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载的为圣之学

2022-11-21 18:00赵均强
唐都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张载圣人孟子

赵均强

(西安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西安 710065)

明代弋阳汪伟序《横渠经学理窟》说张载“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1]247莆阳黄巩说:“是编之存,先生所谓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者,盖屡书焉。”[1]304张载自己也说:“贤人当为天下知,圣人当受命。虽不受知、不受命,然为圣为贤,乃吾性分当勉耳。”[1]310“要见圣人,无如《论》《孟》为要。《论》《孟》二书于学者大足,只是须涵泳。”[1]272《宋史·道学传》亦谓张载“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2]12724以上所谓“论学则必期于圣人”,所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所谓“为圣为贤乃吾性分当勉耳”,这些都说明为圣之学是张载道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试对张载为圣之学进行初步梳理与诠释。

一、大能成性之谓圣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孙奭疏曰:“所谓善,即仁义礼智也,是为可欲之善矣。……具此善,不特充实于己,而推之以化人,自近以及远,自内以及外,是谓圣人。”[3]2776孟子把人的德性修养境界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他给“圣”的定义是“大而化之”,认为圣人的特征一是“大”,二是“化”。张载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圣人论,他给圣人的定义是“大能成性之谓圣”[1]27,“大成性而后圣”[1]17,认为圣人的特征一是“大”,二是“成性”。

“大”作为一个理论概念,首见于孟子。在孟子那里,“大”有三义:一是大小的大;二是大人小人的大;三是大而化之的大。孟子“大而化之”的“大”注为“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4]395则此处的“大”为“大行其道”的“大”。而“成性”一词首见于传世本《易传》“成性存存,道义之门”[5]566,“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5]559。相较之下,张载所谓的“大”和“成性”则自出机杼,有其特定的含义。

张载所谓“大”,有“无我”、法天、齐天、中正等含义。他说:“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1]17又说:“道所以可久可大,以其肖天地而不离也;与天地不相似,其违道也远矣。”[1]35“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万物而知。”[1]15这里所说的“大”,指的是一种与天地合德的无我境界。因为张载认为“成吾身者,天之神也”[1]25,“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穷神知化,与天为一”[1]17,所以,一个人若想成性作圣,首先必须懂得天道,使其心像天一样大,这样才能具有德性之知,才能穷神知化。其次,张载所谓“大”还有大中至正的意思。张载《正蒙·中正篇》专论中道与作圣的关系,他说:“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1]28由此可见,张载所谓大,就是要人法天行道,要人达到大正至正之极德。当然,天人合一是张载道学的理论内核和基本思维,知天、事天、乐天、同天,是为圣的必须要件,是圣人的根本标志。张载对大中至正的推阐还是在与天合德的框架之中。他说:“圣人无隐者也。圣人,天也。天隐乎?”[1]287其所谓“大”“化”“无我”“中正”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推演,强调的都是人必则天,认为人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算是圣人。

孟子的作圣条件一是大,二是化;张载的成圣条件一是大,二是成性。孟子的化,就是教化,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性变得仁义。而张载的成性则更进一步,把教化具体化为变化气质之道。他说:“存虚明,达时中,义之尽也。知微知彰,不舍而继其善,然后可以成性矣。”[1]17显然,张载的“成性”说更多地吸收了《易传》的思想。

此外,张载还提出了仁智合一乃为圣的观点。他说:“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1]20,“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1]26,“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1]18张载特别重视开智对为圣的意义。他说:“凡物莫不有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所以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易。开则达于天道,与圣人一。”[1]374在张载看来,未尝有不是至仁而可以为圣,未尝有不是至智而可以为圣,圣人必须是仁义智慧兼具的人。

二、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尽管张载并没有把心放在最高本体的位置,但他明确意识到了心在成性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所以,《正蒙》有《大心》篇专论大心与成性的关系。他说: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1]24

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不御莫大于太虚,故必廓之,莫究其极也。[1]25

能以天体身,则能体物也不疑。 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成心者,私意也。[1]25

