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茂 廖奕晖|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授予“创意城市”的七大主题荣誉称号之一。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上海全球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称号。为助力构建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国际设计之都,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作者围绕“海派文化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策略”主题,邀请三位海派设计研究领域的学界与业界专家分别参与访谈调研。他们是海派时尚设计与趋势预测专家刘晓刚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吴翔教授,以及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主任张展教授。在访谈中,三位专家从自身专业背景与认知出发,就海派文化的定义、海派设计要素特征、设计之都建设成效与不足、设计之都建设国外经验、未来设计之都建设建议与实现路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提供借鉴。
刘晓刚教授(以下简称刘):目前已有较多海派文化研究成果,像李伦新的海派文化系列丛书(《海派文化精选集》《海派文化与国际影响力》等)。通常意义上会有一个共同认知:它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吸收欧美外来文化,所形成的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积淀[1]。由于文化这个词比较宽泛,概括而言是指在上海地域内人们建设和改造等社会活动产生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加入海派特征,就成了海派文化。本人主要专注于海派时尚方面研究,海派文化与海派时尚是有区别的——文化的范畴更大,时尚从属于文化。
吴翔教授(以下简称吴):海派文化分为传统海派文化与新海派文化,其内涵有差异。对于传统海派文化的定义,个人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海派文化是吴越文化(即江南文化)遇上西洋文化所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该定义从过去视角来讲比较明确,即它是一个口岸文化。放眼当下,国内口岸已有许多,如大连、青岛、广州等,它们均有与上海类似的文化,只不过上海相对突出。尤其在五口开埠通商大背景下,上海的口岸文化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征。
今天再谈海派文化,应该赋予其新内涵(即新海派文化)。如今,虽然上海在城市规划、生活方式、视觉文化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但有趣的是现在一提海派文化,还是表现为对历史的感怀与回归,这是片面的。从宏观层面看,东西方国际交融的文化现象已非常普遍,尤其是延伸到现在的商业、时尚、生活各方面,国内已经基本抹平了差异。但上海这个城市仍然有其独特的、潜在的、新的文化底蕴。挑战恰恰在于新海派文化到底是什么?现在上海市对于海派文化对上海的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视,有种运用海派文化影响力建立区域性品牌,并塑造品牌价值的愿景。此方向是对的,但是海派文化必然要注入新内容,成为“新海派”。
张展教授(以下简称张):自开埠以来,上海的开放特征尤为凸显,并且一直是中西方经济、文化、商贸交流的重要城市。因此,海派文化是经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交汇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具有鲜明的上海地域特色[3]。个人认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就是对海派文化最好的诠释。
刘:第一,优雅精巧。海派设计在构思、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方面,希望做到细致入微,耐人寻味,这是其最大的一个特征。比如色彩上回避大红大绿、大紫大黄的搭配,图案上精巧细腻,材料上质地上乘,工艺上不厌其烦、尽善尽美。第二,崇尚洋气。风格比较洋气,跟国际最新流行时尚接轨,紧跟国际风潮。第三,多元包容。海派设计具有较强包容性,因为上海本来就是个移民城市,因此可以包容各式各样文化[4]。比如饮食方面,在上海能吃到各种地方美食。第四,勇于创新。海派设计敢于创新。它除了吸收江南本土东西以外,还积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海派文化在语言上有个显著的特色叫“洋泾浜”,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进来后,创造成本土语言文化。
无论海派时尚、海派设计,还是海派文化,在引用西方先进文化方面不直接照搬照抄,而是从自身的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础上探索。从海派家具设计就能看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家具,一眼望去很洋气,但仔细看也不是西方的,即使按现在标准来看也不落后。它既不是传统红木家具,也不是欧洲风格家具。因此,海派设计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创新。当然,也有可能是欧洲风格没有学到位。例如,西方油画首先进入上海,但在不熟悉油画材料的情况下,那时候画的油画反而自成一体,即所谓一次性画法,后来才知道油画有多层画法,在服装设计领域亦然。
