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与优化策略

2022-11-21 11:31马小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符号物质

马小婷,王 瑜

(1.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2.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开展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石。2017 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1],奠定了其时代性、纲领性和战略性地位。学界从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热议,并且围绕相关政策文本中“牢固树立”“积极培养”“大力培育”及“铸牢”“主线”等关键词的表述变化进行理论探源、内涵分析和策略研究。就社会学领域来说,民族关系的构建和民族社会结构的稳定发展具有社会意义;学校教育机构和空间结构的独立运行具有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意义,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空间场域。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殊空间结构中将民族关系构建和民族社会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等意义要素进行构型和融合。同时,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在历史、心理、文化、制度、政治等层面取得的共识性集体身份认同,其核心内容在于“五个认同”,主要由对族群属性(中华民族)、文化属性(中华文化)和政治属性(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认同的相互整合、关联共存而成。从高校空间着手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优化策略,可为加强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提供动态的空间化视角和思维。为此,在空间社会学视角下将高校视为一个独立的空间,赋予其特殊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特点,借以考察高校空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产关系和意义建构,希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空间社会学理论与高校空间结构释析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社会学建立初期,孔德、迪尔凯姆、康德等学者就开始对社会生活中的空间现象或空间问题进行研究。传统的空间社会学主要是在实证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上探究社会结构的相对平衡和时空秩序的稳定,并以此形成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分析框架。20世纪70年代,涂尔干将空间理解成客观的物质环境,认为其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空间具有差异性,社会赋予空间不同的意义”[2](22),奠定了空间划分和空间意义建构的研究基础。齐美尔脱离空间的物质性,提出空间的社会意义,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提出“社会和空间的同存性”,认为社会互动是通过空间产生的;从几何学视角提出社会关系的空间物理层和心理互动层,力图探讨蕴含丰富观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空间[3](461)。此后,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遭遇的普遍性分裂和整体碎片化问题,将时间与历史统一到“空间”这一概念之中,并指出其三层要素:物质性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征性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4](33)。这恰恰证明社会互动始终存在于社会空间中,而处于社会空间中的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会演变为空间建构的主要关系。作为空间社会性存在及空间自身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的生产包括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前者指空间结构中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是人类在社会空间范围内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事物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空间中的任何生产实践活动必定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空间服务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并为其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实践保障[5]。而空间本身的生产不同于空间事物的生产,“空间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产品,是社会物质生产后的结果”[4](33),这一特性决定了空间事物的生产是空间自身生产的物质基础,它形塑并建构着新的空间。空间自身的生产及其动态变化不断支撑着空间中事物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其提供合理的生产关系。与此同时,社会行动与空间结构存在着必然联系,社会行动可以改变空间结构,但必须与空间结构的特征相结合,从而形成行动的“空间性”[6]。社会空间建构和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都是通过建构知识、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来形塑和稳定空间的,并最终形成空间生产的稳定逻辑。

学校空间作为社会空间的子系统,其生产方式生产着弥散各种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最初的学校空间被认为是一种物理性的空间结构,一般从建筑学视角研究学校的建筑规划和空间布局,尤其是校舍环境。实际上我国已有学者将学校空间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其中,高校空间所承载和附着的固定的社会意识、教育观念和文化机制是生产空间规训和引导的固定结构,属于固定空间。正如卡斯特尔斯所说:“空间并不是一种社会反映,它就是社会。”[7](109)高校空间的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化生产是整合各种教育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本途径,有其静态的空间关系和动态抽象的空间生产,不仅影响教育活动,还能形塑学校的日常生活,具有基本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和潜在规则意识,并划分和控制空间和时间,使得学校权力和纪律得以实现[8](228),这些都是高校作为半固定空间的社会特性。然而,作为社会性的空间场所,我国高校发挥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其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9]。作为政治文化实践的特殊场域,我国高校努力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学党史、强信念、抓思政形塑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夯实高校人才培养基础和空间再生产功能。作为国家知识和地方文化共育、师生人际关系共构以及社会实践互动的空间场域,高校不仅是学校空间结构的简单叠加和生产,更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文化特色和政治底蕴的教育机制实践。此外,社会空间是可以进行理性阐释的符号空间,除去物理事实、物质基础、政治现象和文化构成,物质和意识的交融不能使高校完全沦为具象化的物质空间。因此,对我国高校空间的系统分析应是对整个学校空间所有内容的观照,包括对学校所有对象的观照,即关注空间中教育实践的动态发展及空间本身的教育生产。这也意味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在满足空间社会属性基础上,还要思考苏贾提出的第三空间的指向性,即高校空间的心理构想层。我们要探究的高校空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空间,也是较为密切的群体集合和具有特定文化传承功能的社会体系,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各族学生的精神文化共同体,由透过心理视角发生在学校场域的人际互动和人物互动所表现的物质、意识交融促成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即高校不定空间。

