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婕妤
声乐作品有着极大的魅力,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代表着那个世纪作曲家的独特力量。普塞尔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与乐器演奏家,他倾尽一生的力量与无限的热爱在音乐事业上,音乐于他而言是野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任尔东西南北风都吹不倒;音乐于他而言是暖阳,或许只是簌簌光点,就印染了他无名的岁月。因此,尽管时代变迁不断,普塞尔声乐作品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在当今也极具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永远不会随时光而流逝,总会以其方式存在于当代社会,普塞尔乐曲的独特魅力永远闪耀在国际乐坛中。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普塞尔声乐作品的研究还是受到了不少阻碍,作品保留的完整度与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损。[1]因此,不论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应在艺术上不分彼此,共同研究声乐艺术,使普塞尔的声乐作品彰显价值。
普塞尔于165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其所处家族拥有悠久的音乐历史,普塞尔自然耳闻目染,自小就深受音乐熏陶,有着扎实的声乐基础与天然的艺术气质。普塞尔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声乐事业,十一岁开始作曲并演出,十四岁在皇家教堂担任重要音乐师,二十岁在西敏寺大教堂担任管风琴师。普塞尔被誉为“第一音乐家”,其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那个世纪宗教音乐发展繁荣,音乐呈现世俗化与通俗化的特点,文艺复兴后,声乐更具抒情性,但英国声乐发展并不乐观,相较欧洲其它国家稍显落后,然而,普塞尔的声乐成就推动了十六世纪英国巴洛克时代的出现,进而加快了英国音乐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普塞尔生前深受欣赏与爱戴。[2]其穷尽一生所追随的是声乐的灵魂,是独属于声乐乐器不同寻常的味道,是历经年代沧桑仍富含热爱的乐声。
普塞尔将一生倾注于声乐演唱,其作品题材广泛,数量众多,主要以歌剧、戏剧配乐、教堂音乐、宫廷颂歌和宗教歌曲等为主,其中歌剧以《狄多与埃涅阿斯》最为著名,他还为幕间歌舞表演作伴乐曲《女先知》、《印度女王》与《暴风雨》,为德莱顿的爱国戏剧作配乐《亚瑟王》等等。[3]普塞尔的作品风格突破传统声乐以配乐为主,增加了乐器的比重,使乐曲旋律更加优美,节奏更加鲜明,体现充沛情感。在其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其不同声乐处理技巧,还以深刻体会到悲剧情绪与戏剧性效果贯穿其中。普塞尔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他的颂歌富含雄浑之力,他的器乐极具抒情性,他的配曲独特而多变。总之,普塞尔的作品真实地体现着那个时代英国的社会背景,带给那个时代民众以力量与希望,赋予那个时代以创新力。
声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歌词的创作,歌词体现在作曲家素养的方方面面,普塞尔作为声乐世家,其歌词涵养自然不在话下,他的歌词创作极具感染力,若说他的歌词呈现荒诞奇怪的特点,却又不乏通俗;若说他的歌词是精妙雕琢的,却又富含草草了事的感觉,普塞尔的歌词变化多端,精妙绝伦,他驾驭者各种风格的乐曲,自由得赋予不同歌曲不同歌词,带给聆听者美的听觉盛宴。在他的《阿布德拉扎尔》中,歌词无不体现着生意盎然的景象,风格落落大方,主题鲜明;他的戏剧《印度女王》,歌词似乎在描述秘鲁与墨西哥战争之间的冲突与纠葛,令人动容。[4]总之,普塞尔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无不反映着处于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彷徨与害怕,当然也体现着不动声色的静谧与安好。因此,普塞尔歌词创作呈现着富丽多变、形式多样的特点。
