愿正当时”,在这防疫的特殊时期,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防疫抗疫志愿者活动,用所学知识与经验去服务社会,为迎接美好的春天奉献一份青春力量。在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后,许多学生纷纷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们不做羽翼下的雏鸟,能在国家和民众需要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很幸福的事。”经过此次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更促进了社会实践成果的推广。
3.正面形象感化
为了努力培养创业型人才,情感与诚心是促进师生良好沟通的桥梁,作为班主任,要用情感与诚心去感化学生。要做到以爱为本,关心学生,让学生在爱的土壤里茁壮成长;还要做到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做到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豪言壮语,还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要以正面形象感化学生,让学生信服班主任,进而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10]班主任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繁琐的,却又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个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班主任,除了加强职业教育,把握思政脉搏,在“三全教育”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渗透立德树人与家园情怀,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完善的班主任管理制度。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百花齐放,但是策略的背后,一定是班主任那颗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