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

作为生产关系存在的构成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国高校育人空间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历史的记忆认同、共享文化意识深层再现以及共同政体意识高度体现的三重意蕴,其深刻的政治内涵表现为高校形塑和生产的新的教育空间。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主阵地,高校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造着稳定的时空结构基础。根据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三位一体”空间结构分层,以及社会空间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涵盖物质空间、认知空间和情感空间。

(一)凸显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的物质空间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从抽象概念到现实行为的转化过程,是借具体可感的物质载体和符号标识表达出来的,由意识集合体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过程。高校物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是物质性实践,是一个生产空间性物质形式的过程。遵循“感知—认知—体验—内化”的教育活动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和因子首先体现在学校凝固的、固定的物质层,是一种具体的、可被直接感知的物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所构成的集合体,“五个认同”因子从横向上是相互关联、互为一体的,从纵向上分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三个层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物质空间内外呈现出庄严与活泼并存的空间形态,国旗台、校门、走廊以及教室的装饰和布置都是需要搭建的物质空间。教室是学校物质空间的最小容器,教室内部的装饰和设计是特殊的静态符号。教室里悬挂的国家地图、国旗,以及墙壁上的宣传标语等,都昭示着国家公共场域和高校空间的个体身份,这些信息无形之中作为空间本身生产其教育意义,并且生产出教室的标识和符号,使师生自觉接受身份属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物质空间在拓宽界域的同时也不断生产和巩固空间本身。当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我国现实国情和复杂的民族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就需要引导其深入理解,而此时的高校则要普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搭建特殊的物质空间,容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和要素。例如,一些高校的红色革命文化展馆、传统文化展馆和歌舞艺术社团等,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这既是国家政治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也是各族学生心理认知与情感认同在物理意义上的整合,旨在消除大学生个体身份认知与国家认同的区隔。

(二)强调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认知空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搭建具体的物质空间,还需要强化各族学生的认知思维,建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空间。在高校空间中,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是通过课程及课程实施所依托的教材文本形成的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载体;后者不是物质符号和象征标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象征符号的认知改变。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要素与内涵因子进行关联,引导各族学生认知和感悟象征符号背后的特殊意义。作为一种空间想象,知识空间呈现的是概念化的空间特征,它侧重于语言符号系统和文本操作系统,与物质空间具有紧密的秩序关联。这种秩序体现为符号与精神的有效联结,即物质空间和情感空间需要承载相应的知识符号体系。高校知识空间的建构主要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来完成,前者由《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课程构成,一般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四个维度,旨在向各族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端正政治态度,坚守政治信念,恪守政治准则;后者是在专业知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中秉承相应的价值观,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通过向学生传播各类知识,包括党、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知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知识,以及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各民族特色文化知识,增强各族学生在价值层面和认知层面的认同意识。事实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认同和国家核心意识形态统一的问题,旨在从认知层面使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基于共同生活和实践互动的情感空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社会行动在时空中开展,其行动的结果及特征映射于学校教育空间形态的重构之中[6]。高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并非停留于感知层和体验层,而是透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识性和表象性,深化“五个认同”,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建设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因子的校园环境、各族学生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课程外,还需要建立各族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生活关系,创造一种情感空间。高校情感空间是学校各族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实践所创设的表征性空间,其透过意识和表象而被“生活”(lived)和创造出来,是使用者与环境彼此作用的一种社会关系[10]。情感的培养需要具象化表达,高校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构建情感空间,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开放场景中加强“五个认同”。同时,构建情感空间需要与个体的实际生活空间相结合,高校情感空间的建设与再生产来源于实际的校园生活。例如,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是探求情感共通和精神共鸣的精神空间建构途径,由此产生的情感认同具有共通性和层次性。实践活动由师生直接感知、经历和体验,通过知识、符号、编码、术语、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塑造成师生共同的情境想象空间,并通过空间再生产出包含师生交往衍生的人际关系、各民族文化碰撞和汇聚而成的文化认知体系,以及家国情感和民族团结情感的情感交融体系。各族学生在感知、体验、认知过程中强化自身所建立的个体与他人“共同生活”的关系体验,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在情感空间内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三、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优化策略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项扁平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个空间的关系形塑和生产。然而,这种教育活动往往会因为其统合性、时间性而被加以线性化、笼统化的理解,难以形成立体性、层次性的实践路径。高校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具有动态性、鲜明化等空间理念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产物,高校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因素和文化因子嵌入各个层级结构中,旨在使个体、民族与国家有机融合。为此,在空间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提出高校空间的优化策略,可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观察视角、理解向度和对策路径。

