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守祥 袁 丹
刘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帮助帝王一统天下、建朝稳国的帝师臣子,其传奇人生与丰沛思想吸引着后人传承与再叙。自元朝始,刘基就“以廉节著名,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为政严而有惠,小民咸慈父戴之”①杨讷:《刘基事迹考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13—214页。而知名。明朝建立后,刘基因协助建国有功而被载入正史、传于民间。然而,相较于刘基的实际功绩与历史地位,其文化流传实效却一直不够理想。就流传范围而言,虽然关于刘基的传说在全国多地皆有,在北京、南京和浙南地区甚至形成密集型传承,但总体而言其流传区域狭而零散,受众群体也不大。就流传形式而言,以史书等文字资料记载为主,相较堪与匹敌的诸葛亮文化传播,刘基文化的流传形式单调、保守甚至落后。就流传内容而言,刘基文化多为碎片勾勒式的民间传说,缺少整体性、立体化、多维度的文本生成。诸如此类,大大阻碍了刘基文化的当下化和活力再现。
区别于以民间传说形象刘伯温为核心的“刘伯温文化”,“刘基文化”强调的范围更广、内涵更深,是指与真实历史人物刘基相关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与现象。从活态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讲,“刘伯温传说”和“文成太公祭”是“刘基文化”最为主要的内容。而“与真实历史人物刘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多指那些地方性民俗活动,但它们也逐渐走出宗族地域这一狭隘范围,为国人乃至海外华人所关注。自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收入“刘伯温传说”,刘基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研究热度都有较明显的增加。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又将“文成太公祭”列入其中,刘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然而,目前人们对刘基的了解程度仍然偏低。有研究者就刘基文化的传播现状对温州华人华侨进行了抽样调查,66.67%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刘基”,而高达42.11%的受访者不知道刘基的文学作品。①黄璐:《温州华人华侨对刘基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相关思考》,《文教资料》,2020年第10期。综上所述,从刘基的历史功绩来看,刘基文化的发展潜力和流传实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媒介传播多元化时代,信息所能产生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传播途径,即媒介,借用麦克卢汉的经典表述就是“媒介即信息”,反之,失去媒介就相当于失去话语空间。从跨媒介传播视角反思刘基文化流传中存在的阻力和缺憾,寻求有效的传播策略,有助于进一步开掘其话语潜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历代开元王朝中,明君贤臣往往会成为千古佳话。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明朝的刘基便是一对堪可比拟的良相贤臣。刘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得力军师,以其过人智谋协助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和蒙元王朝,并在建国后的政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前人多将刘基喻为诸葛亮式的传奇人物②《明史》记载:“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朱元璋在刘基的册封诰命中称:“……可谓贤知者也。汉之张子房、诸葛亮独能当之。朕兵至括苍前,御史中丞刘基挺身来归,委质事朕,累察乾象,多效谋猷。”明朝俗文学《英烈传》和《续英烈传》将刘基塑造为诸葛亮式的神奇人物。在今人著述中,杨讷的《刘基事迹考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指出:“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黄涛的《刘伯温传说的文化形态与现代价值》(《温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5期)一文认为:“刘基……是与诸葛亮相似而齐名的历史人物。”刘日泽的《南阳诸葛亮 南田刘伯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一文指出:“刘基和诸葛亮都有济世之才”。。当今史学界的基本共识是,秦汉以来,满腹经纶且能学以致用者,有西汉留侯张良、西蜀丞相诸葛亮、明之诚意伯刘基诸人,他们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代表。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刘基正是这一“三不朽”式的历史人物。