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梦
“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1]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15公里的齐云山由9座峰峦组成,以道教圣地闻名,是中国道教的名山之一。明朝的《齐云山志》《休宁县志》以及宋朝的《新安志》等书籍均记载了齐云山道教文化的悠久历史。作为齐云山道教科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齐云山道场音乐也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重新受到关注。齐云山道场音乐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多种文化背景。探索齐云山道场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徽州地区的民俗音乐文化的了解,促进地域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齐云山古称“白岳”,与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湖北武当山并列“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齐云山道教文化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道士龚栖霞在齐云山石门岩活动,《齐云山志》记载:“名籍无所考,抱道绝粒,栖隐于石门之岩”,这表明齐云山当时已经出现道教的踪迹。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道士余道元,号天谷子,在齐云岩处受到当地金安礼、金士龙的资助创建了佑圣真武,南宋末年导师叶介夫、胡大祥、程大有建立了三清阁、四聚楼,并修建了佑圣真武。
明代时期,皇室崇拜真武神,信奉神仙方术,齐云山道教日趋兴盛。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建立宫观道房,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立齐云观,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建立三清殿,正德十五年(公元1515年)道人汪泰元效仿武当派的建筑在紫霄崖建立玉虚宫,在桃花洞创建静乐宫,门徒方琼真建立榔梅庵,并从武当山上移植了一颗榔梅树在庵前。由于齐云山多处采用武当派的建筑风格,所以这一时期世人称之为“江南小武当”。明朝嘉靖六年(公元1522年)齐云山道教受到明世宗的重视,新建宫殿33座,道房36房,亭台楼阁、庵堂遍布全山,这时的齐云山道教以正一派为主、全真派为辅,代代沿袭四十字传世系谱“首道明仁德 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秘典 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玄韫高宏鼎大罗 武当俞兴振 福海启洪波。”[2]明朝末年,齐云山道场日渐衰落,连年兵祸造成香火凋零、亭阁道观常年失修,至民国初年齐云山道观得到一定的整修。文革期间为了破除封建迷信,齐云山改名为“立新山”,许多神像、石碑被损毁,齐云山道教遭到空前的破坏。1984年6月,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齐云山道教协会”,齐云山道教的宫观、遗址、文化等逐渐被纳入系统的管理与修缮。
齐云山道教文化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多种文化,体现了儒、释、道并存的文化特征。道教文化在齐云山最早始于唐朝乾元年间,其时齐云山道教以全真教为宗,道教信徒以老子《道德经》为必诵功课,此外还修炼导引、武术和丹术功课,供奉真武大帝。元朝时期正一派的影响扩大,教派逐渐分为全真、正一两派。明朝时期是齐云山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政府注重道教的发展,加大建设道观、亭台等基础设施,此外正一派真人张天师入主齐云山,在时间和人文环境的发展中,正一派和全真派逐渐相融,齐云山道教成为两派并存的道教体系,奠基了齐云山道教文化在中国道教史上的特殊地位。
佛教文化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早在唐天宝年间齐云山便出现了佛教活动,《齐云山志》记载“有僧住山中石室,室宽广十余丈,内有佛像、石讲堂、石凳等。”[3]198南宋后期,齐云山月华街一带道教兴盛而佛教日渐消沉,明代嘉靖年间佛教因为皇帝对齐云山道教的重视遭到排斥,1956年佛教活动在齐云山销声匿迹。
齐云山道教中的儒家文化主要源于徽州地方区域文化的影响。明朝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儒家文化的主流思想。二程以及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祖籍均出自徽州,因此儒家思想在徽州盛行。徽州地区大力推崇礼教,举办重大的祭祀活动[4],宣扬忠孝节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徽州地区的民风与习俗,这些礼教观念以及纲常伦理思想成为齐云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齐云山道教斋醮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悠久的齐云山道教文化紧密相连。受齐云山道教文化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齐云山道场音乐展现了多样性的文化内涵。
道教音乐从根本上来说,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属于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为宗教仪式服务,具有宗教音乐的属性。齐云山道场音乐即在齐云山道场活动中使用的音乐,是举行齐云山道家活动仪式的重要工具,发挥着渲染教义、烘托氛围的作用。道场指的是“道士根据事主要求而举行的宗教祈禳仪式,又称法事、斋醮,俗名‘做事业’。”[3]185齐云山道场活动全面,步骤仪式繁杂,由此衍生了种类丰富、名目繁多的道场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性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包括经韵音乐和曲牌音乐,也就是一般音乐中的声乐与器乐两个类别。其中经韵音乐包括《慈悲科》《解结科》《血湖科》《诸天科》《水火炼度》《度人经》《水陆科》《禳火科》《罗天大醮》等25种,传统曲牌音乐包括《步虚韵》《送饭》《大开门》《送赦》《主云飞》等。