(一)凸显符号意义:以政治象征符号作为强化高校物质空间的主要手段

列斐伏尔严格区分了“信号”“符号”和“象征”,他认为信号完全运作于其功能发挥中,并且在那里被耗尽;符号(词语)只有当它属于一系列的符号并且在它们的彼此作用中才是有效的;象征与信号、符号的区别在于,它似乎是不可穷尽的。物质实践及其教育所属空间的利用、改造和创设都需要遵循教育目标、特征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真正发挥作用。物质空间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然的、前验的表象[11](65~69),需要澄明特别的空间指向,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空间指向应凸显其内部要素的象征性和构成性,以符号载体和物质载体引导全校学生增强“五个认同”。为此,高校物质空间内容首先要考虑物质载体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联结及合理安排,校园环境潜在的教育要素能否有序释放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政治符号信息。隐性教育与象征符号的有序联结能够加深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景深”[12],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维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为赋予物质空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意蕴,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各要素融入学校建筑和环境设计里。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盛载物质的容器,那么,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需要合理规划学校空间,充分利用物质载体盛载教育要素和资源。学校建筑不仅是一种物理性存在,还具有精神向度和社会属性,它表达着意象的各种隐喻[13]。现代学校的建筑设计及其空间布局需要学校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体现教育的内涵和意蕴,实现学校隐性课程建设。为此,学校要在物质载体上凸显校园文化特色,建造具有乡土归属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自在”的隐性课程实现“潜在”的中华文化认同。

物质空间的象征标识能够实现符号的规训和教化功能,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是象征符号发挥功能的表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各要素的认知基于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依赖特殊的象征符号和术语,并经由特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得以实现。象征符号是认知的直观呈现,也是精神融合的物质基础。要设计具有象征意蕴的物质实体,比如代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中国结”,象征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石榴籽”,或者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吉祥物和象征物,寓意各族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除了代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物质文化,还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质空间的符号设计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高校校园的装饰布置、符号设计和术语运作彰显着国家意识形态,使其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空间,其内部呈现的一些符号和宣传标语使各族学生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身份认同。另一方面,相对于象征要素,醒目的宣传标语更具规训和劝导作用。许多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使用“中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醒目标语,有利于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学生在心理层面和身份归属层面自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释放知识信号:以思政课程体系作为构建高校认知空间的重要载体

认知空间是由静态知识和动态体认所构成的空间。从社会学角度来说,静态知识层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空间,它是由知识的内容、知识的物质载体和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教育的知识空间[5]。最简单的认知符号是知识符号,知识符号与资源赋予认知空间以再生产的功能。“认”强调感知,它主要是通过切身体验建立的关于感知对象的经验;“知”强调理解,是对感知获得的事物或事件的特性、功能结构、关系方面的属性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范畴、意象图式,并通过符号系统的表意活动形成信息的过程,知的过程就是知识符号的表意过程。课程是知识符号的载体,整合课程资源是传递知识符号的过程。高校思政课程保证了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的丰富性,并在物质空间进行要素拓展和符号更新,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民族属性。

认知空间的优化需要整合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符号。高校认知空间是知识文化符号所构建的空间表征,是学校教育表征性、抽象化的空间组成部分,也是心理空间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1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层知识符号直观地体现在思政课程教材中,各族学生通过教材传递的关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历史、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认识,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体存在对各民族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并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峥嵘岁月,珍惜现在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的和平年代;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如何使对知识的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就需要进行知识深加工,即重组知识信息。思政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能将国家意识形态统一、民族文化多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空间。要结合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国家思政课程政策和标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筛选和重组关于“五个认同”的知识信息。