在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的《赠谥太师文成诰》中曾称赞刘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 “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在“立德”方面,刘基可说是实现了古代臣子的“圣贤理想”。于帝王阶层而言,刘基在开国立政之时,就倡导以孔儒思想为治国之道,从个人修养与治国方略等方面大力辅佐朱元璋为王为君。朱元璋曾评价刘基为“世居栝苍,怀先圣道”。于平民阶层而言,其“德”之高,为民所敬仰。例如,刘基认为对百姓当以儒家仁政德治理念待之,在征战中也主张保护民众,提倡攻城攻心兼备的战术策略。此外,民间不断涌现诸多拔高乃至神化刘基的故事传说,或奉其为农作物保护神,或以礼祭祀。回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其“立德”成就之高毋庸置疑。诸葛亮帝师层面的德被文人士子熟知,于《后汉书》《诸葛氏集》等史料文献中皆有记载。三国时期蜀国百姓同样感于他的恩威,如《三国志》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③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28页。诸葛亮的至诚至忠精神确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世,超凡才智也被历代铭记。其实,相对于被人们熟知的诸葛亮文化,刘基的“立德”成就并不逊色,以上有史可考、有事可察的资料即已表明。遗憾的是,刘基之“德”流传不广。
在“立功”层面,刘基与诸葛亮皆为辅佐君王赢得胜仗、开疆拓土的开国功臣,实现了“贤臣得君以行其道”的士大夫最高理想。实际上,刘基的功绩面更广,不仅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两位劲敌的关键战役中运筹帷幄,协助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而且,在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各方面尽心竭力献计献策,例如奏立军卫法、参订律令、卜地拓建建康城、复兴科举等,使新生政权迅速步入发展正途。诸葛亮虽也协助刘备建立蜀国,但最终结果却是刘备与其他两位帝王三分天下,而且其功绩主要在治军理民方面,不似刘基那般全才——参与新政权的制度建设、城邦拓建和文化复兴等各个领域。陈寿《三国志》甚至如此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①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第930页。,似在影射诸葛亮对“失荆州”“失街亭”以及五次北伐失败等战略失误事件难辞其咎。应当承认,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往往脱离史实肆意发展,后世传说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确为民众想象敷陈的结果。
在“立言”方面,刘基之“不朽”既体现在有诸多文章作品流传至今,又体现在其思想精神影响后世。刘基虽是军政方面的济世人才,但其文学造诣却颇高,广泛涉及诗歌、散文、序、记、跋、赋等各种文体,后人编有《诚意伯文集》等。作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刘基的乐府辞被后人评为“杜陵以后一人也”②陆世仪撰:《思辨录辑要》卷三五,温州大学图书馆藏。,是兼具内容情貌与艺术魅力的作品。例如《上山采蘼芜》的“落叶辞枯枝,不寄别条上”,以自然清新的比喻表露始终忠于朝廷的赤诚之心。流传至今的刘基诗文不在少数,这些真情文字势必以丰沛的思想意蕴充实后人的心灵。无形的精神滋养还体现为诸多与刘基相关的民间口传故事、习俗的传承。例如浙南地区的人们铭记与感念刘基为国为民的大爱精神,存有“国师鱼”传说。其实,诸葛亮的“立言”可用少而精来概括,《出师表》《陈情表》《诫子书》等文章情深意切;“亲贤臣,远小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千古名句广为传诵,宣扬明君忠臣的白帝城托孤传说也家喻户晓。比较来说,虽然诸葛亮文化流传范围更广更深,但刘基的文学与文化造诣更胜一筹,已汇入儒家文化“子”部,其“立言”成效更大。
从总体上看,明朝刘基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诸多方面堪与匹敌,形成了跨时空的对位。但吊诡的是,在民间流传中却出现与正史定位有出入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便是《英烈传》与《三国演义》的传播效果反差。这两部以史实为基础的章回体小说叙说了相应朝代开国帝王将相的故事,刘基与诸葛亮分别是这两个文本中最出彩的将相人物。由于《三国演义》产生年代较早,又凭借盛行的评书、戏曲等口头文学表演形式在帝王阶层与民间群体中红极一时,最终有了牢固的受众基础。而较晚出现的《英烈传》虽也一度受民间追捧,但情节内容多有借鉴《三国演义》的嫌疑,创新性较弱。例如《英烈传》中对阵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刘基观星象、助君王的小说情节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桥段”无异。另外,《英烈传》的思想内涵不免带有过多功利目的,“是明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六世孙郭勋为吹捧其祖先功绩,捞取现实政治利益所编”③周元雄:《历史书写与民间演绎》,温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第18页。。有研究者得出结论,《英烈传》成书受《三国演义》的影响。④同上。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更青睐原创性、故事性更强的《三国演义》。在长期的文本传播和演变中,《三国演义》已家喻户晓,从中衍生的戏曲、续写文本也数不胜数。民间版本的诸葛亮被神化为未卜先知的神算军师、世人敬仰的活神仙,并通过评书、戏曲等口头文学而深入人心。在帝王扶持度和民众受捧度上,《英烈传》的流传效果都无法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刘基的历史功绩无法被后代民众充分认识和传颂。
