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逻辑理路

2022-11-21 06:41张晓刚
关键词:教育者思政信息

张晓刚,陈 念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1]。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环境较之以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这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一)政治多极化曲折发展使得西方反华手段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势而变

苏东剧变之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直至形成今天多极化格局。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改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立场,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浪潮,“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于互联网媒体,网络空间俨然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实施“污名化”的重要阵地。西方敌对势力披着“民主”“人权”外衣,通过互联网传播媒介等多种方式对我国民众进行全方位渗透,妄图从思想上、意识形态上分化和西化中国。由于当代大学生从小就在一种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环境下成长,在现实中缺乏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面对西方反华势力的明诱暗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时难免会发生动摇,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莫名的好感,民族观念日渐淡薄,爱党、爱国的情感逐步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由此衍生出严重的信仰危机。现实告诉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国内改革风起云涌、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新形势,保证高校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3]是一个十分紧迫重要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势而变。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得西方信息产品的输出更加便捷,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势而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日益密切,“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发展到一个崭新水平,全球产业链把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自由的交流平台,让人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在一定范围内掌握自己的话语权”[4],但正是由于互联网在传输上具有跨界开放、资源共享的特质,使得国外各式各样、参差不齐的信息产品随着全球化浪潮涌入进来,其间所夹杂的意识形态方面东西必然会渗入、影响到我国广大民众,当代大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和诱惑,引发“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与此同时,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创新创业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抱着“我先创个业”的小目标闯入创业大潮中,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理想输给了现实,于是情绪不佳、一蹶不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乃至冲击都异常快速便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假使“高校和广大教育者对这些现象的根源问题认识不足,对新业态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把握不够”[5],就会造成认知不同步、工作手段不对接、工作模式待转型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文化多元化持续推进使得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更加频繁,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势而进

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必然携带有意识形态渗透功能,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会想尽一切办法输送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近年来,西方国家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更加隐秘,欧美歌曲、电影已然成为传输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譬如美国好莱坞漫威宇宙系列电影《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等主要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这与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相悖。各种社会思潮的接踵而至,当然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极易使大学生滋生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取向。西方文化渗透还会诱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质疑,大量中国人在西方节日狂欢的画面以及一些荒诞怪异的歌词时常充斥于网络空间,凡此种种必然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和震荡。此外,极少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商业化、低俗化、娱乐化倾向,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一般来说,人们的思想变化映射出文化发展的取向,而互联网作为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自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成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四)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使得大数据微媒体层出不穷,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顺势而为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大容量的信息库、更加丰富的内容素材、更加高效的实时互动等便利服务,游戏、小说、娱乐新闻等数不胜数,特别是经过包装的明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加入追星行列,明星效应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虚拟世界。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秀才”,都能够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通晓天下大事。人们还能通过网络购买各种商品,使用移动快捷支付取代传统的现金支付等。但是,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孤岛效应”,减少了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削弱了师生之间真情互动。同时,网络交流充满了各式各样不确定性,网络“人设”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越发减少,教育者也很难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一种学问,从本质上说就是探讨如何做人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6],唯有因势而变、顺势而为,才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与传统思政模式的比较

教育模式(包括思政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具有中介性特点,只有比较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优劣,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在互操作性上具有优势

互操作性通常称之为互用性,就是指把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要件有机组合起来共同工作并相互分享信息的能力。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主要是信息源(包括教育者、书籍、视频、音频等)向信息接受者(主要指学生)进行单向传输的模式,基本依赖于传统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其载体较为单一,表现形态也十分有限。同时,不同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不具有兼容性,使得传统模式只能依靠学校、教育机构等平台,教育活动由教育者主导和学生被动参与组成。在此过程中,广大学生作为受众,其接受思政教育的渠道主要来自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说教以及课本提供的相关知识,信息更新慢且可能存在理解的偏差,与外界的信息互动显得较为迟缓。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模式能够促成不同媒介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思政教育目的。多媒体教育的普及、微课的诞生以及翻转课堂的出现都是移动互联网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适时了解外界信息并作出反馈互动,使高校思政教育真正起到实讲实练的效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色是APP的广泛开发利用,很多高校都开发出用于思政教育的APP平台,这些软件系统通过展示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生动的案例事实,营造出一种互动仿真的思政教育环境: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操作而非单纯的记忆,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并逐步形成对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可移动终端,将一些生动案例带入会场、教室或相关环境中进行现身说法,一举多得。

(二)在内容传播方式上具有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往往重说教、轻体验,忽视学生接受度,因此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自说自话。大学生主要依赖于思政教育者的说教和复杂深奥的教材接受教育,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其理论知识和思想境界当然就无法提升到理念和信念的高度。

移动互联网具有互联互通、跨界开放的特质,将信息传播向三维世界延伸传播,让信息在时空中无限存在。每一个互联网参与者无时无刻都在传播和消费信息,类似朋友圈的“转发”“点赞”“分享”等,实现了多向交流和互动,同时已经发布出去的信息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再次进行修改编辑或者删除,使得各种信息时时刻刻都处于流动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对信息传播的高技术需求日益旺盛,自然也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线上讨论、翻转课堂、微课等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促使广大学生主动地、能动地参与到受教育过程中。以高校思政课为例,大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适时地了解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即使是一些尘封在历史角落里的信息,一旦被认为有用,也可以轻易地搜索出来。总之,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思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时空交错和感受差异问题,承担起信息载体的功能,使得信息的获取更为丰富和准确。