高校认知空间的优化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互动,抽象、无形的知识信息必须经由教师合理的教学转化成具体的、有形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接受和认知。认知空间中的知识内容是指学校教育中一切有形的、无形的和抽象的概念内容,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手段,将知识符号、概念术语和抽象信息呈现出来;而知识意义的建构需要师生在特殊的教育环境和场域中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形塑认知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层知识信息远远不够,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表层知识的深层意义建构非常关键。为此,思政教师应具备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各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能够将国家意识形态准确传递给学生;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各民族历史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整合课程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通过课程实现再次开发并生产新的知识,使表层知识分享转化为深层意义建构。这种知识分享和意义建构赋予认知空间以生产功能,这样,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空间得以生产与再生产。

(三)促进共情共融:以师生交往实践作为构筑高校情感空间的根本途径

列斐伏尔提出表征空间是一种直接经历的空间,是在对语言符号系统所反映的表征空间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实际生活和体验的空间,并在生活和体验中继续进行空间实践[5]。表征空间打破了空间实践与空间表征的二元对立格局,并将前两者带进实际生活空间。学校的实践活动是由教师、学生等主体产生行为的社会性活动。在社会学视域中,构想性的情感空间被诠释为以中国作为获取身份认同和情感归依的生成域,但它最终要超越物质性和精神性,回到人的现实存在。事实上,列斐伏尔的精神空间是具体实践在物理空间之心理层面的“再空间化”,是一个动态、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构建情感空间的前提,也是想象的生活空间的形成。因此,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要重视体验与情感的互通性,需要加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学校环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实践情感化,完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间的二次生产。

搭建一个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体验平台。在高校生活的个体应对其生活空间所涉及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民族政策进行理性判断与价值抉择,并与他人建立共同生活的关系体验。这意味着民族群体间、民族成员间在经过物理空间的频繁交往、符号空间的深度交流后,将会达到的一种基于“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学校环境基础上的精神交融、生活互嵌的状态。这种交融、互嵌的生活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族的一体化或忽视差异的民族交融,也不是物质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统一化[15],而是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在社会结构上表现出“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相互渗入和彼此交融。“共”代表的是在同一空间内的集体活动,包括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生活习俗、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共同的行为准则。社会空间本身意味着情感寄托,文化符号的传递和交流促使人们对个性化的表层文化要素进行共性化的深层情感考量和价值判断。作为社会空间之一的高校,“共居”是多民族师生在一定范围或文化场域中一起生活,建立一个生活共同体;“共学”是各族师生在文化平等的前提下学习、交流、互鉴;“共事”是指多民族群体或个体共同从事民族相关工作,共同进步;“共乐”是情感的升华,是各族师生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后享受到共同体的意义所在,是学校场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现。

满足实际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家园建设和满足心灵层面共有价值观念的精神家园建设要求各族师生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精神家园的认知和构建早已超出物质范畴和符号表述,而体现为一种精神价值的最高约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离不开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开展。只有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共同的文化基因加强教育,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进行广泛交流互动、相互吸收吸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共性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15]。因此,高校要重视文化场域建设和实践载体搭建,使各族学生能够从物质空间感知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底蕴,在集体中衍生共有的行为准则和情感体验。此外,情感空间的构建要打破空间界域和内外区隔,融合学校与社会生活空间。戈夫曼的社会空间视角基于空间区域制度化特征与行动者的情景互动的内在联系,分为前台、后台和局外区域,并建构区域化和局外区域情境中互动双方为维持情境定义的生产和再生产[16](251)。如戈夫曼所定义的局外区域,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各族师生的互动都在建构空间生活图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打破物理空间的独立性和封闭性,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和空间优势拓展物理空间,与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实现深度融合和结构互嵌,以民族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具象化空间为基础,让各族成员在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中不断感知、体验,进而“生活”出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精神归宿[17],引发情感共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逐渐凝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实现了从“自在意识”到“自觉意识”的转变。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核心”和“主线”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我国高校作为传递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承担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和责任。因此,赋予高校教育空间以物质、认知和情感的三重空间属性,不仅是立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探讨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道,是思考如何结构化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为全民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也是深层次加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共同体符号物质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