除此之外,明朝的刘基与三国的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更强大的影响力。在约一千八百年间,诸葛亮的形象被不断拔高塑造,传说内容与流传形式互相促进,使得诸葛亮文化的传播深广度远超刘基文化。在文本创作方面,后人对诸葛亮的陈说明显多于且高于刘基。早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诸葛亮形象便得到极大丰富;唐宋诗歌鼎盛时期,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杜甫的《蜀相》等大家名作皆提及诸葛亮的不俗事迹和超凡人格,为历代人们传诵;而元明清俗文学大放异彩,诸葛亮传说见诸不同文体,成为民间口头表演艺术的重要素材。而刘基不仅出现年代较晚,而且明朝统治者的文字狱等文化政策使得文人、艺术家极力避讳本朝题材,更勿论称颂开国将相刘基。诸葛亮与刘基皆为旷世奇才、智谋良相,但“智多星”“活神仙”等称号基本上独属诸葛亮,刘基把筹布画、献计治国等功绩却随着时间而被淡化,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刘基的正史评价与民间形象之间的不对等,反映了文化流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文化的长久流传和发展除了文化自身需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意蕴外,还必须具备来自官方权威的有力支持和民间受众的广泛喜爱。无论是历史人物的声名流传,还是文化典籍的文本传播,都离不开这些内外在条件。正如《三国演义》之所以能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不仅在于其文本内蕴德治仁政等理念,而且在于其传播阻力小,统治阶层和民间百姓的世代喜爱使其拥有极强的受众黏度。
刘基是助力灭元建明、参与明初建设的功将名臣,其所代表的“忠诚效国”“爱民情怀”与“文人气节”等精神内涵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相契合,具有极强的文化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刘基在世之时,就以过人的才智谋略名传于统治阶层和江浙民间。之后凭借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协助朱元璋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夺得胜利。在朝期间,刘基还参与明初政治、管理事务的设立,奉行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理念,一贯秉忠直言,曾被帝王封为“诚意伯”,死后被追授谥号为“文成”。可见,刘基形象的儒学内涵自明朝始就已被官方认同,并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传播与塑造仁君德政形象的重要载体。之后,《英烈传》等民间俗文学将刘基形象演绎成民间野史,这些以史实为基础的想象性书写对刘基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另外,宗族护佑理念是刘基文化得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刘基去世后,其后世子孙开始以家祭形式祭拜他。到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在帝王授意下修建诚意伯庙,祭拜刘基的仪式及其内涵走向常规化和正式化。在宗族中,刘基的传奇人生经历被其后世子孙宣扬,作为宗族精神世代相传,支撑并鼓励着后世子孙,甚至扩展到非刘氏宗亲。祭拜刘基的出发点逐渐从宗族孝悌走向宗教信仰。这一流传轨迹的形成发展正是由于宗族护佑理念在其中发力作用。刘基作为地域名人,在特定地域范围的流传中出现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推动和确保文化能够流传与发展。例如“文成太公祭”这一民俗节日便是刘基文化流传的重要优势。当前,“文成太公祭”已走出宗族小范围,成为整个浙南地区的民俗节日,其内涵也大为扩展,具有护佑当地百姓、福泽后代等精神寄托效用。
然而,自明朝以来,刘基的实际成就和历史意义却未得到应有宣扬;即使正史中有较为公正的评价,但在民间的流传效果却不尽人意。相较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刘基文化的流传存在更多阻力。
在官方层面,明朝屡兴文字狱,而刘基作为一介臣子,如果过分宣扬其功绩能力,不利于突显帝王的至高性。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多次听信谗言,对刘基心生猜忌,一度将他排挤出朝堂。刘基虽为明初朝政的建立和完善献计献策,但其曾任元朝臣子的敏感经历多少被明朝帝王介怀。在洪武初年册封功臣时,刘基被封为御史中丞、诚意伯,仅是正三品副职的品阶。而同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李善长则被封韩国公,是最高等级的功臣。统治阶级对刘基心存芥蒂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刘基文化的流传动力。因此,大明王朝的民间尽管存在刘基的相关传说,但也多为内容单一的文本且仅在小范围口头流传。
