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干预策略探究

2022-11-21 09:24安徽省舒城县汤池中学
亚太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儿童

安徽省舒城县汤池中学 郭 卫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大量中青年男女向大城市转移务工就业,一部分人选择不携带子女同往,致使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多数依靠祖辈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已有调查表明,因为远离父母,缺乏来自父母和家庭的亲情呵护,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如皖西地区,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皖西地区位于大别山东部,包括舒城、霍山、金寨等县市。该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皖西毗邻湖北,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留守儿童比例大。以往多个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高发,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

一、留守儿童抑郁引发因素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留守儿童抑郁情况更加突出,笔者分析发现,可能的引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家庭矛盾激化

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控,避免学生聚集,2020年春,皖西地区中小学皆采用线上授课。长期线上授课,学生足不出户,和外界交流变少,活动范围变小,容易和监护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加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年龄差距更大的祖辈,沟通交流存在更多问题,导致家庭矛盾很难立即消除,相反会长期、大量积累,最终使得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会有抑郁情况发生。

(二)生活环境较为单调

长期在家中学习,导致学生生活环境较为单调,缺乏和同龄人交往、交流、玩耍的机会。长期的沟通不畅,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父母充分、及时的关爱,情绪更是难以排解,最终恶化演变为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

(三)部分家庭经济压力凸显

网络线上授课依赖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但是部分家庭不具备这些硬件条件。例如,部分贫困家庭没有无线网络;或者居住地较为偏远,无网络覆盖;有的家庭甚至没有智能手机;有的家庭有两个学龄儿童,但是只有一部智能手机。这些困境导致学生无法参加线上授课,引发学生对家长以及家庭贫困局面的不满。

(四)学习压力变大

虽然线上教学具有一系列优势,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适应线上教学的新举措,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都处于剧烈的变化时期,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面对面的师生或同学交流而难以适应线上教学,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压力增大。

二、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关注,大多是由隔代亲辈进行监护或者直接托管,缺少温馨的家庭氛围,他们容易产生不成熟的“自我否定”,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形成极端的想法,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格障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发展都处于剧烈的变动阶段,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孩子遇事不决、碰到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孩子的情感教育长期缺失,就会在性格上表现出来,具体体现为缺乏自信、情绪消极、易怒暴躁,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长期缺乏沟通而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长此以往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人际交往障碍

充分的沟通是教育的最佳手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拥有正常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够优秀,加上父母外出,缺乏必要的引导,辅导的祖辈由于年龄、阅历等限制对孩子的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具有局限性,孩子缺乏榜样的引导,这使得其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大的空白,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性格敏感复杂,遇事多疑,难以遇到真正的朋友。

(三)行为异常

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队伍愈发庞大,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难以保证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父母影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儿童会缺乏来自父母的安全感,一些正常的行为就会出现反常,希望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但很多时候这种博取关注的行为都难以得到预期的结果,所以孩子的行为会愈发怪异,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消极模仿,最后会形成错误的行为模式,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也会出现较大问题。

(四)消极情绪

留守儿童本身与父母的联系较少,监护人很多时候会因为年龄和精力等问题难以做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再加上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待在家中,和爷爷奶奶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消极情绪出现甚至占据学生的主要思想,沮丧、焦虑、烦躁等众多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五)价值观取向偏移

青少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中坚力量,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成熟的重要时期,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成长发展。很多外出的家长由于和孩子缺乏沟通联系,大多是简单地给予经济支持,只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缺乏情感方面的关注,只会激发孩子的虚荣心和盲目从众的心理,学生之间比较得更多的是食物、穿着、手机、平板,而不是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上倾注的注意力越来越少,缺乏上进心,价值取向逐渐倾斜,不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发展。

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后疫情时代,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关注。在此将部分病例以及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一)音乐治疗