由此可见,张载“大其心”之说也是在天人合一的语境中展开的。一个人若想成为圣人,必然要心与天一、心与道一。唯有大其心,方能心合天心、行合天道。就本质上说,这依然还是一种知天、事天、乐天、同天的天人合一的思维逻辑。

孟子讲到“求放心”“先立乎大”诸义时曾这样说:“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4]367张载发挥了孟子“养其大”的思想,但张载所谓大,并不是大小之大,而是天大、地大、道大、人大之大。孟子所谓尽其心,是指勿失本心。张载所谓大其心,却是心道合一。他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1]24“大达于天,则成性成圣矣”[1]34。不难看出,张载这段话仍然是在发挥《易传》穷神知化、天地合德的思想,其所谓“大”是《易传》所谓“大”(1)《易传·系辞上》曰:“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正义》曰:“可大则贤人之业者,功劳既大,则是贤人事业。行天地之道,总天地之功,惟圣人能然。今云贤人者,圣人则隐迹藏用,事在无境。今云可久可大,则是离无入有。贤人则事在有境,故可久可大以贤人目之也。”《荀子·不苟》亦云:“君子大心则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旨在教人与天合德,确然是一种天道与人心合一的逻辑架构,与孟子天命与人心合一微别。

对于张载的“大其心”,冯友兰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大其心’三个字很重要。这是张载的哲学方法,也是他的修养方法,总称为为学之方。”[6]冯友兰先生虽然没有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诠释“大其心”,但他认识到了“大其心”是张载为圣工夫论的重要法门。

三、心统性情

张载说:“心统性情者也。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1]374这句话,旨在说明心、性、情三者的关系,突出了心对性、对情的重要意义。对于张载“心统性情”这句话,朱熹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方面,朱熹把“统“解释为”兼容之“兼”。他说:“统,犹兼也。心统性情,性情皆因心而后见,心是体,发于外谓之用。”“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7]3304一方面,又把“统”解释为统兵之“统”,是主宰之义。朱熹说:“统是主宰,如统百万军。心是浑然底物,性是有此理,情是动处。”“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情,故曰‘心统性情’也。”[7]3305朱熹的解释自然是程朱理学的解释,似乎并不能看做是张载心性说的本义。那么,张载“心统性情”说的本义又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要理解张载此说的本义,必须抓住张载“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这句话。这句话是张载对心的定义,他认为心是性与知觉的两合。心是一物两体,心中有性,也有知觉。性是仁义礼智,是理;知觉是思维感知,包含情。性规定知觉的走向,知觉主导性的发见,二者互相作用,因以为心。因此,所谓“心统性情”即是“心兼性、情”,而性、情互为妙用。也就是说,张载所谓“心统性情”只是“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另一种说法,只不过在具体的语境中,他把知觉换成了情。这样的话,张载所谓“心统性情”,也就是心兼性、情。套用张载的话说,就是“合性与情,有心之名”。

张载不仅深刻剖析了心,认为心是性与情的两合,心是一物两体,更为重要的是,他注意并强调了心之知觉在成性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1]22这句话讲的也是心、性、道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心是人尽性的担当主体。又说:“人则可以管摄于道,道则管摄人,此‘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人则可以推弘于道,道则何情,岂能弘人也!”[1]315“知之为用甚大,若知,则以下来都了。只为知包着心性识,知者一如心性之关辖然也。”[1]316张载认为,一方面,心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刻意的下学工夫,心就可以合于天道,所以说心能尽性。道本身不具有能动性,它不能直接作用于人,所以道不能弘人。另一方面,心虽有知觉,但人的意识思维可善可不善,因此需要性来规范。性是太虚,它具有检视知觉的作用,如果性不能检其心,则道就不能弘人。所以,成性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觉与性同时发生效用的过程。归根到底仍旧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非常紧要。虽然张载没有明说,但心性不可分、心情不可分、离心则无性、离心则无情,应该也是其“心统性情”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变化气质

