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丽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分公司
员工岗位创新活动是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助力创新型企业建设、实现工会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在新《工会法》明确工会组织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法定职责,以及当下不少企业发展面临复杂挑战的新形势下,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及服务员工成长成才上发挥独特作用。
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对于企业工会而言,就是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提升技能,精益求精,创造更多创新成果赋能企业、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企业是培养产业工人的基地和沃土,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密切相关。产业工人的培养成效取决于企业是否高度重视、有效投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新《工会法》在总则部分增加了第八条:“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新《工会法》把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增列为工会的法定职责,工会必须扛起责任,推动企业贯彻落实。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能够成为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全局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和发力点,助力推动产业工会队伍建设改革在企业落地落实,推动工会法定职责落到实处。
当前,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只有保障企业正常运转,才能保障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工会要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员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企业破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员工岗位创新活动涵盖建功立业、技能提升以及创新创效,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需求高度契合,能够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能够在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各级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作为重要责任主体的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中,有的企业仍存在培养产业工人积极性不高、资源投入不足的现象。有的企业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改革缺乏行之有效的路径及方法。有的企业员工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知晓度不高,感知度不强。有的企业中员工队伍素质不适应形势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成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企业中落地落实仍需进一步寻找合适的抓手和载体。
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落实,潮州分公司工会结合企业创新发展实际,通过实施“五步法”,深入开展员工岗位创新活动,优化工会服务员工成长成才的方式和方法,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建设提供条件、搭建平台,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使员工岗位创新活动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和员工成长成才。
1.建立健全机制,筑牢创新基础
为深入持久开展员工岗位创新活动,确保活动真正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基层经营生产和员工技能提升的需要,工会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认真抓好建立机制、组织领导、分工落实等工作,成立了以企业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的创新活动组织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组织、指导员工岗位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明确各专业部门在岗位创新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会搭台、专业部门主导、员工唱戏的协同推进工作格局,为员工岗位创新活动的深入、持久、规范运作奠定了坚实的机制和组织基础。注重抓牢抓实活动的日常开展,结合实际,成立了由专业部门主导的营销创新工作坊、服务创新工作坊、技能创新工作坊和管理创新工作坊,由各个工作坊负责不同专业创新活动的总体策划、运营、管理和推广,进一步理顺了员工岗位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形成闭环管理,保障岗位创新活动进入常态化运作的轨道。
2.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为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岗位创新活动,工会发挥搭台作用,联合专业部门开展贯穿全年的员工岗位创新擂台赛,引领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岗位,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提出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简称“五小”),再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五升一降”(提升收入、提升效益、提升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技能、降低成本)。员工岗位创新擂台赛采取“月月评,季季奖,年度表彰”的激励机制,对优秀创新成果、优秀创新团队和个人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全力调动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员工岗位创新擂台赛降低创新门槛,从细微出发,鼓励员工“大胆进行微创新”,哪怕对工作的细微改进和改良都会得到鼓励和认可,以此激发员工参与创新的勇气和积极性。同时,着力扩大创新范围,把全部岗位纳入擂台赛的竞赛范围,切实把创新理念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最基层、最前沿,着力营造“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的全员创新氛围。
注重创新成果的复制和应用。对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典型的先进性、明显的效益性和复制推广价值的微创新成果,由创新工作坊做进一步的评估、转化和推广,促进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所需的生产力和员工技能提升的“活教材”。
3.打造创新引擎,增强创新动力
为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市公司工会联合专业部门,聚焦企业重点、难点工作和员工素质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劳动模范、年度业务明星、竞赛标兵、竞赛能手、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等优秀员工和先进班组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推动市公司、县公司、基层单位成立各具专业特点、符合各单位实际发展需要的员工岗位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创新格局。
