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政治意涵

2022-11-21 06:41张立进
关键词:报国树人立德

张立进

(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经济社会中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国际格局处于剧烈的调整和转换之中,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互联网所衍生的各种新媒体工具迅速发展,助长了不同思潮传播扩散、融合交流和碰撞交锋,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复杂影响和深刻变化。“作为思想和文化前沿阵地,高校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和占领的高地,极大地影响了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艰巨的新任务新课题。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领域必须以巩固核心价值理念、整合意识形态为目的。简言之,此即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育人才,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目的和归宿,二者构成人才培育的完整环节,因此“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7。正如古人所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没有正确方向的保障和指引,人才培养将存在致命缺陷。而且,我们要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可见,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规律,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3]49-59。习近平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7可见,立德树人不仅具有道德维度,指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私德,还有其政治维度,也就是“明大德”,而且后者统摄、塑造前者。以此视之,如果将立德树人简单化约为道德内涵或者单纯从道德层面理解立德树人的涵义无疑十分片面。而现实情况也的确不容乐观,“学术界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有过很多讨论,对立德树人之‘德’的含义,大都是从道德品质层面进行界定,认为主要是指道德”[4]。尽管该动向已被有关学者关注,但对“立德树人”政治维度这一重要议题的探讨却并没有过多展开,毋宁说,只是初步提出了问题。因此,对“立德树人”政治维度这一议题需要学界同仁持续开展广泛深入研究,以期引起高度重视并能够形成基本共识。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的、人才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我们认为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丰富的政治意涵:马克思主义是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爱国报国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是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统治阶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实施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阵地历来备受重视,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承担起培根铸魂的重大职责使命[5]。“事实上,在西方,知识和学校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高等教育和新闻传播体制被视为‘现代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最重要的机制。’”[6]既然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必然内含主流意识形态,并将其作为价值统领。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即是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既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更是培养人的需要。

1.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由国家性质所决定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政治遵循和价值引领,自然也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价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呈现出奋起直追的态势。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成功的一条根本性经验,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结果。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2]6当前,各种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始终未变,“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7]327,因此立德树人教育的要害即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涵。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8]这段话明确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实际上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高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9]8,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增强“四个自信”和铁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2.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新旧社会过渡阶段,大学开始担负起了新的任务,但原有大学制度和教学内容明显暴露了它的弱点。为了完成新任务,必须对其加以改造。而对大学制度和教学内容的改造,又要以大学教师的思想改造为前提,因为“大学工作者立场和思想的改造将具体表现在每一个课程的内容上。换一句话说,课程的改造必然将以立场和思想为出发点”[10]4。因此,党和政府开启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在组织上进行整合的同时,新政权也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即改造人的思想,把具有旧思想的人改造为具有新思想的人,把自私的人改造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11]4,也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现政治价值理念的重塑。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正处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需要重新起航。在再次大学制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打造“金课”、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同样必须对大学教师进行“思想改造”。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因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2]8-9。这就需要广大高校教师努力学习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掌握、深入吃透其中的内涵与精髓,用新思想武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在立德树人实践中与时俱进,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在创新的基础上重新实现统一,从而影响和推动广大青年学子投身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归根到底,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都是为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利益,因此凸显人民价值不仅是经济社会高质量运行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12]17,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践行“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理念,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抱负与使命。同时,大学作为不同文化孕育生成的重镇和社会的精神高地,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将进步价值作为立德树人的统领,具体来说,只有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导向,才能既塑造出承担先进文化传播的个体,又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

3.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费孝通先生即敏锐意识到大学教师中存在一种不正确观念,即“技术和政治无关,我讲我的,教出来的学生为谁服务,不是我的问题”[10]2,并对此提出了严肃批评。其实,技术与政治历来息息相关,政治制度、政治环境不仅决定了技术发明、技术更新的早晚与周期长短、能否发挥最大效用,而且还决定了技术为谁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同样,人才培养从来是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而育人是根本,也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13]97,必须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7]377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核和政治遵循,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德就是立马克思主义之德,树人就是树马克思主义之人,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古代倡导“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使“大学”教育达致儒家伦理的政治要求,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也都在着力培养符合各自社会政治要求的人才。每个国家都在按照自己的政治标准和价值理念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古今中外皆概莫能外,大学也就成了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顶级“加工厂”。在此意义上,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2]7。