吴:第一,开放性。纵观历史,上海主动吸纳新文化的惯性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说第一个使用公共电话的地方是上海、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上海等,诸多“第一”就说明了这个城市的开放性[5]。因此,孤立地研究上海这个城市有失偏颇,不妨放开格局,从全球或欧美文化当中去反观上海,甚至可以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先行发达地区回望上海这个城市,更能体现其开放性特征。第二,独特性。上海具有独特的白领文化、快节奏文化、office文化,当然北京、广州也有,但上海与它们是有差异的。可以运用用户研究的工具和方法作比较,研究出上海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就是海派文化的内容。当发现上海独特文化现象后再去做设计,进而反映这种文化现象。比如上海的快节奏文化催生了出行拥挤、魔都地铁等一系列的生活元素,而这种城市元素造就了上海独特的生活方式。该生活方式的影响反映到设计中,应该是紧凑的。第三,精致性。有种说法是:“你想活得大气,到北京去;你想活得精致,到上海来。”这恰恰反映了上海人和北京人对品质的追求有所不同。这里提到的品质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物质品质(产品的材料、工艺等),而是指这个产品所代表的一种品质。换句话说,海派文化里的品质是什么?比如,无论是海派文化还是其他地域文化,大家都有对体验的差异性追求。在乐曲方面,上海(或者江南)的乐曲是婉转、悠扬的;北方的曲风是大气、高昂的。在谈吐语气方面,上海人是追求浪漫、吴侬软语的。在装饰方面,上海往往钟情于欧式的、局部的、新古典的精致装饰风格。
张:第一,海派文化符号化设计传承。在文化符号与内涵的输出、传承层面,服装、旅游纪念品与文创产品相对容易直观传播海派文化[6]。以海派“文化符号”为基点,影响创意内容的生产、孵化、传播、消费和衍生。但是在广泛的设计领域里,不一定所有设计都需要具备海派文化的符号。例如,工业产品、家电产品等很难被赋予海派文化的鲜明符号,就像小米产品是国际化时代下的产物,已经超越地域性。第二,海派文化精神层面设计传承。海派文化含义非常广,不应只体现其符号层面,更应体现其精神层面。比如大型机器、医疗器材较难强调地域文化,它们的设计应采用通用性的设计语言。换言之,以高、精、尖科技为支撑的器械更要去凸显“上海智造”,体现城市发展中科技力量与创新设计的融合成果。还有,上海汽车制造业占据中国汽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并依靠原创设计名扬海内外,由内而外体现出了海派文化多元特征之一,即创新性、自主性。
刘: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很难估计得出具体数据,但长期来看,上海持续的规划、宣传、执行对设计之都建设产生了积极成效。比如:在推动各个创意园区建设方面,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已基本建成[7];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跟国内外各设计院校合作,培养国际视野设计人才;等等。当然这个成效并不是靠单个单位或组织能够完成的,涉及政府支持、群众意识等各方面,因为设计之都建设要有一个大发展,一个中心、几个人、一个物理空间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吴:第一,上海设计之都建设让设计能够与上海的都市产业对接。上海有两大产业:一个是高端制造业,实际上高端制造业中的科技与设计的对接相对有限;另一个是都市产业,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上海文创 50 条》,让设计之都围绕着都市产业的形态有效地发展。第二,上海的城市治理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比较先进。设计之都建设不仅体现在视觉和精神体验方面,还体现在生活方式、人文关怀、都市氛围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如果先厘清海派文化的内在特征以及相关外延,再基于这一点去统领刚才所提的都市产业,包括生活方式、人文关怀,或许它具有更强的连贯性与指导性。第三,上海有很多可整合的资源(长三角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助推了地区产业模式的转变,从工业化背景走向一个互联网时代。文化及产业模式的转型都离不开设计,如果设计之都的建设缺乏有效执行力,就很难去推进。所以,从这个方面也可以体现出设计之都的建设成效。
张:在设计之都建设中,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帮助政府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各项工作,以实现各个项目的落地。在具体实施层面,主要肩负交流、推进、宣传的职责。比如:开展上海设计周等国际创意交流活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其他城市的高校建立起“长三角创意设计联展”;让设计走进街道和社区,与上海市政总院合作打造城市微空间,发起“上海城市艺术季”活动;等等。总体来说,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在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共同推进,其不仅关注国内、国际性的活动,同时思考如何把创意设计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强了全民对设计的认知与理解,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设计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第二,为整个城市营造了设计氛围。现在上海的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设计互动的空间里,因为这里随时随地都会有很多与设计相关的活动。换言之,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努力让市民感知到设计在为他们的生活赋能。反过来,也让他们积极投身于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中。
刘:总体来讲,设计之都建设不是一个行业或一批人能做起来的,它一定是全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整体发力才能够提升设计之都建设的水平。在民众基础没有跟上的情况下,让设计变得强大不太现实。因此,首先要让民众理解设计的价值。其次,设计之都建设应该还可以更快、更有效一些。当然,这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不像基建,造几条铁路的成果较易量化与可视化。对软实力建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更大弹性和更广空间。
