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论角度看《文心雕龙》文学观察的形成

2022-11-21 03:32何发珍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文学创作

一、引言

观察是文学创作发生的第一步,也是写作主体进入创作活动的必由之路。在创作活动中,艺术观察是需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实践活动,是“以审美的、艺术的态度对事物和人进行观照、审视、感受、理解和阐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生成过程”。观察能力是写作主体从事创作的必备素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各篇章对“艺术观察”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等创作发生命题。指出了艺术观察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对当下的写作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所作的文学理论专著,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与理论批评的基础上,刘勰发展了自己的鉴赏与批评理论。研究者通常将全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论述写作原理的“文之枢纽”部分、论述文体之分的“论文叙笔”部分、论述创作的“剖情析采”部分。其中,创作论是《文心雕龙》的主体部分,刘勰在这部分系统论述了文章的写作过程、写作原理,以及写作方法,因而也被研究者称作“写作方法统论”。巴尔扎克认为,文学艺术是由观察与表现所组成的。鲁迅先生也认为,若要入创作之门,必须学会观察。可见观察对于文学创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眼看与心看:艺术观察的两种层次

在现代写作原理中,文学观察分肉眼观察与心灵观察两类,“文学观察是眼看加上心看,即肉眼观察配合心眼观察,视觉印象配合丰富的感知体验,联想、想象活动辅之以理性思考活动才得以圆满完成的”。显然,刘勰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原道》篇中,刘勰探讨了“文”的本原问题,并得出结论:“文”是与“天地”并生的存在,是万物皆有的属性与形式表现。宇宙万物皆有“文”,“性灵所钟”的人亦有“文”,“文”无处不在,无物不显。接着又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谈到自然界动植物可以用视觉捕捉到的形貌特征时说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谈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听觉感知到的声音时说:“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总结得出:“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刘勰认为,在人们开始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之前,自然界中就已经客观存在“文”了,而这正是可供创作主体探求、挖掘的写作素材。不过,尽管这些自然之景“有逾画工之妙”,自然的天籁胜过人工乐音,然而若非创作主体基于心领神会地创作文学,并加以艺术视角的观照,进一步观察、领会、采撷、挖掘以下笔,就无所谓它们的多姿存在,可以说,自然界的形与声在刘勰看来,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来源,如若能进行细致、深入、全面的观察,还能为文学作品增光添彩。因而,刘勰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天文斯观,民胥以效”。也就是说,唯有学会观察,大自然存在的“文”才能被转化成具体的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刘勰提出“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观点。他认为写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能,而观察能力就是其中一面。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深刻认识所写对象,但观察并非是简单浅显的视觉认识,更应是基于心灵感受与体验的深层次艺术观察。只有外部感官对所见之物有所接收,内心才有可抒发、表达的东西。“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他肯定自刘宋以来基于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后的描写方式,又说“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描绘景物达到巧妙的程度,其功效在于贴切逼真。刘勰强调细致、深入的观察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在《神思》篇里,刘勰提出“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观点,物是以具象、直观的形态呈现在人眼前的,人人都能目见耳闻,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创作,正是因为写作主体独具匠心,在视觉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心灵观察,而心灵观察是对视觉观察的深化,更能有效提取值得挖掘、意义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文学观察的要求

在文学创作中,观察为后期的构思与表达做准备,然而并非所有的观察行为都是行之有效的。那么,怎样的观察是有效的呢?《文心雕龙》中给了一些解答。

首先,刘勰认为,观察要在做到在全面、细致、详赡的基础上,捕捉事物的特点。在《征圣》篇中,刘勰写道:“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鉴周日月,即深入探究宇宙万物的精妙奥义需要仰赖对其全面周密的观察认识。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全面细致的观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与必备条件。刘勰对于观察的认识,在《物色》篇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他梳理并总结了前人对景物描写的经验与教训,反对当时文坛“模山范水,字必鱼贯”“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的写作现象,提出“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物色描写要求与具体方法。出于对观察的重视,刘勰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刘宋以来描写景物注重形貌逼真的特点。他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深入观察风物景色的情态,细心钻研花草树木的状貌,这都是捕捉事物典型特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接着下论断说“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而如何巧妙地将事物描写得贴切、逼真呢?自然要依靠细致、深入、准确、全面又有重点的观察。