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谓圣。”[4]464《礼记·学记》也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3]1521先秦儒家十分强调教化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认为圣人不仅要自己成性,而且肩负着教化社会的使命。“圣人为教化之主”[8],如果一个人只是独善其身,就不足以称圣人。张载对此心领神会,他的道学反复阐明“化”的意蕴,十分注重教化。除了在性天学说中反复阐述“穷神知化”“神化”之外,他的为圣学说也贯穿了“化”的思想。张载说:

大则不骄,化则不吝。[1]17

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1]18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则不测而神矣。[1]17

体正则不待矫而弘,未正必矫,矫而得中,然后可大。故致曲于诚者,必变而后化。[1]27

虽然,得圣人之任者皆可勉而至,犹不害于未化尔。大几圣矣,化则位乎天德矣。[1]17

“大”虽然接近于圣人,而“化”则已“位乎天德”超圣入神了。显然,在张载为圣之学中,“化”要比“大”更为高级。

变化气质,是众所周知的张载为圣理论。张载说:

学者,当须立人之性。人者,仁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1]321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1]274

在张载看来,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学习怎样做人,就是怎样具有仁德。学习的最大功效就是能改变人欲产生的生理基础——气质之性。一旦普通人的气质由污浊、偏狭变为平旷、中和,就可以回归天地之性,圣人即可期致。张载变化气质的教化思想与其天道性命学说相贯通。变化气质,既是张载教法的核心,也是张载独具特色的为圣方法。

张载认为,变化气质有五个重要途径:第一是中礼,第二是养气,第三是立志,第四是勤学,第五是虚心。在这五个途径中,中礼与养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是中礼,以礼为教。在教人勤学的同时,张载十分强调守礼对于人性养成的重要性。他说:“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1]264“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礼所以持性”“进人之速无如礼学”“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会好。”“世儒之学,正惟洒扫应对便是,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然后制度文章从此而出。”[1]288《宋史·道学传》谓张载“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2]12724,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程颢说:“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1]336司马光也说张载“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1]336一般意义上的礼自然具有约束言行的作用,但张载以礼为教的重心却不在外在言行的约束,而是重在“持性”“成性”,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第二是养气。张载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1]23孟子讲修身,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说,张载“养气”说当然有孟子的影子,但其所谓气是气质之气,并不同于孟子理直气壮之气,同时,张载养气说也比较偏重于变化气质、尽性合天,与孟子养气说颇有不同。张载说:“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1]22他认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之中,人性之不善,主要是气质之不善。只要能够变化气质,消除自身的气质之偏,就可以返归太虚,合于天道。张载的“善反”一词当然是张载自家体味出来的,但其基本思路却与唐代李翱《复性书》的复性说和道教内丹学返回先天之说十分相似。这种思想后来为程朱理学一派发展为“复其初”的修养理论。到了清代,学者普遍批判道学,认为孔孟修养论只有扩充,而无“复其初”,认为“复其初”来自道家,并非儒家正统学说(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说:“形体始乎幼小,终乎长大;德性始乎蒙昧,终乎圣智。其形体之长大也,资于饮食之养,乃常日加益。非‘复其初’;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明矣!”阮元《性命古训》说:“古人但讲节性,不言复性也。”凌廷堪《校礼堂文集》主张“复性者复于礼也”等等。。

第三是立志。“敬斯有立,有立斯有为。”[1]36“志大则才大、事业大。”[1]35“志道则进据者不止矣”“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1]29

第四是勤学。“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 “勤学所以修身也,博文所以崇德也。”[1]269

第五是虚心。张载既以太虚为性,讲“清虚一大”,又主张天人合一,所以他的为圣之学除了讲“大”,还特别强调“虚”,强调人的虚心。他说:“学者先须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1]270

五、下学工夫

《宋史·道学传》说张载“还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在宋明理学家中,若论治学之刻苦,志道之真诚,张载不遑多让。程颐批评张载说:“以大概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这恰好也反证了张载刻苦考索的踏实学风,而朱熹则说:“横渠工夫最亲切”。