直到明万历年间《英烈传》问世,才有了较为完整地塑造刘基形象、表现刘基生平事迹的民间文本,但流传程度和续写改编状况远不及《三国志演义》等名著。究其原因,除了《英烈传》自身文学功力较弱外,首先是朱元璋与刘基的君臣关系并非毫无戒备的纯信与纯忠。朱元璋与刘基的不完满关系给明朝百姓带来的更多是对极权专制的恐惧情感。二人的君臣事迹远不如刘备与诸葛亮的明君贤臣传说那般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无法在令人信服的基础上激发民众的怜悯情感和想象力。此外,明清两代统治阶级为保证其政权的稳固和权威性,禁止出现任何有损其至高无上君王形象的文字言语。民间俗文学作者忌惮于帝王权势,不敢在小说文本中敷陈乃至拔高明朝开国元勋的功绩成就。然而,民间百姓自古以来就好奇尚异,刘基形象却缺少富于神秘传奇色彩文本的集中呈现,失去其民间流传的一大优势。到了清代,《英烈传》甚至被列为禁书。可以说,不仅是刘基,明清两代功臣名将事迹的流传都受制于当时高压的政治文化环境,无法与前代书写君臣事迹的世俗文学盛况比拟。
初始时期的刘基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主体受众局限于刘基家乡浙南地区的刘氏宗族。“刘基庙”“刘基墓”和“太公祭”等刘基文化载体,虽然出于表彰功臣的意识形态需要而被官方授权认可,但没有被上升为民族层面。因而,明朝的刘基文化属于辐射面狭窄的地域文化,相关的节日习俗仅是刘基家乡百姓的精神寄托。例如“文成太公祭”民俗活动,明朝时期参与祭祀的人主要是浙南地区的刘基家族成员。尽管明清以来,祭祀成员身份逐渐放宽为“刘氏宗族”,乃至“非刘氏宗族”,但仍未突破浙南地域范围。“太公祭”习俗的地区特异性强,难以吸引其他地区的人们主动参与祭祀,从而限制了这一习俗文化的传播,使得刘基文化的跨地域流传实效不佳。
从流传途径或方式看,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①芮德菲尔德提出:“在某一种文明里面,总会存在着两个传统;其一是一个由为数很少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其二是一个由为数很大的、但基本上是不会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的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参见[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95页。,可将传统文化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大传统,是指都市上层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的以文字记载的文化,小传统主要是在小规模共同体,特别是乡村中通过口头传承的文化。”②张荣华:《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传统关系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刘基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大传统”或“小传统”任何一方,即明朝正史书写与民间俗文学讲演。但应当注意的是,刘基在“大传统”和“小传统”中的形象发展并不同步。记载着刘基功绩的《明史》等史书是官方文本,只在统治阶级或上层知识分子当中流通。而据说是刘基所作的《郁离子》《烧饼歌》虽传于民间,但内容理解难度高,要求拆字解读才能把握其中意旨。由此看来,明朝的刘基文化利于形成“大传统”,却限制了“小传统”领域的发展。民间百姓无法及时接触到这些史料文字,民间文学对刘基的艺术虚构也就存在“延时”问题。
此外,明朝正史还一度干预民间俗文学的发展。当刘基事迹逐渐通过口头形式流传于民间,刘基的民间形象朝清晰立体方向发展时,统治阶级又开始避讳宣传刘基的过人智谋和战功事迹。据《明史·刘基传》卷一二八记载:“顾帷幄语秘莫能详,而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其语近诬,非深知基者。”明朝正史是拥有权威性的“大传统”,明确否认了神化刘基的小说稗闻,反映出最高统治阶级对刘基传说的消极打压态度。民间俗文学一度受制于明朝官方话语,这一不对等的文化关系导致刘基传说的大范围流通缺乏有力支持,刘基文化无法获得相对自由的传播环境。
在社会中,“大传统”与“小传统”属于两种不同文化层次系统,应当互相借力、共同作用,才能更大程度地增加文化辐射力。然而,刘基文化在“大传统”与“小传统”中的传播发展存在时空距离,并且传播媒介也仅限于单一的纸质文字或口头话语,是刘基文化不能被充分认识和传播的关键所在。
刘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当代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与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①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传播不能仅停留在纸质媒介。其一,传播媒介的多元能使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得以以不同方式展现;其二,契合受众的媒介使用倾向才能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是在当今融媒体环境下进行跨媒介的传播,以期增加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郝丽丽:《现代媒介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青年记者》,2017年第9期。
