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颖彧(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单位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未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务管理机制还不够规范,给单位内部人员舞弊提供了机会。为了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让事业单位有效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
事业单位的属性决定了单位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在财务工作中的要求,如果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单位的各项工作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单位职能的实现,不能让单位有效服务社会公众,可能让单位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通过内部控制机制能保障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有序运行,防范舞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将单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首先,部分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不够重视,单位的员工不了解自身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单位的管理层没有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没有让全体员工形成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也没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管理氛围,不利于推动单位成员掌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不当,没有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也没有制定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引入退出机制,不利于约束员工的行为。
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风险对单位的影响,甚至部分单位认为在经营中有财政资金做保障不存在风险。由于单位的部分人员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当单位在经营活动中面临风险时,可能对单位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很多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不够科学,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具体的管理流程梳理职责分工机制,内部控制的管理办法不完善,没有形成由单位管理层牵头,各层级人员充分参与的工作机制,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流程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利于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很多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单位内部的成员在管理中不重视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没有认识到沟通的作用,不同层级人员在工作中仅被动接受其他部门人员的信息而不主动开展信息沟通,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无法得到传递。
监督机制要求事业单位针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流程进行监督,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科学,没有在内部主动开展自我监督,仅依赖外部监督发现问题。
第一,提高人员管理意识。近年来,事业单位的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单位负责人需要认识到自己作为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向员工宣导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单位负责人要明确内部控制工作建设要求,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各项规定,要求员工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有所掌握,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管理责任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通过让各层级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要求,以改进内部控制体系。单位要认识到员工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对内部控制开展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领导层需要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管理氛围,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工作,形成单位内部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营造廉洁奉公的工作氛围。
第二,明确权力制衡机制。事业单位在内部需要建立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在对组织架构体系设置时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制约,对于资金收付业务需要由不同的人员实现相互监督,达到内部牵制的效果。通过建立岗位管理体系,对内部控制责任机制进行优化,落实不同岗位要负责的具体工作要求,特别是对于会计、出纳、审计等关键的财务岗位,要严格落实岗位权限,避免岗位职责交叉的问题,从而实现相互控制的目标。对事业单位的关键岗位,要通过加强岗位管理,降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升各岗位人员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1]。
第三,完善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首先,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需要综合考虑人员的综合能力,判断人员是否具有诚信意识,对于部分人员虽然具有良好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但是在诚信态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将可能给单位的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对于这样的人员需要避免使用。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对人员的把关,加强对人员的激励机制。其次,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时,对于部分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人事限制长期无法看到晋升希望的,为了调动这部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需要加强各岗位之间的轮动,通过保障机制确保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得到落实,将重要的人员用在重要的岗位,充分发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不同岗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单位的管理层也需要适当提高重要岗位人员的薪资,通过完善薪资体系,改进考核方法与考核机制,对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员提高薪资。对于长期无法胜任本职岗位的人员需要引入退出机制,让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危机意识,从而提高人员在岗位上的责任意识。
第一,准确设定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目标。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目标要确保单位的各项管理机制发挥作用,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划,要求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序运作。在事业单位设置风险管理目标时,要求结合不同单位的实际特点,对财务活动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两方面进行明确。首先,在财务活动目标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各项工作,保障账务处理准确,让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都得到准确记录,并在报表中体现,确保单位的财务报告更加完善,结合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要求,保障资金得到高效使用,针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与管理方针,保障单位资产安全,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标,防范单位的各项业务违规的可能性。其次,在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目标方面,要求事业单位落实社会公益服务要求,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单位的资产得到有效管理,促使业务数据信息登记准确。
第二,对事业单位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价。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价是对单位各类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并纠正单位的不合规行为,对风险进行有效应对。例如A事业单位在对财务风险和业务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针对财务活动风险和业务活动风险进行分析,并将风险指标按照1至3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表1)。
