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2022-11-21 09:03:11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小学詹玉华
亚太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分数知识点素养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小学 詹玉华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创新,通过改革教学方式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一定的学习的主导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对自己的个性化问题进行解决。这将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数学学习中,有效实现自己个性化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推动数学教学

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并不注重思考问题的过程,而是在听讲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记忆,因而他们并不能够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因而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把握课堂时间,也不能够产生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利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促使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主导权,帮助学生增强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教师提问的同时,层层深入地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体验,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对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知识点的形式,对有关“因数与倍数”的问题进行更好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实现同教师的互动,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当然,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往往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因而这些问题往往不能涵盖所有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问题情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课时内容时遇到的问题,使得教师和其他学生了解该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内容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为了有效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根据自己对于“因数与倍数”这一课时内容的把握,对问题进行一定的解答,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回答别人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路进行一定的梳理,并且能够通过合适的方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这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不能够对“因数与倍数”的问题进行回答,那么这便是全班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便可以结合自己对于“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在听课之前,已经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因而他们能够有效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能够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仔细听取教师的指导。这将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辅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数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因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在解决自己个性化问题的同时,完善了自己的知识框架,也使得自身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之后,学生就可以结合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能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自身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一定的描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达成相应的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一定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弄清楚“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恒心,如此,学生才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明确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整体性地讲解一遍所有有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探究成果同教师的讲解一致,那么学生就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并且能够在下一次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当学生的想法同教师讲解不一致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堂反思,将自己的想法同教师讲解的有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进行对比,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当教师讲解到他们并没有学习到的部分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对相应的知识框架进行一定的补充,并且能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好地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理解记忆,因而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把握,最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习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难免就同一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推进是不利的。同时,问题矛盾点的讨论也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误区,因而将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鼓励两位学生在就该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前,先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鼓励他们暂时先放下自己的观点,尝试从客观的角度,用心去听取对方的观点中所表达的内容,使得他们能够在耐心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对方发言中出彩的地方,或者他们也可以在客观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在数学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漏洞。因此,学生可以在对方讲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再就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对方进行提问,并且在同对方进行深入讨论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增强自己的学习体验,取得相对良好的数学学习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培养自己的聆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将有助于他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讨论经验,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讨论任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他们在面对对方的提问时,常常也需要经过深入思考,通过反思的方式,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不断矫正,在理清思路之后,就对方的问题进行回复,帮助自己能够更为高效地推进小组数学讨论的过程。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小组讨论氛围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得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更为全面。如果出现了一方回答不了另一方问题的情况,那么小组讨论的意见分歧也就得到了解决,因而能够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加强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协调小组分歧的过程中,应当以引导为主,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思路。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只要保证两位学生讨论问题的心态是正确的,讨论的氛围是良好的,就可以少发言甚至不发言,让学生自由把控讨论的进度,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自然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个章节内容的对比学习中,就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产生不一样的观点。因此,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并不能够取得相对良好的讨论成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利的。当双方都不能够说服对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心态进行安抚,并且鼓励学生以客观的角度,看待对方讲述的观点。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发言的方式,对小组讨论任务进行推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对方表达有关“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自然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个章节内容的对比学习的想法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对对方表达中的亮点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小组讨论学习氛围中,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完成相应的数学学习任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四、应用小组竞赛的教学形式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数学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加深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对自己的竞争意识进行一定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圆”的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得每一个小组的综合数学能力相当,这对于学生开展后续的小组竞赛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在推进小组竞赛任务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有关“圆”的知识难点,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中,增强彼此对于有关“圆”的知识点的把握,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进行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然后,教师可以将同小组人数相等的有关“圆”的数学题目写在一张白纸上,再将其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将其作为每一个小组参加竞赛任务的题目。随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同时开始作答,而且确保每个人只能做一道题目,使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在竞赛的氛围中,检验自己对于有关“圆”的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这对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有一定的帮助。

在每一个小组完成了自己的竞赛题目后,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小组的作答时间和准确率进行统计,并且判定最后取得竞赛胜利的小组。教师可以按照以下的评判标准,对胜者进行判定:由准确率最高的小组取得竞赛的第一名,若准确率一致,则由做得快的小组取得第一名。随后,教师可以奖励取得第一名的小组一些小礼品,使得学生能够在有关“圆”的竞赛活动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这对于帮助学生取得相对良好的数学学习成效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也能够在第一名小组的榜样作用下,得到一定的激励。

总而言之,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发,促使他们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于学习问题层层深入的探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解决自己的个性化问题,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核心素养进行一定的培养;可以辅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小组讨论氛围中,把握学习的主导权,对自己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可以鼓励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斗志,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分数知识点素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分数的由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可怕的分数
趣味(数学)(2019年12期)2019-04-13 00: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