刘基文化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民俗、民间文学等内容,主要以行为表演、文字资料两种方式展现。但到了20世纪,刘基文化的流传内容和形式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主体受众依旧限于特定区域的群体。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基文化中的“刘伯温传说”和“文成太公祭”被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基文化的现代传播得到了权威认可与支持,生命力再次焕发。不仅更多大众参与了解刘基文化,出现《刘伯温传奇》等相关影视作品,而且政府层面也有意识地借刘基文化进一步凝聚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学界开始组织开展刘基文化研究会议、研究机构等,深入挖掘和积极传播刘基文化。但总体而言,当前刘基文化传播方式仍不够完善。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刘基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思考新旧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麦克卢汉的“反环境”理论和“后视镜”理论都强调在新媒介环境下要对旧媒介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审视,以期摆脱旧媒介的“信息闭塞、时空限制等弊端”①刘玲华:《理解“反环境”——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一个新链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互联网时代的刘基文化应当突破单一的纸质文字传播,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新媒介,突显其优秀传统文化属性,弘扬其文化价值内涵。
首先,刘基的帝师王佐传统形象及相关文学作品的传播应当与现代媒介充分结合。2008年,《百家讲坛》曾推出由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教授主讲的《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系列讲坛。该系列讲坛虽然借助了电视这一主流媒体平台,且讲坛内容通俗易懂,但讲述形式单一,与观众的互动性不强,未能取得良好的文化传播实效。以此为鉴,如今的刘基文化在跨媒介传播中,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力求达到内容深刻准确与形式有趣新颖两大效果。例如,集结刘基研究专家和刘基文化传承人,共同打造刘基专题的国学节目,在电视中央频道和爱奇艺、优酷等各大视频网站同步播映,于微博、豆瓣等主要社交平台创设讨论专栏。还可借助电影这一“热媒介”,打造基于刘基相关史实的历史传奇影片。只有最大程度地融入现代主流的信息接受媒介,刘基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被更有效地传播。互联网早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现代视听媒介传播刘基文化,既能大大拓宽其影响力辐射面,又将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沉浸式地了解刘基文化。
其次,浙南地区的“文成太公祭”民俗活动须借助互联网媒介提高知名度,打破“文化他者”的存在困境,突显其民族意义,吸引广大民众主动关注并参与这一民俗。例如,借鉴李子柒、陈更等互联网短视频创作者的制作理念,以讲演故事或直录祭祀活动等方式展现“太公祭”习俗的各个方面。凝练优质的视听片段、互动式的媒介体验和高速跨界的互联网传播,使刘基文化产生更大影响力,唤起现代人的关注交流与情感共鸣。此外,应充分挖掘、提炼和整合民间传说中的刘基形象,发挥刘基文化传承人的传承作用,进行传播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尽管目前已搜集的刘基传说超过四百则,但仍有大量流散于民间、未被收录的刘基传说。已有的刘基传说内容也呈零散化、片面化,需整合提炼。对这些传说的整合提炼,将为刘基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传播媒介提供丰富素材。
再次,鉴于互联网新生代群体的媒介使用倾向,可对包括“刘伯温传说”“文成太公祭”在内的刘基文化进行更多元的跨媒介传播。于2020年7月2日正式上线的热门手机游戏《江南百景图》中便融入了刘伯温这一角色,突显刘基的历史传奇形象,无疑吸引了新生代群体对这段历史文化的关注。在游戏中,刘伯温作为一个开拓城池方面的天级角色出现,拥有建造和制作两个特级属性,人物介绍一栏是朱元璋拒绝刘伯温请辞还乡的二人对话。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手机游戏、PC游戏已不是稀有之事,诸如《三国杀》《王者荣耀》等。这一文化产业趋势既具文化韵味,能部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具经济效益,进而促使产品开发商关注产品的文化属性。“刘伯温传说”“文成太公祭”等富于历史韵味和传奇色彩的文化元素具有极强的网络游戏可塑性。以现有的丰富刘基文化为源文本开发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品,是拓展刘基文化年轻受众的有力途径。当然,体悟优秀传统文化韵味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能仅依赖于追求感官刺激的媒介。历史文化的跨媒介传播应着力于激发人们回归经典文本的阅读冲动,在阅读中运用人类强大的情感能力与知识网络构建个体对历史的独到认知。