(三)在信息生产与消费上具有优势

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负责信息的收集编辑和课程的制定、讲授,还要尽可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以及考核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网络平台所有者往往是以局外人或半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只提供传播平台并收取增值服务费,教育内容由思政教育工作者负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搭台唱戏”。例如某些门户网站微博的部分板块内容就不是由本站工作人员编辑发布,其中的超话板块是由普通网民自行创建、自行管理。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生产者只负责信息的生产和发布,对于受众来讲只是单纯地接收,中间没有实现双向沟通的桥梁和媒介。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属性就是互动性,信息生产者与受众之间可以根据初始信息进行各种传播、评论和交流,实现信息的互动,同时处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变成信息的生产者,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实现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信息交流传播,从而成为信息生产传播体系中的一部分。

三、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逻辑理路

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将教育平台、教育主体、教育质量三者统筹谋划、分类施策,不断创新“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一)平台逻辑:建设“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建设“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硬件基础和有力支撑。

首先,要通过平台不断扩充传播渠道。“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7]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论坛、贴吧、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来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大胆引进翻转课堂、在线实验平台及远程教育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把枯燥的道德说理或纪律规范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形式融为一体,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搭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建设新型“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的着力点,通过强化思政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方主体合作,促进不同区域的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协调发展,优化共享平台的协调机制,提高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水平,以此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其次,要通过平台不断完善教育设施。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搞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在思想认识上摒弃事实上存在的轻视思政教育的倾向,优化和完善思政教育软硬件设施,鼓励各高校之间开展关于思政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相关项目的研究,健全研究项目经费投入机制,挖掘思政教育先进典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不断充实和丰富思政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利用资源库等将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把高校思政教育真正打造成“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时一定要坚持以师生特别是学生为中心,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化平台的可用性和易操作性,不断拓展新技术在应用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跨界融合,丰富管理和服务手段。

(二)主体逻辑: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抓手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高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关键环节和根本所在。

首先,思政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应当“去中心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正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8],高校思政教育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根本上说,实现主客体相对平等是“去中心化”的关键。一方面,思政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终端,关注把握社会热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正面信息”[9],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整个教育过程不再是一个接受与被接受的枯燥经历,而是一个相互平等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外力监管,譬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适当播放视频是必要的,是对学生有益的,但是过多、过滥地播放视频就会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偏离主题,因此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杜绝个别思政教育者教育教学太随意、太任性,以此确保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思政教育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客观上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但个别思政教育者因此产生惰性心理,所讲所谈全是从网上信手拈来,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直接照搬照抄转述给学生。还有极个别思政教育者热衷于搞第二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提高思政教育者的职业素养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加大对思政教育者的教育培训力度,职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定期参加培训才能引导思政教育者养成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动员各方力量完善监管机制。譬如对思政课教师的监管不一定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课后反馈或者课前教学计划等都可以纳入监管范围,以此督促思政课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学生的监督也不可或缺,如果发现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有不当的地方,既可以向教育者本人当面反馈,也可以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

最后,思政教育者应当掌握多种教育手段。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掌握多种教育手段。一是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师如果将互联网带来的优势(譬如接受信息速度快、信息的多样化、生动灵活的小视频等)发挥出来,就会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下工夫掌握以大数据、自媒体、微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二是思政课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成知行合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只学了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所以思政课教学中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环节,以此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水平。三是积极利用远程课堂等行课方式,突破学校课堂的限制,不断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积极适应“从单一线下教学到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新常态”[10]。

(三)质量逻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教育质量优先、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即 “师生的主体—客体的范式转变为师生的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范式”[11]。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不仅应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态度,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服务,重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接纳度和认同感,进而在思政教育中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2]。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最新需求和信息反馈并以此改进和完善思政工作内容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耐心教导每一个学生。在工作内容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亲和、更加契合学生需求,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出来。在工作方法上,应当多一些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诉求,采用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合理运用面谈交心、漫步讨论、线上交流等多种沟通渠道。

其次,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努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择优而买,择优而学,如果将高校思政教育看作是一个“产品”,只有产品本身质量过硬,学生才会“买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阵地管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开放的视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思政教育成果真正能够在学生中入眼入脑入心,要想尽一切办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让教育内容鲜活起来,形式丰富起来。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教学信息化发展潮流,构建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使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在于它的大数据,大数据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关联分析与深度加工,不断产生新的数据集合,由此“突破了传统媒介中大学生获得知识内容的有限性”[13],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理论和经验。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4],满足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要利用互联网收集真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状态数据,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心理特征,从而分析整理出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人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高校思政教育也要因势而变、因时而新,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跨界借鉴其他学科经验,精炼各个领域知识,形成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顺利实施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和经验。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政信息
品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思政课“需求侧”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