道场音乐中的声乐不同于普通的表演性的声乐概念,特指道士念经时发出的声调旋律。这种旋律区别于朗诵,又接近吟诵,与经文紧密结合。按照演唱地点、演唱对象以及音乐功能的不同,又分为“阴韵”和“阳韵”。“阴韵”指齐云山道士在户外或者在斋主家中举行的道教仪式活动中的演唱,“阳韵”则是齐云山道士在殿内向各界神明、道教徒祈祷时吟唱的内容。按照演唱方式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声乐的表现形态又可以分为念唱、吟诵、咏唱等,不同的道教活动采用不同的演唱形态[5]。吟唱多见于齐云山道士每天早晚课的唱经活动中,演唱方法近乎似念似唱,旋律平稳,没有较大的起伏。吟诵是齐云山道士专用于诵念咒语时的演唱方式,基本上一个字对应一个旋律音,音域较窄,旋律性低。相较于念唱和吟诵来说,咏唱的旋律性比较清晰,有很强的歌唱性,与音乐中的“歌唱”概念相吻合。此外,咏唱会辅以锣鼓等法器、乐器的伴奏,可听性强。
器乐是齐云山道场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器乐演奏中使用的乐器除了音乐上的乐器属性外,更重要的是作为道教的法器而存在,具有特殊的宗教涵义[6]。齐云山道场音乐的器乐以传统的民族吹打乐器为主,包括有唢呐、锣鼓、木鱼、碰铃等。按照呈现方式和表演风格的不同,道场音乐中的器乐又可以分为正曲、耍曲两种类型。正曲主要用法器和道器演奏,一般在道场仪式活动中间出现,与声乐相结合,烘托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耍曲主要在齐云山道场的开坛、收坛环节表演,发挥着提示和吸引群众的作用,表演风格较为活泼,娱乐性较强。无论是正曲或者耍曲,锣鼓乐都是器乐演奏中最重要的构成。作为齐云山道场音乐的特色,锣鼓乐相较于其他道场音乐在节奏上更加轻快,通过塑造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氛围加强与神灵的沟通,与民众祈福的心理相吻合。
齐云山道场音乐用于齐云山道教科仪活动中,从这一方面来说,它属于仪式音乐的范畴,是我国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所谓“礼”,即仪式,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巫术文化;所谓“乐”,指歌舞,在祭祀仪式中用咒语类的歌声以及类似舞蹈的肢体动作传达对神灵的崇拜。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巫术音乐,还是封建社会的祭祀音乐,礼乐文化中的音乐与舞蹈总是共存于特定的仪式之中,成为处理人、鬼、神三者关系的特殊载体[7]。作为宗教发展的产物,齐云山道场音乐同时兼有宗教音乐和仪式音乐的属性,因此属于宗教性的社会礼乐。
齐云山道教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到来自正一派、全真派两个道教教派的共同影响,经过整理、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科仪体系。道场科仪通常涉及“诸天科”“解结科”“血湖科”“过关科”“禳火科”“超七科”“炼度科”“百子科”“度人经”“十王科”等表达不同内容的活动类型,在“都讲”或“高功”的主持下进行。道场科仪活动中的登场人数为7-15人,身着红、黄、绿、青、白色的道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以及东、西、南、北、中。不同类型道场科仪活动对应特定的道场音乐,声乐演唱和器乐伴奏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根据科仪内容的差异,采用不同的乐器烘托背景,可以把道场活动分为武场法事与文场法事。武场法事运用锣鼓乐等民族打击乐器,强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感。文场法事的乐器构成比较完整,包括民族吹打乐和弦乐,如锣鼓、二胡、唢呐等,主坛法师领唱,其他法师轻声跟唱,强调曲调的旋律感。如著名的水火炼度道场中,领头法师宣唱《炼度经》,众声附唱,锣鼓细乐伴奏。无论是武场法事抑或是文场法事,锣鼓乐器都是道场音乐不可或缺的部分,渲染了科仪活动庄严而强烈的仪式氛围。明嘉靖《齐云山志》记载到:“齐云山道教师承江西龙虎山。……观之今日齐云山道士做场,其声腔更一场复杂,有小调、说唱、数板等,但主体声腔仍锣鼓铿锵,一唱众和的古老一样遗风。”
齐云山道场音乐在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吸收了儒、道、释文化思想,同时受到徽州地域文化、民俗音乐的影响,吸纳了地方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特征。在徽州民间为了祈祷丰收举办的道场活动中,善男善女组成的团体“打着齐云进香的旌旗凉伞,身背黄香袋,手持丝竹金革乐器,老弱妇孺随行于后,列队井然有序,行进中,逢村过庄,鼓乐齐鸣,煞是热闹。到山落脚宿于老主顾道房,盘旋三朝五日,不外是叩拜神灵,做斋打醮。惟来时锣鼓喧天,去时偃旗息鼓。”[3]187由此可见,齐云山道教文化与徽州地区的民俗紧密相连,在百姓参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地域音乐文化融为一体。
齐云山道教发展的后期由“全真派”转向“正一派”,道士不必忌荤腥,也可娶妻生子,平时与常人无异,只有在节日或者特殊情况下才会换上道服,“俗家道士”或“火居道士”长期侵染在徽州地区的风俗民情之中,受到徽州地域文化的影响,为齐云山道场音乐带来了宗教音乐外的世俗化特征。在演唱上,齐云山的道士多为婺源人,唱颂经文带有婺源口音,此外还受到徽州民间弋阳腔、皖南地区的俚语和风俗音乐的影响,旋律悠长,呈现了浓郁的地域音乐风格。现今保存下来的齐云山道场音乐作品《大开门》《主云飞》《真香初炫》《步虚韵》等,吸收了徽州地区音乐的风格,体现了民间地域文化与齐云山道教文化的融合。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宗教音乐,它既保留了礼乐文化的特征,又受到了徽州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的文化内涵。保障齐云山道场音乐长久的生命力,需要从宗教音乐与民俗音乐的双重特点出发,扎根传统文化的生存背景,以世俗性为突破口,增强道场音乐与人民日常生活的联系,扩大道场音乐持久的影响力,推动道场音乐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