其次,由于观察与体验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就要求写作主体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开放五官加强生理、物理感受,又要调动联想、想象以调动写作主体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情感。刘勰总结《诗经》成功的写作经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描写、图摹事物的气势与状貌时,要紧随其变化,联属、比附事物的色彩与声音时,要应合内心的感触而反复斟酌。刘勰强调的正是较表层的感官认知与深层次的内心体验之间的有机结合。刘勰也认识到写作技巧的形成与提升也归功于观察,他在《比兴》篇总结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即认为《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離不开观察,有了观察才有所联想,才形成写作技巧,才使文章生动深刻、有声有色。刘勰的这个认识在他所处的特定年代是很超前的,一方面,他认识到观察在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创作主体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而这仍然离不开观察的促进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写出既有形式上的文采,又有思理深度的作品。

最后,要调动前观察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有益的观察总是时刻做好准备的,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观察助益艺术创作呢?劉勰告诉人们,观察不是一种不知何由的行为,它也不是盲目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精神实践活动,它有明确的目的意识,指导着观察活动的方向。它是写作主体生理素质与后天知识、经验共同作用后引发的自觉行为。在《神思》篇中,刘勰认为,若想顺利展开写作构思活动,要做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认识到后天才学与知识的积累、自己与他人直接或间接的人生阅历对积累写作素材、探求事物本质,对写出深刻文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提出这点主要是为了解决“物无隐貌”“神有遁心”,也就是为了疏通运笔构思到物化表达的通道。他未能意识到在进行有目的的艺术观察之前,从书本汲取的知识、从来自自己与他人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驱使写作主体进行观察的原因。

四、文学观察活动的生成

文学观察并非是人体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与静态观照,“它是一种动态的认知生成与创构过程。它既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映活动、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与审美活动”。那么,文学观察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创作主体的目的意识引导、制约着观察。刘勰在《物色》篇提出“志惟深远”“功在密附”的观点,即他认为描写自然景物,既要寄托深远的意旨,又要进行贴切的描写。刘勰认识到,创作主体受个人情感、意志的激发,并力求将这郁结于心的情感加以具象表达,他要将情感、意志具体化。这时,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的观察能力便发挥作用了。有时,观察行为发生在后,创作者为求情感表达,去选择适合寄托情志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目的意向是观察动机的构成因素,它使创作主体的观察循着一个明确、清晰的方向行进。观察由此走向特定的对象,走入特定的范围和通道。

其次,所知与所见的相互作用促成了观察的发生。虽然囿于时代发展,刘勰不一定能从现代视觉原理知识中认识到“观察”的生成过程,但他强调“积学”“研阅”“驯致”“博观”“博见”时,显然已经认识到所知对于所见的促进作用。在观察发生之前,一切人所已经获得的潜在知识与经验(无论是从书本得来的,还是从生活经验获取的)将会浮出记忆的水面,直接作用于观察。因此,写作主体在观察事物时,他的收获不仅取决于所见的多少,还取决于他日常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多少。于是知识与观察便具有了一个辩证关系:所见调动所知,所知又深化所见。

最后,观察活动中有着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及《物色》篇提到的“情以物迁”等观察活动,无不渗透着观察主体的思与想。而《神思》篇提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则说明两种观察情况:一方面,当亲自面对山与海等具体观察对象时,主体情感倾注于观察对象之上,情感意志的悄然注入将自然观察升华到艺术观察的层面。正揭示了《物色》篇说的“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的深层缘由,秋叶凋零、虫声哀唱、清风明月、白日春林原本只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但创作主体在不觉间已悄悄将情感注入在这些事物中,于是凡物变得不凡,便是因为它们身上涌动着文人的情思。另一方面,当闭门居家进行创作构思时,由于观察对象并不都能是眼前之物,也未必都是观察者了如指掌的事物。当隔着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时,观察者需要借助某些方法对观察物的空白处进行填补,想象与联想在这时便发挥着它们的独特功能。这也正是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原因之一。

在《物色》篇的“赞曰”中,刘勰对文学观察作了深刻的总结:“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总的来说,在刘勰看来,是否具备观察能力,是对写作主体创作素养的考验,它决定着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好的作家,以及能否写出优秀的作品。

五、结语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细致、全面、深刻与独特的文学观察,不仅能够精准捕捉到写作素材,而且能够从新颖、独到的视角把握写作对象,丰富、充实写作主体的创作实践。总之,文学观察作为写作主体特有的审美活动、实践活动,处在创作活动的第一阶段,甚至潜伏在写作活动的前准备阶段。将文学观察作为专门问题来研究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写作主体的创作实践、文章写作的应用教学,甚至读者的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毅.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3]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9.

[4]吴建民.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1;394.

(作者简介:何发珍,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写作学)

(责任编辑 肖亮宇)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刘勰文学创作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