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赵红艳
(1.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较早出现的一类电视节目,具有引导、监督、教育等功能,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过去的或当下的新闻事件,主持人、专家、嘉宾、特约评论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帮助用户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和判别新闻事件的节目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被打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遇到了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的种种困境,在这种情境下,寻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策,帮助其迅速转型是重中之重。
学术界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涂光晋教授在其著作《广播电视评论学》中所写到的:“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声音、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是一种‘形象化的政论’。”[1](P78)涂教授着重强调电视这一特殊载体与新闻评论的融合表达,此外,还对其性质做了界定,即政论性。另一种是方汉奇教授的观点:“所谓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电视表现手段,包括音响、图像、文字等,对特定的新闻事实或者是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报道,并且从不同的角度针对该新闻事件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2](P72)从方汉奇教授的观点来看,不仅强调电视的特性,还要求新闻评论有深度、多角度、要全面。从上述两位权威学者的观点来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是从电视、新闻、评论这三者来做一个总结,综合运用电视所独特的画面、声音、文字等表现手法,针对特定的新闻事件揭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的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三大特点。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观点逐鹿的时代,各种观点夹杂着情绪化、情感化与真相并行,有时甚至凌驾于事实之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后真相(Post-truth)”时代面临着如下发展困境。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1998年就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论断,一个是宣传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依托于互联网自媒体的“民间舆论场[3](P27-28)。”在过去,主流媒体舆论场主要存在于传统媒体阵地,一方面,话语权由主持人、评论员所垄断,他们作为社会上的意见领袖,在议程设置、解读信息、舆论导向上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少数受众虽有表达意见的想法,但缺乏表达意见的渠道,以至于他们的声音微弱无影响力,而更多受众只是处于单向“被动灌输”的状态。另一方面,主持人、评论员多属于精英阶层,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高学历和高职位,传递的观点也多属于“精英语态”,例如《央视论坛》从 2006 年上半年播出的内容来看,社会民生类题材仅仅只有23期,而大部分都是政治类话题,解读政府政策、传达领导人讲话更是政治话题的典型,再如《时事开讲》在2010年的138期内容中,国际领域话题有80期,政治经济话题有28期,社会民生话题19期,其余为其他领域话题,由此可见,除去社会民生和部分经济政治话题,剩余大部分话题,其受众都处于“被动受教育”的状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民间舆论场开始崛起,最具代表性的是“德拉吉报道”,他发布的小道消息和大众观点不同于官方媒体的言论,民众个人开始获得话语权,高度集中单向的一对多的传播体系逐渐失灵,分散互动匿名的沟通渠道逐渐建立。针对评论员的观点,受众通过微博、微信、各种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些受众的见解吸引其他网民的关注,就有可能会成为新意见领袖,他们拥有一呼百应的强大社会动员力,与主流媒体争夺舆论话语权。新媒体层出不穷也使得多元意见表达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民众个人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大众语态”成为主流,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精英语态”显然要遭到受众的遗弃。
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该事件见报的时间之差称为时差,时差越小新闻性越大,也越能吸引受众注意。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一边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受其运作方式的限制,从选题、立案、收集信息、选嘉宾、录播、送审到最后固定时段才能播出,日播等到当天黄金时段,周播则推迟的天数更多,在时效性上大打折扣;另一边是新媒体发布消息以“零时差”来争夺受众,热点事件发布后,网民迅速转发、评论、点赞,做到“无缝对接”,自然受到受众的追捧。例如2019年12月8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首先在微博曝出,在微博预热了一段时间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对疫情进行跟踪报道。网络热点瞬息万变,曝光的事件新鲜奇特,而新媒体所具备的4A元素(Anyone、 Anything、Anytime、Anywhere)[4](P93-95),可以使任何人对于任何事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新媒体在时间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得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在新闻界形成了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新认识,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而新闻媒介要作为企业出入市场,就必然要将其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衡量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收视率自然而然就成为评判的标准之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之初,市场竞争比较和缓,但90年代后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日益激烈,商业化态势日趋加剧,这导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遇到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出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政论性的独特性,收看人群较少,除非是重大新闻事件,否则很难获得很高收视率,因此,尽管有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且在播,但也被调到非黄金时间段,在收视率末位淘汰制压力下,很多节目更是因收视率太低而停播。收视率的不断下滑,间接反射出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停播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在少数,其生存条件越来越艰难;另一方面,在“收视率为王”的背景下,电视台在黄金时段(20:00-22:00)大办娱乐、相亲、情感节目,媒体娱乐化之风越刮越猛,横扫全国,更有甚者为了抬收视率不择手段,将“3xing 新闻”——腥(暴力事件)、星(娱乐明星)、性(男女关系)——作为媒体主打内容[5](P173)。而媒体以娱乐来博取收视率的做法不仅会使媒体公信力降低,也将导致受众品味不断降低。美国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人类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6](P123)电视台过度娱乐化带来的结果就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地位下降,困境重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主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体现在两点,一是专业评 论人才的缺乏。这种缺乏一方面体现在人数上,“写”评论的人才尚且不多,能出镜“说”评论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专业素养上,评论员来自各个专业,组成冗杂,虽然这些评论员的能力,但专业受限,只能评论其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评论员还是有所差距。例如:《圆桌派》2021年第五季共12期,嘉宾评论员马未都参加4次,周轶君参加10次,许子东参加8次。而《新闻公开课》更是将学生作为评论员,在评论质量上明显不足。