因此,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办学育才水平。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必然要求高校教师站稳讲台,在意识形态传播和专业知识传递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价值,这也是践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14]2,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之中,以与思政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实质上也就是在高校专业课程建设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过程地贯彻‘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15]。无论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心所欲、口无遮拦或以学术探讨之名直接或间接散布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论调,因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一条即要求坚定政治方向,这些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政治属性和底线要求。高校教师应当将对这些要求的敬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16]11。

二、爱国报国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

由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象载体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必然是爱国报国,即培育和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成长成才报效国家。众所周知,国民的成长、生活、工作、交往都离不开国家,国家因而常被比作伟大的母亲。所以,爱国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都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和基本要求,也是其锤炼品格、建功立业的动力所在,正如习近平所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2]11而报国是一种积极的行动,二者高度统一。爱国是报国的前提,没有爱国,何谈报国?同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2]12。报国既是爱国的实践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爱国。

1.将爱国报国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具有深刻的政治逻辑

从政治思想史角度看,尽管对国家的批判声音在西方社会不绝如缕,但都不能否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按照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下或者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或者虽处于和平状态但由于缺乏公共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而导致生活极其不便,因而需要缔约建国。社会契约论诚然荒诞不经,但却表明了国家对维持正常秩序及提供社会福利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国家的诞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真正发端,国家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性组织力量,“古代的国家关心人作为人本身的力量和教育,近代的国家关心人的福利、他的财产及其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17]27。现代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愈益强大而全面,几乎涉及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位国民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在批判阶级社会国家工具性的同时,肯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目的性与工具性、人民性与阶级性、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中民主专政本质的根本改变,标志着剥削阶级民主和专政的历史性终结和人类社会政治新纪元的开始。”[18]97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命运,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广泛而真实的权力。“中国现代国家转型在政治上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千年古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之路。”[19]73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长期执政党,其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决定了以人民为本位、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与基础,正所谓“人民的国家人民建,建好国家为人民”。这样的国家比起中国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国家和为少数人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更值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国家的生力军,更应该将爱国报国作为人生志趣,这正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2.将爱国报国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爱国报国的光荣传统和文化基因。古代社会尽管被人认为是“只知有皇帝而不知有国家”[20]1,但在家国同构的体制下,对皇帝的效忠等同于对国家的忠诚。完全可以说,儒家的忠君思想和制度体系孕育和维系了普通民众爱国报国的精神基因,并使之发生代际传播(“精忠报国”的意识即是如此得以沿传),而且“从道不从君”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昏君的消极影响,对国家建设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近代政府闭关锁国,衰败无能,致使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不分阶级派别前仆后继挽狂澜于既倒。亡国灭种危机的持续加剧使人们愈发认识到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就像陈独秀所言“一国的盛衰荣辱,全国的人都是一样消受,我一个人如何能逃脱得出呢”[21]37,于是人们纷纷选择政治救国、科学救国、艺术救国等,以探索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救国而为报国,新制度极大焕发了中国人民爱国和开辟新生活的热情,整个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出现了大批以改革先锋、时代楷模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汇聚起了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滔滔洪流。客观来讲,中国人的爱国情报国志带有民族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印记,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不竭力量,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2]3。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力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爱国报国也就成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要达致的目标使命。