吴:首先,过多强调“国际化”。根源上的问题是对新海派文化研究还不够充分。许多人沉迷于老海派文化中,提出来的案例、样本都是老海派的。像现在的道路改造项目(如愚园路、武夷路)都做得比较好,但改造的对象基本是老祖宗创造的,基于过去历史遗留的。新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怎么去创造新的文化是当下应该深刻探讨的。其次,一提到“新”就会去借鉴海外、西洋的案例。应该更多关注在地性。换句话说,必须创造新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贡献中国智慧。在过去,借鉴西方方法和思维工具来解决自身问题是有效的,然而现在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有它的独特性,找到独特性来定义新海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比如现在国内一些学者在讲到海派文化时往往略带“贬斥”的意味,尤其是对时尚领域。大家认为时尚就是锦上添花,但实际上虽然时尚的外在表现的确很难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但它还存在内在特征,可作为软实力推动上海都市产业发展。所以新海派文化离不开时尚研究,上海设计之都独特性建设不能剥离时尚文化。
张:上海设计的体量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设计产业的推动和发展很难聚焦于一个领域。如何基于上海设计的大平台彰显上海设计主要特征,这是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上海涵盖的设计领域十分齐全,同时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城市,具备很多设计相关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高等院校、高新科技企业等,因此整合艺术与科技的资源并彰显上海设计的特点,使之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原创的、新的产品的策源地,是上海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几个老牌的时尚之都建设得比较好,特别是纽约、伦敦、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设计之都也包括时尚,我本人从事时尚设计相关研究,因此从时尚之都建设视角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国外时尚之都站位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积淀,这些时尚之都在行业内已被全世界认可。所以它们发表一种观点、发布一个趋势、组织一场活动,一开始起点就高。其次,配套规格高。之前的“站位高”是指它们的身价、地位,现在指它们的工商业配套。因为设计必须被物化,才能完成它的使命。物化需要较高水平的工商业配套,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配套。其实国外时尚之都的生产制造并没有消亡,它们只是把低端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高端制造仍然留在本国。第三,产业相对齐全。除了批量加工能力没有中国强之外,其他的产业能力非常强,包括信息资源、设计教育、文化软实力等。
吴:国际设计之都有 30 个左右,包括首尔、东京、上海等设计新锐城市,反而名单中没有伦敦、巴黎和纽约。实际上是由于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城市本身已有很强的主体性特征,已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化标签(浪漫如巴黎、精致如伦敦),不再需要被设计之都标签所定义。上海还在成长,就需要像比赛获奖一样得到世界认同。现在城市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那么在全球化和新国潮背景下,新海派文化应该在包容基础上,发扬主体性特征。
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中,个人认为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是非常优秀的。一方面,政府层面的引导作用是全世界领先的,体现在政府的重视程度高、推动力度大以及整个城市的响应度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2010年赴上海授予上海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时对上海的设计之都建设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从体量、执行力和城市影响力层面上,上海是全世界设计之都中建设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同时,上海具备独特和强大的国际合作优势,比如“中意设计交流中心”项目为上海和佛罗伦萨在创意设计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刘:首先要针对国内企业发展需要配套相应条件,并保证配套政策是务实的,能够落地或者受惠人群较多[8]。尽管政府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比如文创产业扶持、几百家创意园区成立,但在政策制定、落地及推广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其次,在培养年轻设计师方面,需加大力度。比如,杭州举办多年的中国女装设计师大赛,一等奖的总价值在100万左右,包括奖金、高层次人才奖励、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出国深造的费用,完整打包培养新锐设计师,一经推出就占据了全国服装行业制高点。同时,设计师不一定要在上海创业,在中国其他省市创业,也是为中国服装设计事业作贡献。上海作为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力度与气度再大一点,做出几个标志性事件,才能吸引更好的人才汇聚上海。
吴:首先,要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有很多上海本地人在有意无意地回归上海过去形成的旧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本身是有价值的,可以被看成一种文化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恰恰是这个城市里面包容性的体现。当然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有这种特点,只不过上海对文化多样性持更强的接纳、包容和尊重态度。反观西方文化,即使是纽约、巴黎、东京,个人认为它们的包容性都未必有上海这么好。其次,要找到海派文化的差异性。现在讲“与其完美不如差异”,差异是更有价值的,那么如何去研究上海这座城市的差异、上海的差异到底是什么,这恰恰是学者们要去探究的。
