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 回忆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校区未设置在省会长春市的民办本科高校,地方性的特点为学校的灵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于2002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已成为省内民办独立院校中师范类体育专业发展较好的院校之一。体育教育专业在专项设置上主要以足、篮、排、乒、羽、网等球类为主,学生就业主要以中小学体育教师或社会体育工作者居多,专业培养模式在师范类高校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国家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以及“双减”政策落地的现实需求,使得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与再提升。鉴于此,该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讨论与剖析当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以期找到体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为体育强国和人才强国作出一定的贡献。
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指引下,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体育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基本任务,主要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就业方向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部分学生有机会继续读研深造。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主要以专业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与训练形式多维化、竞赛表演和校外实训融合发展。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运动解剖学、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等课程构成,术科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生专项和普修课程组成。教学训练则是由日常训练和校内外各种竞赛为主体,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日常专项训练学习所需。
近些年,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出路主要以就业和升学两方面开展,其中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几乎都能找到中小学校就业,与此同时,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过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的情况。
生源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根强方能苗壮,而民办院校生源质量在高等教育生源中普遍层次较低,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需要进行体育训练和体育专项加试,体育与学习在时间维度上的矛盾,也使得学生文化课层次很难达到更高要求,自2015 年教师资格全面改革实行国考,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若想毕业从事教师工作,教资考试就成了必过科目,然而近些年最高的通过率也仅仅刚过50%,同时在历年的考研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成绩也不甚理想,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即使专业课与政治科目通过,也很难被研究生招录单位录取。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层次较低、生源质量不佳、学生对学习认识不清等都造成了取证困难的情况。
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主要以东三省、内蒙古、河北等省份学生比例居多,其中省内招生政策倾向性明显,省内学生人数占据总录取人数的半数以上,但省内高录取比例进一步造成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学生入学文化课成绩与体育加试成绩均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在大一上学伊始就表现出极为懈怠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作风,这与其高中学习期间的学习习惯不无关系,同时这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没有任何规划,放任自流。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生源质量不佳与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民办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矛盾,亟待解决。
教师是高校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人物,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博达学院体育学院共有自有专职教师18 人,且包括部分承担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每个体育专项仅有一名专职教师,专业教师比例严重不足,再者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理论课程教师严重缺乏,长期存在术科教师充当理论课教师的情况,某些科目教学尚需外聘教师任教,且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褒贬不一。同时,学校缺乏对体育专项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再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自觉”完成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的不重视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都造成了学科发展的瓶颈。尽管学校在人才引进、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但相比于公办院校的教师人才梯队培养的长期性和建设性而言,民办院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差距在不断加大。教师资源力量匮乏与学科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限制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变“引进难、留住难”怪圈,才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
如今,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程又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公共基础类3个方面;实践课程分为专选课程和普修课程,课程总数数量不足,学生在大四一年时间都出现无基础课程情况,造成学生真正在校学习时间压缩情况,而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模式,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并没有能够与社会需求之间达到完美的契合,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势必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场地和器材作为体育项目开展的必要保障,是体育专业开展的必要条件,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在教学方面场地和硬件设施不足造成教学受限,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下降,教师教学方案无法展开等不利等情况,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博达学院现有体育馆一个,能够基本满足多数球类专选的开展,但在网球项目场地设置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室外篮、排球场地各一片,网球场地和足球场地各一片,但在场地质量和球网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缺陷,给学生日常开展训练和比赛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目前学校没有一块正规的田径场地,学生的田径课程和训练教学也只能在足球场地或者室内篮排球馆完成,与田径项目的长久开展较为不利,造成许多田径项目如铁饼、标枪、跨栏等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由于民办院校办学经费主要以自筹为主,容易造成场地、器材硬件条件的滞后,场地硬件条件的制约是民办高校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成为限制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1.1 新“体业结合”模式的提出
无论是对于竞技体育的体教结合,还是体教融合,对于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都不准确,体教专业学生应该以体为主,全面发展[1],因此,“体业结合”模式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体”指专项技能,也包括学生普修或选修课所习术科科目,“业”则主要指学生理论知识,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方能使学生在学科发展中创新提升。
