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作文写成大电影
——在叙事类习作里拍“慢镜头”

2022-11-21 13:13浙江东阳市中天国际小学322100常诚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22期
关键词:慢镜头青团普罗米修斯

浙江东阳市中天国际小学(322100)常诚

我现在任教四年级,学生目前在习作上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三年级里,他们接触了一年习作,对于写出一篇作文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还是经常把一篇叙事的习作写得平铺直叙,一眼就望到了底,毫无波澜。如何把叙事类习作写得有血有肉、生动又吸引人呢?相信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教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电视剧、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里找破解方法。

一、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看到慢镜头

在平时的生活、娱乐中,有许多电影、电视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近两年《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优秀影片层出不穷,学生们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而我们教师更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向学生发问:“你为什么会感动到落泪?”“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么揪心?”“对他的遭遇你为什么感到愤怒?”“反派被打倒时,你为何会不由自主地欢呼叫好?”“把电影里的那些描写、刻画的镜头去掉之后,你还会有这样的感受吗?”“你最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

学生这样一回忆,想起的自然是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镜头,并且也是他们讨论得最多的镜头。这些镜头其实也是导演和编剧最想展现给观众的镜头,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这不是和我们的写作观念殊途同归了吗?一篇文章里,学生想要表达的最核心部分,必然是最精彩的。但这样的高潮为什么没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让阅卷老师回味无穷呢?我们其实还是可以到电影中去寻找答案的。

我在班级里做过调查,基本全班学生都看过《大圣归来》这部电影,百分之八十七的学生都表示对“小江流儿疑似被妖魔打死,大圣变身”的片段印象最深刻。于是,我和学生们又重温了一下这个片段,并且提出要求:用自己的文字来把这个场景写一写。接下来,笔者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下这个他们最喜欢的场景,感受慢镜头。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慢镜头,但是如何去写呢?这是他们的知识盲区,需要教师来引路。慢镜头的特点是细致入微,在情节上丝丝入扣,抓人眼球。一般出现在事情的高潮部分或有特殊寓意的动作、物品的特写上。但是和学生们讲理论是事倍功半的,还得从兴趣方面入手。

在之前,我已经让几个学生写了他们记忆中的大圣变身的场面。但是学生直接写出来的场面笼统空洞、十分平淡。“看到江流儿被怪物甩出的石头砸死,大圣哭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落。他大叫一声,用很大的法力抽出金箍棒,朝怪物打过去。”“大圣大叫一声:‘不!’就发了疯一样拔出金箍棒去打妖怪。”这样的作文又短又不生动。

二、重温经典镜头,让学生熟悉慢镜头

学生虽然已经对慢镜头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写起来不生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我和学生又一起看了这个片段,告诉他们要拨开现象看本质,想想在情节之外还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对这几个片段的印象最深刻。

其实答案就在电影片段本身。通过分析这一段的镜头语言可以发现,这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主角终于和最大的反派正面相遇,所以这一段节奏非常快,特别地吸睛。整个画面的色调也变得鲜艳起来,呈现高饱和度,与之前受困遇挫的灰暗色调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大圣变身抽金箍棒向妖魔挥出致命一击这个瞬间之所以最难忘,是因为镜头在这时候慢了下来,很细致地刻画了孙悟空的悲愤表情以及不顾一切冲破束缚抽出金箍棒的动作,挥向妖魔时金箍棒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足足停留了两秒!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分析了慢镜头到底有什么奥妙。

1.动作特别细。一些原本不会被注意或者拍摄到的动作、细节,用特写或者慢速的方法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2.画面很漂亮。一些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流畅炫酷的动作镜头,带给观众的是格外别致的视觉享受。经过精心设计的动作,极其能够抓取观众的眼球。

3.有时候,一些特殊的慢镜头,导演把要刻画的对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添加在其中,多元化的镜头语言,大大丰富了其内涵。

在这样的分析之下,我再让学生写一写脑海中的这个片段,效果是显著的。学生的练笔有了本质的飞跃,画面感极强,金句频出。“世界定格了,只有烈烈的风声,眼眶再也无力支撑泪水的重量,就这么让它滚落了出来……”“手上的铁铐在大圣燃起的怒火下屈服了,虽然它尽了最后一丝努力想要禁锢它曾禁锢住的人,但事实再也不容许了,一片刺目的光芒中,大圣变成了它应有的样子,猩红的披风在他身后飞扬,向这个黑暗的世界发出嘶吼……”“金箍棒!冲破重重束缚,这光芒终于缓缓地再次闪耀在天地间。光芒所到之处,荡涤了所有妖气,黑暗尽皆退去……”

多么生动啊!这就是慢镜头。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慢镜头的魅力。要是大家的作文都这么写,怎能不打动人心呢?这时,我又趁热打铁进行引导:“其实我们的课本里也有不少慢镜头的描写,《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里就有,你能找到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描写普罗米修斯受刑的句子:“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很快就理解了,正是这样的慢镜头描写,才把普罗米修斯受尽折磨的场面写得如此生动,让人忍不住同情这位救助了无数黎民苍生的英雄。

三、着意生活点滴,让学生打磨慢镜头

从理论上认识了慢镜头,在影视剧里、课本里熟悉了慢镜头,投射在生活中的习作里,该怎么打磨呢?还是要回归到习作的本真——表达上。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表达,他们才会真正留意到生活中平时所忽略的部分。