二是评论主体重“述”轻“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评”,评论节目如果不能以睿智、权威、精准的评论来吸引受众,那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在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主体以阐述事实性的信息为主,篇幅甚至占到节目时长的四分之三,而议论和评论部分显得较为苍白。例如《焦点访谈》2021年11月28日播出一期《跨境赌博 陷阱重重》节目,总时长14分 54秒,前1分25秒是主持人的开篇引导,简单描述本期的主题事件,之后的12分20秒都是焦点访谈记者的采访与事件描述,仅仅只在在节目最后的1分09秒的时间主持人才对该事件做了简单点评。评论人才缺乏、评论话语浅尝辄止加之中国相对保守语境,涉及敏感话题大家都敬而远之,造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体的困境。
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其技术有限,互动方式仅局限于节目播出之后的来信、来电,受众参与率极低,加之“传者本位”的思想,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呈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并未给予受众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越拉越大。例如《央视论坛》大致的模式是:演播室引题——记者现场采访调查——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对事件进行评论,这其中并未涉及与受众互动的层面。
虽然有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去改善,但也因固有的体制限制了改善的力度,仅做了小修小补。例如《新闻深一度》在节目中加入观众连线,但对观众的选择却有一定要求,必须是能够清晰表达观点,有较强思维逻辑能力的人,因而是否真的具有受众代表性还有待商榷。提高互动性,归根到底是要让受众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在提升,“受者本位”的思想已确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姿态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媒体的生存环境。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提高互动性,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实时的让受众 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中;二是怎样提高受众对问题和评论员解答问题的兴趣,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当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遇到的困境。
长期以来,各大卫视都将央视作为标杆进行学习,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领域亦是如此。一方面,节目形式借鉴央视创新思维,可以帮助自身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其弊端是受到央视思维桎梏,导致自身定位不清,制作手段同质化等问题。 例如,2016年央视CCTV-4《中国舆论场》播出后,山东卫视紧接着就推出了《闪电舆论场》,后者也是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也同前者一样有舆情榜单,并设置了虚拟观众席,在节目内容上与同前者极为相似。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电视受众也在大量流失,在此情形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尝试更新其节目形式,试图加入新内容、新技术,来吸引受众关注,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仍未摆脱“主持人引导+新闻背景片+嘉宾评论员回答”的模式,同质化的节目形式使其革新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遇到的种种困境,归根到底是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策包括以下方面。
1.借助大数据,准确定位节目内容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时间上有很大滞后性,在节目的内容上也时常不得人心,常常错过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以至于受众观看节目的兴趣不高。而大数据的利用,在选题获取来源上有了质的突破,通过大数据时实关注受众的讨论热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效差的问题。此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担负着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任,而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公众对于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一致观点和意见,是个体舆论观点的集合,因此舆论引导也必然不能脱离对公众舆论的把握。
在大数据的使用上,《中国舆论场》节目要领先于目前中国的各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体现在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榜知舆情”,央视网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进行算法分析得出每周的舆情榜单;第二部分是“热点全网罗”,这一版块又分为多个“热词大搜索”的子版块,热词是根据大数据分析一周全网讨论的热点事件,并针对上榜的热词,嘉宾评论员会回答来自网友的提问。依托大数据的获取,可以时刻了解公众关注的内容,进而精准把握节目的内容定位。
2.依托受众生产力,拓宽评论视角
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当时的爆炸现场一片狼藉,救援人员也无法及时进入,被困在爆炸现场的一名亲历者亚当·斯泰西在爆炸仅仅三分钟后就通过手机将现场照片发布至网上,随后世界各大网站纷纷转发。这成为了新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来自网民的第一时间新闻发布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重视。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受众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也是特定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7](P34)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想要继续发展,对于受众、受众生产的内容就必须要加以了解和重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受众生产的内容往往更受人们喜爱。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上要远胜于新媒体,但新媒体凭借着即时性和互动性也在不断吸引受众,因此也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源。例如在《中国舆论场》节目中,舆情指数的权重占比除了48%的新闻来源外,还有52%的数据都来源于各种网站下网民的内容生产。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受众生产力的挖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节目设置的“在线观众席”,这是利用三维技术模拟剧院、位排列的一种新型交互方式,每位观众都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获得座位的机会,获得座位后微信头像就会出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和主持人及嘉宾互动,并现场提问,这是受众内容生产的一种表现;二是围绕每期主题,征集受众的观点与想法,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呈现出来, 给予受众自我表达的空间,满足受众参与感,也丰富了节目的视觉元素。
1.坚守内容为王
