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中学 朱莉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也开始发生较大变化,要求初中生物教师积极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有较多教师已经开始融入新型教学元素,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特别是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入,直接改变了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格局。在核心素养理念支持下,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生命观念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教师将其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消化理解生物学概念,逐渐塑造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尝试运用生命观念去认识和解释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复杂性,最终形成对自然界总的看法,形成自然观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生命观念的达成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无一不与生命的基本特征相联系。物质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相伴随,遗传决定统一性,变异决定多样性。信息不断变化,调控实现稳态。因此,生命观念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同时也能够强化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因此,各个生物教师应该充分明确生命观念的内容,同时还要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和谐。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中关于生物结构等知识的内容是比较枯燥与抽象的,直接进行课堂讲解活动很难取得较好成效,同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不仅如此,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对于学科内容也处于好奇的状态,这个时候枯燥的教学方式会直接降低生物学科在学生心中的感观,很难保证课堂教学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在引入信息技术以后,就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内容来展示学科教学内容,进而有效降低教学难度,使得学生可以快速认知生物结构与功能观。
比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层次的讲解时,积极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视频演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细胞各个结构的名称与作用。在选择视频资源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视频的趣味性,可以选用卡通形象进行自我介绍,使学生可以快速认识细胞的各个结构。在学生观看完视频演示内容以后,教师还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提问,强化学生对于细胞结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来展示细胞的生活场景与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初中生对于生物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细胞平时的生存状态也很感兴趣,此时教师通过视频演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新陈代谢、运动变化等过程,能够使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层次有更深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师在融入生命观念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入生活经验元素,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生物进化与适应观。事实上,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关联,立足于学生生活场景展开生物学科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来了解学科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具体融入这些元素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场景,保证生活要素跟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联动性。在融入生活元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生活中跟生物学科知识相关的场景,并放在课堂中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并且也能够促使学科教学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比如,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的进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使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这个典故展现了生物进化与适应环境的特点,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了解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生活中关于生物进化与适应环境的现象,如向日葵朝着太阳等。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这些生活场景,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面向学生布置生活中常见的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事件的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场景主动探索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的相关知识点。这些作业的设计应该相对简单,同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可以是调查向日葵面向太阳转的原因等。通过这些极具生活气息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场景更好地认识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的本质内容。
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好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对于教师来说,通过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工作,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生命观念在学生群体中快速形成。特别是很多初中生在生物课堂环境中都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迷茫等情绪,他们面对烦冗的学科知识常常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通过师生互动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与目标,最终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具体进行师生互动的时候,也要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保证互动活动的和谐性。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人体生活活动的调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稳态与平衡观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知人体生命生活中的平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跟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在互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提问法,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感受提出一些问题,如天热为什么会出汗等。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延伸到蛇类等冷血动物无法通过出汗的方式维持内部平衡,必须要进行冬眠,使学生对于人体内部平衡有更深的认识。在引入这些新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做好自身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自身站在跟学生同等的地位上。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使学生掌握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生物教师在融入生命观念的时候,也应该积极开展学科实践教学,较好地构建物质与能量观,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事实上,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可以知道,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应该充分重视综合学科素养的培育。特别是初中生物学科中本身就有很多实践内容,单靠理论教学活动是很难取得较好成效的,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强化学科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开展合适的实践活动,同时还要优化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氛围,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知学科教学内容,并且显著提高他们的学科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以后,教师也要积极调研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并在后续进行针对性提升。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人体的营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过程,面向学生展示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合理营养与健康饮食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设计健康饮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在具体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并让他们分析身体摄入食物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之中,为了降低实践活动的难度,教师可以考虑在班级中分组开展一日饮食与能量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分析饮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物质与能量观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强化,同时也能够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学科教学理念,使得学科教学活动可以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科教学中,使他们真正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逐步领悟生物学科的本质内涵。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弱化自身的角色地位,并跟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交流沟通,较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效。
初中生物教师要在融入生命观念的时候积极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改变传统教师评价模式,使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可以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科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使得后续教学优化与调整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具体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以匿名纸条的方式记录下来。而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使学科教学活动的效果可以得到长远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可以变得更加灵活。
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观念的时候,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反思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表现,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较好地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并基于此进行教学反思,使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平时,教师也应该跟其他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探索学科教学活动的经验。特别是在新课标体系下,教师可以就核心素养和生命观念进行专项探讨,提高学科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融入生命观念具有较为显著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推动学科教学活动的创新转变。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了解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自身对于生命观念的认知水平,掌握将生命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在具体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引入学生生活场景元素,充分降低学科教学难度,使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学科内容,增强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如此,生命观念就会在初中生群体中得到全方位贯彻,能够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继而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