声乐作品的旋律与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演奏效果,这不仅对于创作者,而且对于演唱者来说都是很难掌控的。普塞尔声乐作品的旋律与节奏呈现着巴洛特特征,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可见,普塞尔作品节奏强烈且跳跃,主要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节奏起伏较大,因此,有很强的力度与速度变化,总体呈现着动态美。普塞尔的《新爱尔兰之歌》中采用了泛音奏法,多跳跃音符;在他的《安菲特律翁》中,旋律多变,节奏鲜明,富含热情与奔放之感。[5]总之,普赛尔声乐作品的旋律突破了时代的桎梏,奔放而外向,其节奏经由创新也迸发出新的力量。这种不受限于时代的旋律与节奏是创作家应有的品质,源源不断的发展来源于创新,普塞尔的作品跳出时代的阻碍,却又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写照,有多少民众是在时代的压迫下前进的,他们永不放弃,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任何作品都有其结构,结构不论繁简,只论合适与否,普塞尔作品风格迥异,但其结构大多和谐而统一,呈现着独特的调性布局与和谐的整体结构。《狄多与埃涅阿斯》是其结构的代表性,这一作品包括六个场景,普塞尔通过不同场景与不同调性的相互联系加以区分它们,顺序为c小调、C大调、f小调-F大调、d小调-D大调、B大调和g小调。[6]并且这一结构的划分离不开情感与剧情,第一场景充满着悲伤之情,第二个场景则暗示着任务的结合,第三个场景则是阴谋从开始到结束的这一过程,第四个场景则是剧情的高潮部分,暗含杀机,第五个场景表示剧情即将结束,第六个场景富含悲哀之情,可见不同的调代表着不同的剧情呈现,调的联系又增强了剧情的连续性,并把不同场次的剧情组织起来,使整个作品和谐统一。可见,普塞尔的作品多呈现出严谨与规整的结构特点。
普塞尔开创了巴洛克时代,其作品中的演唱技巧自然有着巴洛克特质。其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十分注重嗓音与音质的规范,进而促进身体通道的畅通和腔体的确立。因此,普塞尔作品的演唱需要圆润而明亮的声音,这需要演唱者强大的头腔共鸣能力,同时需要气息的稳定,例如在他的《一首晚间的赞美诗》,有着很大的旋律线条起伏,歌曲的强弱特征明显,需要很高的气息控制能力,同时各个器官的配合也尤为重要,胸腔腹部的配合进而带动声带运作,这样才能在声音的强弱和阴暗对比下带来美妙歌声。[7]同时,这首宗教歌曲对于音质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圆润而有力量的音色,这样才能烘托出崇高、神圣的氛围。由此可见,普塞尔作品的演唱技巧大多集中在对于气息的控制和音质的较高要求上,不同的气息控制与不同的音质呈现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或明亮活泼、或深沉厚重。
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舞台的呈现也很重要,不同作品的风格会呈现不同的舞台效果。欧塞尔作品的风格多样,其舞台的呈现自然变化无穷,尤其对于华彩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其舞台观赏剧《仙后》,这一作品拥有华彩很厚重的咏叹调,其表现力高亢有力,舞台表演极富感染力,其不断重复的旋律使舞台的呈现更加深入人心,其修饰性的颤音使用也丰富了舞台的华彩表现力。还有普塞尔的赞美诗《无上的和谐》,其旋律复杂,略显庄严,因此舞台表现肃穆之感,华彩也较为简约,尽管如此,舞台表演中回音技术的使用也丰富了舞台,堪称巧妙的设计。由此可见,普塞尔作品所呈现的舞台表演风格多样,设计巧妙,都运用华彩技巧,有的舞台全程高潮,带给听众以强大震撼力,有的舞台则设计巧妙,给听众留有遐想,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英国本土作家的普塞尔,自然有着浓厚的英国特色,其赋予作品的情感是质朴真实的,极具抒情特点。其作品展现着那个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与人文色彩,情感的表达可谓淋漓尽致,既融合个人的真情实感,也带有极强的批判精神。在其《女王的悼歌》中,这首歌创作于1695年,顾名思义为了悼念玛丽女王的去世,在这首音乐中,我们能够通过哀伤的旋律与缓慢的节奏感受到民众对于玛丽女王的不舍,那这有暗示着玛丽女王生前对于英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令民众念念不忘的。