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设计**

2022-11-21 06:19:12
地理教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跨学科双减学科

李 彤

(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江苏 南京 210036)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强调不仅要严控学生作业总量,更要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初中地理学科理应贯彻这一要求,在作业设计上不断创新。其中,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设计跨学科作业就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意义

1.符合“双减”政策要求

“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1]一方面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可以让地理作业内容“一专多能”,在多学科学习中发挥诊断和巩固的作用,进而减轻学生总体作业负担。另一方面,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能够改变以往初中地理作业形式单一、远离生活以及机械重复的弊端,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加强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达成初中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在知识上的融合渗透,在方法、思想和能力层面的紧密联系。这种转变,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作业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达成“双减”减负增效的政策要求。

2.符合地理新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有关内容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 这样的文字叙述强调了地理学科既具有运用于具体生活的普适性及广泛性,也具备兼容多领域多学科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同时,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明确要求,本课程规划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环节中,也明确了“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及“创新试题形式,积极探索与素养立意相匹配的题型”等命题原则。而跨学科作业在构建真实情境、检验跨学科主题学习质量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业,能够真正达成课标的相关要求。

3.符合中考改革要求

随着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及STEAM教育日益成为基础教育界热点词汇,中考跨学科试题命制也不断获得关注。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的表述。2021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首次以上海市中学地理、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地理及生物学科跨学科命题的相关要求。跨学科命题,能够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表现出来的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的能力。[2]这样的中考改革方向,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跨学科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面对的多学科、多层次和多要素高度综合的复杂性综合问题日益增加。解决这些问题,必然需要联系多门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进行相应的跨学科研究。然而,地理学科虽然存在与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诸多学科的密切联系与不可分割性,但长期的分科教学模式割裂了学科间的显性联系。在具体作业中,学生面对的大多也是地理单一学科的良构问题,这样的作业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整合意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跨学科作业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社会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类型

1.按结合学科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

(1)跨单一学科作业

将地理学科与某一门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进行作业设计。地理学科具有兼跨文理的学科性质,因此又可以细分为跨文科学科或跨理科学科作业两种类型。试举两例如下。

①跨文科学科作业

例1:八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作业。

在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节中,介绍了玄奘西行这一历史事件。教科书上也配有“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试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玄奘西行路线舍近求远,不走直线的原因。

②跨理科学科作业

例2: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作业。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计算物体运动速度是八上物理“物体的运动”一章的重要学习内容。请将该部分内容与所学地理知识结合,完成如下问题。某城市举行马拉松邀请赛,比赛线路途经红星中学门口的淮河路(见图1)。本次马拉松赛冠军选手跑完全程(42.195千米)共计用时2小时20分钟。假设该选手全程匀速,则通过淮河路用时大约为( )。

图1 某城市街区示意图

A.1.5分钟 B.5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2)跨多学科作业

将地理学科与多门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进行作业设计。试举一例如下。

例3: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作业。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见图2),完成下题。

图2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经测量,山脚处①点气温为20℃。结合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运用八上数学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该山脉某处海拔高度x与气温y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请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画出函数图像,通过图像求出②点的气温为________。

(2)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的关注。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就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是改善环境的有效做法,山地坡度较缓的位置更便于植树造林。图中A、B、C、D四地,更便于植树造林的是( )。

A.A B.B C.C D.D

(3)七下英语“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同学们也学习了判定方向的一些方法。如果你和一位来自英国的小朋友前往图示地区,站在A点所在位置时,英国小朋友向你询问:“Where is B?”你用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和英语知识,应该回答( )。

A.south-west B.north-east

C.norh-west D.south-east

2.按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进行分类

以上所举的三个案例均为书面作业。在日常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教师常常还会布置实践类的地理作业。地理实践作业中包含地理考察、地理实验等内容,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及物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就让地理实践类作业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下面试举一例。

例4:“河流”中考专题复习作业。

请设计如下图(见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结合“物体的运动”及“力与运动”等八年级物理知识,完成如下地理实验内容。

图3 实验装置图

(1)让水槽与水平面保持15度左右的夹角,快速抽去挡板,让水流冲击砝码,测量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并填写在下表中(见表1)。请用相同水量实验三次,取平均值。为保证实验精度,每次实验前需用干抹布擦拭水槽及砝码等,以保证实验器材的干燥。

表1 砝码移动距离

(2)想要让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更远,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怎样的调整?请用实验的形式加以证明并填写下表(见表2)。

表2 砝码移动距离

(3)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影响水能大小的因素。

三、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地理学科的主体地位

无论作业内容兼跨几门学科,地理教师都必须明确,地理作业要满足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需求。也就是说,作业本身必须体现地理学科价值与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坚守地理学科的本位视角及知识主线。课标 “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内容中,在“命题规划”中既强调了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较强,也明确了命题内容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地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从互不关联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因此,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对跨学科的知识内容最好能标明具体学科及来源。例如以上的几道作业题,均标出了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具体的知识章节。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又能为其他学科提供解决方案与途径,也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地理学科服务。同时,标明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地理学科主线,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自豪感。

2.避免“为跨而跨”的繁琐表达

跨学科作业是基于跨学科教学而来。跨学科教学的着眼点不是某两门学科或几门学科内容及结构的综合,而是以主题为中心的各学科功能的整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多学科视角和思维下解决问题的能力。[3]基于此,初中地理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决不能“为跨而跨”,必须以地理学科价值为根本,做到学科融合的精致与巧妙。对引入的其他学科内容,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①和地理学科知识有明确关联性,或和地理学科知识有基于现实生活的明确相关性;②是各自学科的主干知识,也是初中阶段课标中有明确要求的教学内容;③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在分析错因时无法区分学生是否是因为地理知识欠缺而出现问题;④表述简练,不冲淡作业的地理学科主题。

3.教师应积极拓展自身学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通过学科之“跨”,为地理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情境和材料,提升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初中地理跨学科命题的前提,就是地理教师应尽可能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该学科的骨干知识、前沿知识,以及相应的图形图表、文本陈述等相关内容,作为作业设计的背景素材,以此调动多方资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初中地理跨学科作业设计必将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层次的具体实践。作为一线地理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交叉与渗透,并将研究结果积极实践于日常教学活动与作业设计之中。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解决日益复杂的真实问题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跨学科双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