关于日常修养的工夫,张载曾提出过一个被称为“六有”的主张。所谓“六有”,即“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1]44大意是说:一个人说话要有教养,做事要遵守礼法。一个人大白天就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到晚上就要自我反省。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要扩充内心固有的仁义礼智,一个人无时无刻都要保有一颗识别善恶对错的是非之心。朱熹称赞张载的“六有”修养工夫,说“此语极好”,并用这句话训示门人,以为静坐不是枯坐,而应当像张载“六有”说的那样有所存养,长唤,“使此心不死,终有进”[7]2847。清初颜习斋以为张载此语只讲操存,不讲省察[9],其实“宵有得”就是省察。六有工夫操存与省察交济,很是周密。张载是这样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考察张载的传记,他一生心口合一,躬行实践,无时无刻都在学圣路上。

张载曾作《东铭》(原名《贬愚》)、《西铭》(原名《订顽》),作为学堂的教规,后编入《正蒙》末章《乾称篇》。《西铭》经二程表彰,早已名扬天下,而《东铭》则少人关注。其实《东铭》所论修养工夫也极精粹。其言: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1]66

《东铭》的核心论点是“戏言出于思、戏动作于谋”,其理论依据即是《论语》所提倡的“四勿”,即是《孟子》《中庸》所说的“诚”。《东铭》大意是说,一个人所有的玩笑和恶作剧都是有心为之。有的人说话做事不负责任,言语动作伤害了别人,却不知反思悔过,反而常用“戏言”二字轻轻掩过,殊不知这正是非礼、正是不诚!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4]92人的所作所为都出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心正则言正,言正则行正。因此,孔子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教,孟子有生心害政之语,《中庸》有不诚无物之说,张载《东铭》综合往圣立言,集其大成,教学者在日常生活中正心守礼,勇于改过,杜绝戏言戏作,这与后来朱子的诚敬功夫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乐天安命

性和命都是原始儒家的主要议题,但随着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儒家比较侧重于性学,逐渐把命学让给了道家。就原始儒家而言,孔、孟都是命定论者,而荀子则有“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儒家的命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所谓天命、寿命、性命、宿命、命运等含义,但主要讲的是天命和命运。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3]2503,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3]2513这个命就是命运,就是宿命。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3]2483说的就是天命。上古时代,早就出现了有德即有天命的德、命同一思想,这是后世儒家性命合一思想的滥觞。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4]413“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4]304《中庸》云:“天命之谓性。”[3]1625《易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3]93张载发展了原始儒家的性命思想:“富贵贫贱皆命也。今有人均为勤苦,有富贵者,有终身穷饿者。其富贵者只是幸会也。求而有不得,则是求无益于得也;道义则不可言命,是求在我者也。”[1]374认为人一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命定的,只是道义不是命定,而须人来弘扬。“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3]63张载认为,得道之人,必须这样看待富贵贫贱生死:富贵有助于我们生活得更好,贫贱可以磨练我们的人格和品性。活的时候循道而生,死时就会安详宁静。

七、余论

邓广铭先生说:“理学家的祖师爷应归之于谁呢?答曰:只能归之于程颢、程颐和张载三人。”[10]作为理学的开山祖师,张载道学历来深受学界关注,但受学者专业背景的影响,学者多以“哲学”的视野去看待张载道学,其结果是哲则哲矣,却远离了道学。事实上,道学有道学的关注点,也有道学的概念与逻辑。循此“走出哲学、回到道学”的研究思路,我们对张载学说的理解似乎变得更加连贯,更加接近其本义,也更能了解古人的话语意义。

《宋史·道学传》说张载“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受传统哲学史诠释的影响,对于这句话,我个人往往只注意“变化气质”,而容易忽略掉“知礼成性”。在本文快要修改完毕的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张载教法不单是“变化气质”,而且还有“知礼成性”。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两方面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张载教法。

猜你喜欢
张载圣人孟子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不与乞丐拼下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