【案例1】网课任务重,初中生每天上午有4课时网课,下午有3课时网课,大部分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参与网课,连续多日盯看手机屏幕,很多学生出现眼睛疲劳、红肿、流眼泪等症状,一些学生负面情绪较多。为此,班主任每2课时后,让学生闭目休息,开展音乐治疗。首先,让学生闭目凝听5分钟英文歌曲,再跟着歌曲一起闭目吟唱。每日曲目不尽相同,多为舒缓放松类,如500 miles、country road、sound of silence等英语民谣。学生闭眼时,可以配合做眼睛保健操。坚持了半个月后,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此举既缓解了眼睛疲劳,也改善了学生心情。

【分析及干预策略】音乐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方法。该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无毒副作用,开展成本低,易于实施。通过线上授课,辅以音乐治疗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抑郁。

(二)移情治疗方法

【案例2】A生是一位乖巧女生,其母残疾,家庭经济收入低。A平时成绩一般,性格内向敏感。她家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无线网络。网课开始后,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进行授课,A无法参加网课学习。班主任联系时,发现A情绪低落,不愿交流,动辄默默流泪。量表分析显示A处于轻度抑郁。为此,班主任给A提供一部二手智能手机,并安排A去一个关系要好的女生家中使用网络。同时班主任发现A擅长朗诵,鼓励她每天晚上朗诵一段诗歌,并发送在班级微信群中。受到好评后,A的情绪有所改观,更加积极学习、生活。

【分析及干预策略】所谓移情疗法,也就是注意力转移疗法。A因无学习机会而焦虑抑郁,没有手机和网络成了她的心结。在帮她解决了客观困难后,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学习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上。移情疗法使A重拾自信,缓解了焦虑抑郁心情。

(三)运动治疗

【案例3】B生成绩一直不佳,线上授课时动辄打游戏、睡觉。调查发现B本好动,喜爱篮球、羽毛球等。但其爷爷不允许他外出。一旦外出,动辄施加暴力,最终导致B抑郁。为此,班主任和其爷爷积极沟通,首先介绍病毒传播的规律;其次阐述合理运动对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防止病毒感染。多次沟通后,B的爷爷同意他和伙伴一起打羽毛球。爷爷也意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欠妥,并承诺以后不再使用暴力。其后,B恢复了以往的运动习惯,学习也恢复了正常。

【分析及干预策略】运动疗法是获得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手段,报道显示运动会促进多巴胺等分泌,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B同学爷爷的过激反应使他对B的管控较为苛刻,导致后者出现心理问题。及时让B恢复正常的运动习惯,不仅能增强其免疫力,有利于抗疫,还能规避心理问题,改善家庭关系,可谓一举三得。

(四)心理辅导

【案例4】C生的父母均在湖北武汉务工,C父母不能回家。C非常担心父母的安全,据其外祖母反映,C晚上经常哭泣。量表调查显示,她处于抑郁状态。为缓解C的紧张心理,笔者建议C每天收集疫情数据,关注疫情进展,并用Excel软件做出疫情动态变化图。在2020年3月18日武汉无新增病例后,C的心情也好转,同时她的心智更加成熟,懂得以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更加积极乐观。

【分析及干预策略】对C的情况,笔者采取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C因关心父母而抑郁,在这种情况下,阻止C担忧父母的处境,强迫她专心学习,是不现实的。所以笔者采用了积极疏通的心理辅导,同时在技巧上加以琢磨,让她将疫情做成动态图表,使她能够及时掌握疫情的状况,另外,也让她学会了动态地、乐观地看待问题。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情绪和价值观正常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家庭和社会从旁辅助。尤其是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外出务工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给予足够的情感关怀,加强沟通,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每年都在上涨,并呈现出集中性、年龄阶段性、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问题也不容忽视。

初中学龄段的学生本身处于青春发育期,较为叛逆,这个阶段也是心理问题较为高发的年龄段。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较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无疑使初中学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势更加严峻。从学习和教学的角度而言,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这些心理问题也会危害儿童成长和健康。因此,和留守儿童接触最频繁的教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他们脱离困境,结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诱发因素不尽相同的特点,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分析每个个体的原因,并针对个体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排解方法,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利用心理量表等手段,排查具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次,采用音乐疗法、移情疗法、运动疗法以及其他相关心理辅导措施积极干预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以获得较为良性的改善。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庭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