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提出了“内容为王”的概念,他认为:“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优质的内容是增强用户黏性的最有效方式,要想将受众化为“长久忠实粉丝”,就要提供给受众真正关心的话题内容。而普遍为受众所关心的内容无疑是民生内容,在选题方面,央视的《新闻1+1》是值得其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学习的。首先,《新闻 1+1》在内容上,立足国内社会,其选题主要分成六大类型: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军事、体育和国际,其中社会民生类节目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新闻 1+1》采取直播形式,选取当天的一个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有深度有广度的呈现事实,内容饱满,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树立用户思维
“受众时代”的终结,“用户时代”的到来,这是互联网带来的必然结果。 “用户”一词是营销学上的概念,是个体意义上的概念,不是笼统的群体,并且与受众不同的是用户在营销链条上处于主导地位,用户需要什么商家就要提供什么,商家要为用户服务,为用户解决困难。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负责人就像是一个商家,想要自己的产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满足用户需要,为用户解决问题,那就要树立用户思维。
树立用户思维,首先要有明确的受众群概念。用户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明确到用户个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平台的关注用户,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受众群。
其次要注重“用户体验”,强调关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感受。例如,《中国舆论场》节目后台有一级编导、二级编导实时筛选几十万观众的观点评论,并不间断的投放到大屏幕左侧滚动播放,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其正在参与节目,提升对节目的好感;《新闻1+1》20200120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在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爆发的时间,《新闻1+1》播放了这期节目,具有较强时效性,并且在节目中连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向全国民众传达最新消息,用户体验到节目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对节目的信任感也进一步增加。
3.创建节目特色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经历近4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发展较 稳定,但是也存在同质化现象。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前期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个性化的因素,创建节目特色,细分市场,获得受众。《我要当医生》是全国首档医疗话题新闻评论节目,该节目构建了可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参与的舆论沟通场,民众可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多种平台的官方账号参与节目;开创了医疗卫生领域全新节目样态,主持人、医疗领域的专家、一线医生、政府官员围绕医疗领域热点话题,从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消除“伪科学”和片面误解。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除了定期去医院体检、筛查,在日常生活中也渐渐有了预防疾病的意识,该节目特色就在于帮助民众了解人们常见疾病防控知识以及相关问题的答疑解惑。
1.多屏互动,驱动融合表达
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使得数字电视获得开放的网络权限,多屏互动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多屏互动技术的应用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节目观感体验。多屏互动的应用是《中国舆论场》的一大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利用三维技术设计出来的产品——“在线观众席”,在主持人的正后方背景板是一块3m×9m的LED显示屏,显示屏上入驻了虚拟观众席,观众可通过“摇一摇”获得观众席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微信将观点实时发表出来,观点会呈现在大屏幕上,与主持人嘉宾进行无延迟互动。“在线观众席”还可以进行视频互动,这也是多屏互动技术展现出来的一大亮点,观众通过视频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呈现“大屏带小屏、小屏进大屏、多屏连用户、实时来互动”的节目形态。这就解决了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遇到的互动差的问题,变单向直线传播转为双向互动传播方式。
2.全网直播,实现联合沟通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因大部分是录播而导致时效滞后,常常错过热点话题,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直播技术,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了增强时效性,大胆尝试直播模式。如《新闻1+1》节目,采用直播形式对当天最热、最新的话题进行分析,并现场连线专家,给予最新、最权威的解答;在直播的方式上也灵活多变,如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新闻1+1》一改以往的直播式和话题,采取“每日疫情分析”,专门针对疫情的进展来分析评论,连线一线防控专家,主持人白岩松也从不同角度询问问题,还会根据网友上传的图片,以及网友留言来向专家提问,回答网友最迫切关注的话题。《中国舆论场》节目于2016年开播,在设计之初就是以电视直播为主,同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官方微博发布实时信息,实现了多元传播,在节目中专家教授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一直播”和网友实时互动交流。
3.电视社交,创新奖励机制
近十年来,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的数量在逐年增长,在网络中,个体有了全新的生存方式,也有了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需求,社会互动就是网络用户的一个重要需求,它可以分为“分享”、“交往”、“参与”三种形式,“分享”是信息层面的互动,“交往”是精神层面的互动,“参与”是行动层面的互动[8](P171),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满足了需求,用户就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传播中,如果能融入社交互动元素,可有效增加用户黏性。
《中国舆论场》节目一期在56分钟左右,为了避免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感到乏味,因此在直播过程中增添微信“摇一摇”、“发红包”、“抢红包”、“输入红包口令”等互动元素。此外,在《中国舆论场》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在线互动”边看边聊,留言被选中就有机会获得卡券、红包、实物等奖励,还可以通过签到领积分,积分可兑换礼品,这种社交元素的应用,连接了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带动观众全程互动,同时,红包、礼品都属于一种奖励,这种奖励机制会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增加用户对节目的持续关注度。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在新的环境中持续生存下去,转型与革新就成了亟需完成的任务。鉴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遇到的各种困境,坚守内容为王、树立用户思维、创建节目特色是首先要转变的思维方式,利用互联网,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内容定位是增加用户黏性的有效方法,创新互动模式,制定奖励机制,让观众参与节目之中,是传播环节的杀手锏,这些做法是当前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向好发展的必经之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研究与探索也要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