3.将爱国报国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具有强烈的现实逻辑

当前,在部分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生党员)中出现了所谓的“精日” “精美”等现象,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蒙昧与无知,而且公然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甚至突破了法律底线。虽然这部分人数量很少,但影响却很恶劣,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在政治意涵层面的某种缺失。邓小平概括了爱国报国的基本要求:“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3]3江泽民强调爱国报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24]121。胡锦涛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置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将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道德规范的第一要求,倡导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可见,爱国报国是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主线,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社会精神的核心精髓和要义。高校作为知识和道德的高地,必然要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花大力气强化爱国报国思想情感的教育与养成,并将其作为必备的人才培养目标予以实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4]7。这不仅突出了立德树人中爱国报国的政治意涵,而且指明了今后立德树人实践的方向和重点,能够从根本上巩固和强化青年大学生爱国报国的思想与积极性。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般意义上,责任感就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25]1574,社会责任感则表征为共同体成员自觉履行其社会义务的认知感受;使命比喻重大责任,历史使命感则是共同体成员对一定时期国家、社会所赋予重大责任积极承担并勇于完成的认同与感知。二者本质上一致,均体现了共同体成员个人对履职尽责的高度自觉。可以说,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其价值统领和目标指向的必然结果: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是马克思主义、目标指向是爱国报国,使得青年大学生对身份角色、学习目的具有清晰认知,即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因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保持强烈的主体自觉,珍惜时光,自我加压,勤奋学习,砥砺修身,增长才干,以担负起社会变迁和历史转折时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

1.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乏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表述,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也正是这种既源远流长又一脉相承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很多人不计个人得失荣辱,敢于为民请命、扶大厦之将倾,做出了轰轰烈烈的成就,从而名垂青史、光耀千秋。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境,许多忧国忧民之士,奋起抗争,以一己之力在国家、民族的救亡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或秉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英勇抵抗侵略,或我自横刀向天笑,为变法图强不惜慷慨赴死,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虽九死而未有悔,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终其一生践行之……正是受伴随一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他们矢志不渝,赴汤蹈火,为国家的独立与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再譬如,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时即确立了“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生,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等。

综观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作出正确选择,是与其所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由于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意识使其能够形成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自觉,进而作出符合人民意愿和利益的抉择或推动潮流向前发展而成就丰功伟业,此即“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的根由之所在。特别是在社会转折关口和重大历史事件中,领导者的作用举足轻重,这种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生发而来的强烈历史自觉至关重要且往往不为庸常者所具备,“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领导者做出关键判断、采取关键行动的那种发自内心召唤的历史自觉,不但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必备条件,更为见风使舵者、见利忘义者、投机取巧者永远无法获得”[26]120。从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中不难发现,“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27]16。而青年大学生正好处于这样极富创造力的年龄段,所以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势必要求不断激发和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他们知晓“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形成高度的历史自觉,才能促进其成长成才。

2.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特殊阶段和青年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尤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均大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且由于中国模式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成功选择,国际上对中国疑惧、诋毁的声音不时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中加以解决。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毋庸置疑,这种对历史的担当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要传棒给当代青年大学生,他们拥有清晰的角色定位,要像以前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样,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接力构建的重大使命。对此,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寄语:“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28]14在4年后与北大师生再次座谈时,他又一次提出殷切希望:“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2]14习总书记反复勉励青年群体要肩负起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所寄托的希冀和厚望,高校必然应将此信任和重托予以承接并转化为保持和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育人过程,使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听从党的号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乐章。因此,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指向和内在要求。

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政治社会化主要是社会成员学习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29]323,也即社会成员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将自身塑造成为一定制度体系所需的“政治人”的过程。从政治学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获得认同与支持的基础性条件,关系到政治体系生存的可持续性,所以任何政治体系都高度重视政治社会化问题。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再加上特殊的角色义务与地位界定,其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而言,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其一,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积极态度;其二,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合理。前者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意愿性,如果个体对政治体系处于心理上的疏离状态,感觉与之毫无关系,那么政治社会化无疑将是极端困难甚至是不可行的;后者则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可接受性,这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某种恰切性关系。显然,二者分别表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一定意义上,前者比后者更重要。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科学性已被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所证明,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不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增强其对现实的预见力、解释力、说服力与引领力。而青年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积极态度恰恰可以通过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以实现。很难想象,一个连对国家、社会事务都毫无积极性的青年大学生能够接受其所在国家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此意义上,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在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所要着力培育的优秀品格。应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之中,反对狭隘追逐各种“小确幸”的精致利己主义,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专业兴趣、职业生涯设计,以及事业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在时代洪流与改革浪潮中领略马克思主义穿透时空的思想魅力,并使之成为终生不渝的信仰。

总之,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政治意涵是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和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增强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我们的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从而完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素质保障。

猜你喜欢
报国树人立德
张容诚:游子绵薄力 报国寸草心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同心同向 谱写留学报国新华章
德育六义: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