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珍珍 王 谦 李风雷 周海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中医治未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孙思邈将灸法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灸法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和保健作用,奠定了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基础[1]。
现今艾灸治未病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保健中,也称之为“艾灸预处理”,指在机体发病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预先使用艾灸的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启动机体自我反馈机制,调动各种调节机制,发挥内源保护效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2]。艾灸相较于中医治未病的其他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无痛苦、适应症广、适合社区及居家保健等优势,在中医治未病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 COVID-19),中医病名为“寒湿疫”,艾灸具有消毒空气、温阳散寒、祛邪扶正及补虚培本的作用,可防治寒湿疫[3]。普通群众和居家隔离的医学观察人员可艾灸足三里、内关、合谷、气海、关元、三阴交等腧穴来预防新冠肺炎[4];疑似病例和已确诊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可灸神阙、关元、大椎、风门、中府和肺俞等腧穴,防止疾病传变;恢复期患者建议灸肺俞、膏肓、肾俞、太渊、太溪及足三里等穴,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5]。
现代医学认为,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发挥抗炎和抗病毒作用,从而抑制肺纤维化进展,改善肺功能[6]。艾灸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7],对COVID-19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艾灸防疫理论可行,技术成熟,简便效廉,在防疫常态化形势下,可以发挥早预防、防传变、缩短病程、愈后防复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基于“治未病”思想,中风“防”重于“治”,明代《针灸大成》中已有中风先兆的记载,并提出了艾灸防治中风的方法,即“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可以控制血压,调节脂质代谢,防止脂质积聚,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降低中风发生率及复发率[8-9]。艾灸亦可显著缓解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等中风先兆症状,延缓甚或阻止病情发展,对降低中风发病率有积极意义[10]。
在脑缺血的动物研究中发现,艾灸预处理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 HO-1)蛋白表达,减少CO的合成和释放[11];降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型受体的表达,抑制JNK信号通路[12];激活自噬,抑制炎症因子释放[13],从而减轻缺血缺氧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这些可能就是艾灸预防中风的机制。
艾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具有延时保护作用。艾灸预处理内关穴能达到与缺血预适应相似的保护效应,其机制与改变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程度,抑制心肌细胞自噬有关[14]。黄河等[15]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可降低MIRI大鼠心肌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含量,增加B-cell CLL/lymphoma 2(Bcl-2)含量,从而实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且艾灸预处理10天的保护作用优于5天[16]。白桦等[17]发现,麦粒灸预处理内关穴能促进缺血期自噬发生、抑制再灌注期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过表达,从而有效降低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谭成富等[18]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MIRI兔内关穴后24 h对心肌的保护作用高于电针预处理,这可能与艾灸增强了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27的表达有关。艾灸预处理通过调动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发挥心肌预保护作用,安全无副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治愈率低,且有癌变的可能。艾灸预处理能够上调UC大鼠肠黏膜屏障中关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连接附着分子1、闭锁小带蛋白 1和构成肠黏膜屏障最重要的黏蛋白2的表达[19],从而保护肠粘膜。艾灸预处理也能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结肠的病理状态,达到预防UC的目的[20]。从转录组学的角度看,艾灸预处理天枢穴能够影响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对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实现艾灸“治未病”的目的[21]。
艾灸预处理对胃粘膜也具有保护作用,艾灸预处理足三里、中脘穴能够上调胃黏膜微循环屏障相关保护因子如一氧化氮,下调其损伤因子如内皮素等,减轻炎症反应,其效果优于针刺预处理[22]。艾灸预处理可通过提高胃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胃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23],维持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信息传递[24],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激活胃黏膜内源性保护机制。艾灸预处理还能显著降低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损伤指数,增加粘膜血流量[25]。这些可能是艾灸温补脾胃的作用机制。
艾灸可用于哮喘各个阶段的治疗,尤其是临床缓解期。T辅助细胞(T helper, Th)1/Th2失衡是哮喘最经典的免疫机制。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抗体蛋白(GATA binding protein-3, GATA-3)和转录因子T-bet是影响Thl与Th2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而艾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抑制GATA-3表达,促进T-bet表达,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对呼吸系统具有预保护作用[26]。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 HPAA)控制着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释放,是炎症反应内源性调节的主要途径。在哮喘患者中HPAA表达下调,进而促进哮喘发展[27]。Zheng等[28]发现,艾灸能够上调大鼠HPAA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显著抑制哮喘大鼠的肺组织病理改变。该团队还发现艾灸可以抑制RhoA/ROCK 信号通路,发挥预防过敏性气道炎症和逆转气道炎症的作用。
三伏灸对哮喘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文婧等[29]研究三伏灸不同灸量对哮喘型新西兰兔细支气管形态的影响,发现胸腔体表温度与隔姜灸的量呈正相关,隔姜灸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可使细支气管形态结构发生良性变化,改善气道重塑。然而,三伏灸预防哮喘发作的量效关系仍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艾灸可温经活血、化瘀止痛,多在月经来潮前3~7日开始干预,可有效防治痛经。吕思颖等[30]对阳虚质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三伏灸进行预防性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并能改善阳虚体质。刘珊珊等[31]发现,艾灸预处理可改善痛经患者微循环血流量,达到以温促通的目的。李柱等[32]发现,艾灸预处理可显著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浆前列腺素-2α和β-内啡肽水平,升高前列腺素-2含量,通过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达到预防痛经的目的。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预处理对卵巢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HO-1信号通路,减缓炎症损伤[33],抑制卵巢组织中PI3K/Akt/ 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34]、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35]、调节雄激素受体介导的雄激素稳定[36]等机制有关。金洵等[37]研究发现,不同时机进行艾灸预防大鼠卵巢早衰,其疗效与机制均不同。现有研究显示,病前配合早期干预疗效最佳,单纯病前干预虽对脱氢表雄酮有显著影响,但预防卵巢早衰的效果并不明显。临床研究发现,艾灸肾俞穴可提高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延缓卵巢衰老[38]。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多数中晚期癌症患者不得不接受化疗,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不容忽视,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癌因性疲乏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艾灸可有效减轻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艾灸预处理能稳定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39],降低化疗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40]。另外,艾灸对化疗后的呕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41]。
艾灸在治未病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艾灸养生保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被大众所喜爱,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逐年增多,笔者认为目前关于艾灸治未病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重视。①艾灸的介入时机被认为以早为要,现有研究也证实艾灸起效存在延迟效应,如果能够找到常见疾病艾灸预防最佳介入时机,既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节省医疗资源。②目前艾灸治未病研究多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抗疲劳、肿瘤、妇科等领域,但艾灸治未病远不止于此。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扩大疾病谱,为更多疾病提供艾灸防治的理论依据。③缺乏艾条灸、艾炷直接灸、隔物灸、雷火灸等不同的灸法对治未病的疗效观察研究。④加强艾灸腧穴优化研究,精简艾灸治未病处方,可根据不同人群制定处方,便于艾灸治未病的推广。⑤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深度探索艾灸治未病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推动艾灸治未病标准化,使更多人受益于艾灸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