1.打磨慢镜头,教师必须要推学生一把,帮他迈出一步,再迈出一步。

因为学生审美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牵引,带领着他们去撷取、去品尝文学的“甘果”,一次又一次,学生必然会燃起兴趣,主动走进文学的“果园”。

例如,大扫除中的一次擦窗户,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叠报纸擦玻璃的动作,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擦起来”就可以概括的。我请学生回忆、还原大扫除中的场景,便得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卖力擦了半天,可一回头,差点气个栽倒:玻璃上东一条西一道,全是水印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光可鉴人。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抓住了我的手,团起一张报纸,从左拉到右,又从右拉到左。‘就是这样,用力要匀,一道要牢牢咬住上一道。’老师哈了一口气,在顽固污渍上重点擦一擦,擦好后再看一看,满意地点点头。”这样一来,“抓、团、拉,哈、擦、看”,把一个大动作化解成好几个小动作,这样就是一个很棒的、生动的慢镜头。

2.一些动作,加上形容词,再配上多元化的描写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表达欲提升到临界点,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

我校曾组织一次包青团的活动,活动后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一看可以包了,迫不及待地扯了一块面团就包,没想到用力过猛,青团裂了一个大口子不说,还被同学们嘲笑了一顿,我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习作课上,我请这名学生上台当小演员,将作文中的场景还原一次,让他像机器人一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重现。这样,他对这个场面的印象更加深刻了。而且经同学们提示,可以模仿《陀螺》一课的写法,综合运用丰富细致的动作描写和多元化的场面镜头来表现。于是,在学生笔下这个片段被改成了这样一篇更为精致的短文:

揉好的青色面团,一盆盆赤色豆沙,在视觉与味觉上勾引着我们。要包青团了!这对我这样一顿能吃七个青团的“青团狂热粉”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今天就由我青团小王子给大家露两手。”我得意地向大家宣布。三下五除二,我便做好一个。“大家看,王大师手做的青团。”没等我的话音落下来,同学们就哄堂大笑,对面的铭瑞捂着肚子说:“你的青团也太开心了吧!”我翻过来一看,果然,这青团咧着一个大口子。我又羞又臊,脸热得能煎鸡蛋,再也不敢自吹自擂了。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慢镜头,其实就是第一次做青团失败导致青团没包好露馅儿的事,但是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情绪、表情多元化地融入动作里,流泻在了文字上。看到了面团、豆沙,仿佛它们在勾引自己;青团的口子仿佛是同学们嘲笑的嘴巴,读来总会不由得令读者会心一笑。

3.优秀是一种习惯,会相互传染。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集体。在教师的“文才杯最佳导演奖评选”等各种活动的鼓励下,学生掀起一股“导戏”的热潮。学生之间互相憋着一口气,反复修改、请教老师,想要超过心里的明星同学。于是,各种佳作不断涌现,我趁机和班里的学生又分析了两篇习作。

只见那青色的面皮在老师的手里显得很乖巧,它很配合地蜷缩成一个团儿。老师的大拇指往面团的中间一掐,余下的四根修长的手指把面皮咕噜咕噜转动起来。老师又用勺子舀了一个小豆沙球,丢进刚刚用大拇指掐的“小坑”里。接着三个手指一扭,那魔术斗篷般的掌心里便出现了一个三角形的青团。

看,“一掐、转动、舀、丢、扭”一连串动词,仿佛是李安导演手中的长镜头,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娴熟的手中翻飞着豆沙馅和乖巧的面团。“蜷缩成一团儿、咕噜咕噜转动、魔术斗篷般的掌心”,这些形容词真是太贴切了,整个画面漂亮灵巧而又充满张力,为文章添色不少。

刚刚在老师手里仿佛“小猫崽”的青色小面团,在我的手里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豪猪”。它在我的手心里被拉来拉去,结果拉出了一身的“刺”。至于我的手,则是扎满了青色的“刺”。渐渐地,那青色的面团越来越小,然后全部粘在了我的手心里。

这个片段把自己对面团无可奈何的心情添加在了文字里,乖巧的面团在老师手上是“小猫”,而在自己手上却是“豪猪”,最后一手“刺”更接近于自嘲,读者读了之后,必然会从这样的镜头中感受到作者的无奈。这些小细节,如果不在这样的慢镜头中,只是匆匆一扫,一定会略过去,就是看到,而没有一颗感悟之心,那也一定会被忽略,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

四、享受习作愉悦,让学生爱上慢镜头

学生体会到了慢镜头给写作带来的改变和成功后,食髓知味,必然不会浅尝即止。萧伯纳曾经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只有互相交流,感悟才会越来越多。生活中遇到想要表达的时刻,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拍摄”出一个又一个“慢镜头”,将情感倾注在文字中。之后再和同学交流,彼此的习作会更加完美。在观影时,看到导演和编剧设置的一个又一个慢镜头,学生则会露出会心一笑,仿佛碰到了知己。学生之间还会讨论某个镜头好与不好,俨然一副小导演的架势,想来这些“小导演”们写出的作文,再也不会寡淡稀薄了。

打通文学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壁垒,能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处处皆语文,时时可作文。让我们的学生跟着一流的导演去学习,他们必定能更灵性地去表达自己的生活,去书写自己的内心,把小作文变成大电影。

猜你喜欢
慢镜头青团普罗米修斯
青团飘香
奶奶教我做青团
我的书屋,我的梦1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盗火
青团
学会“拍慢镜头”
慢镜头在党教片中的设计与应用
英语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