刘基在正史记载中拥有赫赫功绩和不俗品质,但却受限于文化环境、传播媒介等主客观条件,未能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被民众充分认识其价值。如今,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极力推动包括刘基文化在内的古代优秀文化资源重新焕发活力。互联网时代,信息媒介呈多元发展趋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有效的途径选择。“以贴近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方式,让文化遗产重新走进年轻群体的视野……进行年轻化的重新演绎”①刘莉:《新媒体让传统文化“动”起来——浅谈抖音上的传统文化传播》,《新闻世界》,2019年第4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进程。应当注意的是,刘基文化的年轻化演绎不代表一味迎合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而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刘基文化精髓,吸引更多人主动了解刘基文化,成为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一分子。
刘基精通天文、数理、兵法、诗文等,是少有的“王佐”之才。他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笔者认为,刘基精擅易理,知“命数”懂“运势”,因此,他秉承“经世致用”之宗旨而善于“审时度势”,“破”中有“立”;立新朝而辅新政,“立”中有“度”。简言之,刘基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在于“变”,同时强调“变”的“定力”“分寸”与 “战略”。
在新时代奋进第二个百年之际,传承与接续710年的刘基文化,应该有意识地将刘基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融入当代“温州人精神”与“温商文化”中去,以提升后者的思想厚度和战略层次。刘基文化上承永嘉学派而下汇明儒子集,明启历代精英而暗合浙东乡贤,当前,亟须从“大传统”与“小传统”并进角度,推动其从文成-青田地域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东亚儒文化圈和世界汉学圈,因此,刘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跨媒介传播的全方位展开。在媒介传播多元化、电子化的时代,包括视觉文化传播在内的跨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温州市、文成县、青田县等地方政府坚持把刘基文化当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地域文化品牌,以文化经典为依托致力研发推广,以习俗节庆为纽带弘扬优秀传统,以化育“知”“行”为关键巩固传承基地,以媒介传播为平台提振文化自信,在传承、保护和发展刘伯温文化上做了很多的努力。温州市委还明确提出,要深化历史名人文化研究,深度挖掘内在优秀基因、思想文化资源,将每一位历史名人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IP,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高水平推进文化温州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以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助推经济硬实力的持续增强。纪念刘伯温,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促进刘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通”。要挖掘和研究以刘伯温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丰富“温州学”和“永嘉学派”的深刻内涵。要塑造和擦亮以刘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金名片,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样板。②《温州市刘伯温诞辰71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温州)刘基文化学术论坛举行》,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724097,发布日期:2021年7月23日,浏览日期:202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