还有在其作品《上帝,认识什么》中,字里行间,旋律之间,无不表示着普塞尔的疑问,富含质朴之情,上帝的加入更显温暖与神圣之情,可以从中感受到普塞尔向人们传达的关怀。[8]由此可见,普塞尔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变化多样,极具英国特色,富含个人色彩,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声乐作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向人们传达着精神力量,普塞尔的作品犹如浩瀚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若说普塞尔是站在远方海平线上的垂钓者,那么其垂钓着的鱼儿必会发出漫漫歌声,会唱歌的鱼儿,你可曾见过?若说普塞尔是坐于飞机之上的宇航员,那么其所经之处的云朵必会抖出悠扬之声,会发声的云朵,你可曾见过?若说普塞尔是驯兽员,那么其手下所经训练的小兽必会哼唱旋律,会唱歌的动物,你可曾见过?我们虽然都未曾见过,可是普塞尔声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更甚于此,那古老的歌声化作悠悠旋律,穿越历史长河,到达今天,无不散发着艺术光辉,向人们传达着声乐艺术的灵魂,不断创作,永不放弃,热爱音乐,这是普塞尔的声乐箴言,这是蕴含在其作品中的艺术能量,我们听着普塞尔的声乐作品,也是在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提升自我的声乐素养。
艺术传达着美,带给人们别致的美感,普塞尔的作品融合了意大利与法国的抒情性与戏剧性,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你坐于充满普塞尔作品演奏的大厅,闭上双眼,你会发现你置身于春花之中,万花其放,百鸟齐鸣,看见普塞尔在其簇拥之下演奏乐曲;你还会发现自己置身与夏草之中,茂密而顽强,百兽齐跑,看见普塞尔坐于草坪上演奏乐曲;你还会发现自身置于秋月下,枫叶漫黄,硕果累累,看见普塞尔手摘硕果,谱写乐章;你还会发现自己站于皑皑白雪之中,雪景何其美,看见普塞尔不畏严寒,演奏着管风琴。这就是普塞尔声乐作品所传达的美,我们在其作品的渲染下,感受着社会百态,品味着人间四季,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不断提高着自身的审美,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往往比美本身还要重要。由此可见,普赛与声乐作品中的美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声乐作为当今一门学科,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普赛尔声乐作品的研究为我们学习声乐知识提供了方法。普塞尔作品繁多,体裁丰富,不同的体裁的训练对于声音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着极高的教学价值。其戏剧作品交织着矛盾冲突,歌词的不同表达、旋律的特殊加工、轻重音的转变强调都营造着不同的情感氛围;在其宗教类作品中,旋律多位于中声区,非常适合人声的练习,这对于气息的控制要求很严格,加之宗教这一特殊题材,演唱者要充满敬意,情感的表达也很重要;普塞尔的创作技巧也值得学习,其三度和六度的连续平行发展与音调和节奏的和谐统一对于教学都是很有价值的素材。总之,普塞尔作品所蕴含的教学价值不仅限于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还为声乐研究学者提供了英国那个时代的发展背景,这一资料的提供为研究提供了方向。
由以上分析可得,声乐在不同时代都散发着闪烁光芒,对其的研究永无止境。普塞尔的声乐作品蕴含着很大的价值,其为艺术领域的开拓提供了新路径,提高了民众的审美素养,并且其演唱技巧与音乐特征极具教学价值。普塞尔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歌词内涵丰富、旋律节奏多变与结构协调等方面,其演唱主要运用气息与音质的技巧、华彩的舞台效果、丰沛的情感带给听众声乐盛宴。由此可见,普塞尔的声乐作品很有研究意义,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其研究进程并不顺利,希望研究学者可加大研究力度,使其为声乐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