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唯物史观意蕴〔*〕

2022-11-21 23:29周建超
学术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现代化发展

周建超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这一历史经验和结论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它既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经典现代化模式,又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观念和模式,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从唯物史观视野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助于我们从学理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本质特征、价值目标和发展逻辑,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性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一、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整个人类历史的一切政治的、社会的、生活的,甚至精神的活动。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在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和生产资料以后,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因此,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物质保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传统农业大国。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经济落后、物质匮乏,正如毛泽东所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5〕这就是说,我国要在物质条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使亿万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因此,当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即指出,我们“现在处在转变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6〕没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技术革命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将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和手工业技术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他说:“这个世纪,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7〕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面临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矛盾,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了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就发展物质生产资料,利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生产,统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关系,在坚持独立自主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使我国很快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面貌,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强调必须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8〕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为我国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价值目标和方法论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10〕在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住发展社会经济这一实现现代化的“牛鼻子”,“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11〕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2〕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既是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前提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抉择。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综合国力都进入世界前列,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新时代以来,“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3〕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这既为我国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得资本与劳动紧张对立,财富占有和产品分配极度不公,必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消除阶级对立、城乡差别、体力和脑力劳动差别的崭新社会。在那里,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而使人摆脱物的奴役,成为真正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而社会主义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之所以能迈向共同富裕,主要在于: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彻底结束了少数人奴役和剥削多数人的历史,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政治和经济平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有效调节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阻止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社会生产资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下获得解放,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积累物质财富。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道德力量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维护着劳动创造财富的荣光,摒弃一切剥削和奴役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地肩负起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避免了因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证。对此,毛泽东指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人民更加富裕更加强大,并且“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5〕改革开放后,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6 〕因此,“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7〕针对当时具体的历史语境,为调动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邓小平又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这是我们党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而创获的重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反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推进共同富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8〕从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到脱贫攻坚战略有效实施,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辛奋斗,我国已从整个社会层面消灭了绝对贫困,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实现理想境界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坚定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信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安排,早日把理想化为现实。一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丰盈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确保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才能有效遏制资本的野蛮扩张,从而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要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体系,完善第一、二、三次分配相协调的收入分配机制,让全体人民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育生发人民创造力的内生机制。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升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内生发展潜能;另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们崇尚劳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道德品格,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共识和价值导向。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性发展的内在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有规律的运行系统。“任何机体的有差别的方面,都处于由机体的本性所产生的必然的联系之中。”〔19〕也就是说,尽管社会有机体各构成要素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但都不能单独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或物的全面丰富,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只有社会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发展合力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彻底摒弃单一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仅大力发展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且强调要推进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不断升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认识。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其客观上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夙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一方面,物质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的实力保证,是精神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的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滋润着物质文明的丰硕果实,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路,从全面系统发展的观点出发,克服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既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需求的追求,又提升人民对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主题。而这依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缺一不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领导全国人民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向世界宣告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强国”。〔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21〕必须用全面系统和辩证平衡的观点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国家的物质力量和人民的精神力量都得到巨大跃升,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才能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一切现实矛盾的关键。从发展的本质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协调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筑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用更加精准务实的实践举措、动真碰硬的政治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担当,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轮驱动、双翼共振,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与自然界紧密相联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人类社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利用和改造自然,以便从自然界获得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而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尊崇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按照自然演化的内在规律和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改造与利用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无视自然规律,以致破坏生态平衡,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变化,最终危及人类生存。对此,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2〕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思想,超越了以往“征服自然”的发展范式,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早在1934年的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要求农民“发起植树运动”,“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23〕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战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2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环境保护和森林绿化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我国耕地少、人口多、资源缺的现实国情,提出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25〕并把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理念、制度、法治、作风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6〕“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7〕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

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探索追求。因此,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28〕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决不能沿袭欧美老路,走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其结果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站在人民立场和民族复兴的政治高度,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享受人生之美。

(二)强调绿色发展是推进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29〕其本质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这是发展方式和价值理念的革命性变革。为此,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方面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服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树立绿色文化发展观,使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有机统一,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崇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对立的紧张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关键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如何实践其辩证统一。对此,习近平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30〕从而科学辩证地破解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深刻理解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任意破坏生态环境,树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理念,使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从系统论观念出发科学统筹生态环境的一体化治理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其内部各构成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31〕因而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系统论观念构建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的一体化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保护、生态修复和用途管制,并用最严厉的制度和完善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制度约束。同时展开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可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田野调查,为治山、治水、种树、护田、绿草提供第一手真实的基础数据,从而为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及其引发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使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不可避免,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以洞察时势的敏锐目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32〕这表明,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强烈批判资本掠夺性和扩张性所导致的现代殖民战争和争霸战争,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应坚持平等发展的交往原则,另一方面号召无产阶级通过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以消灭战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最终实现人类自身解放打开历史的通道。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它用来压迫其他民族的力量,最后总是要反过来反对它自己的”。〔33〕因而“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34〕这为世界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直将阻止战争、捍卫世界和平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既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不受别国侵犯,又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决不干涉他国内政,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开国际交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胸怀天下,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和中国发展大历史出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理念,这一原创性概念和宏伟蓝图科学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既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中国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又充分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归,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是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自信自觉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崇信修睦”“协和万邦”“天下太平”的价值理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不断增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尽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并没有从弱肉强食的历史中接受“强国必霸”的陈旧逻辑,而是更加珍惜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尊重公正平等的国际关系原则,反对各种新老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35〕因此,中国走和平发展现代化之路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自觉,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遭受苦难的历史中得出的结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以及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

(二)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是对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条件的实践认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也不可能维持世界持久和平。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以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丰盈富裕,为维护持久和平提供物质力量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三)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世界历史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和科学判断的认识基础上的,如此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赢得战略机遇。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和平的发展机遇,也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为此,我们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既要看到世界历史的现时状态,又要运用历史的望远镜在回顾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的大势,既要看到世界历史的现象和细节,又要透过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全局和整体趋势,既要客观冷静分析错综复杂的时代迷雾,又要坚持胸怀天下和大国担当,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与各国人民一起,推动世界和平的历史车轮不断前进。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而创获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保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超越“强国必霸”发展定式的全面现代化,是在立足国情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创新,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为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崭新道路。这一道路以独特的发展战略选择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不仅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生机活力。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4页。

〔2〕〔4〕〔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5、166、19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30页。

〔5〕〔1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495页。

〔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

〔7〕《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9-120页。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02-503页。

〔9〕〔16〕〔17〕〔2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364、142、21页。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5页。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1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1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7页。

〔18〕〔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3、36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2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第4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2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5页。

〔22〕〔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8、292页。

〔23〕〔24〕《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第15,40、51页。

〔27〕〔28〕〔29〕〔30〕〔3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0、7、34、21、4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8-549页。

〔3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7页。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代化发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