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1 05:22:46王佩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昆虫学实验报告实验课

王佩玲,陈 静,赵 洁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普通昆虫学实验》是与《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程内容对应开设的实验操作性课程,它是农业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检疫、植物化学保护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前该课程内容为理论课的辅助内容,实验时间短、数量少,而新的培养方案第一次大幅调整课时,理论课程学时压缩,实验内容明显增加,为此,围绕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科学工作的实证精神,培养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间逻辑关系的思考、思辨意识”的培养核心,我们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实践。

1 明确《普通昆虫学实验》的过程性考核,细化考核方案

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四个评价”,并强调了“强化过程评价”。为此,如何设计、实施、评价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普通昆虫学实验》共48学时,综合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各半,包括昆虫体躯外部基本构造、昆虫内部器官结构、昆虫的分类识别和鉴定方法及生物学基础参数测定四大部分。课程组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明确了以《普通昆虫学实验》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结合多方面学习和建议,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表1)。

表1 《普通昆虫学实验》过程性考核参评项目

第一次上课就明确提出每堂课需要提前掌握的内容,每次实验课前有提问,实验课中会根据情况随堂提问,解剖操作或观察结果认定有评分,课程结束前有总结性串讲或者提问,为了督促、检验同学们学习效果,用问卷星编写了试题库,课程结束前10分钟左右进行考试。考核明显加强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占比60%,包括:考勤、标本制作、解剖操作、识别图片及实物、问卷星测试、实验报告等。结课考试主要以实操的标本制作考试和标本识别考试成绩定,并将问卷星考试部分成绩适当纳入期末成绩中,占比40%。

2 培养专业兴趣,借知识平台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教育的使命是激励和发展人的潜能,促进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信念等多方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梦想和发展道路,从而有人生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价值感[2]。实验课进行过程,也是和学生有效互动、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过程,所以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会很注重与学生全方位的交流引导。指导教师会在实验操作巡视中,不时调整学生解剖镜操作习惯、询问学生所观察对象的镜下特征、鼓励一些操作优秀的同学去指导旁边同学的观察等。刚开始接触昆虫,一些学生难免对昆虫有恐惧感,实验课伊始总有学生不是吓哭了就是惊叫,培养学生对昆虫的接纳程度,尤其是动手操作环节,陪伴鼓励就显得很重要。如昆虫的口器观察要求每位同学解剖一头蝗虫口器,取下的部分对照书观察结构,教师会对每个学生的解剖结果做一个评价,让学生自己分析好与不好的原因,除了老师自己示范,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去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通过换位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在之后的昆虫内部解剖部分的操作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兴致普遍提高,每届都有几个心灵手巧的同学能做出经典的解剖结构,极大提高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因为每年9月有昆虫摄影大赛,在课程之初明确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将镜下观察内容拍照,发送到课程群分享,课程中及时对各图片特点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或建议,图片精美准确的可加分并收录到图片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昆虫之美。

3 注重实验报告反馈,提升学生认知和表达能力

撰写实验报告看似就是一份作业,实则是一个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文字表达、文本呈现、绘图基本功训练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也是做事态度、做事原则的一个缩影。课程组很重视实验报告的及时批改和总结讲评,每次会将学生作业的问题做成PPT或者拍照发到群里,及时讲解分析作业出现的问题,除内容的对错以外,会注重结合作业特点引导同学们对作业外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如作业是与他人交流的一个窗口,你意识到这点,就不会把涂抹、凌乱的作业交上来,因为好的交流的基础是互相尊重,看似交出给对方,实则效果会反馈给自己,改变学生作业只是验证学习结果的狭隘认识,明确写作业这件事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主动用心去做。又例如表格作业没有明确要求哪种,但多样表格在讲解时给学生进行比较后,他们就清楚怎么样的文本呈现效果更好,同理包括页面布局、绘图要求等;检索表中昆虫种类根据所观察对象不同进行自选,每个人各不相同,同时避免学生作业抄袭。通过实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后装订成册的实验报告也成为学生大学阶段的一份宝贵的收藏。

4 课程组老中青结合,传承传帮带精神

课题组成员老中青结合,共同完成普通昆虫学理论、实验和实习的系列内容。实验课一名教师主讲,1~2人全程协助过程性考核的完成,包括作业的批改。课程从设计到项目开展、具体操作和总结都包含了每位参与者的认真和用心付出。一轮下来,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为课程的顺利交接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普通昆虫学实验》与理论课和教学实习内容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建立了一套“理论、课堂、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建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操作认真及记录习惯,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习惯、总结归纳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学评价效果达到优良。

猜你喜欢
昆虫学实验报告实验课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林业科学(2021年4期)2021-05-21 08:10:22
法布尔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昆虫学
昆虫学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