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福平(辽宁省东港市乡镇街道事务服务中心北井子分中心,118300)
草莓果肉鲜美、柔软多汁、营养丰富,素来有“水果皇后”的美称。我国是草莓主要生产国,在全球消费市场,每年大约有1/3的草莓产于我国。辽宁省发展草莓生产比较早,是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而东港市则是全国重要的草莓生产基地。草莓是我国设施园艺中的首要品种,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采摘期长、品质好等特点。传统的设施草莓栽培模式是平地栽培模式,平地栽培多年重茬易出现土壤连作障碍、草莓根部病害互相传染、草莓移栽难题。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可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害、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成本,种出来的草莓口感好、产量高,且草莓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是设施草莓栽培的升级版,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一个亮点,适宜大面积推广。
立体栽培是一种立体化的无土栽培,又叫垂直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模式,是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无土栽培包括基质培、水培和气雾培,实际生产中基质培应用得较多。这种栽培是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或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作物,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向空间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因无土栽培的基质轻,营养液供给系统通常采用滴灌的方式,从而使土地利用率提高3~5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3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立体栽培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的规范化生产模式,立体栽培是草莓种植技术的一次跨越式进步,该技术改善了草莓的生长环境,使草莓品质更优。常用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有架式栽、柱式栽、槽式栽、管道栽、墙体栽等。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改变了草莓传统的地面起垄覆膜种植模式,没有改变草莓的生长环境,只是更加合理地利用了空间,使光照条件更好,用水培或基质培,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在不适合种植草莓的荒坡、荒滩和水泥地等地方都可栽植草莓,真正实现了无土栽培,既扩大了草莓的可种植范围,又减少了和粮食作物争地的问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每亩栽培量相当于大棚平栽模式的3倍,至少节约用地2/3以上,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等于少投资了2个大棚,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亩栽植株数为12000~16000株,传统平面栽培模式亩栽植株数为8000~10000株,每亩栽植株数可提高至少20%,亩产量由原来的3500~4000千克提高到8000~12000千克,相对传统平地栽培模式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和产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有助于莓农增产增收。
传统草莓栽培通常是在一块土地上起垄栽植,多年连续种植,而草莓是一种对土壤病菌相对敏感的作物,最忌讳的就是在一块土地上重复种植,这样极易引发连作障碍,大量的遗留病菌会使二茬草莓出现白粉病、根腐病、灰霉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即使进行轮作和土壤消毒处理,仍然会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若对土壤用药物进行熏蒸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立体无土栽培可自由选配营养基质,采用的基质多是红土、泥炭土、谷壳等混合而成,基质使用成本低,消毒杀菌容易,并且可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调控生长环境,确保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有效克服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难题,降低草莓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
立体无土栽培分层利用空间,有效改善了草莓的生长环境,使草莓植株获得充足的光照,生长健壮,且采用的是全自动化的设备,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在草莓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进行实时操控,控温、控湿,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调控营养液浓度,科学地给植株提供均衡营养,确保草莓的生长发育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草莓高效生长,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色泽好、口感好、洁净卫生,比传统种植的草莓更加清甜,一级果率通常在93%以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草莓酸甜、味香、多汁的特点。
传统草莓生产需工量大,栽培前要进行翻地、整地,栽培管理需要育苗、定植、除老叶、疏花疏果、采摘果实,整个栽培管理期都需要人工弯腰重复进行生产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效率低下,而采用立体无土栽培,没有翻地、整地等步骤,种植管理者站立式作业或微弯腰即可进行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劳动成本,栽培管理上省时省工,提高了劳动效率。立体栽培的草莓果实悬于空中,采摘者不用弯腰便可以摘到草莓,采摘方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果品的损失,并且草莓果实外观洁净卫生、整齐美观,极具观赏性,还能起到装饰作用,更适合发展草莓观光采摘农业。
大棚可建成单体棚或连体棚,采用南北走向,保证通风,光照好,棚高5~6米、宽6~8米,配上通风口、防虫网,布好滴灌带等设施。棚架可以分层次搭建成A字形、山字形等不同形式,紧邻两列可背靠背排列,铁钢架间过道宽0.6米,苗盘分层放置,利于光照的普及和空间的分布。
种植槽里面放入基质,立体栽培的草莓对基质有一定的要求,基质应保水力强、通气性好、质地疏松、对环境污染小,不易分解和腐烂变性、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基质决定草莓的品质和产量,草莓生产上多采用谷壳、木屑、泥炭土、有机肥等,将这些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适宜草莓生长,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基质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营养液是随水灌溉的时候补充。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立体无土栽培的草莓品种,选用耐寒、耐阴、休眠期短、抗病性强、花芽分化早、坐果率高、果型大、畸形果少、果实品质好、高产的品种,如红颜、红韵、百百红可作为主栽品种,再搭配其他品种。
定植前选苗很重要,根系发达、粗壮的无病秧苗是选苗标准,将有病、有问题的苗都淘汰掉。选出的优质壮苗弓背向外,使腋芽和槽面持平,这样草莓果实着色均匀一致,结果后果实露在种植槽外边,易于管理与采摘。草莓是低温短日照作物,定植过早过晚都不利于草莓个体发育,影响产量。秧苗种植深度以土不埋心、根不露出为原则。
(1)温湿度管理。草莓是低温短日照作物,喜温,有一定的耐寒性,生长初期温度为8~10℃,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8~25℃,日照8~9小时即可。花芽分化最适宜的温度是10~17℃,设施内的温度在20℃以上时,要及时通风降温。草莓短缩茎是感受温度的部位,要注意做好短缩茎的温度管理,可以利用电热线加温,或利用热水和冷水通过循环管道来增温和降温。草莓苗定植后要保证草莓顺利开花结果,应用凉水对其进行浇灌,降低根的温度,这样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湿度大会影响授粉效果,使畸形果增多,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加,基质湿度保持在50%为宜,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可实现果实正常生长发育。
(2)水分管理。草莓根浅怕涝,特别能耐受干旱,喜欢较为凉爽湿润的环境,叶片蒸发量大,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基质含水量要经常保持在70%~80%,时刻保持基质的湿润程度,水分条件不满足会导致落花落果,草莓变形,口味变差。应每隔3~5天浇1次水,不可多浇,苗期和匍匐茎生长期需水量大,田间持水量开花期保持在70%左右,果实膨大期保持在80%,浆果成熟期保持在60%。
(3)合理施肥。草莓结果期长,总需肥量较大,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定植成活后的5~10天新根开始萌生,进行第1次追肥,第1批草莓开花结果的时候进行第2次追肥,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施入草莓专用冲施肥。结果期可适量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摘叶疏果。及时摘除草莓老叶、黄叶、病叶以及匍匐茎,降低母体多余的营养消耗,避免浪费养分,供给多的新梢生长需要,通过摘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每个花序留7~8朵花,疏除一部分次花。结果时疏除畸形小果、病果,使果实养分供应充足,结的果大而整齐。
(5)辅助授粉。设施栽培的草莓花期早,授粉昆虫少,容易大量发生畸形果,为了减少畸形果的发生,可在棚内放养蜜蜂以辅助授粉。草莓开花高峰期多在白天的9:00—11:00,此时保持大棚内通风,提高辅助授粉效果,注意地表不干不浇水,以防湿度过大。
(6)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基质杀菌消毒;定植前选无病、健壮的苗木;及时摘除植株生长期间的病、残叶和病果,并集中烧毁;采用物理方法防治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如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防虫网;生物防治如释放有益昆虫;使用安全、低毒、高效生物农药。
(7)采收。草莓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可采收,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