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22-11-21 23:40:45陈爱菊解洪刚丁艳亭秦后伟颜娜张聪王子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艾灸原发性疗法

陈爱菊,解洪刚,丁艳亭,秦后伟,颜娜,张聪,王子铧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诸多危险疾病如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艾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温补温通作用调节脏腑经络气血,改善机体阴阳偏颇,拥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对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及起效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对高血压没有明确命名,因多数患者血压升高时往往伴有头晕等症状,医者将其归于“眩晕”“头痛”等范畴。《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见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多由精神不畅、忧思恼怒、饮食生活不节致机体阴阳失调,肝郁化火,或日久肝肾阴虚导致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阻窍而发生,多属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

2 艾灸疗法

2.1 温和灸疗法

张欣等[2]基于中医学“九为至阳数”的理论基础,温灸百会27壮,神阙、足三里21壮,治疗10 d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三才灸法是以百会、神阙、涌泉三穴对应天、地、人三部,研究发现对三穴施以温和灸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有较好疗效,在改善血压的同时也可改善患者阴虚质[3]。有医者基于灸法引热外出的特点,选取气海穴温和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1周后患者血压降低,诸症减轻[4]。还有医者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温灸,在肾经气血最强时对太溪、涌泉进行温和灸,治疗结束后发现其疗效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西药组[5]。

2.2 辨证施灸

郑丽维等[6]将心肾不交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艾灸神门、太溪穴,睡前施灸,连续治疗4周后发现艾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王蓉等[7]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3种证型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2.3 其他灸法

2.3.1 隔药灸 隔药灸又称脐灸,脐居中央,联系着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通过经脉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连接,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通道之一。隔药灸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机体不通或不荣的状态[8];同时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各种诱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艾灸神阙穴可使外散之火归元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2.3.2 化脓灸 霍芸等[9]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采用固定取穴和辨证取穴两种方法分别进行瘢痕灸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91.72%,远高于对照组的81.38%,且从远期随访结果来看,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王国明等[10]对1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足三里进行化脓灸治疗,总有效率为88.20%。

2.3.3 热敏灸 赵帅等[11]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曲池、百会、足三里)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热敏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热敏灸组患者主要为肝肾阴虚、肾阳虚衰2种证候,且2种证候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有学者秉承中医治未病思想,利用热敏灸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热敏灸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2],说明热敏灸能降低阴虚、阳虚质人群血压高值,纠正体质偏颇,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2.3.4 麦粒灸 金泽等[13]将60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取曲池、石门、足三里穴进行麦粒灸治疗,6周后2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苏莹等[14]将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试验组选取百会、风池、大椎等疏散风邪的穴位进行麦粒灸,治疗14 d后发现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有研究显示麦粒灸产生的短暂灼痛,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调节机制达到降压作用,与温和灸相比,麦粒灸穿透性强且作用能保持较长时间[15]。

3 艾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机制

3.1 艾灸对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3.1.1 艾灸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众所周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以调控血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循环机制介导炎症反应,修复受损伤的内皮细胞[16]。实验证明艾灸后血压明显降低,且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含量也较卡托普利组明显降低,说明艾灸通过影响RAAS系统来达到降压的效果;同时艾灸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并未出现效应相加的结果,推测其可能与艾灸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有关[17]。

3.1.2 艾灸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在高血压病初期,血管内皮细胞主要以功能紊乱为主,高血压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亢进,内皮素(endothelin,ET)分泌过多是血压不降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通过艾灸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紊乱和产酶/清酶系统来降低血压[18]。同时隔药饼灸能促进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修复受损内皮细胞的结构[19]。

3.2 艾灸对高血压血流变的影响

邱悦等[20]研究发现,不同艾灸方法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有影响,且温和灸可能强于瘢痕灸,其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灸法刺激量的差别从而引起机体不同调节机制所导致。也有研究表明艾灸能显著增强血管内皮功能,可通过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来调节血液黏稠度,使瘀血、缺血的状态得到改善[21]。

3.3 艾灸对高血压氧化应激的影响

研究证实高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2)是体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NOX抑制剂通过抑制活性氧的生成来降低血压[22]。有动物实验显示,艾灸及其燃烧时产生的艾烟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还可通过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信号通路来改善大鼠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血压,同时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23,24]。

3.4 艾灸对高血压代谢异常的影响

高血压与机体代谢异常互为因果,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血脂、血糖、尿酸等代谢异常[25]。有研究表明灸后血清中很多内源性代谢产物发生变化,说明艾灸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改善机体代谢异常[26,27],这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又一思路。

4 总 结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文献研究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百会、曲池、足三里、涌泉。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加灸关元、肾俞等穴;阴虚阳亢加灸气海、石门、太冲等穴;痰湿壅盛配伍丰隆等穴。大量研究证实艾灸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其他疗法来控制高血压进程,但临床应用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同时艾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缺乏统一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对于穴位的选择大多是临床经验选穴,且灸材、灸具、施灸操作流程、施灸时间、疗效评定等全流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并且还缺乏远期疗效观察。因此,有学者提出为使研究结果更客观,要对艾灸时选用的材料、用量、时间、部位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同时要制定统一、科学、公认的疗效评定方法,对艾灸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28]。

猜你喜欢
艾灸原发性疗法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8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