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张謇审时度势、求变图强,在政治舞台上积极作为。他参与了诸如立宪运动、清帝退位、民国建立等清末民初一系列重大事件。那么,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何和当政者交往?彼此间有哪些恩怨内幕?
张謇是近代史上不可不提的政治人物。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审时度势、求变图强,在政治舞台上积极作为。作为立宪派领袖和民初政府的重要成员,他参与了诸如立宪运动、清帝退位、民国建立等清末民初一系列重大事件。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何和当政者交往?彼此间有哪些恩怨内幕?
张謇
张謇,1853 年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 年)考中状元,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张謇状元及第,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以及老师翁同龢等人的扶持,同时也离不开皇帝光绪的恩准。由寒门而跃为天子门生,张謇对光绪帝充满了感恩之情。他在日记中写道:“伏小臣德薄能浅,据非所任,其何以副上心忠孝之求乎?内省悚然,不敢不勉也。”从此张謇成为“帝党”的重要成员。
1908 年,光绪去世,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其生父载沣担任摄政王。1909 年,张謇上书《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并组织3 次国会请愿运动,向当政者“痛切密陈,勿以国为孤注”。
之后,清廷日益感受到张謇的重要性。1911 年农历五月,张謇赴京办理商会代表访问美国之事,被载沣召见。载沣对张謇勉慰有加。张謇以“外交有三大危险期,内政有三大重要事”为论,对载沣苦口婆心地忠告。张謇对有知遇之恩的载湉(即光绪帝)、载沣兄弟一直心存感激,自然忠告也是真诚的,借用张謇在日记中所述,可谓“哽咽流涕”。
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张謇顺应潮流走向共和,并对载沣进行“最后之忠告”:“大势所在,非共和无以免生灵之涂炭……为皇上为殿下计,正宜以尧舜自待,为天下得人。倘行幡然悔悟,共赞共和,以世界文明公恕之道待国民,国民必能以安富尊荣之礼报皇室。”
12 月14 日,张謇剪掉作为清朝臣仆标志的辫子,并在日记上写道:“此亦一生之大纪念日也!”次年2 月12 日,清帝下诏退位。尽管清廷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事实,但前路未卜,张謇并没有感到轻松。
武昌起义以后,张謇与孙中山开始有了直接交往。1912年1 月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刚刚从海外流亡回来的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张謇被任命为实业总长。两天后,张謇与孙中山在南京见面,两人促膝“谈政策”。
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张謇提出《对于新政府财政之意见书》,为新政府拓展财源支招。为解临时政府燃眉之急,张謇以大生企业的名义向条件较为苛刻的日本三井洋行借款。但这笔款对临时政府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孙中山不得不接受盛宣怀(时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建议,准备以中日股权各半合办汉冶萍钢铁厂为条件,再次向日本人借款。张謇致函孙中山等人加以劝阻,指出“日本对汉冶萍钢铁厂一直别有用心,盛宣怀尤不可信。一受其饵,则于国防于外交,皆为大失败”。孙中山没能说服张謇,也没能留住张謇。在任职40 天后,张謇正式辞去实业总长之职。
从表面上来看,张謇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是对以汉冶萍钢铁厂作抵押向日本借款的事情,他与孙中山的意见相左。但实际上,两个人在个性乃至政治主张上存在着分歧。张謇曾用“未知涯畔”(即不着边际)来评价孙中山,认为长期流浪海外具有浪漫情怀的孙中山,想问题、办事情考虑得过于简单。同时,他对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存在着误解。
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不长,在临时政府内张謇和孙中山合作的时间更短。
1881 年,袁世凯投奔其嗣父的结拜兄弟、督办山东防务的吴长庆,因而和早前被吴长庆延揽入幕的张謇相识。张謇负责教授袁世凯读书,后者虽文字粗疏,但办事机敏。经张謇举荐,袁世凯“旋予帮办营务处差”。朝鲜“壬午兵变”后,袁世凯随庆军(吴长庆所部)入朝平叛,因“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而崭露头角,被委派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
张謇和袁世凯在庆军中共事约3 年,袁世凯对张謇执弟子之礼。两人关系的疏远,是由于袁世凯在攀附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后,对吴长庆阳奉阴违,且目无师长,如对张謇的称呼先是“夫子”“老师”“先生”,之后则是“某翁”“某兄”。张謇在日记中评论袁世凯“刚而无学,专而嗜名”。
此后近20 年,张謇与袁世凯联系极少。
当立宪运动兴起时,袁世凯已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要职,他的名字重新被张謇提起。作为立宪运动领袖的张謇,积极联络各省督抚,敦促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张謇在年谱中,对两人重新交往的缘由是这样记载的:“以请立宪故,南皮(张之洞)再三嘱先商北洋,汤寿潜(时任全浙铁路公司总理,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亦以为说。余自金州归后,与袁世凯不通问者二十年,至是始一与书。袁答尚须缓以俟时。”张之洞认为立宪事关重大,嘱托张謇试探袁世凯的态度。尚处于观望之中的袁世凯含糊地回应道:“尚须缓以俟时。”张謇并没有放弃对袁世凯的争取。随着清政府对立宪态度的松动,袁世凯也开始转向,复函张謇说:“鄙人不敏,愿为前驱。”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同时指令他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请张謇担任农工商大臣,张謇不予理睬,但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不断去电向袁世凯解释、调和其与南方革命党之间将欲以武力解决问题的状况。1913 年10 月,张謇接受袁世凯的邀请,出任“第一流内阁”农商总长。
1915 年,当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时,张謇劝说无用后愤而辞职。1916 年4 月,张謇对袁世凯发出最后一次规劝。不久,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声讨中一命呜呼。纵观张謇的一生,担任实职的时间很短,当“道不同”时,他就坚决“不相为谋”,这在他和袁世凯合合分分的35 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张謇退出政坛后,在专注经营地方事业中燃烧着他的余烬,于1926 年8月在南通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