张:要做高度、做高峰,即从上海的定位出发去选择几个高峰点,以推动和发展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最终目标是引领全球,要成为全球的设计风向标,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和上海这个城市的水平。
刘:首先,让海派文化回归百姓日常生活。海派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包括海派电影、海派戏剧、海派文学等,时尚或设计在海派文化里是很小的一部分。海派文化应该体现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让它转变成可视化或物化的产品。让文化更贴近日常生活,把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艺术变成产品,这既能让百姓得到实惠,又能带动产业发展。其次,以海派文化为统领,上海设计之都引领上海各个行业沿着这条路线传播富有海派文化的品牌产品。中国文化大规模输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先从上海开始,把上海作为观察世界的窗口和走向国际的跳板。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个、两个的输出(单一行为的输出是相对容易的),而是规模性输出及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目前海派文化乃至海派设计尚未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标准定义。未来可以探讨定义海派设计、海派风格,然后作为一种观点被讨论、实践,形成人人皆知的持续热点。我的团队出版了一系列的书(《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海派时尚:春夏/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9]等),可以去关注一下。
吴:第一,要理清新海派文化是什么。现在上海学术界也在为定义海派文化努力,比如:东华大学成立了海派时尚设计与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大学李伦新教授出版了《海派文化精选集》等系列著作;由上海美术学院黄建平教授主编的《百年上海设计》(2017 年出版)也是基于传统海派的文脉,从人文和社会角度去研究海派文化。第二,视线要从向外回归到向内。“向内看”就是发掘上海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娱等方面。过去,上海会参考纽约、巴黎,抱有一种贴近国外城市特点的心态,并没有去仔细审视是否符合自身本质需求。现在,要把眼光收回来,研究在上海这个城市生活的人究竟需要什么?怎么为他们创造价值?所有的设计创意其目的都是解决人的生活文化需求,关键在于上海的新海派文化一定要建立起主体性。当文化的主体意识形成以后,再聚焦这个群体,学习其他城市做得好的方面来服务在上海生活的群体,那么市场就在这里建立,文化主体性也逐步形成了。新海派文化的内涵不是人为规定或设计出来的,而是一种逐步形成的社会生态。这种生态的形成是由过去到现代不断迭代积淀,以及由热爱这座城市并秉持共同价值的人们共同构筑的。如果慢慢地培养、施肥、添砖加瓦,若干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就会清晰起来,那么这块土壤就会迭代性地孕育出新的地域文化。
张:第一,延续上海包容开放的特点。上海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有今天的地位得益于开放,所以开放是上海的“生命”。现在上海设计之都仍然保持着开放的、服务的心态,比如举办了很多联动长三角区域的活动,并在产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将来的设计之都建设依然要本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品质[10]。这十六个字既凝练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又诠释了海派文化的精髓。第二,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应相互学习、共创共赢。比如:在国内,组建高校协同创新及相关特色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在国际上,举办以开放包容为基础的创意设计展会或研讨会,共促优秀设计企业、院校、政府的合作交流,共生创新设计智慧,共引未来国际设计前行。
三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海派文化推动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理念分享了各自观点。海派文化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吸收欧美外来文化所形成的经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积淀。其影响下的海派设计具有优雅精致、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等特点。过去十年的设计之都建设,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市民对设计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城市设计氛围,推动了上海都市产业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外发达设计之都建设已形成了鲜明的文化标签与设计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在传播海派文化及整合资源彰显上海主体性设计特征等方面仍需要持续发力。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指引下,需要用开放包容、协同共生的理念推动海派文化传承创新与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实现。