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数学学科在开展教学时有着学科逻辑性、复杂性较强的特色,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开展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数学思考既要从课堂的教学实际出发,又要从人才的培养角度入手,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保障课堂的知识学习效果,又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和标准,对教学动态因素所形成的互动加以系统化利用,推动学生个体学习,以小组模式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教学手段,促进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强调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时,应从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在保障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深层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思考,从而逐步深入掌握数学实践应用方法.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下,数学思辨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实践时更强调以应试为方向,将课堂设计为单纯的知识讲解,忽视了从更加系统、复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导致课堂往往只能单一的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难以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固定,也并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强调在灵活开放的教育环境下,在教师与学生不断的信息互动中,以长期持续的能力训练来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掌握数学实践应用的方法.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数学思辨能力的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实现对原有的以应试为方向的教学实践方法的创新,也能在立足学生综合发展,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小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理解,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时有着认知能力不成熟,思维模式尚未形成的问题.而学生在学习中尚未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情况影响了其对知识的掌握质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被动性.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其个人主动自发的思考可以促进知识掌握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枯燥、单一教学模式的打破,既可以形成生动的知识展示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配合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改善原有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保证数学学习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兴趣..
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涉及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引导其搭建知识体系框架也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训练的课堂组织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更加适合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学生对于整个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能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实践生活.
学生的个人发展强调综合能力,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分析现象、归纳规律,也能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搭建联系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系统、整体地对数学这一学科进行理解,而学生将零散孤立的数学知识以系统的方式进行体系的搭建也能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以系统逻辑的思辨对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当前新课改的持续推动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拓展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在教学组织、设计环节主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又要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背景下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小学数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强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而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达到应试效果,一些数学教师只是让学生去记忆那些单调又枯燥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没有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是学生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失去了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减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主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数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有效理解学习过程当中的知识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保障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质量.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征,小学生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使其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数学抽象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差距,在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时尽可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知识讲解方式,教师应通过生动的体验,以生活情境融入教学实践来使学生主动开展数学思考,同时以更加形象有效的方式理解数学理论知识.
小学生在课堂时间内保持绝对的专注较为困难,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的身心发展特征,而教师在教学实践背景下只单一地进行知识讲解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强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既加深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又在生活情境的辅助下使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注意力.
以低年级的数学计算为例,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加减的含义,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物品的应用来加深学生的形象化认知.抽象的算式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而形象的物品则可以使学生建立数字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小学生都有学习用具,教师在进行加减教学时可以通过铅笔与彩笔的相加来使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同时把握数量与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知识的抽象性与其形象思维之间的差距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有效性,也导致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效果不佳的具体问题.数学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要强调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背景下可以通过提问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同时通过阶梯性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所学的重难点内容.
提问教学法虽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但部分教师在应用该种方法时只关注到了提问的形式,而忽视了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既无法通过回答问题锻炼个人思维能力,又无法通过参与课堂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因此,面对提问教学法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背景下存在的多种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例题或练习设置时要强调答题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问题的解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确保其在有效调动数学思维的背景下可以形成对于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小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有着多种切入角度,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单一考虑固定的解答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导致了学生相对僵化的知识理解方式.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单一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思考留白的方式使学生能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拓个体思维,学生主动参与习题解答过程能激发其主动开展数学思考,以思辨意识的初步形成来促进思辨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以“圆的周长”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行车轮子由不同形状组成的实践性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同轮子的不同运动轨迹也可以使学生对圆这一形状形成更加生动形象的认知,教师在课前导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圆的具体应用情境,使学生在对生活现象进行归纳与总结的背景下更好地认知圆的特殊作用,既有效理解圆的特征,又可以把握圆的应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既要强调以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开展数学思考,又要强调课堂教学实践背景下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以有效的合作学习设计方式以及实践方式来保障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得思维的锻炼,在不断的问题探究背景下提高数学知识掌握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非常丰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获取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成员的积极性,促使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喜欢表现、好胜心强,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主分析、探索和发现,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来解决问题.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合作学习的模式既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与知识理解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时要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思维间的碰撞来强化个体的思维,同时使学生不断学习更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既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方式确保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思辨能力的锻炼.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快速的反应,而对于存在一定思维陷阱与思维要求的问题,学生在个体的思维理解基础上难以准确的把握问题所涉及的多种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合作课堂时要通过对合作问题的选择来确保合作问题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为例,教师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的解答与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探究来引导学生以数学思考的方式开展数学能力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四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而对于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模式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不断对个体的数学思维进行归纳与梳理,学生在说服他人,与他人沟通、讨论、强化观点的过程中,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面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教师要选择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来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数形结合作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来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质量,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为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辨的深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思辨的过程中既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构建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又要通过问题的提出以及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拓展与思考,在深层次理解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来提高学生数学思辨的深度与有效性.
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只单纯地进行公式的讲解,并不足以使学生理解公式的内涵,而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运用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抽象数学公式与数学实际之间的联系.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可以帮助学生以形象化的动画来理解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抽象化公式,而学生在动画的辅助下也能把握好长方形面积公式与圆面积公式之间的相关性,知识的迁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质量,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其数学思辨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好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又要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合作学习模式既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要通过提问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背景下的有效互动以及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质量,促进其在数学知识探索背景下更好地把握数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