注重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规范化建设,在工作启动之初,选取创新机制建设好、示范效应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部分单位“员工岗位创新工作室”作为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给予重点扶持和支撑,鼓励他们将创新工作做细、做好、做出亮点经验,示范全市。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运营管理制度,下发了创新工作室管理规范,对创新工作室成立条件、经费来源、培训、技术攻关、评估与激励等进行了细化。同时明确激励制度,对优秀创新工作室给予创新经费激励,对创新工作室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优先考虑为劳动模范、创新标兵、创新能手及各级专业人才推荐对象,并优先组织参加疗休养并进行荣誉慰问。工会主动与上级工会沟通,为创新工作室创造外部学习交流及参加专利培训等方面的机会,拓展创新工作室眼界和思维。同时,定期参加创新工作室年度攻关计划讨论,结合技术攻关工作,积极与专业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创新经费,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工作室创新活动有序开展。
在岗位创新工作室层面,各个工作室细化了自身管理细则,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自身实际,明确创新宗旨、创新方向,制订发展目标、年度计划、攻关计划和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和培训,召开创新工作室工作总结和表彰会,优化提升创新工作,表彰先进创新个人,推动创新工作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结对子搞创新”。一是工会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帮助创新工作室加入上级创新工室联盟,学习外部先进创新经验。在创新联盟中借助外部创新工作室先进经验,在工作交流和协同攻关中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开展内部创新工作室联盟。以上级带下级、先进带后进,通过加强内部员工岗位创新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工作室的整体提升,形成春色满园的创新局面。
4.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创新实效
结合员工工作生活互联网化的特点和“智慧工会”建设工作的推进,工会牵头开展“我的岗位我创新”线上分享活动,建立集展示、评价、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在线分享平台,员工可随时分享交流小建议、小经验、小改进、小点子、小心得、小案例、小故事、小节约、小设计、小攻关、小革新、小收获、小发现等等,以此让员工当好创新主体和主人,促进创意分享、经验共享和互动交流,掀起员工岗位创新的热潮,使得岗位创新蔚然成风。
尊重员工首创精神,与专业部门联动,通过创新在线平台开展“企业点题,员工答题”等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员工发出征集令,动员广大员工揭榜献策,提出破解工作痛点难点的方法及建议。对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团队或个人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切实把创新落到重点处、实处、要害处,从而有效凝聚员工智慧和力量。
5.坚持先进引路,营造浓厚氛围
以员工荣誉为指引,激励更多员工参与微创新。积极推动岗位创新与各级员工荣誉评选衔接和应用。定期开展创新标兵、创新先锋号评选活动,大力选树表彰在平凡岗位上创新创效、成长成才的基层一线员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对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将创新创效纳入企业人才选拔考虑范围,使创新创效成效与员工职业发展相衔接,让员工得到创新带来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从而形成创新长效激励机制。
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线上线下宣传好、弘扬好岗位创新先进典型事迹,扎实做好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服务工作,以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持续进行创新改进,进一步焕发员工创新热情、释放创新潜能。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会发挥牵头协调作用,通过“五步法”深入推进员工岗位创新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员工立足岗位搞微创新,使“在工作中创新,以创新促进工作”的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践行,企业创新氛围日臻浓厚,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新型团队和员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问卷调查显示,员工对岗位创新活动的知晓率达到99%,参与率达到85%以上,岗位创新活动得到员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效地落实到企业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最前线、最一线。工会在助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中彰显了作为,贡献了力量,工会价值为党政和员工所认可和肯定。
岗位创新活动开展以来,企业“五小”创新成果在量和质上实现了明显的提升,每年具有先进性、效益性的创新成果保持在30项以上,获上级单位表彰8项以上。服务支撑类创新成果直接应用到基层一线,起到了赋能支撑作用,受到了基层一线的欢迎和好评。基层一线生产类及技术类创新成果经评估和传播推广,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创新效果。
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在科技创新、服务提升、降本增效、项目攻关、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了火车头作用,不仅获得了省、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获得了专利,更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技术人员和各级专业人才,成为创新成果的孵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是企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在各个岗位上脱颖而出,获得企业专业人才评定,实现了薪酬提升和更好的职业发展。
1.必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员工岗位创新活动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非工会一家所能完成。新《工会法》赋予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法定职责,工会组织必须精诚履职,积极主动向企业党政做好汇报和沟通,争取党政支持,在党委领导下加强统筹谋划,打造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各方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员工岗位创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员工岗位创新活动的组织、制度、流程和配套的激励机制以及资源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规范有效的机制,保障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能够长期深入有效开展。
2.必须融入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发展就是硬道理。对企业而言,发展就是中心、就是大局,对于员工来说,获得自身成长是根本动力。工会要始终站在全局和员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谋划和开展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要善于找好切入点和结合点,与企业实际经营生产工作融合推进,让创新促进发展,让员工在参与中成长获益,员工岗位创新活动才能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
3.必须把好创新门槛,让创新触手可及。创新不能求大,不能让员工觉得高不可攀。要通过可触可及的生动实例和大张旗鼓的宣讲,让各部门、全体员工摆脱创新“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认识误区,要把“时时可以创新、事事可以创新、人人可以创新”的理念植根企业,让员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要倡导在“创新中工作、工作中创新”的理念,引导员工针对本职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寻求解决办法,使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思维方式、工作习惯、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这样才能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深扎根一线,为广大员工所践行,起到应有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