第三,准确识别事业单位的风险。事业单位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应对。事业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解决财务风险问题给单位带来影响的可能性,并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机制防范风险给单位带来危害的可能性。
表1 A事业单位风险评价表
第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使单位财务活动更加合理,单位需要针对财务工作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落实责任分工机制,确保单位的管理制度趋于合理。事业单位通过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办法,由单位内部组织,各部门牵头,针对单位的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2]。例如针对事业单位的预算风险健全预算管理办法,以保障事业单位的预算得到有序执行;对于单位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执行。事业单位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梳理,确保各部门的工作要求符合内部控制流程。单位在明确各岗位工作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梳理,找出管理环节的风险并落实制度规范。同时,事业单位要明确各层级人员在制度中的具体权限,通过落实各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单位的各项管理机制都得到严格执行,并保障单位的管理制度要求得到落实。
第二,加强预算控制。为防范预算中的风险,事业单位要针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进行优化,完善单位的工作制度,落实各岗位的分工机制。首先,在预算编制时,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项目库的管理机智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明确事前的审批机制及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预算管理规划的优化。其次,在预算的执行环节要强化预算的约束作用,保障各项支出都以预算为依据,减少预算管理中的不规范调整事项,明确不同层级的资金管理要求,通过落实各岗位在资金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保障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得到有效监控,避免单位在执行预算工作中超支等问题。最后,优化预算的考核机制。事业单位在对预算考核时,要针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针对预算工作中支出进行优化,结合各层级的预算执行效果开展考核,以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
第三,完善会计管理机制。单位在会计管理方面,除了设置常规的财务部门,还应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将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对单位的财务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并针对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使财务监督机制更具有针对性,以达到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强化对知识的学习,通过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确保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能够得到落实。
第四,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流程与管理标准,规范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当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由单位具体的责任人承担责任。同时单位要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对于盘盈盘亏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通过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要求,能够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第五,完善授权审批控制。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都要落实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严格按照授权审批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经过批准,确保各项支出具有严肃性。为完善事业单位授权审批制度,首先事业单位在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时,要结合自身的业务实际以及工作方向保障制度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避免因循守旧的问题。其次,在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时,事业单位要明确各层级人员工作权限,确保权限范围清晰,对各层级人员的工作要求进行梳理,并对各项业务属于一般业务还是特殊业务、属于个人审批还是集体审批进行明确。例如在支付审批流程中,对于日常小额支付可以由个人开展审批,而对于特殊大额资金支付要集体审批,从而确保审批工作具有权威性。再次,在授权审批工作中,要将审批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并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当后续发现授权审批中出现差错或舞弊的问题时,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最后,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流程都要严格遵循授权审批制度的要求,避免在开展相关工作之后再补办流程的问题,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机制更加严肃。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机制。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的规则,合理公开事业单位的各项信息,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要求的情况下对单位的信息进行披露。事业单位要重视信息公开的机制,在信息公开过程中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员采取恰当的信息公开机制。例如对于基层群众、上级主管部门等不同主体,要分层次开展信息公开,通过提高事业单位信息的透明度,让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更加合规[3]。
第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沟通机制。为了让事业单位内部各类信息得到顺畅沟通,单位要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单位可以设置意见箱等方式,由单位的管理层收集基层人员反馈的各类问题,并与基层人员开展谈话,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想法,掌握单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此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提高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促使事业单位各类信息得到高效传递,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以保障内部的各项工作实现高效管理,优化单位管理流程,对单位各环节工作进行信息化管控,并针对事业单位管理流程中的风险进行梳理,让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并对单位工作实现高效化管理。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要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序监督,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内部监督检查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对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负责,并通过建立内部监督的考核机制,将内部监督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让内部监督在单位各环节发挥应有作用,确保单位的各环节工作都得到有效监督。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检查小组需要对各部门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并针对管理不足之处改进管理流程,让单位的工作体系更加科学。
第二,强化外部监督。事业单位在内部监控的基础上,需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并主动接受司法、审计等部门监督,通过完善监督机制,认真对待所反馈的各类问题。同时事业单位需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于社会公众反馈的问题需要及时作出回应并予以整改,出具相应的书面报告,通过反馈机制,保障单位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以确保单位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本文结合事业单位特点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认为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重点,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保障单位的各环节工作得到有序管控,以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单位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针对内部控制的不足进行改进,保障单位的管理要求有效落实,提高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