3.1.2 新“体业结合”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传统体育教育有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弊病,将运动技能教学视为体育教学的唯一手段,并且以术科教学掩盖了与理论文化育人的独特性,培养出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往往只能从事传统体育教学,而并非形成培养方案提出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2]。现代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应以“理论+实践”融合育人的模式展开,将体育学中有关体育人文、体育科学、体育管理与法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融合于体育术科教育之中,从体育的不同维度视角下培养全面体育观和体育专业人才,挖掘体育育人的功能,建立有利于全面人才发展的新“体业结合”模式,如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体育教师担当班主任工作,就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方向[3]。对体育教师要求提出新高度,就需要学校具备足够完整的教师团队、足够科学的课程配置比例、足够充足的场地硬件设施条件等加以扶持,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建立全新的体育理念认识,形成合力。
然而,民办本科院校受到课时数量和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主要在“体”上做足了功课,但在“业”上往往得不到重视,这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每年的考研成功率和教师资格证下证率不高两方面,面对社会对体育人“头脑”要求和知识储备空前高涨的今天,加强“体业结合”就显得尤为关键,但“体业结合”之路充满荆棘,任重道远,建立全新的“体业结合”新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3.2.1 优化培养模式与“体教分离”模式的提出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课题,公办院校很早就对体教专业培养模式有诸多探索,但我国民办院校发展年限较短,尚存在很多自身发展的弊端,民办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新模式的探索,仍处于待开发阶段,结合博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有必要提出新的优化培养模式即“体教分离”模式。
3.2.2 优化培养模式与“体教分离”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课程体系构建既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发展人的必然保障[4]。课程体系既要能够体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又要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民办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灵活性强的优势,建立健全适应本校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校本”方案,一校一策,充分发挥课程发展灵活性强的优势,以学生兴趣为基本导向,以体育教学创新为突破口,以培养有思想、有潜力、有能力的三有新体育人,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体育社会工作者为目标[5]。
无论是以“目标导向教育”,还是以“成果导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应向着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提出“体教分离”的构想,建立“1+1+1+1”的分类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仍然按照学生的基础课程设置要求,让学生完成绝大多数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而且应该适当的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如体育史、体育绘图等课程,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理论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将学科进行专业分流,重点学习与专项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裁判法、体育法规等课程,让学生能够将体育专选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学习与掌握。第三学年进行学生的学业和专业学习分流,即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类,第一类应用型人才继续学习专选等术科内容,提升自己专项技能和专项教学能力,同时减少理论课课时数。第二类学术型人才减少专选等术科内容,进而增加理论课时数量,为考取研究生做好准备。第四学年为学术型学生提供一切必要保障,为其考取研究生提供必要帮助,可以采用考前培训班的形式开展课程,同时为应用型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地点,主要以公办学校或社会体育组织为载体,使其能够更好体会社会实践。
新模式主要内涵是将学生进行主观的分流,按需定向培养,将“体”和“教”分离开进行培养,针对不同需求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全新教学安排,其中需要学校的政策扶持,需要学院教师上下一心,更需要学生结合实际谨慎选择,但笔者相信按照新模式将教学与升学捆绑在一起,势必带来专业发展的一次突破,也势必是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一次完美对接。
3.3.1 “政府—学校—社区”模式的提出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印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需求,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当下,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推进,体育的未病先预特点尤为突出,“体医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6],因此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需要兼顾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对社会需求形成系统把控,学校对社会需求进行定向人才培养,社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创立三位一体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7]。建立“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体医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
3.3.2 “政府—学校—社区”的适用性分析
计划经济时代按需分配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计划经济式的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定的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体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北方交通枢纽的四平市,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人才养留机制[9],为毕业生保证一定比例的定向培养方案,同时地方政府机构掌控和把握当地人民大众健身基本情况,学校订单式地培养一部分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体育人才,在学科建设上向着有利于全民健身方向发展,并且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体医融合”机制,让体育的促进健康功能不断提升,进而刺激体育教育专业更好的就业前景,以及学生更好的职业发展。
以国家“体医融合”政策为背景,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影响力,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园—社会”互动式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政府—学校—社区”三级互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地留住人才以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出路形成双赢格局。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一个长久,且需要时时修正的命题,需要人们不断给予关注。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发展之根,更是高校长久发展的生命力[8],尽管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能够按照国家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但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四大瓶颈,即生源质量与升学就业矛盾;专业教师匮乏与学科发展的矛盾;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以及场地硬件条件不足矛盾。基于此,笔者拟定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方面的设想,即优化培养模式和专业体系构建——新“体业结合”模式;优化培养模式与“体教分离”模式构想和建立全新的“政府—学校—社区”模式,打造社会与学校串联机制。以此为契机,为践行大学人才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为体育“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提供思路引荐及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